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本心与爱情(从本心出发,对爱情和婚姻深刻而系统的哲学思考)

書城自編碼: 409038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刘乐恒、陈晓旭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381158
出版社: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知宋·宋代之交通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知宋·宋代之君主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语言、使用与认知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內容簡介:
本书共四卷。第一卷,论“爱的本性”,具体给出了自尊、自重、自爱、爱人的自爱增进序列,以及相应的自私、自卑、虚伪、无耻的主体沉堕序列。第二卷,论“初恋状态”,亦即“自怜”状态。第三卷,论“真爱”,区分了亲爱、友爱与爱情三种不同的“爱”的关系,指出爱情是一个主体第一次自觉并自主地全幅投身的、与另一个平等主体的爱的关系。第四卷,论婚姻,指出了“婚姻”为何是主体的难题,但婚姻也给了主体看清楚自己的机会,也就是有了最终的救赎机会。
關於作者:
刘乐恒,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21年前,研究领域为东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与现代新儒学,出版专著《伊川理学新论》《马一浮六艺论新诠》《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心性与现代性——现代新儒学的核心义理》等。2021年后,致力于“本心哲学”的开拓与深耕,关注主体自身,直接处理基本哲学问题,不再囿于东西方各种哲学传统,相关论著有《主体与本心》、《本心与爱情》(与陈晓旭合著),目前正与陈晓旭合撰《本心与教育》三册。
陈晓旭,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现在致力于从“本心”角度重审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伦理和政治含意。
目錄

第一卷 爱的本性 1
第一章 爱情问题与主体问题的同步性 3
一、爱之朴素与艰难:根源在主体之自爱 3
二、探索爱的本性:回到本心;对四个启蒙口号的辨析 10
(一)人的困境:德尔菲神庙“汝当自知”的神谕 10
(二)论弗洛伊德的“调适爱欲” 16
(三)论卢梭的“回归自然” 18
(四)论康德的“勇于运思” 20
(五)论克尔凯郭尔的“以爱救赎” 22
(六)“回到本心”作为人之启蒙的核心 23
(七)“主体科学”刍议 26
三、身、情、理、信仰与本心的关系 28
(一)身体:本心之通道 29
(二)情感:本心之浪花 31
(三)理性:本心之纹理;信仰:本心之手杖 34
四、本心的虚灵性:其印证性作用及其变异性状态 36
(一)本心的虚灵性特征与印证性作用;体贴与印证 36
(二)情感的荡漾与理性的诡辩 40
五、本心的挺立性与脆弱性,
兼谈“性善”“性恶”与“原罪” 45
六、爱的本性与主体本性的同步性 50
七、爱的本性:本心的实现 56
第二章 自爱的序列:自尊、自重、自爱、爱人 68
一、论自尊与无耻;兼谈“精神控制”的本质 68
二、论自重与虚伪;兼谈“杠精”的本质 90
三、论自爱与自卑;兼谈“第三者”的难题 101
四、论自卑的形成; 自卑分为自恋与自弃;
兼谈“怨天尤人”的本心原因 112
五、论爱人与自私;兼谈“自私者与爱人者”之差别 122
第三章 如何自爱:论诚实与愤悱 134
一、论诚实与诚实无能 134
二、论愤悱与愤悱失败 145
三、论愤悱的序列与愤悱的节节败退 158
四、论自爱与互爱 177
第二卷 论初恋 185
第一章 爱情的开始:初恋状态 187
一、初恋作为初步的自觉的自爱作用 187
二、考察儿童本心状态的必要性 191
第二章 论初恋(第一阶段):
儿童到少年阶段中自爱的积累或丧失 196
一、自爱的积累: 由茫昧与明亮交织到逐渐明亮;
以《忏悔录》为例 196
(一)天然的自爱心及其所经受的考验 197
(二)初恋心境的源头:由天然的自爱而走向自我怜爱 208
(三)卢梭对华伦夫人的爱恋及其情感悲剧; 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217
二、自爱的丧失: 由茫昧与明亮交织到逐渐沉堕;
以《呼啸山庄》为例 227
(一)论真正的事实皆为“本心事实” 227
(二)老恩萧宠爱希斯克利夫的本心原因及其后果 231
(三)天然的自爱心的消耗与仇恨心的酝酿 234
(四)凯瑟琳:希斯克利夫的爱的赌注 239
(五)魔鬼式报复的背后:爱的追索 242
第三章 论初恋(第二阶段):
少年到成人阶段中自爱的分化 247
一、重申初恋的核心意义:自怜;自怜作为初步自觉的自爱 247
(一)论成年人对初恋的怀念 250
(二)论“老男人”与“花季少女”的“爱情” 254
二、自怜的分化(一):自爱的沉堕 258
(一)从自怜到自弃;分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61
(二)从自弃到依恋;从依恋到依赖;依赖的本性 266
(三)从依赖到怨恨 272
(四)分析某种“自然之怨”;兼议崔莺莺与林黛玉之怨及其差异 277
