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我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書城自編碼: 409847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吴庚振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585110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售價:HK$ 273.9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HK$ 65.9
大国谍影
《 大国谍影 》

售價:HK$ 96.8
制造消费者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HK$ 49.5

 

編輯推薦:
本书精心筛选了吴庚振教授公开发表的一系列学术文章,内容丰富多元,深入到新闻传播的各个关键领域。无论你是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者,渴望汲取前沿理论;还是业界的新闻人,希望提升业务能力,这本书都将成为你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为你在新闻传播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 ,引领你走向更高的专业境界。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了吴庚振教授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涵盖新闻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业务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科研等主题,包括《论新闻工作者的大局意识》《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的灵魂》《论报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策》《新闻小言论的审美特征与写作要求》《关于新闻评论文风的几个问题》《试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创新之路》等代表性文章,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广大读者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關於作者:
吴庚振,男,1937年10月生,河北定州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曾任河北大学中文系主任、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兼系党总支书记、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曾兼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河北省记协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主办的《写作》杂志(武汉大学)第一届编委会委员等职。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9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此外,还获得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保定市劳动模范。主持创办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系。1996年荣获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园丁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錄
目录
上 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2
论新闻工作者的大局意识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舆论导向的宏观把握 20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7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果真那么迷人吗 37
“软控制”: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背后 47
评霸权新闻主义 56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62
舆论监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6
“超女现象”的受众心理分析 70
新闻传播中的“另类”——新闻炒作 80
建议领导干部学点新闻学 84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的灵魂 88
中 篇
论典型报道 102
典型报道的重大突破——在河北省新闻奖评审会议上的一次发言 123
解读央视《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兼论电视述评的说理理念 128
电视主持人评论论析 140
我国报业面临新一轮结构调整 150
变与不变:报纸周刊的哲理与艺术 161
历史性的接轨——参加河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选感言 166
杂文散论 172
杂文赏析二则 184
试论形象思维中的飞跃 191
书序是作者的“名片”
200峥嵘人生谱华章——品读张锡杰的新著《红枫集》 203
学术不端如同滋生裂变的病毒 211
综合治理学术腐败 214
下 篇
试论党报社论的改革——为纪念建党80周年而作 220
大主题 大制作 大气魄——读一组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有感 232
一种新的评论形式——报刊讨论式评论 235
评论的嬗变——新世纪报坛走笔 242
新闻小言论的审美特征与写作要求 249
新闻评论写作片论 266
新闻评论中的“喻证法” 291
报纸评论改革的排头兵—《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复刊10周年述评 302
关于新闻评论文风的几个问题 316
我国古代的论辩艺术 334
关于古代文章学的几个问题 355
试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创新之路 370
附 录
吴庚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创立 382
后 记 397
內容試閱
说起出版这本书的动机,还需从我的一段思想历程谈起。
我于2004年1月退休,2007年7月退出教学工作第一线。回想自己在河北大学长达40多年的工作历程(1962年我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总是忙、忙、忙,累、累、累。退休了,卸担子了,有大把的时间了,干点什么呢?当时我兴致勃勃地为自己规划了三件事:一是在博客上写自己的回忆录、学术随笔、杂文之类;二是每天拿出点时间写毛笔字,练练年轻时曾喜欢的书法;三是读点唐诗、宋词、古文之类,陶冶一下性情。我基本上实践了这个规划,并于2019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的30多万字的回忆录《人生如歌》,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学术随笔、书评、杂文之类的文章。
时间是个好东西,因为一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受,都藏在时间里,并可以用时间去度量;时间又是个很无情的东西,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本身,都会在时间中慢慢老化、蜕变或衰朽。难怪英国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写的《时间简史》被译为40多种文字,发行量高达2500多万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80后”。此后,毛笔越来越拿不稳了,不能写毛笔字了;视力严重衰退,看书、写文章都很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干点什么呢?我又为自己规划了三件事:一是不忘老本行,每天在网络上浏览一下新闻;二是听听音乐,搞点艺术享受;三是翻阅一下自己过去出版、发表的那些论著和文章,搞点“聊以自慰”。没有想到,正是在这种“聊以自慰”的过程中,竟然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觉得自己过去写的那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关于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有那些阐释新闻业务实践基本规律、方法技巧之类的东西,即便拿到今天来,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另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而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因而各个领域,包括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研究当然不能脱离时代、脱离实际。我的这些学术论著所关注的大多是当时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即便在思想方法、用词用语等方面,也明显带有那个时期的痕迹和印记,从这个角度考虑,也自有它的历史价值。我发表的那些专著和论文,可以说是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留下的一个个历史脚印。
我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2年至1980年,我在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的是辞章学和文艺学。第二阶段从1981年河北大学建立新闻学专业之后,主要研究的是新闻传播学。这一阶段时间最长,出的成果也最多。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共出版著作24部,其中独著5部,与人合著2部,主编10部,参编7部。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学术随笔等文章200多篇。另外,还发表杂文、新闻性短论、文艺评论等数十篇。有9项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中国新闻奖优秀论文奖1项,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新闻奖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另外,还获得河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集体项目,本人为项目主持人)。有两篇文章分别入选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二册和中等师范学校《阅读与写作》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拙著《新闻评论学通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由方汉奇先生作序,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曾被《新闻战线》《采写编》《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十几家报刊重点推介,并被多所院校选定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经过反复考虑,在我年届86岁之际,决定从我过去写的这些论著中挑选一部分“自我感觉良好”的篇章,辑印成册,出一本自选集之类的书,也就是摆在诸位面前的这本《我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论述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中篇主要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下篇主要论述的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若干方法技巧问题,其中有许多是我在几十年的评论教学和研究中闪现出的一得之见和思想火花,虽然不敢说有什么创见,但自认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算是有独到之处的。我尝试改变学术论文写作一味正襟危坐、呆板僵化的表现形式,而从杂文、随笔中吸取一些表现手法,尽量使论文生动活泼一些。
这也是大致的分类,有几篇我觉得内容还可以,但放到哪一类似乎都不够妥当。好在这几篇文章也是我在学术研究中留下的“历史脚印”,只好先这样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所做的另一件事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和老师们一起,主持创办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嗣后,在我卸任新闻系主任之前,通过系党政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和极力争取,几经周折,于2000年10月,报请学校党委批准,又建立起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每当回忆起其中的艰辛,回忆起全系师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总是激动不已,心潮难平。也正是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之下,我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年)刊载的《吴庚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创立》附在书后,供大家参考。
自己编选这本书时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但拿到广大读者面前,不免有些诚惶诚恐,还是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吧。
吴庚振
2024年9月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