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HK$
316.8
|
編輯推薦: |
1.◎在平凡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书中记录了作者在北大荒的风雪中独自前行,唱着歌壮胆,那种孤独中的勇气和浪漫;还有在北京胡同里与发小儿黄德智一起度过的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些平凡的瞬间,被作者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成为生活中的小确幸。本书就像一位温暖的老朋友,在你感到疲惫或迷茫时,用文字的力量治愈你的心。它提醒你,即使生活再忙碌,也不要忘记那些被忽略的小美好。当你感到压力或焦虑时,翻开这本书,让文字的温暖驱散内心的阴霾。
◎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光
书中不仅有作者在北大荒的艰苦岁月,还有他在北京老院里的成长经历、青春岁月里的友情故事,以及中年之后带着历经世事沧桑洗练后的倔强坚持;无论是在风雪中笃定前行,还是在青春之梦破碎时寻找希望,作者都用文字记录了那些不屈不挠的瞬间。比如,作者在北大荒时,一位老农在暴风雪中劝他不要冒险前行,但他依然选择勇敢面对。
书中充满了励志的故事,能够激发你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它告诉你,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不内耗的生活哲学,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解
书中不仅记录了作者的旅行经历,还分享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作家肖复兴最新散文作品53篇。这些美文以四季为笔,以回忆为墨,书写生活里那些微小却璀璨的瞬间。从北大荒的雪夜到老北京的胡同,从少年宫的乒乓球室到异国的街头,每一篇文字都像一扇窗,推开后是时光的倒影:暴风雪中的倔强、旧友重逢的温暖、陌生人的善意、不如意的生活和芜杂的心绪中的一点点诗意……书中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成长的深刻思考,启迪你我在喧嚣的世界里,用一颗敏感的心捕捉生活中的小确幸。
所谓“好景”,未必是惊天动地的绽放,而是你肯为一架翻飞的蔷薇花驻足,能在冰雪覆盖的哈尔滨街头享受大列巴与冰啤酒的惬意,敢在喧嚣中静心立足,八面风来山镇静。
53篇散文新作,53次与自己的重逢。
愿你在此书中,遇见那个在时光河流里倔强奔跑的自己——眉目清亮,掌心有风,永远相信下一个街角会有光。
|
關於作者: |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曾获得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中国好书”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小说选刊》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两百余部。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他以温情的笔触书写平凡世间万物,记录日常生活中细腻、温暖的琐碎。他的文字真诚质朴,却能写透纷繁复杂生活与人物的多样性。
|
目錄:
|
目录
第一辑:雪与雨
那雪花非常好看,是我以前,也是我以后,再也没有看到过的那么好看的雪花。
雪五章 / 003?
雨四季 / 013?
北国的树 / 021?
草厂三条记忆?/ 026
窗外的雨下着?/ 034
曾经那面灰墙?/ 038
第二辑 放一架钢琴在海边
那天晚上,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总也忘不了。他说:“如果能有一架钢琴,放在大海的海滩上多好啊。”
百岁王火 / 047
生命的尽头是一束花 / 055
放一架钢琴在海边 / 061
孙犁的夹竹桃 / 064
想起斯美塔那 / 068
那年雨果在北大荒 / 073
第三辑 一辈子能写多少信
想起高一暑假这桩往事,总忍不住想起《飞鸟集》中的第一行诗:“夏日漂泊的鸟,飞来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
老院物语 / 079
一辈子能写多少信 / 087
鸟飞来我窗前唱歌 / 090
新年老人只来过一次 / 096
秋香三韵 / 102
少年宫两章 / 107
第四辑 舞台的瞬间
青春之梦破碎的声音,在红剧场里清脆回荡,没人听见,只有我自己清晰可闻。
粥 滋 味 / 115
学 画 记 / 118
暮色中的长城 / 122
舞台的瞬间 / 127
汇文两题 / 130
月下无人自煮茶 / 139
第五辑 偶然之间
一个人的人生半径极短,平常能与你联系的,只有那么几个人,撑死了,也就几十个人而已。
上海知青 / 145
三遇小萍 / 149
南深沟 / 152
偶 遇 / 156
手机号码 / 160
广州街头 / 164
哈尔滨街头 / 167
天坛拾零 / 171
第六辑 蔷薇笺
数九隆冬,白雪红炉,三五亲朋围坐,一壶杨桃茶尽饮,最是滋味无穷。
杨桃茶 / 177
