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HK$
162.8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HK$
101.2
|
內容簡介: |
《糖生物学基础(原书第四版)》系统地介绍了糖类(聚糖)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涵盖了糖类的化学结构、糖基化过程、生物合成与代谢、主要糖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进化与发育、生理与疾病中的聚糖、聚糖识别的基本原则、聚糖结合蛋白的结构、聚糖检测的主要方法及结构分析、糖生物信息学与糖组学、糖基化工程、生物技术与应用中的糖科学等前沿内容。《糖生物学基础(原书第四版)》章节编排合理有序,对基础概念与术语均进行了合理标识,文末罗列延伸阅读、词汇表、学习指南和附录等内容,便于读者学习查阅。
|
目錄:
|
目录**篇 一般原则第1章 历史背景及概论 21.1 什么是糖生物学? 21.2 单糖是聚糖的基本结构单元 51.3 聚糖可能构成糖复合物的质量主体 61.4 单糖的连键方式多于氨基酸或核苷酸 71.5 糖复合物中常见的单糖单元 81.6 糖复合物与聚糖的主要类别 81.7 聚糖链结构并非由基因组直接编码 121.8 蛋白质糖基化中位点特异性的结构多样性 121.9 糖基化的细胞生物学 121.10 糖基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 141.11 糖组学 141.12 生物体与体外培养细胞中的糖基化缺陷 151.13 聚糖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 151.14 发育、分化及恶性肿瘤中的糖基化改变 151.15 糖生物学中的进化因素 161.16 聚糖在医学与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161.17 聚糖在纳米科学、生物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6致谢 17延伸阅读 17第2章 单糖的多样性.192.1 聚糖术语介绍 192.2 单糖:基本结构与立体异构 202.3 单糖主要以环状形式存在 222.4 端基差向异构体化学 242.5 单糖上官能团的化学特性 262.6 糖苷键 26致谢 28延伸阅读 28第3章 寡糖与多糖.293.1 自然界中的聚糖通常以结合物的形式存在 293.2 寡糖分支的多样性 293.3 结构性多糖和储存型多糖 313.4 动物细胞表面的多糖 323.5 细菌多糖 34致谢 37延伸阅读 37第4章 糖基化在细胞中的组织形式 394.1 糖基化在生命体中普遍存在 394.2 聚糖生物合成中的拓扑学问题 404.3 真核生物分泌途径中的糖基化 424.4 发生于意料之外的亚细胞中的糖基化 464.5 聚糖的周转和回收 46致谢 46延伸阅读 46第5章 糖基化前体 485.1 一般原则 485.2 糖的外部来源和糖转运蛋白 495.3 单糖的细胞内来源 505.4 核苷酸糖转运蛋白 575.5 对糖基化前体的控制 605.6 聚糖修饰的供体 615.7 脂质载体的合成 615.8 新兴知识 62致谢 62延伸阅读 62第6章 糖基转移酶与聚糖加工酶 636.1 一般属性 636.2 糖基转移酶的特异性 646.3 可识别其受体底物蛋白质部分的糖基转移酶 656.4 糖基转移酶序列家族和折叠类型 676.5 糖苷酶 696.6 催化机理与动力学机制 706.7 硫酸化和其他修饰 72致谢 73延伸阅读 73第7章 聚糖的生物学功能 757.1 一般原则 757.2 实验改变糖基化带来多样的生物学后果 767.3 聚糖的结构性功能 777.4 聚糖作为信息载体:细胞- 细胞相互作用的特异性配体(内源性识别) 777.5 聚糖作为细胞-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特异性配体(外源性识别) 797.6 宿主聚糖的分子模拟及病原体与宿主的聚糖骗局 797.7 同一种聚糖在生物体内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 807.8 糖基化的物种内和物种间变异 807.9 糖链末端序列、修饰和异常结构的潜在重要性 817.10 是否存在“垃圾”聚糖 817.11 阐明聚糖特定生物学功能的方法 81致谢 85延伸阅读 85第8章 基因组学视角下的糖生物学 878.1 糖组 878.2 糖基化的基因组学 888.3 基因家族 888.4 不同生物体中的糖组 908.5 真核生物 928.6 模块化的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 938.7 基因组学与糖组学的关系 948.8 糖组的调控 95致谢 95延伸阅读 95第二篇 聚糖的结构与生物合成第9章 N-聚糖 989.1 发现和背景 989.2 真核生物中N-聚糖的主要类别和命名 999.3 真核生物中的N-糖基化位点预测 999.4 N-聚糖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1009.5 真核生物中N-聚糖的合成 1009.6 溶酶体水解酶上的磷酸化N-聚糖 1089.7 N-聚糖合成中的转移酶和转运蛋白 1099.8 糖蛋白可以具有多种糖型 1099.9 N-聚糖的功能 109致谢 110延伸阅读 110第10章 O-GalNAc聚糖 11210.1 黏蛋白型糖蛋白 11210.2 O-GalNAc聚糖的核心结构 11410.3 黏蛋白O-GalNAc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 11510.4 O-GalNAc聚糖的生物合成 11610.5 O-GalNAc聚糖的功能 121致谢 122延伸阅读 122第11章 鞘糖脂 12411.1 发现和背景 12411.2 主要类别和命名法 12511.3 糖脂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12611.4 鞘糖脂的生物合成、运输和降解 12811.5 生物学和病理学作用 130致谢 134延伸阅读 134第12章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 13512.1 背景和发现 