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茶密码(修订版)

書城自編碼: 40983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罗军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937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HK$ 93.5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HK$ 76.8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HK$ 75.9

 

編輯推薦:
结合科学(茶与健康)和人文(茶的品饮历史)的视角,全面解码中国茶。
內容簡介:
你会闻香吗?
茶香是怎么来的?
茶香与发酵程度有什么关系?
如何更简单地理解六大茶类?
茶叶是如何发明的?
茶叶的消费方式经历了什么样的改变?
人类历史上为了茶叶而发生过哪些战争?
为什么说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品?
如何喝茶才能对身体有益?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熟悉却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的中国茶。
關於作者:
罗军,国茶实验室创始人。中国茶叶学会茶饮料与茶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专家、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名师名家进课堂”讲座教授、浙江大学茶学系课程讲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客座导师、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罗军茶文化大师工作室主理人、广东茶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上海世博会“中国茶叶联合体”总策划,央视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策划,《跟着老罗喝茶》、《喜马拉雅FM·老罗说茶》《茶周刊·老罗评茶》主播,著有《中国茶密码》《舌尖上的中国茶》《中国茶品鉴图典》等。
目錄
序   叶子的时代福利 陈宗懋 / 4
   中国茶的世界坐标 马胜学 / 6
引言  中国茶的黄金时代 / 8

茶 香
你会闻香吗? / 16
叶子文明与果实文明 / 24
叶子的生态位 / 32
本香的秘密 / 38
茶香的诞生 / 49
绿茶 / 55
乌龙茶 / 71
红茶 / 87
白茶 / 95
黄茶 / 102
黑茶 / 105
茉莉花茶 / 112
茶香的演绎 / 117
茶味感官学 / 123
味觉地图 / 125
国际感官学 / 128
好茶:苦涩鲜甜的平衡 / 133
书 香
茶叶发明史 / 144
神农说 / 144
达摩说 / 146
陆羽说 / 151
茶叶的起源 / 154
关于茶的三本书 / 157
茶叶消费史 / 160
煎茶艺 / 161
点茶艺 / 166
泡茶艺 / 173
游牧民族的喝茶史 / 176
欧洲人的喝茶史 / 181
茶叶战争史 / 188
国内战争 / 190
国际战争 / 193
鸦片战争 / 198
国盛茶香 / 207

健 康
茶与健康的经验认知 / 214
茶与健康的科学认知 / 220
茶多酚 / 226
生物碱 / 235
茶多糖 / 238
茶氨酸 / 242
茶与平衡营养学 / 249

