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行走金牛道:追寻蜀道上的中华文明

書城自編碼: 40986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地域文化
作者: 谭嘉韬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220124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3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软体机器人技术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編輯推薦:
关于蜀道的专题著作,有专业的大规模丛书、民间的文学艺术创作、地方文旅宣传性质的导览书等。但因为蜀道路线长、复杂,涉及沿途不同区域,要真正做到统合,主次有别、整体性地介绍蜀道,其实并不容易。本书作者能够跳脱相关条条框框的限制,以个体身份去行走、考察,其记录带有一定的生动性、原创性,贴近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作者拍摄的丰富图片无疑增强了本书的表现力,能够体现蜀道之美、壮、险。
內容簡介: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又称秦蜀古道,是指古代中国由秦地长安通往蜀地成都的道路系统,演绎了中国西南部与中原地区悠久的交流历史。而金牛道是蜀道体系中最大的一条,“具有蜀道北段所有线路入川总路线的地位”,可谓了解蜀道的极具代表性的路线。这条古道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路线,更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线型的文化遗产,是搏动了几千年的中国经济文化之脉。
本书作者考察探寻蜀道长达十余年,辗转行程十三万余公里,拍摄了沿线壮丽、险峻或幽静的自然风光,城镇、乡村、民居等人文景象,以及石窟寺、古碑刻、古石刻、古建筑、古墓葬等文化遗产,志在用纪实摄影手法为蜀道造像。《行走金牛道》分南北主线、南段支线、北段古线三章,按照“先主后支”“从近到古”的顺序,展示了历代金牛道路网的基本结构。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蜀道形象。
關於作者:
谭嘉韬,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师协会会员。从事蜀道的实地走访与拍摄。出版专著 《中国金牛蜀道》, 图文作品发表于《看四川》《四川画报》《四川经济日报》以及《熊猫家园·天府四川》等外宣图书。
目錄
第一章 金牛道南北主线
第一节 南段明清剑门线
1. 成都
2. 新都
3. 广汉
4. 德阳
5. 罗江
6. 绵阳
7. 绵阳至梓潼段
8. 梓潼
9. 梓潼至剑阁段
10. 剑阁
11. 汉阳
12. 剑门关
13. 剑昭驿道
14. 昭化
第二节 南段明代东川利阆线
1. 广汉至中江段
2. 成都官道石垭子至中江段
3. 中江
4. 三台
5. 盐亭
6. 南部
7. 阆中
8. 苍溪
9. 广元
第三节 北段明清五丁关线
1. 广元
2. 朝天驿
3. 神瑄驿—中子铺—转斗铺—七盘关
4. 宁强
5. 勉县
6. 汉中
第二章 金牛道南段支线
第一节 苍剑线
1. 苍溪临江古渡—寻乐书岩—青山驿
2. 长宁山—鹤龄镇—停船山—田家庙
第二节 剑阆线
1. 风垭子—桥边河
2. 打儿岩—江石铺
3. 龙源梁—龙源镇
4. 青杆村—一碗水—险岩子—石梯坡
5. 断碑梁—油房村—三母城—古楼铺—小垭子铺
6. 寨门梁—老土地铺—文林铺—罐儿铺—厚子铺—落垭梁
7. 思依铺—枣碧铺—松林塘—黑水塘—南津关
第三章 金牛道北段古线
第一节 秦汉白水关线
1. 马鸣阁道
2. 刘家场院
3. 燕子砭镇
4. 阳平关—烈金坝
第二节 唐宋嘉陵江线
1. 清风峡
2. 三滩沟—筹笔驿—五盘驿
3. 九井驿
4. 龙门洞
5. 三泉县—潭毒关
6. 阳平关—代家坝—烈金坝
后记
內容試閱
四川又称蜀,是神州九域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为全国四大盆地之一。东北经蜀道与中国早期行政中心区域关中平原相连;南部经南方丝绸之路与贵州、云南相连,通向南亚文明古国印度,继而通往欧洲地中海地区;东部经长江与荆楚大地相通;西部经唐蕃古道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相连。
四川东北连绵的秦巴山险阻,将四川、汉中与关中三大要地自南向北隔断开来,联系这几个地区的交通线因此显得至关重要。中原和蜀地之间开凿的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蜀道,促进了秦蜀两个地区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四川成为大一统中国的一部分,中原文化与以古蜀文化为主的地域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四川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如果说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那么金牛道就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搏动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之脉。
