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書城自編碼: 40912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沈超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1106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孙机谈文物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本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本书作者旁征博引,通过吸收以往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批判创新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于个人主义和主观价值思想体系,构建合约相关者剩余理论,回答为什么交易会自愿达成的基本问题,论证合约相关者能获得交易剩余是市场制度得以存在的根基,并用以此解释经济现象和企业的本质。
內容簡介:
新剩余理论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客观价值论和旧剩余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产物。该理论的解释力很强,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它为理解经济现象,但不限于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在微观上,该理论解释了交易的形成、领导地位的形成、朋友圈的形成、企业的本质;在宏观上,该理论解释了创造性破坏的创新何以可行、人类文明的测度以及人类智力进化的缘由。
本书的适宜读者为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者、研究者,对理论建构过程感兴趣者,以及有求知欲、好奇心,愿意提升自己的广大读者。
關於作者:
沈超红,湖南长沙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錄
序一 ⅤⅡ
序二 Ⅺ
前言 ⅩⅤⅡ
第一部分 CHS 理论的建构
第 1 章 CHS 理论的缘起 2
1.1 什么是 CHS 理论 2
1.2 CHS 理论产生的具体过程 4
1.3 CHS 的理论渊源 6
1.4 此剩余不是彼剩余 8
1.5 此剩余与利润及机会成本的解释力 10
1.6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何如此流行 11
第 2 章 CHS 理论解释和预见的现象 21
2.1 为人处世 21
2.2 方案评价 23
2.3 问题解决 25
2.4 企业的本质 26
2.5 公地的另一面 28
2.6 文明的测度 30
第 3 章 CHS 理论的深化 33
3.1 CHS 理论的边界 33
3.2 CHS 理论的公理化 37
3.3 CHS 理论的形式化 39
3.4 CHS 大小的测度 40
3.5 CHS 理论的操作化 41
3.6 CHS 理论的动态性 44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第 4 章 CHS 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对比 45
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5
4.2 消费者剩余理论 46
4.3 双赢策略 47
4.4 效率工资理论 48
4.5 激励相容理论 50
4.6 强制执行的制度、自动执行的制度 51
4.7 创业有哪些理论 52
4.8 国际贸易理论 55
4.9 帕累托改进、创造性破坏 57
4.10 CHS 理论建构小结 59
第二部分 CHS 理论的主要应用
第 5 章 高被引商业模式理论论文解构 61
5.1 引言 61
5.2 “魏 - 朱商业模式”一文的学术贡献 62
5.3 “魏 - 朱商业模式”理论建构中的局限 63
5.4 “魏 - 朱商业模式”理论的修正 65
5.5 结论与讨论 71
第 6 章 一个指导创业实践的准企业理论 73
6.1 引言 73
6.2 文献回顾 74
6.3 研究方法 78
6.4 研究发现 83
6.5 讨论 84
6.6 结束语 87
第 7 章 共享经济为什么能爆炸性增长 89
7.1 Airbnb 89
7.2 Uber 97
7.3 WeWork 100
7.4 三个案例的共性发现 105

