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HK$
109.9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1. 本书对《老老恒言》进行白话译解,译文准确,贴切原旨;
2. 译文吸收学术界对相关著作的研究成果,力求准确理解与通俗表达,体现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
3. 本书系以古代经典为依据,传播正确和系统的养生理念的通俗养生读本。
|
內容簡介: |
本丛书精选最具代表性的中医养生经典,或为从综合性医书精选的养生名篇,或为养生专著,涵盖秦汉到明清,基本能代表映中医养生学术的精华。在严格选择版本和参考前人对有关著作的研究基础上,以白话译解的方式传播中医养生经典,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老老恒言》为清代曹庭栋养生专著,也是关于老年养生的集大成之作。共五卷。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勉强求异;养生实践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重视调摄脾胃,推崇食粥,强调老年养生要重省心养性。选择《历代中医珍本集成》本为底本,进行全书白话译释。
|
關於作者: |
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现为中华医史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以中医近现代史、岭南地域医学、中医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先后主持国家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
|
目錄:
|
卷一/1
安寝/2
晨兴/14
盥洗/22
饮食/29
食物/39
散步/47
昼卧/52
夜坐/57
卷二/63
燕居/64
省心/72
见客/79
出门/85
防疾/92
慎药/99
消遣/107
导引/112
卷三/117
书室/118
书几/125
坐榻/130
杖/134
衣/139
帽/147
带/152
袜/155
鞋/160
杂器/166
卷四/173
卧房/174
床/182
帐/186
枕/195
席/204
被/210
褥/220
便器/226
卷五/237
粥谱说/238
择米第一/240
择水第二/241
火候第三/242
食候第四/243
上品三十六/244
中品二十七/266
下品三十七/282
|
內容試閱:
|
《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是清代著名养生家、文学家曹庭栋(1699—1785 年)撰写的一部养生专著。曹氏字楷人,号六圃,自署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镇人,乾隆六年(1741 年)举人。他从小好学,擅长诗文。中年后绝意仕途,弹琴赋诗,绘兰画竹,著有《产鹤亭诗集》《隶通》《琴学内篇》《(琴学)外篇》《魏塘纪胜》《续魏塘纪胜》等,多被收入《四库全书》。
《老老恒言》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养生而言。全书共五卷,第一、二卷主要从日常起居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叙述老人养生的正确方法,主张平和情志、调养心神、慎重起居、适应寒暑。第三、四卷介绍跟养生实践相关的一些日常生活物品,包括制作和使用方法。第五卷收录一百条粥谱,详细分析各种粥食的营养特色和烹煮方法,非常实用。《老老恒言》是老年养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养生教学临床及各界爱好养生人士的必 读之书。本书以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自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为古典著作,受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所限,书中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对于提到食用保护动物,或涉及歧视女性等封建思想的部分,本书适当予以删减,若有未尽之处,还请读者注意甄别。
《老老恒言》一书充分体现了曹庭栋注重食养脾胃,主张平心静气,强调顺应自然,重视预防的养生思想。他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更以调脾胃为切要”“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老年人脾胃功能好,才能正常消化吸收饮食精微物质,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健康长寿。于节制而言,他力主“量腹节所受”,根据自己的饭量食饮,宁少勿多,“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加则必扰胃气”。尤其老年人牙齿脱落多,咀嚼力低,脾胃功能转弱,所以食物必须经过火化(烂煮)、口化(细嚼)、腹化(脾胃消化)等“三化”,才能被吸收。所以他极力推荐粥食的食养方法。“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天吃一碗淡粥,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脾胃功能顺畅,令人身体强健,享受长寿。
他主张养静,认为养生的第一要务是养静。居住环境要静,心情要静,运动也是以静坐调息为主。以静求静,以动求静。他认为平心静气可以助人安然入睡,避免失眠,防止气逆不顺,情志纠结,做到知足常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保持乐观豁达,安心逍遥。
曹氏还强调顺应自然,如晒晒清晨的阳光,白天适度散步,尤其饭后食物停留胃中,必须“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促进食物消化。只是“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疲倦时要适当休憩,只是不要食毕即卧,因为“胃方纳食,脾未及化”,饭后就躺倒容易损伤脾胃。另外,他提倡春天看梅,秋天赏菊,根据不同季节放松身心。食物的滋味需与四季协调搭配,甚至饮食的适宜温度,也应顺从四时寒暑的自然变化。寒冬宜热食,酷夏宜凉食,只是生冷瓜果要少吃,因为“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凝则胃先受伤,脾即不运”。
曹氏具有很强的防患意识,日常生活起居中的用品都考虑得极其周到,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总而言之,曹庭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老年人生活中的各方面提出了诸多可贵的建议。全书所论,多有独到之处,而又浅近易行,切于实用。其引证书目遍及经史子集,甚为后人称道。
编者
2024 年9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