冰啤酒和大列巴 / 181
有趣的人名 / 184
红羽毛?/ 188
苍蝇馆?/ 191
小店吟?/ 194
蔷薇笺?/ 197
槐花笺?/ 200
苹果笺?/ 203
第七辑 阿维尼翁邂逅
夏天的阿维尼翁,处处跳跃着金色的阳光,几乎没有一处阴影。即使是橄榄树下,从枝叶间筛下的阳光变成了绿色,依然明亮得照眼。
微不足道 / 209
水晶般的元旦 / 213
叶圣陶和牵牛花 / 216
三厂小镇 / 219
香港点滴 / 222
阿维尼翁邂逅 / 225
借伞四折 / 229
第八辑 书边草
他说得极好,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书, 对于我,就是召来逝去的时光,充满感情的存在。
孙犁和日记 / 235
今宵应解说伊人——重读门罗 / 240
谁能召来逝去的时光 / 246
书边草(一) / 255
书边草(二) / 264
附录
2024 年旧体诗草 / 277
|
內容試閱:
|
生命的尽头是一束花
1983 年的 3 月,台北已是春意盎然。阳明山下,双溪水前,草色和柳梢萌动着蒙蒙的绿意。
漂泊大半生的张大千,住在双溪水侧他自己建造的摩耶精舍里,这里是他一生最后的家。张大千让夫人把他刚刚在台北出版的《张大千书画集》第四卷拿出十四本,放到画案上,他要给“那边的朋友”签名留念。夫人知道,这是他早想好的事情,画集出版前,就对她讲过好几次了。
“那边的朋友”,是他最近这几年常说的话,谁都明白, 指的是在海峡那边大陆的书画家朋友。自从 1949 年离开大陆,他再也没有能够见到“那边的朋友”了。朋友,还要分这边和那边,一道“天堑银河”,将朋友分隔两地,让朋友之间多了思念和牵挂。每次从张大千的嘴里说出“那边的朋友”这句话的时候,都显得有些沉重。
张大千明显意识到,无论是自己艺术的生命,还是肉体的生命,都到了尾声。久经沧海,他已经看尽生死,四年前就立好了遗嘱。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状况急剧下滑,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已是风中残烛,命悬一线,来日无多,得赶紧抓紧时间,做些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为“那边的朋友” 签名送书,留下最后的纪念,就是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他一直焦急等待着画集的出版。
夫人听到他的话后,刚要去拿书,他又说了一句:“拿十三本吧!”夫人有些奇怪,刚说拿十四本,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就少了一本?他望了望夫人,叹了口气,说道:“伯驹已经不在了。”屋子里一下子静得出奇,他的那口叹气声, 久未散去,仿佛一片落花,还在风中盘桓。
夫人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这些日子里,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张伯驹先生呢。同为收藏家,又同为戏迷,他们是从年轻时就交往的老朋友,1936 年,为帮助张伯驹买那幅《平复帖》,张大千没少专门跑去找溥心畬,他和张伯驹相交甚深。张大千到台北之后,天远水长,和张伯驹再也没能见面,这是最使得他心焦的事情啊。漫长岁月跌宕里,老朋友的命运沉浮,张大千多少听说一点儿,让他忧心忡忡。
七年前,1976 年,大陆“四人帮”被粉碎了,后来张伯驹平反了,这样的消息传来,劫后余生,让人感喟,让张大千欣慰。遗憾的是,海峡两岸,还不能往返走动,徒凭思念成灰,却难以见上一面。
1979 年,终于听说张伯驹夫妇应香港好友之邀准备到香港,张大千兴奋异常。如果张伯驹到香港,他就可以从台北飞往香港,和阔别三十年的老朋友见上一面了。他立刻驰书一封,经由香港的朋友转寄到张伯驹手中。在这封信上, 张大千直抒思念之情:“伯驹吾兄左右:一别三十年,想念不可言。故人情重,不遗在远,先后赐书,喜极而泣,极思一晤……企盼惠临晋江,以慰饥渴。”同时又说,已经嘱咐香港的朋友为张伯驹和夫人订购了两张北京—香港往返机票,并请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同为画家)多带她的画作,准备为她在香港举办画展。所写的内容之详尽,安排之周到,可谓情深意长,真的是思饥念渴。可惜的是,张伯驹此次香港之行因故未能成行,给企盼中的张大千一盆冷水浇头。那样的打击,让他几日寝食难安,徒任思念如水无情蔓延,无法拢岸。
一年前,1982 年 1 月,听说张伯驹病重住院,张大千心里很是担忧,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岁月不饶人啊。那时, 在美国的孙子正要从美国到北京,张大千嘱咐孙子到北京立刻去医院看望张伯驹,并叮嘱孙子“一定要拍一张和你张爷爷的合影寄给我”。孙子哪敢怠慢,到北京之后立刻赶往医院,和张伯驹合影留念。张伯驹在病榻上还写来诗以慰思念之情,诗中有句:“别后瞬过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一病方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张大千看着心痛。
更让张大千心痛的是,不到一个月,张伯驹撒手人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