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編輯推薦: |
《心之所向》为印度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印度现代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的笔记、书信、演讲等di一手资料,融涵其本人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脉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我国读者了解印度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心之所向》系统梳理了印度圣哲室利·阿罗频多自1890至1949年的主要著作、文本以及众多私人信件,阐述室利·阿罗频多的早期生活,解释其超心思瑜伽,全面展示了室利·阿罗频多的生活和思想的深度和多样性。本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有助于我国学者对这位印度圣哲及对印度历史、文化和当代政治的了解和研究,属于研究印度学的重要资料。
|
內容簡介: |
《心之所向》系统梳理了印度现代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不同时期的笔记、书信、草稿、演讲稿等翔实可信的di一手资料,讲述作者作为一个“人”在生命不同阶段的思想和情感,将“圣”还原到“人”,从而为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位印度圣哲的生平和思想。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室利·阿罗频多更正他的传记作者和其他作家对他的生平所作的一些陈述;室利·阿罗频多于1890—1928年所写的具有历史重要性的一些信件,包括私人和公开信件,内容涵盖个人、家庭、政治生活、瑜伽和精神生活等;室利·阿罗频多于1940—1950年关于印度和世界事件的公开声明和信件;室利·阿罗频多于1927—1949年关于他的修道院和瑜伽体系的公开声明。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室利·阿罗频多,印度 “三圣”(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圣哲阿罗频多)之一,印度近代以来最著名的精神哲学家。他以“整体吠檀多论”和“整体瑜伽论”哲学闻名于世。他学术著述颇丰,出版了《社会进化论》《印度文化的基础》《印度艺术的意义》《论瑜伽》《生活·文学·瑜伽》《莎维德丽》等著作。
译者简介
梁海翎,独立学者,潜心研究瑜伽、哲学、宗教数十年。出版译作《罗摩克里希纳传》。
包佳琨,化学工程学硕士,瑜伽哲学研习者,自由译者。
韩笑,英语文学学士,资深瑜伽老师,自由译者。
|
目錄:
|
第一部分 自传笔记
第一节 生平简介和其他自传笔记\\002
室利·阿罗频多生平简介\\002
附录 关于“室利·阿罗频多生平简介”的信件\\013
…………
第二部分 具有历史意义的信件
第一节 私人信件、实事及政务信件(1890—1926)\\146
家庭信件(1890 —1919)\\146
给父亲的信(节选)\\146
…………
第三部分 有关印度和国际事件的公开声明及信件(1940—1950)
第一节 有关印度和国际事件的公开声明、言论、信件及电报(1940—1950)\\52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 —1943)\\522
对盟军战争基金的捐款\\522
…………
第四部分 关于室利·阿罗频多修道院和瑜伽的公开声明和通知(1927—1949)
第一节 关于修道院的公开声明和通知(1927—1937)\\598
关于修道院的公开声明(1927年和1934年)\\598
修道院的财务问题(1927年)\\598
…………
附录1 本书主要人物分类列表\\623
附录2 本书主要著作及报刊列表\\631
附录3 室利·阿罗频多年谱(1872—1950)\\634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一
室利·阿罗频多生活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872 年,阿罗频多·高斯(即室利·阿罗频多)出生于加尔各答,彼时,印度正处于英国统治之下,少数几个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统治着全球,亚洲的命运岌岌可危。1950年,当室利·阿罗频多在本地治里去世时,英国人已离开印度,去殖民化浪潮也已席卷全球。他本人也曾为印度的独立运动做出巨大贡献,使他毕生所从事的亚洲复兴梦想更加趋于实现。
《室利·阿罗频多自传笔记及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中译本更名为《心之所向:室利·阿罗频多精神自述》)是了解这位杰出人物一生的重要资料来源。现在,该书的首个中译本得以出版,其中包含大量传记笔记和历史资料,相信该书会成为研读室利·阿罗频多主要哲学著作的宝贵手册。经由徐梵澄先生这位中印两国人民早期文化交流的先驱所译,室利·阿罗频多的部分著作已有中文版,但仍有许多重要著作有待译为中文,对于具有强烈历史感的中国人来说,在现阶段选择本卷了解这位印度现代圣人的生平和思想是适切的,也是独具慧眼的。
本书包括室利·阿罗频多的众多笔记、信件和公开声明,主要按时间顺序排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顺序。不过,从开篇的“自传笔记”开始阅读还是很有意义的。室利·阿罗频多认为有必要撰写这些说明,因为在他生前流传着大量关于他的错误信息。例如,在提到拉姆钱德拉·马宗达所写的文章时,他评论道: “他的记忆力确实‘厉害’,不仅对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实记得含混不清,还能‘回忆’起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他的叙述充斥着大量的低级错误和添油加醋的内容,……很遗憾要如此评价这些华丽的辞藻,但历史和传记必须要求真实性。”
