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HK$
65.8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HK$
75.9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47.8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
編輯推薦: |
☆是诗人,也是资深驴友、富二代、侠客、酒中仙、道教徒……立体呈现盛唐“顶流”李白的多面人生,看他如何用诗、酒、剑行走于江湖与庙堂。
☆本书史料翔实,考据严谨;文笔优美,通俗易懂,还原李白跌宕起伏的真实人生,一览盛唐宫廷与民间风貌。
☆书中呈现了李白诸多脍炙人口的的诗篇,与其人生各阶段的经历交织,见证诗句背后的傲骨与柔情,落寞与忧愁。
☆读懂李白,就是读懂迷茫和焦虑,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读懂李白,就是读懂不甘平庸的自己,是在功利时代寻找赤子之心。
☆如果说苏东坡给了我们智慧,杜甫给了我们悲悯,李白则给了我们无以复加的勇气。
☆收录李白诗句与人生箴言,适配朋友圈文案、个性签名,一键点亮“诗仙”气场。
☆水墨插画×盛唐美学,附赠精美书签,适合收藏送礼。
|
內容簡介: |
1.本书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历史性的人物传记。作者以严谨的史料考据为根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李白传奇的一生,书中不仅呈现了李白“诗仙”的才情,更揭开了他作为凡人的悲欢。
2.李白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江湖豪杰,醉饮琼浆玉液,挥毫写下半个盛唐的浪漫。本书将带读者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见证一个真实鲜活、永不妥协的盛唐灵魂——每个渴望诗与远方的人心中,都藏着一个自由奔放、激情澎湃的李白。
金句
(1)因为手中有剑,心中有诗,所以李白永远那般纯粹和热血,哪怕处于无比潦倒的境地时,只要吟诗舞剑,李白便会忘了所有烦恼,放声大笑。
(2)山川河流,纵使千百年亦不改颜色,人生百年,对于它们来说太短暂了,可有些人却能成就永恒,与山川同色,与日月同光。
(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草木荣枯、红尘风雨,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面目,见过,经历过,才是属于自己的,这或许才是旅途的意义。
(4)李白也会有忧愁的,只是一壶美酒下肚,所有“乱我心者”皆随秦淮河水流淌到了看不见的地方。
(5)尘世如网,人似飞鸟,随着染世渐深束缚则越紧,挣脱不得,要想有所获必有所失。
(6)李白狂放的背后,皆是一次次难以言说的痛苦,而狂放是他对痛苦的态度,是他心灵一次又一次的涅槃,是他那自由的精神与尘网的不断抗争。所以李白身在凡间却又超脱世俗,他会有短暂的消极,却永远不会消沉。
(7)旁人宣扬及时行乐,总有一种避世消极的无奈,而李白的快意潇洒是源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大自信,所以他不会为过去忧愁。
(8)李白歌的是酒,倾吐的却是他半个人生:生逢盛世,欲投明主,才高无双,半生蹉跎,归隐不甘心,求仕却无门。趁着这一场大醉,李白将心中的喜怒哀乐唱了个痛快。
|
關於作者: |
程昌雄,江西九江人,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职于江西乐播传媒有限公司,担任文案(历史、诗词方向)主编一职。百度百科特约作者,头条青云获奖者,北京新国风诗社(原燕堂诗社)社员,《一口气读懂诗词名句》编委、作者之一,即将出版《枕上诗词:唐诗里的岁月山河》。代表作有《徐祯卿:诗有汉唐格调,得江左风流》《古诗不古,方得传承》《尽赞诗不如无诗》《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
|
目錄:
|
序
第一章 峨眉山月半轮秋
出身于陇西,隐逸青莲乡003
赋诗舞剑,年少豪情 008
昌明小吏 015
山中无寒暑 022
名震蜀中 030
无心恋清境,书剑许明时 039
第二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
出蜀入楚 049
一个人的旅途 056
卧病扬州 065
知音之交 072
得遇良人 079
隐居安陆 087
第三章 别有天地非人间
初入长安 097
青云当自致 105
浪荡洛阳 110
得憩云窗眠 118
一醉轻王侯 124
半隐桃花岩 131
第四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移家东鲁 141
我辈岂是蓬蒿人 148
|
內容試閱:
|
出身于陇西,隐逸青莲乡
公元705年,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唐朝政局随之陷入动荡。其实从她被逼退位开始,局面已经混乱——关于这位女性政治家的功过是非,后人争论不休。所幸之前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善政大多得以延续,一朵空前璀璨的盛世之花,正含苞待放。
正是这一年,5岁的李白随家人来到了蜀中的青莲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佛是冥冥中注定一般,李白的文字也如乡名一样清新脱俗。
