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熊猫七仔(全球唯一圈养棕白色大熊猫,随书赠明信片+贴纸+胶片书签)

書城自編碼: 409842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阮珍奇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40068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HK$ 151.8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售價:HK$ 264.0
知宋·宋代之交通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知宋·宋代之君主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创建教练文化:十字路口的组织升级
《 创建教练文化:十字路口的组织升级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能拍彩色照片的大熊猫!速来围观
SHOU部记录QUAN球唯YI圈养棕白色大熊猫七仔的图文作品
走近“金疙瘩”的松弛熊生,领略“七大爷”的超凡魅力
※ 大美秦岭最靓的仔!近百张照片,生动展现七仔和它的伙伴们的秦岭日常
以七仔为中心,介绍国宝大熊猫的另一亚种——秦岭亚种
带你悠然见证秦岭大熊猫的惬意与鲜活
※ 吸猫体验UP!
四色全彩印刷,锁线裸脊装帧,可180度丝滑平摊
※ 随书附赠
“金疙瘩心里话”异形明信片 共3款,随机掉落1款
“光影七仔”胶片书签 共3款,随机掉落1款
“百变巧克力小熊”贴纸 1张
內容簡介:
七仔,雄性,目前QUAN球唯YI圈养的棕白色大熊猫。
一身独特的棕色毛发,是熊猫界的限定款——也许你叫不出其他熊猫的名字,但你一定能认出这只极具辨识度的“巧克力小熊”。
滴溜溜的小眼神里,藏着800个心眼子;喜食胡萝卜、南瓜,钟爱打坐、与邻居聊天;身旁时常围绕几个叽叽喳喳的“喜秘书”。
也许你觉得它有点“懒”——钓猫训练时总想摆烂,被喜鹊薅了熊毛也不恼;其实,那是它淡定的表现。
也许你听说它有点“凶”——“咬耳朵”事件后,有传言“那家伙不好惹”;但其实,我们七仔脾气超好!
快来,一起走近这只人见人爱的“秦岭金疙瘩”。
關於作者:
阮珍奇
作家,曾获第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
熊猫发烧友。
七仔快乐ka
从2019年开始拍摄大熊猫。
我们的国宝只有可爱和更可爱,关爱和喜爱每一只大熊猫。希望用镜头记录我能见到的每一只大熊猫。
微博/小红书:七仔快乐ka
胖达雅雅乌
一名立志看遍所有大熊猫的平凡记录者。
从2017年开始,用镜头记录所遇到的关于大熊猫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见证过许多幼崽的新生、成长,也经历了不少大熊猫的老去、离世。希望通过所捕捉到的每一帧珍贵影像,让更多人感受到大熊猫的独特魅力。
微博/小红书:胖达雅雅乌
目錄
第一章 毛色独特,宝中之宝
01 来自秦岭的“金疙瘩”
02 生性警惕的“野一代”
03 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之谜”
第二章 无忧无虑,健康长大
01 有惊无险被救助
02 不争不抢交“熊友”
03 慢条斯理当“学霸”
第三章 一熊千面,风格多变
01 松弛感“三件套”
02 “咬耳朵”上热搜
03 “秦岭F4”成员
第四章 娶妻生子,熊生赢家
01 “博爱”的择偶标准
02 “墨水”都给了孩子
结语 张弛有度,余生灿烂
內容試閱
熊猫七仔
第一章 毛色独特,宝中之宝
来自秦岭的“金疙瘩”
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约八百万年。提到大熊猫,人们的第一印象一般是头圆体壮、憨态可掬、黑白相间的熊科哺乳动物。但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里,生活着一只独特的棕白色大熊猫,名唤“七仔”。
七仔,谱系号802,雄性,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白色大熊猫,堪称“宝中之宝”,还被网友们戏称为“可以拍彩色照片的大熊猫”“熊猫中的限定款”。
目前普遍认为,大熊猫分为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对应两个亚种:秦岭亚种和四川指名亚种。
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骨较小,但牙齿偏大,头圆嘴短,长得更像猫;四川大熊猫则头大牙齿小,且头形偏长,嘴部较尖,长得更像熊。
毛色上,四川大熊猫更符合人们对于大熊猫“黑白分明”的印象,不仅如此,它们的毛发颜色分布十分均匀,且黑白两色间的边界感也十分清晰;而秦岭大熊猫的毛发颜色就没有这么纯粹了,它们的黑色中带点儿棕色,白色部分则更偏向乳白色,部分秦岭大熊猫连胸部与腹部都呈现出淡淡的棕色。
分布范围上,秦岭大熊猫分布于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中段,栖息地主要包括陕西省佛坪、洋县、太白、周至、宁陕、留坝、城固、宁强、凤县等九县二十一个乡镇,尤以洋县、佛坪、太白和周至四县交界处的兴隆岭地区为核心;四川大熊猫则分布在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等山系中,且因发现时间早,圈养数量较多,所以咱们在动物园看到的熊猫,大多是四川大熊猫。那么,大熊猫秦岭亚种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1932年,一位名为索比尔的法国神父考察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偶尔听到当地猎人的描述,初步推论秦岭山中有形似大熊猫的动物出没。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和地理学系的师生组成了近百人的科考队,在陕西省秦岭南麓进行科考实习,开展陕西省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的“秦岭综合考察”项目。科考队中的郑光美教授在佛坪县三官庙乡的一个供销社翻检到一张收购不久的大熊猫皮张。他立刻打听到,这皮张是当地的一位猎人于不久前在光头山捕猎“花熊”时所得。
第二天,郑光美教授随这位猎人前往光头山,经过反复搜寻,终于在一个山沟里找到了这只“花熊”散落的碎骨。经过拼接,这些碎骨被证实为是一只大熊猫的头骨,以此证实了秦岭有大熊猫分布。
因当时许多刊物停刊整顿,直至1964年,郑光美教授和徐平宇才在《动物学杂志》复刊号上发表文章《秦岭南麓发现的大熊猫》。从此,正式确认秦岭是大熊猫的又一分布地。
2005年,国际权威的动物分类学刊物《美国哺乳动物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首次将秦岭山系的大熊猫定名为秦岭亚种。这也意味着,大熊猫秦岭亚种在全球学术范围内被确认为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
而本书的主角,七仔,正是一只长相标准的秦岭大熊猫——圆圆的脑袋和肩膀一样宽,还有着偏短的吻部与饱满的额头,嘴巴紧闭时,唇线像一个波浪号。不仅如此,七仔的毛发十分蓬松,耳朵就像两个柔软的化妆刷刷头,胸腹部圆滚滚的,且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暖色调的浅棕色,跑起来的时候,毛发一抖一抖的,完全就是一只活泼可爱、憨头憨脑的“巧克力小熊”。
可你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七仔“300斤的体重,299斤都是心眼子”。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不少七仔翻着白眼、疑神疑鬼的视频与照片——虽然是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有滋有味地嚼着竹叶,但只要周围有哪怕一点儿风吹草动,七仔便会立即停下动作,滴溜溜转着眼睛打量四周,那三分小心、三分谨慎、四分鬼鬼祟祟的神情,简直是“偷感”与“喜感”并存。


