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科技创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生态越加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因此,在农业农村领域,致力于全产业链无废化的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成为大势所趋。
豆类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性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市场对豆类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与此同时,豆类深加工技术突飞猛进,传统产品优化升级,新产品层出不穷。豆类加工副产物的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应用技术也快速突破,以前的加工废弃物如今可变废为宝,演化出系列高值化利用产品,基本能够实现“把一粒豆子吃干榨净”。当前,强化豆类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应用,构建豆类加工全产业链无废化发展模式,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推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的现实要求。
本书著者在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基于豆类深加工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下,对豆类资源分布、主要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主要豆类品种的不同加工工艺、豆基植物蛋白肉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豆类深加工产业化趋势及发展策略等进行系统梳理,在项目研究基础上编撰成书。《豆类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研究》全书分为十章四十九节,其中既包含成熟度高的传统技术,又包含新近取得突破的新技术,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特点。本书旨在汇集豆类深加工领域的创新成果,分享豆类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发技术,为推动豆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支持与帮助,为组稿成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使得本书内容更加丰富,在此深表感谢。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豆类产业从业者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提供参考,并让更多人了解豆类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一份贡献。
|
關於作者: |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1第一节 世界主要豆类作物的分布特点 1第二节 我国主要豆类作物资源 4第三节 豆类主要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 7第四节 豆类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1第五节 豆类深加工食品与健康饮食 15
第二章 大豆食品加工 20第一节 大豆概述 20第二节 大豆油脂加工 22第三节 大豆蛋白加工 33第四节 大豆饮料食品加工 41第五节 大豆发酵食品加工 47第六节 大豆功能性成分 63
第三章 豌豆食品加工 70第一节 豌豆概述 70第二节 豌豆淀粉加工 79第三节 豌豆蛋白加工 85第四节 豌豆粉丝加工 90第五节 豌豆发酵食品及其他豌豆食品加工 93第六节 变性淀粉及豌豆淀粉改性方法 100第七节 豌豆蛋白改性方法 102 第四章 绿豆食品加工 107第一节 绿豆概述 107第二节 绿豆饮料加工 108第三节 绿豆面制品加工 115第四节 绿豆淀粉类食品加工 120第五节 其他绿豆食品加工 128
第五章 红豆食品加工 132第一节 红豆概述 132第二节 红豆面制品加工 134第三节 红豆饮料制品加工 143第四节 其他红豆制品加工 157
第六章 杂豆食品加工 172第一节 蚕豆食品加工 172第二节 豇豆食品加工 184第三节 黑豆食品加工 194第四节 芸豆食品加工 199第五节 扁豆食品加工 203第六节 刀豆食品加工 206第七节 鹰嘴豆食品加工 214
第七章 豆基植物蛋白肉加工 219第一节 大豆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 219第二节 豌豆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特性 225第三节 植物蛋白肉加工工艺 230第四节 植物蛋白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240
第八章 豆类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247
第一节 豆类加工副产物分类 247
第二节 豆类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 251 第三节 豆类加工副产物肥料化利用 257第四节 豆类加工副产物其他高值化利用 261
第九章 豆类深加工技术产业化趋势 267第一节 我国豆类深加工领域专利存量与技术分析 267第二节 豆类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动因与趋向 280第三节 豆类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 283
第十章 山东豌豆产业化发展策略 287第一节 豌豆产业基本情况 287第二节 山东豌豆加工业发展基础 288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290第四节 发展策略与措施 292
参考文献 2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