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中国心法:用传统智慧解答人生关键问题
》
售價:HK$
97.9

《
舆论(普利策奖得主、“现代新闻学之父”沃尔特·李普曼传播学经典)
》
售價:HK$
74.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犯罪心理档案》作者刚雪印新作。极度扭曲的人性背后,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恶!
★5段隐秘的禁忌之恋 × 7起诡异的断指凶案 × 2起跨度15年的失踪悬案,双线并行!多重案件复杂交织,悬疑感拉满!
★剖析杀人狂的病态内心世界。犯罪心理学专家 刑警大队,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深入凶案现场,一步步侦破杀手布下的难解迷局。烧脑、紧张、刺激!破案过程酣畅淋漓!
★描绘多种畸形扭曲关系——违背伦理的爱恋、虚伪的婚姻、令人窒息的爱、残暴的控制欲、带血的爱与恨……
“他目睹过母亲的尸体,却没掉过一滴眼泪,甚至仿佛获得了某种解脱。”
“选择了错误的人生方式,便只能背负一生的罪恶感,他们的人生也因此不得不扭曲在一起……”
“如果他杀不死自己,或许终有一天,他会杀死眼前这个人!”
|
內容簡介: |
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陆远,时隔多年回乡出席中学班主任的葬礼。从同乡好友口中,他得知两名中学女同学先后失踪。一番调查后,他惊讶地发现,最大的嫌疑人竟然就是已去世的中学班主任!
与此同时,市区刑警队正在全力追捕一个连环杀手,杀手的目标均是具有相同特质的女性。犯罪过程极其血腥变态,并带有诡异的仪式感——受害者的脸上被贴上面膜,食指被整根切断……
刑警队邀请陆远作为专家协助办案。随着调查深入,陆远发现,老同学的失踪案与市区的连环命案之间,竟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關於作者: |
刚雪印
辽宁省大连市人。
多年来,一直坚持创作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罪案小说,创作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悬疑推理世界。
代表作“犯罪心理档案”系列、《推理演绎法》远销海外。
|
目錄:
|
楔子一
楔子二
第—章 第三个死者
第二章 800公里
第三章 连环凶案
第四章 20年
第五章 结盟作案
第六章 兄弟
第七章 第四个死者
第八章 暗恋
第九章 无名食指
第十章 母亲
第十一章 地理画像
第十二章 真相
尾声
后记
|
內容試閱:
|
楔子一
村里的孩子上学,父母最殷切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摆脱祖祖辈辈身上农民的标签。能够读高中,考上大学,当然最好,比较实际的是到城里读个中专、职高或者技校,家里人也都欢天喜地。起码户口簿从农业变成非农业,以后毕业了,除了找对象,其余的国家都包分配。
姜茵比较幸运,中考那年有个师范特招班,5年制,发大专文凭,毕业后分配到市里小学当老师。女孩子,到城里当老师,前途一片光明。姜茵铆足劲复习,中考时超常发挥,最终如愿以偿踏入师专的校门,这也让她成为家里人的骄傲。
村子属于城市近郊,从村里到市中心仅仅30多公里的路程。进市里可以乘坐城郊专线长途客车或者私营小巴车,但这些线路的终点站都只设在市区边缘,如果要到市中心地带,还是坐火车比较方便。
姜茵每次返校,父亲都会骑着摩托车送她到镇上坐火车。印象中,那辆“嘉陵70”摩托车,父亲骑了好多年,墨绿色的,车身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
姜茵坐在后座上,除了颠簸,耳朵里也一直嗡嗡作响,父亲说是摩托车的排气筒坏了,等找时间换个新的。话是这么说,但很长时间了,也没见父亲真的换,姜茵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花那份钱。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性子朴实,少言寡语。每次都会帮姜茵把车票买好,塞到她手里,然后默默陪着她等火车进站。许多次,姜茵都想跟父亲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都能处理好,不需要他担心,但话到嘴边,却又不忍开口。
父女俩站在月台上都不说话,气氛稍微有些尴尬。姜茵望了望远处黑压压的天,又抬腕看看手上的表,还有 5 分钟,火车便会进站。“爸,你回去吧,这天看着越来越阴了,估计雨很快就要下了,你也没穿雨衣,别淋感冒了。”
“嗯。”父亲微微应了声,但双脚并没有动,“你妈把伞放你包里了?”