13512.2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的多样性 13512.3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结构 13612.4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化学性质 13812.5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生物合成和运输 13812.6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的膜属性 14512.7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作为细胞生物学中的工具 14512.8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生物学功能 14612.9 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和疾病 147致谢 148延伸阅读 148第13章 其他类别的真核聚糖 14913.1 全新糖基化类型的发现 14913.2 表皮生长因子重复序列中的O-连接修饰 15013.3 血小板应答蛋白1 型重复序列的岩藻糖修饰 15513.4 O- 甘露糖聚糖 15613.5 胶原蛋白中的O- 聚糖 15813.6 C- 甘露糖基化 158致谢 159延伸阅读 159第14章 不同聚糖的共同结构.16114.1 聚糖延伸结构的糖基化是可调控的 16114.2 人类A、B和H血型 16414.3 Lewis血型 16814.4 P 血型 16914.5 乳寡糖 17014.6 Galα1-3Gal末端 17114.7 福斯曼抗原 17114.8 硫酸化的N-乙酰半乳糖胺——垂体糖蛋白激素 17214.9 末端β-连接的N-乙酰半乳糖胺—— Sda 血型 17314.10 α2-3-唾液酸化聚糖 17414.11 α2-6-唾液酸化聚糖 17514.12 α2-8-唾液酸化聚糖 17614.13 硫酸化和磷酸化聚糖 177致谢 178延伸阅读 178第15章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18015.1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的发现与一般分类 18015.2 唾液酸家族 18215.3 唾液酸聚糖的多样性 18215.4 多唾液酸 18415.5 人体中N-羟乙酰神经氨酸的缺失 18515.6 唾液酸与其他壬酮糖酸的代谢 18515.7 研究唾液酸的方法 18915.8 唾液酸的功能 19015.9 发育生物学和恶性肿瘤中的唾液酸 19315.10 药理学中的唾液酸 19415.11 唾液酸的进化分布 19515.12 原核生物的壬酮糖酸 19515.13 壬酮糖酸的缩写名称 196致谢 197延伸阅读 198第16章 透明质酸.19916.1 历史和进化视角 19916.2 结构和生物物理特性 20016.3 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 20016.4 透明质酸酶和透明质酸的周转 20116.5 透明质酸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功能 20216.6 具有连接模件的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20416.7 透明质酸和细胞信号传递 20516.8 细菌中的透明质酸荚膜 20716.9 透明质酸作为治疗剂 207致谢 208延伸阅读 208第17章 蛋白聚糖和硫酸化糖胺聚糖 20917.1 历史视角 20917.2 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的组成 21017.3 蛋白聚糖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21117.4 糖胺聚糖与蛋白质的连键 21517.5 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 21617.6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的比较 22017.7 蛋白聚糖的加工和周转 221致谢 221延伸阅读 222第18章 核细胞质中的糖基化.22318.1 核细胞质蛋白的单糖基化 22318.2 核细胞质蛋白的复杂糖基化 22818.3 核细胞质糖蛋白上出现“常规”分泌型聚糖的可能性 23318.4 已验证的细胞质糖基转移酶,其靶标分子被输出到细胞外界 23618.5 组装输出细胞的糖复合物或多糖时的中间产物 23718.6 细胞核或细胞质中的凝集素与酶 23718.7 结论 238致谢 239延伸阅读 239第19章 O-GlcNAc修饰 24119.1 历史背景 24119.2 为何O-GlcNAc糖基化长期以来一直未被发现? 24319.3 控制O-GlcNAc糖基化循环的酶 24419.4 O-GlcNAc糖基化是一种高度动态的修饰方式 24719.5 O-GlcNAc 糖基化在后生动物中无处不在且必不可少 24819.6 O-GlcNAc糖基化与O-磷酸化具有复杂的动态相互作用 24919.7 O-GlcNAc糖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24919.8 展望 253致谢 253延伸阅读 253第三篇 进化与发育中的聚糖第20章 聚糖多样性的进化 25620.1 研究人员对自然界中的聚糖多样性认知有限 25620.2 聚糖的进化变异 25820.3 病毒劫持宿主的糖基化 26320.4 细菌和古菌具有极其庞大的糖基化多样性 26320.5 病原体对宿主聚糖的分子模拟 26420.6 糖基化的物种间和物种内差异 26420.7 使用模式生物研究聚糖的多样性 26520.8 为什么广泛表达的糖基转移酶具有的内源性功能有时却很有限? 26620.9 推动自然界中聚糖多样化的进化力量 266致谢 267延伸阅读 267第21章 真细菌 26921.1 细胞被膜结构概述 26921.2 肽聚糖——一种动态应力承压层 27121.3 革兰氏阳性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