生性警惕的“野一代”

七仔之所以看起来“有八百个心眼子”,大概与他“野一代”的身份息息相关。
所谓的大熊猫“野一代”,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中出生后由人工圈养的大熊猫个体,这样的熊猫通常具有较强的野性与野外生存能力。而“野二代”是指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野一代”的圈养大熊猫个体。如果父母都是“野一代”,那么这样的大熊猫个体则被称为“双野二代”。
七仔在野外出生,后续接受了人工救护与圈养,因此是不折不扣的“野一代”。
关于七仔的身世,一直有诸多讨论。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2009年11月,七仔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牌坊沟一带被发现。随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陕西研究中心”)对其进行了救助。
当晚7时左右,陕西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佛坪县林业局的电话,称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只浅棕色的动物幼崽,急需救护。为了节约救护时间,陕西研究中心立即派救护车前往佛坪,而佛坪县林业局同时安排车辆和人员将幼崽向北运送,双方于108国道上相遇。经过观察,救护人员确认这是一只约两个月大的大熊猫幼崽。由于长时间未进食,情况十分危急。因此,在进行简单护理后,救护人员便立即驱车赶回陕西研究中心。
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熊猫幼崽的情况逐渐稳定。因为长相太与众不同了,好像电影《长江七号》中的天外来客七仔,工作人员干脆给他取了“七仔”这个名字。
2023年6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高端人物访谈栏目《鲁健访谈》。节目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魏辅文表示,七仔的父亲是秦岭野生大熊猫喜悦,母亲则是秦岭野生大熊猫妞妞。至此,七仔的父母首次曝光,其身世之谜也终于揭开。
七仔的爸爸喜悦,是一只著名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人类“相识”于2007年。由于是第一只被研究站戴上监测项圈的熊猫,为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希望与喜悦,工作人员便为他起了“喜悦”这个名字,昵称“一猫”。研究站对喜悦追踪、监测了近十四年之久,而喜悦也早已习惯了与人类“交往”,是一只能够接受人类近身观察、近身拍摄的野生大熊猫。有时,只要研究站的工作人员在不远处发出“猫——猫——”的叫声,喜悦便会闻声靠近。
除此之外,喜悦还有“熊猫界影帝”的称号,曾多次参演熊猫纪录片。他戏路广阔,不挑角色,不仅在《守望秦岭》中扮演了一只六岁的雄性大熊猫“钢钢”,还在《野性的呼唤》中扮演了一只怀孕待产的雌性大熊猫。
而七仔的妈妈,妞妞,同样是一只高颜值的野生大熊猫。据有限的影像资料记载,七仔与妞妞在长相上有七八分相似。妞妞在野外进食时,时刻转动着小眼睛、对四周保持警觉的模样,则与七仔一模一样。