目 录

第三部分 CHS 理论应用的拓展
第 8 章 单位住房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第三方评估合理吗 109
8.1 单位现行住房调配方式的典型问题 109
8.2 住房分配的消费者剩余与供给者剩余分析 110
8.3 几种帕累托改进的方法 111
8.4 结束语 113
第 9 章 锚定效应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研究
—高价产品为何能促销 114
9.1 引言 114
9.2 研究假设 115
9.3 研究方法 118
9.4 研究结果 121
9.5 研究结论 125
第 10 章 共享经济背景下政府规制与供给意愿关系研究
—如何提高供给意愿 127
10.1 引言 127
10.2 典型案例 128
10.3 研究假设 130
10.4 研究方法 132
10.5 研究结论与启示 140
第 11 章 合约安排与节能服务项目的市场拓展
—如何制定有效合约 142
11.1 引言 142
11.2 案例 144
11.3 合约安排的有效性解释 147
11.4 结语 149
第 12 章 合约安排与市场拓展关系研究
—合约成败的根源 150
12.1 文献回顾 150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12.2 研究方法 153
12.3 案例及其结果 154
12.4 理论模型与结果分析 157
12.5 结论 161
第 13 章 “合约相关者剩余”视角下的“封贡互市”协议
—贸易能终结战争 163
13.1 “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基本概念 163
13.2 CHS 视角下“封贡互市”协议的有效性 164
13.3 “封贡互市”有效性的边界条件 166
13.4 小结 167
第 14 章 基于“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商业模式研究
—何为有效的商业模式 169
14.1 研究背景 169
14.2 研究现状 170
14.3 基于 CHS 理论的商业模式 171
14.4 基于 CHS 理论的商业模式的实证研究 176
14.5 研究结论与讨论 183
第 15 章 创业绩效结构探索与合约解释
—如何度量创业的成功程度 186
15.1 引言 186
15.2 创业绩效结构的研究假设 187
15.3 创业绩效结构的研究结果 189
15.4 创业绩效结构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190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11
內容試閱
希腊的批判性讨论传统,是一种理性传统,依赖这一传统,科学知识得以增 长。科学开始于对神话、对巫术技巧和实践的批判性讨论(Popper ,1963)。同 理,“合约相关者剩余”理论的产生,得益于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客 观价值论”和“旧剩余理论”的批判性思考。
人际之事,一切皆交易? CHS 理论是解释交易“为什么”能达成的理论。 之所以被称为“新剩余理论”,是因为它与“剩余价值”理论采用了同样的词 语—剩余(surplus),但其内涵完全不同,而且隐含的“人、物、交换原则、 交换结果”前提假设不一样。传统的“剩余理论”暗示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而 “新剩余理论”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前者持客观价值论,后者持主观 价值论;前者认为交易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后者认为交易遵循各方均有剩余的 原则; 前者认为剩余越大,剥削程度越高;后者认为剩余越大,创造的价值越大。 因此,从传统的“剩余”到“新剩余”,是一种范式的转换。
在传统的观念中,无商不奸,士农工商的市民排序,都体现对商业的鄙视。 持这种观念的人,至今仍然不少。然而,事实上,商业交易,本身就能创造价 值,而不是普遍认为的等价交换。如果封闭自我,没有商业交易,任何个人、组 织、地区、国家,都不可能致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商业交易,也就没有 人类文明的演进。因此,对商业交易的认知,亟待重构。
重构需要抽象概括。概括是科学的起源,发现的艺术就是正确概括的艺术 (Reichenbach, 1959)。十万个现象,给出十万个“为什么”的不同解释,不是科 学研究的目标。
CHS 理论隐含着两次概括。第一次概括是,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将所 有的“交易”,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也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交易,均视为 “合约”,从而使合约概念的范围宽于法律的合约概念范围。这样,“一个交易就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是一个合约”。买一个包子,就隐含着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第二次概括是, 将所有直接的交易主体都视为“合约相关者”(contract holders),无论是买者, 还是卖者,无论是创业者、投资者、管理者、员工,还是消费者。于是,将“合 约相关者”与“剩余”相结合,就得出“合约相关者剩余”这一概念,它可以描 述所有直接交易主体的剩余,从而超越“消费者剩余”“供给者剩余”等概念的 局限性。
概括的结果是,“合约相关者剩余”这一概念获得了很强的解释力。它能统 一解释多层面的商业活动,包括一个交易、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一个商业模 式,以及“创造性破坏”的市场经济“为什么”可行。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包含大量的实例,又有理性思考,期望能 雅俗共赏、各取所需。第一部分为 CHS 理论的建构,包含 CHS 理论的缘起、理 论解释和预见的现象、理论的深化、与其他理论相比增量何在。第二部分叙述了 CHS 理论的主要运用,通过案例,深化了 CHS 理论对商业模式、创业、共享经 济的理解。第三部分以公开发表的八篇论文,拓展了 CHS 理论的运用范围。
要说明的是,尽管“剩余”是经济学专业术语,揭示了商业的本质,但是本 书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具备经济学基础。只要读者有一定的常识,并愿意学到一 些多于常识的东西,就可以读懂本书,跟随其论述,一并前行。读者阅读了 1.1 节 以后,就可以跳读,先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读者如跳读完全书,则对知识产 生的全过程有所了解,或许能体会到思维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可感受到理论 的魅力,领略到理论对现实世界的强大解释力,从而理解为什么“没有什么东 西,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具有实践意义”。
新剩余理论是基于个人主义、主观价值的整体性思想。新剩余是如何从概念 发展成为理论的? Hempel(1967)认为,概念的形成与理论的形成是并肩前进的, 因为概念兼具经验与理论含义,在某种意义上,理论是一个由核心概念构成的概 念之网,该网络的形成便是理论的形成。那么,新剩余理论的核心概念“合约相 关者剩余”是如何产生的?笔者反思发现,这是小概率事件,是一系列偶然事件 的结果,并非计划的结果。没有历史提供的机遇,提出这一概念是根本不可能的。
Bacon(1625)有言,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精细,逻辑使人善辩,诗歌 使人灵秀,凡是学问,皆成性格。本人的多学科经历,或许是产生 CHS 概念的 原因之一。
笔者大学专业为化学,为了弄明白化学元素是怎么发现的,化学理论是如 何产生的,本人研读了不少科学史、科学哲学方面的著作。后来发现,科学哲学 专业招收研究生,笔者也就报考了该专业的研究生,成为中南大学(当时为“中

