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HK$
74.8

《
虚拟货币及其犯罪治理实务
》
售價:HK$
63.8

《
辽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全2册)新版
》
售價:HK$
107.8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HK$
68.2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印行70余年的经典版本。倾鲁迅研究界众多名专家之力所作的详尽、专业的注释。随文配有著名画家、鲁迅思想和作品的重要绘画表现者裘沙、王伟君、裘大力插图20幅。完整收录著名现代文学及鲁迅研究专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及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中杰先生解读《朝花夕拾》文章两篇,供读者尤其青少年读者参考。
|
內容簡介: |
★ 畅销九十年,思想、艺术俱属上乘的经典之作
★ 七年级(上)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建议精读书目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确当
★ 随文配名家精美插图20幅
★ 附录名教授解读文章两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收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散文十余篇,是鲁迅对自己过去的生活道路所作的比较系统的回顾。所收各篇均意蕴丰厚,手法娴熟,在中国现代散文史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初版诞生九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影响深远,备受一代代读者喜爱。
此次收入“中国现代名家名作插图本”丛书出版,正文文本及注释以我社畅行多年的2005年版《鲁迅全集》为底本,另配著名画家、鲁迅思想和作品的重要绘画表现者裘沙、王伟君、裘大力插图20幅,点缀文间。考虑到本书的读者中有一部分是青少年读者,特附录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及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解读《朝花夕拾》文章两篇,供青少年朋友阅读时参考。
|
關於作者: |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作品(集)多种,影响广泛深远。有《鲁迅全集》传世。
插图者:
裘沙(1930—2022)
中国当代画家。原名裘伯浒,生于绍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曾任中国青年报社美术编辑、记者和美术组组长。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一生致力于鲁迅思想研究及用绘画表现鲁迅的思想和艺术世界,为首届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与王伟君合作出版《阿Q正传二百图》《鲁迅之世界全集》等。
王伟君(1932—2024)
中国当代女画家。生于杭州。十七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文工团美术干事。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和抗美援朝。1953年被派遣回国深造,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报》、《万年青》外文杂志任美术编辑。代表作有《桃子的静物》(油画)、《雨落荷花珠玉声》(国画)等。
裘大力
1961年生于杭州。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人民画报社美术编辑。曾为多种图书绘制插图,所绘制的瑞典文诗集《失眠》插图引发热烈反响,被当地媒体誉为具有马蒂斯风格的东方人。
|
目錄:
|
目 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附录一
鲁迅自传
《呐喊》自序
故乡
风筝
死火
记念刘和珍君
附录二
“尘海苍茫沉百感”——读《朝花夕拾》/ 吴中杰
和中学生朋友谈谈如何读《朝花夕拾》/ 温儒敏
|
內容試閱:
|
小 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2〕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