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石子的回响

書城自編碼: 409865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丁晓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313321732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HK$ 75.9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編輯推薦:
在时代浪潮中,个人是沙砾,微弱渺小;但每一个弱小的个体,都承载着时代的重量。个人被时代裹挟前行,常常又能以“微光”照亮时代的暗角。正是作为个人命运底色的时代与作为时代精神棱镜的个人的相互对抗与和解,共同书写了历史的真实。
內容簡介:
本书为“文治杯”大学生写作大赛作品选,分“个人与时代”“我的家族故事”“图像中的父亲母亲”三大板块呈现了不同时代的人生故事。作品主人公涉及诗人、学者、农民、企业家、绝症患者、媒工、基层打工者等各个领域人物,时间上涵盖古代、现代、当代,通过个体的人生脉络反映不同的时代和群体,共同构成了群像的壮丽人生图景。大人物与小人物,古人与今人,在这本书里相遇,共同谱写出生命的赞歌。一个人之于时代洪流或许只是一粒石子,终将被裹挟沉入水底,但在它落入大江大河的那刻,却一样能激荡出水花,发出回响。而最坚实的河床正是小石子铺就的,不是吗?
關於作者:
丁晓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编、参与撰写专著及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作为作者之一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之优秀通俗理论读物类一等奖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之普及读物奖。
目錄
个人与时代/001
与煤相伴|我的父亲母亲/002
我那没本事的父亲/017
一个绝症患者的自述/024
凤姑/028
此间的少年/036
六行注脚/045
黑暗中的暖光/060
小店—一位残疾人的平凡人生/064
为时代“立心”的歌者—陈晓辉传/069
西南联大时期的钱端升/092
醉吟洛下,士居香山/102
春与秋集/107

我的家族故事/125
玫瑰往事/126
金沙岗上的落花生—奶奶的八十年人生片段/138
三代女性的离散与游牧/148
当时只道是寻常—以三位“知青”祖辈为中心的家族史/158
沣河两岸蓼花深—我的家族轶事/175
淮河说/193
沙砾下的白银/200
血脉的葬礼/215
樽酒依稀人不复,百折不回经商路/229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曾外祖父的峥嵘岁月/244
姥爷的爱与热情/253
倒镜/268

图像中的父亲母亲/277
面容/278
一粒江边的沙/294
在路上跋涉—父亲的肩章更迭/303
繁零/317
在成为母亲之前/326
伤疤中孕育出的生命:一位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图像记忆/337
我的妈妈是三好学生/349
追逐/358
爸爸,春天来了/379
你在回忆里,未乘时光去/388
当候鸟飞过旷野/402
临仙/411
后记/418
內容試閱
青春的生命写作
刘佳林
(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

