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谍影
》
售價:HK$
96.8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HK$
49.5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4.9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HK$
65.8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HK$
63.8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HK$
85.8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HK$
93.5
|
內容簡介: |
本书旨在研究和探讨美欧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共分为六章,包括: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概况,阐述美欧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认识,以及协同创新机制的演变过程;国防科技宏观统筹机制,重点讨论美欧国防科技宏观统筹机制,揭示两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国防科技需求对接机制,分别介绍美欧需求对接机制的运作方式和相关举措;国防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创新主体的协同、人才培养与使用、联合投资机制以及科研设备设施共享等;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介绍了美欧推进成果转移转化的方式和实践;启示,介绍美欧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特点,为国防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将为研究者、决策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国防科技合作机制建设与创新发展。
|
目錄:
|
目录
第 1 章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概况
1.2.1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演变
1.2.2 欧洲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演变
1.1.1 美国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认识
1.1.2 欧洲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认识
1.1 美欧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认识
1.2 美欧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演变
第 2 章 国防科技宏观统筹机制
2.2.1 欧盟层面
2.2.2 国家层面
2.1.1 国家层面
2.1.2 国防部层面
2.1 美国国防科技宏观统筹机制
2.2 欧洲国防科技宏观统筹机制
第 3 章 国防科技需求对接机制
3.2.1 通过信息日、发布会等方式促进信息沟通
3.2.2 通过创新竞赛引导非传统供应商响应国防需求
3.2.3 通过专门机构和平台加强需求对接
3.1.1 信息发布审查机制
3.1.2 需求对接平台建设
3.1.3 促进对接成效的举措
3.1 美国国防科技需求对接机制
3.2 欧洲国防科技需求对接机制
第 4 章 国防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4.2.1 创新主体的协同
4.2.2 人才培养与使用
4.2.3 联合投资机制
4.2.4 科研设备设施共享
4.1.1 创新主体的协同
4.1.2 人才培养与使用
4.1.3 联合投资机制
4.1.4 科研设备设施共享
4.1 美国国防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4.2 欧洲国防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第 5 章 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5.2.1 英国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5.2.2 德国通过公立科研机构推进转移转化
5.2.3 法国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转化
5.1.1 军用技术转民用
5.1.2 民用技术转军用
5.1 美国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5.2 欧洲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第 6 章 启示
6.1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启示
6.2 欧洲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PREFACE 前言
建立完善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做出的重大部署,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国防科技发展改革、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对于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支撑强军目标实现,有效提升国防综合实力,引领国家科技进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科技是国家战略意志的重要体现,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大力协同作为抓好国防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军地各方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以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自主创新道路。进入 21 世纪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国防科技发展呈现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群体突破态势,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国防经济和民用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亟须建立完善的以多元主体互动互促为基础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提升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挥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优势,加速科技向军队战斗力转化步伐。
随着技术发展的复杂化和细分化,协同成为国防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引起世界各国重视。美国作为全球军事科技强国,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其国防科技政策文件中经常出现 “Collaboration”“Reliance”“Cooperation”“Partnership” 等高频词汇,意在强调协同、信任和合作在国防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2023 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国防科技战略》更是强调打造 “国防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促进关键与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快速转化,加速形成非对称作战能力。同时,欧洲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欧盟层面及英国、法国、德国等典型国家均致力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欧盟设立欧盟科研框架计划、欧盟结构基金、欧洲防务基金,欧洲防务局(简称 “欧防局”)采取成立能力技术工作组、特设项目和计划、制定全面战略研究议程、启动 “技术监视” 计划等多项举措;英国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中心、国防与安全加速器等协同创新机制,统筹大型企业、小企业、大学等各方力量;法国向私营企业外包任务,建立军民结合公共机构;德国主要以协会形式管理国家和国防科研机构,组织各方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并促进技术转化。
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美、欧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演变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宏观统筹、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和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运作方式和机构设置。我们将深入探讨各个环节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读者提供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刻理解和思考。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秉持客观、准确、全面的原则,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份系统的参考资料。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国防科技领域的决策者、从业者和学者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最后,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对您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有所帮助。同时,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或不妥之处,欢迎您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愿本书能够为您提供帮助,让我们共同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安全和军事现代化做出贡献。
编委会
2025 年 2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