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之谜”

令人费解的是,喜悦与妞妞都是黑白色的大熊猫,怎么就生出了一只棕白色大熊猫呢?
关于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之谜,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包括“返祖说”“隐性基因纯合说”“基因突变说”与“环境影响说”等。
为了进一步解开大熊猫的毛色之谜,由魏辅文教授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联合完成了一项研究,并于2024年3月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Taking a color photo:A homozygous 25-bp deletion in Bace2 may cause brown-andwhite coat color in giant pandas(《拍张彩色照片:Bace2基因中的25个碱基对的纯合缺失可能导致大熊猫生成棕白色毛皮》)的研究成果,揭开了棕白色大熊猫的毛色之谜。
通过对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棕白色大熊猫的Bace2基因上缺失了二十五个碱基对,这个突变很可能就是大熊猫毛色呈现棕白色的主要原因。
通俗点儿理解,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基因组看作一本指导细胞生成的生产手册,其中Bace2基因就是影响黑色素生成的必要“工具”。Bace2基因上缺失了二十五个碱基对,意味着“工具”损毁,发挥不了它本应有的作用,直接导致大熊猫的毛囊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大大下降,从而改变了大熊猫的毛色。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大熊猫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而七仔能呈现出棕白色毛皮,是因为其父母都是Bace2变异基因的携带者。七仔恰好继承了完整的变异基因,才拥有了棕白色毛皮。
自1985年首次发现至今,秦岭地区共十一次发现了野生棕白色大熊猫的踪迹。其中,一只名为丹丹的雌性大熊猫,是我国首只科学记载的棕白色大熊猫。
丹丹,谱系号281,1985年3月28日,于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河谷被发现。当时,一位村民巡逻时走到了此地,远远地看见一只棕白色的大熊猫正在不停地拍打竹叶,神情十分烦躁。之后,这只熊猫又蹒跚着走了几步,便倒在地上挣扎、打滚,看起来十分痛苦。村民见状,连忙联系了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
同一时间,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专家潘文石教授正在秦岭考察。得知这一消息后,潘教授与团队急忙赶到现场,对这只大熊猫进行了抢救,随后,又将其转移至保护区的管理局。
在救治的过程中,潘教授发现这只大熊猫棕白相间,通体没有一丝黑毛,十分罕见。他感到大为震惊,并为之取名为“丹丹”。第一个“丹”字代表“红色”,因为她毛色泛红;第二个“丹”字则取“单独、唯一”之意,代表她是第一只被科研团队发现并记载的棕白色大熊猫。
丹丹被救助时,年龄约十三岁,体重约六十千克。病愈后的丹丹,定居在西安动物园。1986年4月,丹丹参与繁育,与雄性大熊猫弯弯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幼崽,可惜没有成活。1989年4月,处于发情期的丹丹再次与弯弯进行交配,之后成功诞下一只雄性幼崽。在丹丹与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幼崽幸运地存活下来,取名为“秦秦”(谱系号350)。
2000年9月7日,丹丹因鳞状细胞癌病逝,当时的她约二十八岁,相当于人类的八十五岁高龄,是一只长寿的大熊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