结语  一片伟大的叶子 / 255
內容試閱
中国茶的黄金时代

这本书缘起于我9年前的一堂课。那时,复旦大学承办了“全国媒体精英培训班”,对象是新华社、央视的记者,以及一些大学研究对外关系的学者。当时,学校邀请我讲一讲中国茶的故事。后来,我陆陆续续在北京、上海、大理、杭州、广州等地讲述中国茶的故事。因为这堂课,很多人开始喝茶,并逐渐接受了我上课时传达的一个观点:茶是一项巨大的福利。
后来,由一堂课衍生出这本《中国茶密码》。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阐述为什么茶能够成为一项巨大的福利。9年来,这本书印刷了很多次。一本书当然比一堂课的影响力更大。伴随着更多的人加入饮茶的行列,马胜学博士的那句“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不是之一”,有了更多的共鸣。这说明,大家通过自身的体验,越来越认同中国茶带来的福利。
9年来,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一场全球性的疫情呼啸而至,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在新冠疫情之前,整个世界仿佛都处在高歌猛进的快速发展之中,科技让人们的生活
越来越便捷,各个国家之间也变得更为紧密,“地球是平的”成为现实。当我们以为欣欣向荣会是永恒的主旋律时,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出现让乐观的情绪戛然而止。很多人急迫而忧心忡忡地问,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我想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翻一翻历史,或许我们就不会过于悲观。历史中记载的瘟疫,最终都在与人类的对峙中或灭绝或毒性降低并与人类共存,前者如天花,后者如流感病毒。疫情终会过去,不过是早晚而已。而且,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看,这场疫情可能是一朵不太起眼的浪花。
1000年前,因为饮茶的普及,开封成为国际大都市。300年前,一片东方树叶见证了英国缔造“日不落”帝国的扩张之路,也催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产业。
这是因为,饮茶不只是为身体平衡营养,还消灭了水中的有害细菌。人口的膨胀,加之聚集而居,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疾病。但无论是北宋,还是18世纪的英国,许多疾病开始减少甚至消失,在某种程度上都要归功于饮茶习惯的形成——茶充当了看不见的防疫长城。
其实,通过这场疫情,我更加确信茶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巨大福利。大多数行业因疫情而受负面影响,呈现低迷的局面,全球茶叶市场反而释放出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世界茶叶市场整体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在逐年增加,世界上饮茶人数也在稳步增长。
通过观察中国茶业1980年至今的发展状况,我把1980年之前称为中国茶的昨天,1980年至2030年的50年称为中国茶的今天,2030年之后则属于中国茶的将来。在属于“今天”的50年,以2006年为界限,前25年是中国茶的“复兴年”,2006年至2030年则属于中国茶的“黄金年”。
2006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茶叶生产总量达到了100万吨。而2014年,中国茶叶生产总量达到200万吨,从100万吨到200万吨只花了8年。2020年,中国茶叶生产总量达到300万吨,仅用6年时间又实现了100万吨的增量。
在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整体背景下,我将茶的消费划分为三大板块:以深加工为标志的第一板块、以调饮茶为标志的第二板块、以纯饮茶为标志的第三板块。其中,大家可能很熟悉第三板块,这是我们人类传统的利用茶的方式,有着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今天,这一板块依然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增长潜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其他两大板块呈现出更为蓬勃的发展局面。尤其是新茶饮异军突起,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潜在消费人群浮出水面,成为新茶饮消费的主力人群。新茶饮和茶食在中国休闲食品的万亿赛道中表现亮眼,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看着新茶饮行业蓬勃发展,我有时候会把目光放回到10年前。当时,我在上海创立了“茶香书香”这个品牌,那是一次进军新茶饮虽败犹荣的尝试。现在,很多人跟我说,“茶香书香”太超前了,如果它晚几年到来,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
这世上当然没有“如果”,新茶饮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则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90后、00后消费力的提升,比如互联网时代造就的网红经济,再比如外卖骑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餐饮供应模式,等等。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
看到中国茶有如此喜人的发展形势,我是非常兴奋的。我至今仍然记得,我给时任家乐福亚太区采购总监史蒂文(Steven)讲完中国茶的故事,他一再强调茶一定叫Cha,不能叫Tea。当时,国际上Tea的品牌很多,Cha的品牌很少。令人欣喜的是,很多新茶饮的品牌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并有意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了解中国的Cha故事。
在这本书首版时,中国茶叶界曾经对星巴克收购Teavana有些警惕。2012年,星巴克花费了6.2亿美元收购了茶品牌Teavana,试图进军茶市场,并推行了一项900亿美元的“全球热茶及冰茶类别”计划。根据当时星巴克的产业版图以及市场状况,中国茶叶界推测,星巴克有全球的连锁店做基础,它的传播效率会非常高,受众也十分庞大,可能会对中国的茶叶销售产生很大的冲击。
事实却是,只过了大概5年,市场回馈的数据显示,星巴克的这次尝试是失败的。2017年7月,星巴克宣布关闭旗下379家Teavana茶饮店。这意味着,星巴克试图进军茶饮市场最终黯然收场,也让很多业界人士认识到,卖茶和卖咖啡,终究不是一码事。
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tea’stone等新茶饮的崛起和星巴克进军茶市场的失败,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镜像。在电子商务兴起、线下零售业受到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新茶饮是以星巴克的方式顺应了时代,赢得了市场,星巴克则是逆势行舟,浅尝辄止。通过这次尝试,星巴克或许会意识到,Cha故事确实不大好讲,尤其是在接受了几百年Tea教育的西方国家。
对于中国的形势,我是非常乐观的,无论是传统饮茶还是新茶饮,都给了我更大的信心。我认为,这里面体现的是民族的自信心,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认同。茶是中国的符号,对茶的热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Cha故事,应该只有中国人能够讲好。国盛茶香,在当下的经济文化政治局势下,中国茶遇到了最好的时代。
这几年来,我依然在以不同的方式传播茶。我带着国茶实验室的团队,进行着茶的研究、推广、传播。我们走了十几万公里的路,完成了“108”中国茶代表性风味样品研发项目,不断补充着中国茶叶风味基因库的数据,参与了很多新茶饮品牌的产品研发,为新茶饮品牌提供产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随着这些项目的深入,我们一次次被这片叶子征服,更加认识到中国茶的魅力所在。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多的人喝茶。正是在今天,这片被人类选中的叶子,在从东方到西方的7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
每天供30多亿人饮用,带给人类健康、愉悦,以及一段段与亲人、朋友共享的美妙时光。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茶的黄金时代。能够身处这样的时代,我深感荣幸。
在新版《中国茶密码》出版之际,我对书的内容做了一些补充和完善,其中一部分是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另一部分是对茶及茶产业的新观察和新思考。
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茶的故事,我愿与所有的爱茶人共同拥抱属于中国茶的黄金时代。

