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生就是图一乐:启功的人生智慧 可爱邻家老头儿,通透的人生智慧

書城自編碼: 409831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启功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486303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售價:HK$ 131.8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編輯推薦:
☆ 21世纪后仅有的国宝级大师,一个幽默可爱的段子手。一生拒绝当“大师”,却靠幽默活成大家心中的“国民爷爷”,启功先生的快乐哲学专治当代焦虑症,比鸡汤强一万倍!哪怕是关山万重的人生旅途,也要在笑声中找到生活的答案!
☆ 启功先生通透的人生智慧,幽默的随笔集,“段子手”老头儿的治愈人生。人生不过一场大笑,笑着笑着就活明白了。启功先生的幽默,是看透世事的智慧,是举重若轻的洒脱,是其高尚品格与渊博学识滋养出的人生态度。
☆ 他一生都过得真实,不伪,不饰,不欺人也不自欺。启功先生关于工作,情感,读书,生活等人生智慧悉数收录、归纳于本书中。洞明世事却又意蕴深厚的文字,风趣中包含着幽默,辛辣中包含着感动。
☆收录启动先生经典的幽默段子与人生箴言,搭配精美插画,他最善于通过自嘲,自娱娱人地取乐一番。从书中收录的文字,可以领略启功先生妙语如珠的幽默。
☆启功先生是雍正帝九代孙,《自撰墓志铭》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一辈子开开心心,与人打趣,是生活的大家。读他的文字,仿佛与一位豁达老友对谈。从他的“找乐子”哲学中,我们能触摸到一代大师的伟大灵魂。
內容簡介:
启功先生是国宝级书法家,是一代国学大师,更是一个可爱的邻居老头儿。启功先生一生在教育与艺术上成就卓著,其书法品高神逸,画作灵动清新,给世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启功先生最令人感到亲切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曾说:“哎,人生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找乐子啊。”