“文治杯”写作大赛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多年。2021年起,大赛开始面向全国大学生,并连续数届以传记(生命写作)为征文的规定体裁,主办单位也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扩展到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2021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杂志社(2022年起)。这项赛事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参赛作者,逐步为大学生、传记爱好者、传记学界和社会公众所关注。
专业、严格、规范的评审制度,获奖作者受邀分享写作经验的互动方式,是“文治杯”得到积极响应的原因。而有公开发表的机会,对作者来说,是更进一步的认可与激励。事实上,从2023年起,“文治杯”的多篇获奖作品已经在《传记文学》刊发,分别以“家族生命史的青年视角”专题(2023年7期)和“我们的父亲母亲”专题(2024年11期)成为该刊的封面故事。
现在,更多的征文佳作将结集出版,令人鼓舞,让人期待。
本作品集共三个部分,分别收录第二十届(2021年)、二十一届(2022年)和二十二届(2023年)“文治杯”的参赛作品各12篇共36篇,其中绝大部分是获奖作品。
2021年的征文主题是“时代与个人”,旨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代、感悟生命。从集中的12篇作品看,同学们对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有着自己的观察与理解,他们关注当代中国的个体命运,关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的劳动者,关注弱势群体,也把自身的发展与追求跟时代、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甚至在历史的深度中追问个体与时代的关系,表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家国意识、人文情怀和思想能力。
2022年的“文治杯”以“我的家族故事”为主题,这对青年作者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家族记忆不仅是族谱里串联的姓氏符号,更是一段又一段充满生命细节、蕴含悲欢离合的人生历程”,家族故事是先辈们的历史,也是后代人的精神泉源,是自我体认的镜与灯。既要准确地再现时代变迁中的家族历史,又要妥善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代际关系,这对同学们来说考验很多。本集中这类主题的作品多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故事说起,在世代相承的脉络中展开,既放眼大历史,也聚焦家族史,既写峥嵘岁月也写平凡日常,既礼赞亲情也不回避矛盾,深情的叙述中寄寓写作者的反思,颇耐咀嚼与回味。
二十一世纪是图像的时代,传记与图像结缘,既拓宽生命写作的边界,也丰富生命写作的手段,选择“图像记忆中的父亲母亲”作为征文主题,是对数字时代的一次回应。2023年的征文见证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参赛作品是上一年的两倍。大学生们在用图像叙事或围绕图像挖掘故事方面展示了年轻的优势,他们或者用肩章的变化来叙述父亲的人生,或者用多张照片捕捉父母的生活瞬间,或者借遗留的影像追忆逝去的亲人,或者把故事定格在一幅构图中,表现了构思的精巧。在用图像关联父亲母亲的生命故事时,他们也在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原来父母也曾少年,原来父母也有青春,他们写父母的苦难,更写父母的坚韧,写父母的普通,更写亲情的珍贵。父母的生命史于他们是一次精神哺育,帮助他们精神成人。
传记以人为中心,要准确、生动地刻画传主,就必须亲近写作对象,深入他们的内心;传记要求真实,要求回到事件的现场,要求求证每一个疑点,因此传记写作往往是不断逼近真相的反复求索。在这些方面,同学们的表现值得称道,令人惊异。他们在采集传材时尽心尽力,他们在观察人性时非常敏锐,他们的思考不乏洞见,甚至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他们的笔端又饱含情感,偶尔还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意识。他们在阅读、采访、交流、对话的过程中重建了他们与父母、家族、社会、时代的关系,而他们表现各异的成长期特征,也自然因更多的可能与期待而得到宽容。
传记尤其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本集征文多所用心的地方。试以邓寒玥同学的《临仙》为例。《临仙》中的母亲始终波澜不惊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孩子认为她的人生是悲剧,母亲一口否认,因为“我生了你”。邓寒玥想起被母亲珍藏多年、折了又折的一张试卷,折痕中央是自己在考试作文中写的一段:“我与我的母亲脐带相连,她给予了我血肉,赐我在子宫中安眠。”这句话是对母亲的最大回报,母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确认和保持与女儿的这种亲情联系,这种意义被图像定格:
下山时我和她走了另一条路,没去与其他人汇合,在山脚的石梯旁,簇拥着盛开了紫白色的花。于是在那时照成了这张相片,她站在四方的空间内,头顶垂落着开得繁密的花,背后倚靠着坚实的山体,天空连同夏日的风延伸得无限远,看不到尽头……然而一切仅止于此了,我的相片中,没有照出她的前路。
青春的生命写作为隐忍与坚持的母亲留下了美丽的印痕。
“文治杯”得名于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先生。唐文治先生以“正人心,救民命”为己任,注重德行教育、学以致用,进而提出“一等人才”的理念:“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生命写作通过选择传主、理解传主、书写传主建立与传主的对话关系,是写作者砥砺品行的重要文化实践。以传记为文类要求的“文治杯”征文大赛努力践行唐文治老校长的“一等人才”理念,为青春的生命写作鼓与呼。
2024年12月3日于乐山大楼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