蜀道,又称秦蜀古道,是指古代中国由秦地长安通往蜀地成都的道路系统,初辟于夏商周时期,正式开通于战国时期,前后延续3000多年,演绎了中国西南部及中原地区的政治、交通、经济及文化史,沟通起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大文明,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了巨大作用。在地理位置上, 蜀道所在的区域,部分位于胡焕庸线的西北侧(如秦岭西北的部分地区),而蜀道南端的四川盆地,则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侧,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蜀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中国西部交通系统,包括跨越秦岭的北四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巴山的南三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以及由甘肃文县鹄衣坝( 阴平郡) 入蜀的阴平道。常言道:“一条古蜀道,半部中国史。”作为在交通、文化、经济和军事历史上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三架马车”(蜀道、长城、运河)之一,蜀道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在蜀道的七条干线中,金牛道是最大的一条,是穿越巴山沟通秦蜀的道路,“具有蜀道北段所有线路入川总路线的地位”,是蜀道的核心部分。金牛道是秦蜀往来的交通主线,是贯穿南北中国的交通干线,蜀道北段翻越秦岭的入蜀通道变迁虽多,但南段于汉中一定要接金牛道,金牛道具有所有蜀道线路入川总路线的地位。在灿烂的三星堆文化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与秦蜀之路就已经开辟,古蜀与古印度有了经贸交往,同时与中原来往。秦汉以来,金牛道一直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南北两线的起点分别为成都和长安)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泉州)的纽带之一,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中原乃至整个古代中国的桥梁。蜀道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亚欧国家间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金牛道又名石牛道、蜀栈、剑阁道、剑门蜀道,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得名源自战国中期的“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官修蜀道。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记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惠文王向蜀王赠送会屙金子的石牛,古蜀国开明十二世派五丁力士开凿金牛道,迎入石牛。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本蜀论》、唐代李泰《括地志》、宋代李昉《太平御览》等书均有类似记载。金牛道遗存较完整地保留了先秦驿道和明清以来形成的以驿铺、桥渡为核心的道路结构体系, 同时,道路沿线的主要设施保存较好。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蜀道》梳理了历代金牛道的线路体系。金牛道自秦汉以来主线有过两次大的变动,形成了三条分别形成于秦汉、唐宋、明清的道路。金牛道后世主线源于明清线,包括南段主线剑门线、北段主线五丁关线,由秦汉线、唐宋线整合改造而成。金牛道南段还包括明代主线东川利阆线、支线剑阆线和苍剑线。北段还包括秦汉主线白水关线、唐宋主线嘉陵江线。唐杜佑《通典》之《州郡六·蜀郡》载,唐代成都至西安(蜀道)的里程为2370华里,其中成都至汉中(金牛道)的里程为1190华里。金牛道历代路网主支线的总里程约为3032华里(1516千米)。
笔者即基于上述体系来进行考察拍摄,以及《行走金牛道:追寻蜀道上的中华文明》的谋篇布局。本书分为南北主线、南段支线、北段古线三章,按照“先主后支”“从近到古”的顺序, 展示历代金牛道路网的基本结构。将明清时期形成的后世主线编排在第一章,作为全书的主体轴线。为了展示金牛道路网的完整性,将南段支线编排在第二章。秦汉唐宋时期的金牛道北段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已废弃数百年至上千年,基本不存在完整的实体脉络,仅残存极少遗迹, 然而它毕竟是中华文明在大地留下的痕迹,亦能反映历史上蜀道线路的多元性和演变,所以将其编排在了本书的第三章。
2012年10月,蜀道金牛道广元段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5年7 月, 蜀道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蜀道申报世界遗产,需要形成内容与宣传渠道相得益彰的国际传播力,从而增进跨文化理解,使其他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类同胞真正理解蜀道文化。
蜀道美天下共知。本书尝试通过影像建立人们对蜀道的感性认识,来表现人与蜀道审美的关系。何为蜀道美?美是理念,《庄子·知北游》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蜀道蕴藏着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学特质,既包含其独特的自然美,又与数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相关联。本书是笔者用纪实摄影手法为蜀道造像的一部图书,具有考古、历史、文化、地理及艺术等多种属性,并体现了蜀道的美学性,这是笔者对蜀道美学的个人追求。翻开这本书,相信摄影作品会引导读者想象金牛道不同的历史景像,走进历史长河,瞻仰蜀道的魅力风采,领略蜀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去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