《人生就是图一乐:启功的人生智慧》收录了启功先生关于工作,情感,读书,生活等人生智慧。洞明世事却又意蕴深厚的文字,让读者深受启发。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启功先生都能轻松周旋,巧妙应对。随口奉上一个小段子,既轻松化解尴尬,又能博人一笑,温暖人心。他以自身为榜样,告诉我们只要以笑容和幽默面对生活,幸福快乐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
關於作者: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教育家、红学家,国学大师。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生于北京。早年任教于辅仁大学,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
目錄
目录
辑 一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我的姓氏和世系 003
童年生活 011
入学前后 022
我和荣宝斋 037
记我的几位恩师 039
“上大学” 042
学诗琐忆代序 052
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私记 053
辑 二
人生好玩才有趣
记齐白石先生轶事 071
酒宴乐中之苦 080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081
玩物而不丧志 088
我所尊重的李长之先生(代序) 094
谈谈李叔同先生的为人与绘画 097
我与赵守俨先生 106
辅仁大学逸事 109
辑 三
我的思考与感悟
我们的艺术宝藏不容掠夺 125
我教古典文学 ﹃唐宋段﹄的失败 133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精品复制品展览观后感言 139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 143
文徵明原名和他写的《落花诗》 151
诗词创作 158
一字之贬 171
也谈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 175
辑 四
春风不改旧时波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181
忆先师吴镜汀先生 204
平生风义兼师——怀龙坡翁 208
仁者永怀无尽意——回向赵朴初先生 214
朱季潢先生哀辞 219
钟敬文先生的做人和治学 221
老伴之死 226
內容試閱
我的姓氏和世系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
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洲建立伪满洲国后,大多数满洲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洲”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洲,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洲族人。
日本强行建立伪满洲国,想把满洲族人变成“满洲国”人,这是对满洲人的极大侮辱。后来日本又把溥仪弄到满洲,让他先当执政,后当皇帝。如果他从大清皇帝的宝座上退位后,变着法儿地想复辟,重登帝位,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与我们满洲人无关;但由日本人扶持,做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那就是对满洲族人的极大侮辱了。溥仪有一个号叫“浩然”,不管他叫溥仪也好,还是叫“浩然”也好,不管他真“浩然”也好,还是假“浩然”也好,这都是他自己的事,与我们无关;但他一旦叫了“满洲国”的皇帝,就与我们有关了。
这等于把耻辱强加在所有满洲族人的身上,使他个人的耻辱成为所有满洲族人的耻辱。这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也是我们不能承认的。我们是满洲族,但不是“满洲国”的族;我们是满洲族的人,但不是“满洲国”的人,这是我首先要声明和澄清的。
满洲族的姓很多。满语称姓氏为“哈拉”。很多满语的姓都有对应的汉姓。如“完颜”氏,是从金朝就传下来的姓,音译成汉姓就是“王”;“瓜尔佳”氏,音译成汉姓就是“关”。所以现在很多姓王的、姓关的,都是完颜氏和瓜尔佳氏的后代,当然更多的是原来的汉姓。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体现。我曾写过一篇《谈清代少数民族姓名的改译》的文章,登在《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上,专谈有关这方面的事情。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很多人给我写信都这样写我的名和姓,有的还用新式标点,在爱新觉罗和启功中间加一点。还有人叫我“金启功”。对此,我要正名一下。“爱新”是女真语,作为姓,自金朝就有了,按意译就是“金”,但那时没有“觉罗”这两个字。“觉罗”是根据满语gioro的音译。它原来有独自的意思。按清制: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努尔哈赤“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政治经济上也享有特权,直到清亡后才废除。
清朝时,把这个“觉罗”当做语尾,加到某一姓上,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来姓“舒舒”氏,后来加上“觉罗”,就叫“舒舒觉罗”,而老舍又从“舒舒”中取第一个“舒”字做自己的姓,又把第二个舒字拆成“舍”字和“予”字,做自己的名字,就叫舒舍予。同样,也把“觉罗”这个语尾,加到“爱新”后面,变成了“爱新觉罗”,作为这一氏族的姓。也就是说,本没有这个姓,它是后人加改而成的。再说,觉罗带有宗室的意思,只不过是“大宗”之外的宗室而已,在清朝灭亡之后,再强调这个“觉罗”,就更没有意义了。这是从姓氏本身的产生与演变上看,我不愿意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当年辛亥革命时,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成功后,满人都唯恐说自己是满人,那些皇族更唯恐说自己是爱新觉罗。后来当局者也认为这一口号有些局限性,又提出要“五族共荣”,形势缓和了一些,但新中国成立后,那些爱新氏,仍忌讳说自己是爱新觉罗,怕别人说他们对已经灭亡的旧社会、旧势力、旧天堂念念不忘。
到了“文化大革命”,只要说自己姓爱新觉罗,那自然就是“封建余孽、牛鬼蛇神”,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不再受歧视,甚至吃香了,于是又出现以姓爱新觉罗为荣的现象,自诩自得,人恭人敬,形成风气。我觉得真是无聊,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没劲”。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一些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想以这个家族的名义开一个书画展,邀我参加。我对这样的名义不感兴趣,于是写了这样两首诗,题为《族人作书画,犹以姓氏相矜,征书同展,拈此辞之,二首》:

闻道乌衣燕,新雏话旧家。
谁知王逸少,曾不署琅玡。

半臂残袍袖,何堪共作场。
不须呼鲍老,久已自郎当。

第一首的意思是说,即使像王、谢那样的世家望族,也难免要经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变化,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以自己的家族为重的,就像王羲之那样,他在署名时,从来不标榜自己是高贵的琅玡王家的后人,但谁又能说他不是“书圣”呢!同样,我们现在写字画画,只应求工求好,何必非要标榜自己是爱新觉罗之后呢?
第二首的意思是说,我就像古时戏剧舞台上的丑角“鲍老”,本来就衣衫褴褛,貌不惊人,郎当已久,怎么能配得上和你们共演这么高雅的戏呢?即使要找捧场的也别找我啊。我这两首诗也许会得罪那些同族的人,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件笑谈:一次,我和朱家溍先生去故宫,他开玩笑地对我说:“到君家故宅了。”我连忙纠正道:“不,是到‘君’家故宅了。”因为清朝的故宫是接手明朝朱家旧业的。说罢,我们俩不由得相视大笑。其实,这故宫既不是我家的故宅,也不是朱家的故宅,和我们没任何关系。别人也用不着给我们往上安,我们也用不着往上攀,也根本不想往上攀。
但偏偏有人喜好这一套。有人给我写信,爱写“爱新觉罗·启功”收,开始我只是一笑了之。后来越来越多,我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确实啊,不信你查查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档案材料,从来没有“爱新觉罗·启功”那样一个人,而只有“启功”这样一个人,那“爱新觉罗·启功”当然就不是我了。
要管我叫“金启功”,那更是我从感情上所不能接受的。前边说过,满语“爱新”,就是汉语“金”的意思。有些“爱新”氏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早早改姓“金”,这不足为奇。但我们这支一直没改。清朝灭亡后,按照袁世凯的清室优待条件,所有的爱新觉罗氏都改姓金。但我们家上上下下都十分痛恨袁世凯,他这个人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一点信誉也不讲,是个十足的、狡诈的政客和独裁者。我祖父在临死前给我讲了两件事,也可以算对我的遗嘱。其中一件就是“你绝不许姓金,你要是姓了金就不是我的孙子”。我谨记遗命,所以坚决反对别人叫我金启功,因为这对我已不是随俗改姓的问题,而是姓了金,就等于是违背了祖训、投降了袁世凯的大问题。至于我曾被迫地、短暂地、在纸片上被冒姓过一回金,那是事出有因的后话。
总之,我就叫启功,姓启名功。姓启有什么不好的呢?当年治水的民族英雄大禹的儿子就叫“启”。所以,我有一方闲章叫“功在禹下”,“禹下”就指“启”。我还有两方小闲章,用意也在强调我的姓,用的是《论语》中曾子所说的两句话:“启予手”,“启予足”,意为要保身自重。有一个很聪明的人见到我这两枚闲章便对我说:“启先生参加我们的篮球队、足球队吧。”我问:“为什么啊?”他说:“可以‘启予手’,‘启予足’啊。”我听了不由得大笑。我很喜欢这几方闲章,经常盖在我的书法作品上。
要说姓,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从来没姓过爱新觉罗,也没姓过金,但姓过一回“取”。原来在考小学张榜时,我是第四名,姓名却写作“取功”,不知我报名时,为我填写相关材料的那位先生是哪儿的人,这位先生“qi”“qu”不分,而且不写“曲”,偏写“取”,于是我就姓了一回很怪的“取”,这倒是事实。
我虽然不愿称自己是爱新觉罗,但我确实是清代皇族后裔。我在这里简述一下我的家世,并不是想炫耀自己的贵族出身,炫耀自己的祖上曾阔过。其实,从我的上好几代,家世已经没落了。之所以要简述一下,是因为其中的很多事是和中国近代史密切相关的。我从先人那里得到的一些见闻也许能对那段历史有所印证和补充。现在有一个学科很时髦,叫“文献学”。
其实,从原始含义来说,文是文,献是献。早在《尚书》中就有“万邦黎献共惟帝臣”的说法,孔颖达注曰:“献,贤也。”孔子在《论语》中也说过:“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注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可见,“文”原是指书面的文字记载,“献”是指博闻的贤人的口头传闻。我从长辈那里听到的一些见闻,也许会补充一些文献中“献”的部分。当然,因为多是一些世代相传的听闻,也难免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够详尽准确的地方。
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雍正的第四子名弘历,他继承了皇位,这就是乾隆皇帝。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昼,只比弘历晚出生一个时辰,当然他们是异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我们这支就是和亲王的后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