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本视野下的诗经学

書城自編碼: 409126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虞万里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326251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HK$ 65.9
大国谍影
《 大国谍影 》

售價:HK$ 96.8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HK$ 65.8
给孩子的考古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HK$ 63.8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比堪《诗经》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 梳理纷繁异文产生的历史原因
在浩瀚的文献中 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內容簡介:
本书所收十多篇有关《诗经》的论文,主要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与四家诗异同,从竹简和石经残石复原《诗经》篇次和什次,从《诗经》的分什追溯语词的起源,从石经残文和竹简目录探索诗派的不同,从孔门传诗形式纠正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定名。每篇都指向一个不同的研究路径,是作者近二十年对《诗经》文本流变的思考。
關於作者:
虞万里,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讲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经学文献研究集刊》主编。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出版基金专家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员兼职教授等。著有《榆枋斋学术论集》《榆枋斋学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等,编著有《二十世纪七朝石经专论》,主持整理古籍和近人学术著作多种,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
目錄
目 录:
总序 I
自序 I

《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 001
从简本《缁衣》论《都人士》诗的缀合 052
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 079
由《诗论》“常常者华”说到“常”字的隶定
———同声符形声字通假的字形分析 085
《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 105
从熹平残石和竹简《缁衣》看清人四家《诗》研究 133
简本《缁衣》引《诗》考
———兼论前贤以师承和异文区分四家《诗》之利弊 189
由海昏简与熹平残石对勘论鲁、毛篇第异同
———以《小雅》“《嘉鱼》《鸿鴈》《甫田》”三什为中心 231
熹平石经《鲁诗·郑风》复原平议
———兼论小序产生之年代 255
《诗经》今古文分什与“板荡”一词溯源 288
《诗经》异文与经师训诂文本探赜 304
六朝《毛诗》异文所见经师传承与历史层次
———以陆德明《毛诗音义》为例 341
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 382
清以前之三家《诗》研究鸟瞰 408
段玉裁《诗经小学》研究 427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齐鲁韩三家诗释》初探 446
內容試閱
自序

文本,或文本学一词,最近十多年已成为一个热词。这主要是因为出土的经典简牍越来越多,其内容与六艺类典籍相近相似,而文字、文句甚至段落内容却不无差异,于是研究者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要将两者绾合起来,寻找其演蜕的痕迹。其次是汉学家用异域的文本学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儒家简牍,促使简牍乃至传世文献中“文本”一词的热度升高。多视角审视出土简牍,多途径探索文本形态,是学术繁荣兴盛的表征,但也易因忽略春秋、战国时六艺诸子传授形态、书写方式、传播途径,而以今律古、强作解人,甚或套用公式、射覆猜谜,看似自成一说,实质却不免与历史真相暌违。
两汉的今古文经本异同,在魏晋古文经学兴起后逐渐消弭,颜之推《家训》所提及的江南、河北文本,未必都是汉代今古文经本,陆德明《释文》载录的二百多家上万条异文,虽然蕴含部分汉代今古文经本的字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魏晋六朝真书兴起后传抄所产生的别字、俗字,与汉代今古文经本无关。孔颖达《五经正义》、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和杨士勋、徐彦等著作,保存了汉魏、六朝部分经典异说,其中有的摘录经文,可以管窥经本一斑;有的只有说而无经文,让人无法猜度其经文原貌。朱熹承程子之意,分《大学》为经一章、传十章,移易《中庸》文句而分为三十三章,尽管阳明对朱熹的《大学》分章并不认可,且至今尚未有出土文献来证实朱熹改本的是非,但这是宋代学者第一次对先秦经典文本的辨识复原,厥功至伟。清儒陵宋轹唐、探寻汉代经学文本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而作的著作屈指难数,各有贡献,不烦缕述。
自20世纪下半叶始,儒家经典简帛不断被发掘而重见天日,其中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周易》帛书,书写年代在五经博士建立前的文帝时代;50年代出土的武威《仪礼》汉简,年代落在五经博士建立后、章句逐渐兴盛的成帝时代。前者文字与《易》经相去稍远,后者则与《仪礼》较为接近。最近出土的海昏侯《诗》简,年代适在宣帝之时,故章句的形态也初具规模。这一系列现象表明,五经博士的建立、分章析句的传授和向歆父子的校勘,将经典的古本和今本划分出一道界限。尽管经学博士建立和章句传授过程中的文本变动,以及向歆校勘过程中除章学诚、刘咸炘、孙德谦和余嘉锡已揭示外的细节,我们现在并不很清楚,但它似乎已经告诫我们,在比勘、分析出土与传世经典文本时必须分别对待。
马王堆帛书和武威汉简之外,绝大多数经典简牍都是战国时期之物,当时“文字异形,言语异声”已众所周知,而诸子学派之传承方式和传写形态,今天仍然知之甚少。取经过博士传授、向歆校勘的文本,来比勘、研究“文字异形,语言异声”时代的简本,当时混乱多变的古籀字形、南北杂陈的方言方音、狭窄单一的书写形态和茫无头绪的传播途径等,都是横贯在我们面前的沟壑。虽然我们现在很难把控这种局面、逾越这些天堑,但在比勘、研究中始终存有这样的意识,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多考虑这些因素,试着去把控、去逾越,以弥补我们论证过程过分简单的缺陷、完善我们推理时的逻辑,至少要比没感觉、无意识、不思考而置之不理、自说自话要好。
有鉴于此,我在研究竹简《缁衣》过程中,就尽量去考虑这些因素对文本的影响。比如,为弄清《缁衣》每章后必引《诗》《书》文句以证,且简本和传世本所引《诗》《书》前后互相颠倒的原因,我追溯了西周国学中的《诗》《书》教学,知道有一门专讲兴、道、讽、诵、言、语等六语的课程,由此悟彻春秋各国外交赋诗时为达到使者的政治目的,不惜断章取义,应是学习六语后的结果;降及战国,普遍将《诗》《书》作为经典格言来引述,则是因为连横合纵时势下,温和敦厚的讽喻风气衰退,故必须直接用圣贤故训来佐证观点、加强语气。揭示这样一种历史脉络,同时结合简牍形制,意在说明《缁衣》引《诗》《书》的时代意义,以及颠倒是因错简而非刻意篡改,无关宏旨。又如,为深究《缁衣》篇名取义及《郑风·缁衣》诗旨,我从缁衣的制作、形制、用途入手,追踪桓、武开国历史乃至郑国地望及其迁徙途径,揭示《缁衣》诗章的本义,最终确定《礼记》此篇取“缁衣”为篇名的深意。
在具体的文字疏证过程中,分析字形之外,往往多征引清人的说法、观点来评判、取舍,意在将学术史与经学训诂联系起来。用这种方法来作“烦琐”考证,篇幅当然冗长,但为坚持自己的研究理念,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述:立足于出土简牍,检寻近似的传世文献文句以证,和立足于博士传授、向歆校勘而定的传世文本,来审视出土简牍,其重心不同,视点不同,思路不同,故所用方法和考证路径也不同,当然,最后得出的观点结论就不一定相同。
列举书中一些考证思路和细节,不是要表明我的结论正确,而是要重申这种研究思路和考证实践,是一本于我对出土简牍与传世文献研究的认识与理念的。
本书所收虽是我所写有关《诗经》的散篇文章,但其研究指向大多是《诗经》在战国到六朝传授、流传中的文本,是我的“文本”理念的具体实践。在这一点上说,它虽无专著章节之名而有专著之实,所以用“文本视野下的诗经学”来统括。

2024年12月16日于榆枋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