好茶:苦涩鲜甜的平衡

茶的涩味是由茶多酚提供的,苦味是由茶多酚和生物碱共同提供的,鲜味是由氨基酸提供的,甜味是由糖类物质和氨基酸共同提供的。
茶好不好喝,主要是看提供鲜甜的物质够不够,鲜甜物质够的话,它会抑制住苦涩味。其实,导致苦涩的这两种物质也是好东西,没有苦涩的东西,这个茶喝起来是没有回甘的,就没有劲,喝起来平淡无味。但是光有苦涩,没有鲜甜的物质,这个茶就很难喝,喝完嘴巴里全是苦的。
世间万事万物,平衡与协调是至高法则,好茶亦然。
关于茶的苦涩鲜甜,我经常以工作打比方。每天不停地加班,你会觉得很苦。加班还不算,老板还莫名其妙地骂你,你心里很委屈,这叫涩。而老板表扬你一下,你心里会很甜,就会把前面的苦和涩都忘记了。
那鲜代表什么呢?有两种力量可以表征这个鲜:一个来自于信仰,对事业有信仰;另一个来自爱情,是出自生命本能的激情。信仰和爱情可以战胜一切苦涩。
人生如茶,是一样的道理。有一点坎坷苦涩,并非不好,是一段能够磨砺人意志的经历。但是如果一直苦涩,没有感受鲜甜,人生又会非常悲惨。如果只有鲜甜,无须努力,一路顺畅,似乎又没有太多回味。所以有苦有甜,生命才有滋味,人生才够丰满。
茶的鲜味取决于氨基酸的多少,鲜是抑制苦涩最有效的因子。
味精呈鲜是氨基酸的贡献,茶也一样。茶叶里面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以茶氨酸为主。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是指高海拔的茶中氨基酸相对丰富。茶树喜欢漫反射光,上面最好有大树遮阴,或者有云雾遮挡,阳光稀疏照射,没那么强烈,这种情况下茶树更容易合成茶氨酸。
此外,高山上的茶树多栽在斜坡面上,白天有阳光照射,晚上太阳落山之后,它的土壤很快就冷却了。土壤的温度降下来之后,根部的呼吸作用减弱,叶子在白天合成的氨基酸就消耗得较少,茶氨酸就相对丰富,茶叶的鲜爽度更高,这就趋向好茶的属性了。
茶的甜味是由一批老茶带出来的。茶叶中的糖类分单糖、双糖、多糖,只有单糖和双糖能够喝出甜味,多糖是喝不出甜味的。
很多人喜欢喝普洱老茶,原因就是老茶喝起来甜滑通透。老茶的原料级别是不高的,普洱茶采到后面,大都是七级、八级原料,一芽三叶、四叶,甚至茶梗都在里面。粗老的叶子、茶梗含有很多茶多糖,陈化时间长了,就水解成为单糖和双糖。而呈苦涩味的茶多酚因被氧化而减弱,所以这时候再喝的话,不苦反甜了。
什么是好茶?市场存在这样的规律:百元斗香,千元比纯。
几百元的茶,主要是斗香味的,是把它的优点表现出来。几千元的茶,主要是比纯味的,那就是没有缺点,看谁做得更纯粹。上万元的茶,那肯定是又香又纯,而且极为鲜活。
乌龙茶在这一点上特别突出。乌龙茶是追香的,所以它的香很容易出来。一般的乌龙茶,泡法是快进快出,香味出来得快,又避开了它的缺点。上千元的茶是另外的泡法,会闷一会儿才出汤,它很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上万元的茶层次就更高了。比如正岩大红袍,所有喝过的人都印象深刻,它除了又香又纯之外,到了新的境界——活。
茶的最高境界是活,喝下去,整个人都像被唤醒了,它不是流过口腔,而是贯穿了整个身体,唤醒了我们的灵魂。
很多人喜欢古树普洱茶,但是古树茶太复杂了,每个山头都在讲自己的故事。我曾将云南各个茶山的古树茶收集起来,通过比较发现,有四大山头的茶品质特征具有鲜明代表性:景迈至甜、易武至柔、班章至刚、冰岛至活。
冰岛茶为什么近年来这么受追捧?主要原因就是“活”。“活”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其实,做茶做到没有缺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天时、地利、人和,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所以非常难。做到“活”,就更难了,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茶本身也要有极高的天赋,需要具备独一无二的先天禀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