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1.权威专家联合打造
由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领域顶尖专家联合编写,内容科学严谨,融合最新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
2.全周期覆盖肝癌防治
从预防、筛查、诊断到治疗、康复,系统解析肝癌全流程,帮助读者建立完整认知体系,适合患者、家属及健康人群。
3.前沿技术深度解读
揭秘钇-90微球、人工智能诊疗、肝移植等国际前沿技术,展现肝癌治疗新希望,打破“晚期无解”的认知局限。
4.实用指南 真实案例
提供高危人群筛查清单、治疗选择决策树、康复饮食建议等实用工具,穿插真实病例分析,让复杂医学知识通俗易懂。
5.心理与生活双重关怀
不仅关注疾病治疗,更涵盖患者心理调适、家庭支持、术后生活重建,传递温暖科学的抗癌理念。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科普中国·肿瘤防控科普丛书”之一,是一部有关肝癌诊断、治疗新进展的科普读物,由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中医科、心理学、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书中所述涵盖了肝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方面,可帮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肝癌。本书内容翔实、阐释简明,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既可为普通读者提供丰富的与肝癌相关的科普知识,又可作为社区或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肝癌诊疗参考资料。
|
關於作者: |
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首席专家。青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董家鸿教授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原创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胰腺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魏来
教授,主任医师,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现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防治技术和策略委员会委员。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组长。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副主编,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副主编,Journal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副主编。
卢倩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长聘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胆胰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目錄:
|
第一章 肝癌的预防
一、病毒性肝炎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2
二、饮酒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6
三、肥胖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10
四、不良生活习惯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14
五、肝硬化患者如何应对肝癌 17
第二章 肝癌的筛查
一、为什么要进行肝癌筛查 22
二、哪些人群应当参加肝癌筛查,多久做一次筛查 24
三、常见肝癌筛查都有哪些项目 31
四、其他筛查方法 34
五、筛查后怀疑有肝癌应该怎么办 35
第三章 肝癌的早期诊断
一、为什么把肝癌称为“沉默的杀手” 40
二、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45
三、肝癌为什么需要临床分期 52
第四章 肝癌的治疗
一、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58
二、腹腔镜下的肝脏守护者:微创外科技术 63
三、肝癌的肝移植治疗 67
四、肝癌的药物治疗 76
五、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 83
六、钇 -90:肝癌治疗的“精准核弹” 88
七、肝癌的放射治疗 97
八、人工智能:肝癌诊疗新助手 103
九、肝癌的多学科会诊模式 108
十、肝癌的诊疗发展方向 114
第五章 肝癌的康复
一、定期复查,重视随访 124
二、肝移植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 128
参考文献? 135
|
內容試閱:
|
本书序
肝癌作为我国发病率第 5 位,死亡率第 2 位的恶性肿瘤,如同一道阴影,悄然降临在无数人的生活中,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为癌症防治行动设立了具体目标,而目前肝癌诊治水平距离实现国家癌症防控目标还有巨大缺口,攻克肝癌已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势在必行的重要行动,同时也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和科技创新问题。
肝癌的成因复杂多样,从病毒性肝炎的侵袭到不良生活方式的积累,都可能成为其滋生的温床。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当患者开始感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较迟。不同阶段的肝癌治疗效果截然不同,早期肝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根治,晚期肝癌则预后极差。遗憾的是,公众对这一恶性肿瘤的认识和理解严重不足,犹如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在肝癌之上。比如,多数人对肝癌的基本知识、早期症状及预防措施知之甚少。这种信息的匮乏不仅导致了人们对肝癌的误解和忽视,还可能延误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数据表明,我国 2/3 的肝癌患者在被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患者若错失治疗时机,将不得不面对更为艰难的治疗过程、更高的复发风险及更差的预后状况。
因此,提高大众对肝癌的认知,是肝癌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本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多家兄弟医院精心编写的肝癌科普书,旨在揭开肝癌的神秘面纱,为读者深度呈现这一疾病的来龙去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汇集了来自肝胆胰外科、肝胆内科、肝移植科、肿瘤科、放疗科、介入科、护理部等奋斗在肝癌防治一线各个领域的医学专家,从肝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为读者介绍这一疾病。同时,本书就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肝癌治疗方式、目前最前沿的肝癌治疗方法等读者关心的问题也做了详细介绍。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肝癌,本书还特别设计了丰富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肝癌的危害,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不论是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在抗击肝癌之路上的患者及其家属,我们都希望能为您答疑解惑,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通过传播科学、准确、实用的肝癌知识,提高对肝癌的认知,我们携手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此,我也邀请本书的读者,加入我们科普的行列,为践行健康中国共同奋斗。
——董家鸿
一、病毒性肝炎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大家往往“谈肝炎色变”,其实大可不必。了解肝炎常识、消除认识误区,有助于我们做好自身防护和病情控制。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表现?
肝炎是由多种传染性病毒和非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肝脏炎症,可导致一系列肝脏健康问题,其中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导致这五种肝炎的病毒根据传播途径分为两大类:①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患者食用或接触了被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病毒入口导致感染,大多数是急性病程,经及时、规范的治疗,半年内可完全康复;②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可以表现为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甚至可患肝癌。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皮肤和巩膜黄染、肝功能损害,极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慢性期往往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肝功能可反复波动,迁延不愈。因肝功异常导致内分泌紊乱,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皮肤出现充血或红色板块状,俗称“肝掌”;面部、颈部、上胸部等出现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形态似蜘蛛,俗称“蜘蛛痣”。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呈现慢性肝纤维化,如果不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部分可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的不良结局。
◎ 肝硬化患者的表现?
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进一步分为 5 期。代偿期肝硬化可分为 1 期和 2 期:1 期患者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腹水;2 期无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但内镜可看到食管静脉曲张。失代偿期肝硬化则分为 3 期、4 期和 5 期:3 期有腹水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4 期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为主,甚至有肝性脑病;5 期主要为脓毒血症及肝肾综合征等多器官功能损伤。肝硬化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体重减轻等表现,出现面色黝黑、口角发炎、面部的毛细血管扩张等慢性肝病面容。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下降,患者有出血倾向,如牙龈、鼻腔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及紫斑。因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女性可出现不孕及闭经。严重胸腹壁静脉曲张患者可在肚脐周围形成水母头形状,甚至可在曲张的静脉上听到血管杂音。35%~50% 的肝硬化患者有脾大,多为中度,偶有重度。若出现腹水,可表现为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若出现肝性脑病,可出现神志异常和扑翼样震颤。
◎ 肝癌患者的表现?
肝癌通常指原发于肝脏的癌症。原发性肝癌依据癌细胞的类型,主要分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型肝癌(HCC-ICC)。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生率占 85%~90%(甚至更高)。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其发病早期无特殊症状或痛感。随着疾病进展,肿瘤侵犯肝脏包膜,患者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隐痛、钝痛,并随疾病的进展而加重;出现消瘦和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肿瘤破裂出血等症状。肝癌早期局限于肝实质内,逐渐发展可累及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等大血管,甚至发生肺脏、骨骼等肝外转移。
◎“肝癌三部曲”是否可预防?
综合以上内容,“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但肝炎短期内一般不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只有慢性肝炎使肝细胞长期受到刺激才会发生硬化和癌变,所以远离肝炎、科学预防,就能有效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WHO 提出,到 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具体目标包括: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 90%、死亡率减少 65%,以及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 90% 和80%。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治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从医嘱,坚持规范化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