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
編輯推薦: |
1.文津奖得主熊培云quanxin诗集!病榻中漫游诗意宇宙,展现想象之于人类的价值,宇宙并不拥有自身,但宇宙如其所是。灵魂并不拥有灵魂,但灵魂如其所是。
2.首次收录作者带有神奇魔法的自传式长诗《一行白鹭上青天》,满含对人生的爱与豁达,文学和艺术等想象的维度中展现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
3. 作者在这本书展现出尽管人生会有尽头,但人的意义与探索可以持续,从中的经历与欢喜才是最真实的豁达与悲悯,试图用心爱的文学解释万物。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诗集,更是一部生命之书。与长篇小说《三段论与红磨坊》差不多同期完成。诗集特别收录了自带魔法的自传体长诗《一行白鹭上青天》。
全文分为六辑,一行白鹭上青天、事物的表面、穷人的慰藉、隐喻的悲悯、独幕剧、虚构的星辰。作者为写作而生,无论身心遇到怎样的困难,他坚持在日积月累中写作,不断拓宽人的疆域。
因为这部长诗所交织的现实之重与想象之轻,以及前所未有的巅峰体验,作者深信唯有文学能够重整宇宙秩序。人真正拥有的只是感知所带来的东西,而作者的幸运是可以在文学和艺术等想象的维度中继续触摸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
|
關於作者: |
熊培云
文学博士,
曾就读于巴黎大学,
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
《新京报》首席评论员、
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作品:
《自由在高处》
《慈悲与玫瑰》
《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
《人类梦想家》
《人的消逝》
《三段论与红磨坊》
《重新发现社会》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西风东土》
《这个社会会好吗》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思想国》
|
目錄:
|
自序 愿主观世界在算法之外
第一部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二部 事物的表面
第三部 穷人的慰藉
第四部 隐喻的悲悯
第五部 独幕剧
第六部 虚构的星辰
附录一 没有角度就没有风景
附录二 唯有文学能够重整宇宙秩序
附录三 夏日
后 记 夜幕永不降临
|
內容試閱:
|
愿主观世界在算法之外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我的第三本诗集。封面照片是几十年前我出生那晚的月亮。这一次比较特殊, 我是在病床上完成的诗稿。诸事抛开,专心致志。
有些人是为写作而生的,我属于这一类。虽然麻烦不断,所幸我还能顺畅表达。无论身心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周遭出现了怎样的纷争与倒退,我的主观世界依旧完好无损。而写作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拓宽人的疆域。
每天仰望亿万年前的星空,脚踏亿万年前的尘土,呼吸亿万年前的空气,我们生活在一个超级古旧的世界里,而作为古老文体的诗歌所见证的是唯有快乐和痛苦每日弥新。尽管时刻面临种种数字化的压迫,由于会感受、表达和超越痛苦,所以人类的荣光还在。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人工智能的到来心存忧虑时, 我依旧可以执着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创造。以我有限的幸福体验,宁愿相信人类的主观世界在算法之外。至于客观世界,面对种种电子奴隶的悉心照料,人类精英们早已经准备拱手相让了。
回顾三十余年的写作,我常常后悔没有将更宝贵的时间用在文学上,而是不断为所谓时代进步交思想税与良心税。毕竟在我的天性里,相较于世俗的进退浮沉,我更在意的是自适自洽的心灵生活。也是因为写作上的这种顾此失彼,我会感叹曾经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自己,唯独我成为了别人。
我离想要的人生相去甚远。好在上苍慈悲,给我机会在去年完成了诗集《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的出版,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而今年养病期间又从零开始写完了长篇小说《三段论与红磨坊》与诗集《宇宙并不拥有自身》。刊发卷首长诗《一行白鹭上青天》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回想上大学时曾经在图书馆里信手写过的几万字叙事诗,早在为生活打拼的年月里遗失了,伴随那些年一起丢掉的还有我的诗歌理想。
同样遗憾的是人类一直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法律规定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却忽略了一个生物学上的重要事实,那就是所有生命都有保质期。俗话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更深层的逻辑是,无恒身者何来恒产?是故有名言“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既然连我们的生命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私有制,人又如何能够拥有随时可能变质、衰朽甚至消失殆尽的物?当一个人声称自己可以恒久地拥有某物时,就像一个注定会破裂的鱼缸炫耀自己如何拥有里面的水草和鱼。
名义上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但说到底都只有一点体验权而已。然而有多少人为并不存在的事业与成功宁愿抛弃自己宝贵的时间,挥霍唯一的生命与人世体验权。
像富豪存在银行里的一堆数字,更多时候所有权只是一种名义。一个名义上拥有十张床的人和一个名义上只拥有一张床的人,谁更幸福呢?如果仅从财富的角度来看,前者的确拥有更多,然而具体到感受方面,没有谁能同时躺在十张床上。
人真正拥有的只是感知所带来的东西。英人乔治·贝克莱有句著名断言,凡是不能感知的就不存在。依我之见,关键不在于凡是不能感知的就不存在,而在于凡是不能感知的就无意义。
而文学之所以有恒久的价值正是因为它一直致力于人在感知上的探索,包括痛苦、欢乐、迷惘、憎恨与慈悲等等。客观世界就那么大,真正迷人的是每个人心中的意义世界或者想象世界。
感知并非只是来自视、听、嗅、味、触等五感, 还包括想象,它来自人的心识。如果一个人想象自己心里有一颗太阳,那么这颗太阳作为一种意义实体而存在,它就不是虚无。区别只在于客观的太阳照耀世界,主观的太阳照耀内心。这么说不是为了区分什么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而是正视想象之于人类的价值。
月亮为什么照耀?花朵为什么绽放?鸟儿为什么歌唱?这一切都不是为成功而来,与所有权更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关乎事物的本质。
《苹果落在明处,也落在暗处》
我丢失了
很多面镜子,
也遗失了我在镜子里的
无数面孔。
人总是要死的,
像山上的石头
一层层地剥落,
像夜的帷幕
一次次被黎明撕开。
苹果落在明处,
也落在暗处。
《当我厌倦人世,开始爱上活着》
请以无病呻吟来祝福我。如果这个词
让我收获蓝色的忧郁,也收获绿色的健康。
我们都是时光杀手,信奉一些奇形怪状的事物,
宁愿为罂粟、银器和理想而憎恶自己的生命。
每天练习一边处决自己,一边为幸福祈祷。
现在我要把自己放在中间,大胆为自己活了。
锄头、表格、人类、月亮、《银河系漫游指南》
都扔到一边。
扔掉所有的一成不变。有些时候,
人要像大地一样拖泥带水,要像花朵一样四分
五裂。
前天,我看见几根正在腐烂的木头
静悄悄地卧倒在松树林里。我们都没有说话,
今天再次路过时上面已经长满了美若天仙的
蘑菇。
我听见群鸟一起歌唱,
朽木无须雕刻,朽木会长出蘑菇。
我听见内心的松树林在歌唱,
当我厌倦人世,开始爱上活着。
《事物的表面》
我写下的
每一本书
都成为了它自己,
唯独我
成为了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