蜀中一带,自东周末年杜宇王朝建立以来,古老灿烂的文明连绵不断,至西汉已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名山环绕、大江奔流不息,山水之间是肥沃的平原,富饶的物产取之不尽。正是如此钟灵毓秀之地,才会孕养出一位又一位绝代俊逸的名人。
李白很喜欢这里的山水,年少时生长于此,尚不觉爱得那般深沉,待后来仗剑去国,他对家乡的眷恋便如江流三峡,在笔下肆意奔涌: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李白不是在蜀中出生的,但蜀中无疑是他的故乡。
关于自己的家世,他在诗文中多有提及,出身于陇西李氏,先祖是西汉名将李广。说得更近一些,是凉武昭王李暠。
公元400年,李暠建立西凉政权,定都敦煌,年号庚子,其疆域广及西域,包含了如今的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他大力发展农桑、重视儒学,延续了武威文化史的第一个高峰——五凉文化。当时中原战乱频繁,大量士绅家族到西凉避难,日月相继,络绎不绝。
与西凉相邻的政权还有北凉,双方时而结盟时而开战。公元420年,当时的西凉国君、李暠之子李歆,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南伐西秦之际,率三万精锐攻打北凉都城张掖,不想中计兵败身死。
之后,李歆的弟弟李恂在敦煌继位,而沮渠蒙逊于次年攻破敦煌,西凉由此灭亡。李暠的子孙四方奔亡,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孙子——逃至北魏为臣的李重耳,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祖辈。
这些四散避难的李氏族人中,有一位是李白的祖先,具体是谁已不可考,只知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言“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便是指西凉国破之事。
其中“咸秦”之地,郭沫若先生认为是传抄错误,实际应当为“碎叶”,如此便能与其他史料对应。碎叶城,即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唐时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照这般说来,李白应当是李唐宗室,但这支族亲却未得到唐代宗正寺的承认。公元742年,李隆基曾下诏,允许李暠的后人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但需要谱牒为证。李白或许是没有谱牒,又或许是觉得此种行径有刻意攀附之嫌,家世出身何须他人证明认可?总之他并未去官府登记造册,这也导致后人对其身世多了几分猜测。
往昔金戈铁马的征伐,已成渔樵酒话,王谢堂前,野草横斜。无论多么显赫的家世,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凉武昭王九世孙的身份并未给李白带来多少益处,令其在大唐声名鹊起的还是他的个人魅力,而千百年之后,李白的光芒足以掩盖任何人,他成为自己的王,诗国里的王。
先祖离得太远,能给予的不过是虚无的荣耀感,对李白的人生有直接影响的还是他的父母兄弟。
李白的父亲叫作李客,“客”是化名,取客居他乡之意。清代王琦的《李太白年谱》提到过,李家是因避仇敌而迁至蜀中,故有学者推断李客是任侠杀人,才避居青莲乡。若真如此,李白仗剑任侠的性情应是受父亲影响。
近年来学者提出了不少有趣的看法,比如李客是隋朝权臣李浑之后,因为李浑曾被诬告谋反而诛族,幸存子孙中有一房流寓碎叶,这便是李客的四世祖。《旧唐书》记载,李客担任过城尉之类的小官,但宋代欧阳修等人编撰《新唐书》时,又将这一信息删去。
关于李客的生平终究只是猜测,那个时代离我们太远,而李白对于父亲的事迹也鲜有提及。
李白记忆中的父亲,亦有着超逸绝俗的姿仪。在为数不多的几次闲谈中,时人从李白口中得知李客高卧云林,不求禄仕,颇有几分魏晋名士的风范,其文学素养亦不俗,对童年时期的李白多有指引。
据说李白出生的那天,母亲梦见太白星,李客遂以此星为儿子取名,成年后的字也已取好,便是“太白”。
那时的家人,并不知道李白日后的荣耀和成就,只是亲切地唤他老十二,因为李白在家族中排行十二。
李氏以经商为业,是个不小的家族,其富庶可从李白的诗文中略窥一二。《与贾少公书》中写道:“混游渔商,隐不绝俗。”李白一生求仕、修道、创作,与他交游的人或是达官显贵,或是文人隐士,而这混游众人之间的经历,自然是家庭经商的缘故。
隋唐时期,蜀中经济进入全盛时代,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即扬州与成都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蜀中发达的水系和地理优势,让水路运输更加便利,成都的蚕桑、蜀锦,通过长江络绎不绝地运往全国。
李白诗中曾言“兄九江兮弟三峡”,九江郡处于长江中下游,与三峡相接,是水上交通的重要点。郭沫若据唐代蜀中的商业模式以及李白诗文中透露的信息,推测他家的商业规模极大,在长江的上、中游分设两个庄口,在巴蜀与吴楚之间往来运销货物。
“金钱”二字与谪仙人联系在一起,难免俗气,但这确实是成就李白的一部分。那个时代,书籍还是稀缺物品,倘若家徒四壁,便是天纵之才,没有学识的积累也是徒然。优渥的家庭条件使得李白可全身心地读书,通过文字与前贤神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