“放了。”姜茵知道父亲的脾气,不再催促他离开,没话找话地说,“你让我哥别乱跑,告诉他表现好的话,下周末回来我给他带‘磨叽(红豆馅的凉糕)’吃。”
父亲点点头,两人又陷入无话境地,好在没多大会儿,火车进站了。
由于是区间站,火车停靠的时间很短,姜茵麻利地上了车,回头冲父亲挥挥手,父亲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回应。车门随即关闭,火车缓缓启动,逐步加速,渐渐从父亲的视线中远去,直至彻底消失。父女俩的缘分,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没有任何预兆。
那是1996年10月里的一天。
楔子二
叮咚,叮咚……一阵门铃声响起。
“磊磊,你爸接你来了。”依偎在沙发躺椅上的女人,手里摆弄着遥控器,一边切换电视频道,一边不太甘愿地喊了一嗓子。不多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大男孩,男孩低头经过沙发旁,从嗓子眼里轻声挤出四个字:“妈妈再见。”随即,男孩走到门边,从鞋柜里取出一双运动鞋穿好,打开门,走了出去。
叮咚,叮咚……七八分钟之后,门铃声再度响起。
女人闻声,懒懒地从沙发躺椅上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走到门边。“又忘记带啥了?这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的,不会自己拿钥匙开,非得让我起来?”很显然,女人以为按门铃的,是她刚刚走出家门不久的儿子,但事实上并不是。女人打开门,看到一张陌生的男人面孔。男人个子很高,头戴长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女人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突然间觉得浑身上下一阵酥麻,身子瞬间抖动两下,随即晕厥倒地,不省人事。
门外的男人迅速闪进门里,随手带上房门。他从裤兜里摸出一次性手套和鞋套,麻利地穿戴好,眼睛盯着躺在地上的女人,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狞笑,显然对眼前的猎物非常满意。他抬眼四下粗略打量一番,他并不担心屋子里会有其他人,因为他对这一家人的生活轨迹一清二楚。他拽起女人的一只手臂,将女人缓缓拖至客厅中央。女人后脑着地,头发摩擦在地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听着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男人用手拍了拍茶几旁边的沙发躺椅,似乎突然有了灵感,随即托起女人的身子,慢慢将女人挪到躺椅上。女人身材圆润,挪动起来很费气力,把男人累够呛。他大口大口喘着气,随手将电击棒放进挎包里,然后从包里摸索出一个带花纹的包装纸袋。他轻轻撕开封口,从里面拽出一张乳白色的“美容面膜”,小心翼翼敷到女人的脸上。他用手指在女人脸上来回按压,确认面膜贴得服服帖帖了,把注意力又转移到女人胖胖的双手上。他将女人的两只手,规规矩矩搭在沙发两侧的扶手上,如此一来便多了些生活气息,躺在沙发上的女人仿佛正在睡着一个美容觉。
“造型”结束,似乎在面对着一件雕塑作品,男人开始进行下一步的雕琢。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一把折刀,拔出刀刃,放在眼前晃了晃。随即,握紧折刀,绕到沙发躺椅背后,用一只手揽着女人的脑袋,然后把自己的脸贴了过去。他贪婪地吮吸着女人身上的气味,身子随之瑟瑟发抖,一种期待已久的快感已经令他有些迫不及待,只见他振臂一挥,一道寒光从女人白皙的脖颈前无声划过……
猝然间,血花飞溅,鲜血由女人的喉头喷涌而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