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售價:HK$
184.8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职业教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十年里奋力前行。本书主要基于2014—2023年持续跟踪研究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所积累的素材和思考,从“政策路径—实践路径—理论路径”的三维视角,来看待、分析和勾勒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整体状况和趋势。本书的新意主要有三点:一是从脉络、得失、趋势等方面,系统描述2014—2023年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全貌;二是作了结构分析,对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路径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三是揭示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背后的一些机理,提出了推进工作的若干建议。相信本书能对教育行政部门决策、职业院校协作行动和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有所助益。
|
關於作者: |
侯兴蜀,1979年生,河南遂平人,经济学学士,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发展规划、产教融合研究。主持或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数十项。公开发表文章80余万字,其中报刊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流动人口子女职业教育需求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技能需求早期识别研究》《北京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等。曾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总体态势
第一节 发展背景
第二节 发展成效
第三节 发展脉络
第三章 政策路径
第一节 制定政策文件
第二节 确定工作重点
第三节 签署合作协议
第四节 召开推进会议
第五节 组织任务实施
第四章 协同组织关系建设
第一节 组织关系的结构
第二节 职业教育联合体
第三节 一校一地合作
第四节 支援合作与对口帮扶
第五节 校际合作协议签署
第六节 设立分校
第七节 校内机制建设
第五章 专业建设与资源共建共享
第一节 合作开发新专业
第二节 专业共建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第四节 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第六章 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第一节 长学制人才培养
第二节 短期技能培训
第三节 学生德育和文艺交流
第四节 技能比赛合作
第五节 学生访学
第六节 其他形式
第七章 教师队伍能力提升
第一节 师资培训
第二节 跟岗研修
第三节 挂职锻炼
第四节 支教
第五节 其他形式
第八章 社会服务
第一节 社会培训
第二节 研究咨询
第三节 技术帮扶
第九章 访问交流
第一节 举行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论坛等研讨对接活动
第二节 举行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研讨会
第三节 一般性考察交流
第四节 参加产业界会议和产教对接活动
第十章 北京工作的亮点
第一节 提升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水平
第二节 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区域和项目
第三节 精准助力河北省脱贫攻坚
第四节 建设京津冀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园区
第十一章 理论路径
第一节 理论路径的设计
第二节 理论路径和政策路径的实现程度
第十二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二节 启示与对策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 爬坡过坎、 攻坚 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职业教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 展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十年里也在奋力前行。
职业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既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协同发展的组成部分和特色篇章。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其实,早在2014年之前,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就有合作。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也进入了一条快车道。从政策来看,突破了一些以前难以跨越的障碍。比如,跨省市高职单独招生和跨省市 “3+2” 中高职衔接。从实践来看,如今三地间职业教育的协作互动更加频繁、 扩大和深入,远超2014年之前。从成效来看,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发挥了五个方面的作用,即通过专业协同育人支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助力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通过智力支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教育与培训支持乡村振兴,通过互相协作助力京津冀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与此同时,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充分、 不均衡、 配套政策不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就北京市而言,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也是一个战略问题,影响广泛而深远,牵动了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和众多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也包括在科研部门工作的我。入职以来,我一直主要从事北京职业教育发展宏观战略问题研究。2015年8月,我开始承担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承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的相关研究任务,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会议和外出调研,协调组织召开或参与相关研讨会,协助校际考察与合作,编辑30余期《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简报》,连续8年撰写北京市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年度报告,主持相关课题研究,几乎全程跟踪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并 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书主要是基于以上工作积累的素材和思考。
路径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或到达目的地所经过的道路。路径问题很重要,也很现实。即使目标不清晰,路径也是可以探索的。“摸着石头过河”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在2015年前后, 我对于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虽然也设想了十条左右,但其实对大多数路径心里没底儿,不知道哪条路能走,哪条路难走,哪条路根本走不通。这可能是因为我研究能力不足、 水平有限,也可能是因为我知道主体间的协同需要跨越很多障碍,“交易成本”可能较高。我甚至认为,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问题上,从追求实际效果的角度出发,在目标、 实施路径和条件保障这三者当中,实施路径可能是最首要和最主要的。相对而言,目标共识的达成和配套政策条件的供给可能难度较大、时限较长,而且路径的“先行先试”有助于逐步达成目标共识,也有助于探测其他部门和配套政策的底线或限度。因此,我对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兴趣相对较高一些,本书内容也以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为主, 通过对比在路径问题上早期设想和实践探索的区别,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整体状况。本书贡献主要有三:一是系统描述十年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全貌;二是对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实践路径进行了分类,作了结构分析;三是揭示了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背后的一些机理。
本书虽然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 但我深知,此剑尚待进一步淬炼。限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的监测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些案例会有所遗漏,有些统计可能并不完全,限于材料视角可能偏北京多一些,有些观点可能还需要推敲改正,希望读者对本研究的不足能给予批评指正。感谢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工作过程中曾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京津冀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科研部门的同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及其他部门的同事。也希望本书能对教育决策、 学校行动和理论研究有所助益。
是为序!
侯兴蜀
2024年11月 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