前 言

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科学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洞察力、 逻辑思辨和建构能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该校 陈国达教授是研究生崇拜的学术偶像,他创立的“地洼学说”具有国际性影响, 人们根据其理论揭示的成矿规律,找到了石油,挖到了矿。
在专业学习中,Popper(1963)的“猜想与反驳”证伪主义思想,Kuhn(1962) 的“范式理论”,让笔者感到震撼与惊喜,个别智者的思想,使人类的认知水平 大大提升。如果不读书,不与智者对话,一般人的认知,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 毕竟,他们是一个世纪的智者、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可是,纯粹的思辨有点 飘,在 20 世纪 90 年代,功利主义盛行,纯粹的思辨连生存都可能成为问题。
转机出现了,硕士即将毕业时,中南大学管理学院招聘教师。笔者去应聘, 当天借到一本《企业管理学》教材,第二天上午试教该书内容,讲了大约半小 时,留苏回国的高阳院长打断了讲课,“好的!就讲到这里吧。”我心里一惊,怎 么了? “你和从来没有上过课的人不一样,思路很清晰,逻辑性很强,我们要 了。”就这样,一名经济管理基础为零的硕士生,就成为 985 高校的讲师,放在 如今,这根本不可能。
留校后,笔者任教“企业管理学”“财政与金融”“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所 有课程,都是“边买边卖”,一边自学耶鲁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等经典教材,一边备课上课,有时在去上课的路上,还在看备课笔记。不久,因 上课深受学生欢迎等因素,笔者居然成为企业管理系主任。
1997 年 6 月至 7 月,笔者作为全国56 所高校的 MBA (工商管理硕士)教 师之一,在清华大学接受了沃顿商学院陈明哲教授的培训,其“精于一”的思想 深入人心,他原创的“动态竞争理论”,使人对理论的创造感觉不再陌生。
1998 年 2 月至 7 月,出于名校情结,笔者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学 习。在“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中,教授画了两条简单的需求、供给曲线,用“剩 余”概念强有力地解释了干预市场的政策将导致的“净损失”,笔者当时就觉得 “剩余”这个概念真美,解释力真强!
2003 年,笔者成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对研究 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是博士期间的学习,使笔者真正打通了从“猜想”到“反 驳”的全过程,包括如何产生新思想(new idea)、如何设计研究、如何收集数 据、如何分析数据、检验假设。也就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笔者首次提出了 “合约相关者剩余”概念。
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2 月,笔者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到美国伊 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习。其间,在“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课程上,偏

新剩余理论:揭示商业秘密的认知重构

导数的绝对值大于零,就是研究的价值所在。这种将数学与研究方法联系的跨界 思维,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实上,“合约相关者剩余”概念亦是跨界思维的结果。“合约”(contract) 和“剩余”(surplus),这两个概念均来源于经济学,如果没有教过“西方经济 学”,或者没有听过清华大学教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则笔者不太可能提出 “合约相关者剩余”概念。
“相关者”(holders)直接来自“利益相关者”(stake holders)这一管理学 概念。CHS 理论的发展多次受到“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启发。一次是正向启 发,即将“相关者”定义为研究主体。两次为反向启发:一是认识到“利益相关 者”边界模糊,提出边界清晰的“合约相关者”,即直接交易主体的概念;二是 根据其无法有效地解释“共享经济爆炸性增长”这一现象,而引进“锚定效应” (anchoring e?ect), 用“合约相关者剩余”概念解释该现象。同样的道理,如果 没有对“利益相关者”这一管理学概念的深刻理解,笔者也不可能提出“合约相 关者剩余”概念。
当然,如果不是碰巧受过科学哲学的熏陶,笔者或许压根儿不会想到,要提 出一个新概念,以解释发现的新现象,因为传统的教育,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没有鼓励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更不用说提出新概念、创造新理论。
更直接的是,如果笔者不是去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导师没有指定博 士论文题目,则几乎不可能产生 CHS 概念。
历史本身就隐含着逻辑,根据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理,以上对 CHS 概念产 生的过程进行了简约的回顾。不难看出,CHS 概念的产生是机遇眷顾的结果。 为报答诸位智者的启发,笔者期望 CHS 成为一个概括性更强的理论,能更经济 地回答一系列现象“为什么”如此的问题。读者如从中获得愉悦、产生共鸣,笔 者的努力就更有价值了。
沈超红 2024 年 2 月,于中南大学静宜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