大部分自传笔记都是相对简短的陈述,编辑将其归入 “在印度和英国的早期生活”“早期精神发展”和“哲学起源”等标题下。此外还收录了两篇较长的文章:《室利·阿罗频多生平简介》和《室利·阿罗频多的政治生活概要》。在这里,室利·阿罗频多消除了人们对其外部政治生活的诸多误解。更重要的是,他还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关于他在狱中作为政治犯的一年,他(以第三人称)透露: “在此期间,室利·阿罗频多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学习瑜伽的初衷是为了获得精神力量和能量,并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神圣指引。现在,随着内在精神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他完全被内在的工作所占据,而外部工作只是内在的一部分,或是结果而已。也许之前,他对内在精神生活只是窥其一二,但现在,内在精神生活已超越服务和解放国家的外在行动,成为他的至高目标,这是一个关乎全世界和全人类未来的至高目标。”
书中一半以上是写给家人、政治伙伴、公众人物和其他人的信。这些信大多写于一百多年前,但其中的许多段落却与我们今天的处境息息相关,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通过此书,我们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能够以坚定不移的平和心态面对生活,并将目光投向未来,将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罕见地融为一体。1914 年 8 月,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不久,室利·阿罗频多写道:“从去年开始,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力量,现在这些力量已非常强大,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目前的战争只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我们必须考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的机会又在哪里?……我希望你们中的有识之士,能够像我说的这样看待形势,反复思考,打破那些已不合时宜的旧观点,开始学习从全新的大局观出发去行动。”
室利·阿罗频多一生都在不断扩充自己的观点,早期的民族主义观点被日益国际化的视野所取代,因此,在阅读他的著作时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的时间发展。1940年,当另一场大战席卷全球时,他这样解释这场战争对印度的影响:“战后,旧秩序将发生改变,……原因在于,人类的生活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庞大但松散的单元,基于这一事实,必然会有与之相应的新的世界秩序诞生。民族利己主义不可能在孤立的独立中发展并自足,因为现在一切都依赖于整体。……尽管印度(对独立)有迫切需求,但若能认识到民族利己主义已不再适用,也是件好事。无论新秩序或战后新格局如何,印度都必须为自己争取自由和平等,同时还要认识到,国际化的理念及实现这一理念已变得同样迫切,必要且必然。”
最终,室利·阿罗频多甚至超越世界各民族在多样性中和谐统一的理想,展望了人类生活的更大变革,他期望亚洲文化及其深厚的精神遗产能够为此做出重要贡献。本书最后两部分收集的室利·阿罗频多晚年的一些公开讲话尤其涉及这一愿景。在印度独立后的第二年,即1948年12月,室利·阿罗频多发表了一篇讲话,并以这样的告诫作为结尾: “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地转向印度寻求精神帮助,而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却抛弃了自己的精神遗产,那无疑是对印度命运最可悲的讽刺。这绝不能也绝不会发生。但危险依然存在。……毫无疑问,我们会取得胜利,但我们绝不能掩饰这样一个事实:在经历了漫长的压迫和限制后,我们内在和外在寻求解放和改变的力量都被削弱了,只有我们在内在和外在都取得巨大进步,印度才能实现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印度从殖民奴役过渡到自由国家的重要时期,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如同一扇窗,使我们得以了解印度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思想家和精神领袖的生活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室利·阿罗频多超越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思想,以及对全球尚待实现的共同未来的展望。我们希望,对室利·阿罗频多思想日渐增多的认识,可以激励那些期待亚洲寻回更深层次的自我精神并恢复在人类进步中曾经发挥引领作用的人。
理查德·哈茨
室利·阿罗频多修道院
本地治里
2024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