(五)从怨恨到冤仇 284
三、自怜的分化(二):自觉的自爱;以《简·爱》为例 285
(一)逆境的考验、磨砺与自爱度的增进 287
(二)自我体贴之作为积极的自怜性作用 294
(三)由自我体贴所带来的主体尊严 297
(四)从自我体贴到自我印证 300
(五)离开桑菲尔德:简·爱的自我救赎 306
(六)对圣约翰的反抗:从自我印证走向自我挺立 314
第三卷 论真爱 321
引言 323
第一章 爱的类型:友爱、亲子之爱与爱情 325
一、友爱与亲子之爱的比较 326
二、亲子之爱与爱情的比较 330
第二章 爱情浅深的序列:欲爱、情爱与真爱 337
第三章 具体分析:
通过四部电影讨论真爱问题以及爱情中的难题 345
一、《爱情神话》: 对真爱的渴望与解构;兼谈女性主义问题 346
二、《祖与占》:“开放式爱情关系”的困局与主体的毁灭 364
三、《冷战》:真爱的销蚀与主体的救赎 376
四、《隐入尘烟》:真爱的逼显 390
第四章 真爱的转移:
论“维纳斯情结”与“宙斯情结” 405
一、自爱作为真爱的基础以及真爱的转移机制 405
二、真爱转移的具体分析(一): 维纳斯之“妒媳囚子”情结 410
三、真爱转移的具体分析(二):宙斯之“尚力重权”情结 427
四、重审“俄狄浦斯情结” 440
第五章 本心病理学与本心诊断学 448
一、本心诊断的本质:基于自爱的自我诊断 448
二、本心诊断的前提:自爱的自觉 451
三、自爱的自觉与自知之明 453
四、本心病理学与诊断学的核心问题:本心或自爱的转移 457
五、自我治疗的两个步骤 461
第四卷 论婚姻 465
引言 467
第一章 作为主体难题的婚姻问题 469
一、作为文学家与思想家弃儿的婚姻问题 469
二、婚姻问题的独特性及其与爱情问题的不可割裂性 473
第二章 婚姻的本质(一):父权制与爱的二重性 478
一、婚姻的第一重性质:父权制 478
二、婚姻的第二重性质:爱情的见证与责任 480
第三章 婚姻的本质(二):二重性的同根性 487
一、二重性同源于本心 487
二、婚姻关系中的自爱与互爱 489
三、婚姻作为自我救赎与相互救赎的道场 493
第四章 分析《婚姻生活》——
现代婚姻之意义的启蒙性探索 501
一、第一幕:现代社会的虚伪导向与父权制的持续 501
二、第二幕:幸福婚姻的泡沫与夫妻间的相互憎恨 508
三、第三幕:裂痕与震动;兼谈“中年危机” 512
四、第四幕:外遇与出走 520
五、第五幕:重逢、自省与纠缠 527
六、第六幕:离婚、绝望与厮打 536
七、第七幕:离婚后的密会与迷惘 544
八、结语:现代婚姻的悲剧性本质及出路 546
第五章 婚姻中的责任问题;
兼谈《新爱洛伊丝》中“美德”的无根基性 552
附 录 阉割本心的人:一个哲学家主体衰败的故事 562
后 记 563
內容試閱
我们两个人都有不同的爱情失败经历,这些经历让我们困惑、怀疑,我们实感到这些经历对于主体的自信是一种沉重打击,如何从打击中重获并深化自信与自爱,并勇敢地去爱他人,是我们面对的真实问题,也是我们相遇相爱之后的真实难题。我们也有争吵,但是,最终发现争吵背后是自我信心的不足,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而怀疑爱。于是,在彼此的支持下,我们越来越敦厚我们的自爱并深化相互间的交心与爱情。同时,我们看到了各种因不自爱与求真爱而不得发生的本心转移,“本心的转移”中最为核心的是父母因为不能自爱与互爱而发生的转移,母亲会把对爱的索取转移到孩子身上,体现为对孩子的索取与控制,却美化为“母爱”,这不是真实的爱。与之对比,父亲则因为不自爱转而追求权力或名利,在家庭中缺席。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转移称作“维纳斯情结”与“宙斯情结”,前者体现为“妒媳囚子”,后者则以“尚权重力”为特征,这两种情结合起来导致了“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我们在对真爱问题进行澄清的过程中做出的重要推进之一。
“爱情”绝不是童话,“婚姻”也绝不是坟墓,这是因为“童话”只是一种架空现实、无视主体脆弱性的设定,而真爱必然要求本心直面现实,在脆弱性中挺立自身,也就是说,真爱必定基于真实的自爱,而非虚幻的渴望。“婚姻”则提供了一个考验主体自爱的平台,因为婚姻生活本就是真实的生活而非架空的设定。只不过,这个考验对主体来说比较艰难,因为在婚姻中,主体全方位地向对方敞开,这其中既有不自爱的面向也有自爱的面向。若要经受住考验,婚姻中的双方就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不自爱还要承担对方的不自爱,而这太难了:自己的自爱尚且是个难题,还要承担别人的不自爱?!正因为这么难,所以我们看到婚姻中爱情的消磨与怨恨才是常态。可是,本心不会满足于消磨,仍然会诉求真爱,这就给了主体在婚姻中、在相互支持中深化自爱的机会,这也是主体最终救赎自己的机会。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婚姻不仅不是坟墓,而且是对真爱的敦厚和深化,这才是人类一直以来渴望的婚姻。我们在对婚姻的讨论中有对这一点的细致阐发。
我们在直面爱情与婚姻的难题过程中,也解决了自我的困惑,深化了自知。这些难题中非常重要的是女性主义与爱之间的张力、父权制与爱的张力。我们在写作中分享了我们对这些难题的理解和处理,我们借助讨论电影、小说、思想论著等各种方式来呈现这些难题的实质与出路所在。这些内容读者都可以在阅读中去感受是否有本心的真切共鸣,我想在这里专门交待的是本书的写作方面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不会被读者直接读到的。
我们在这本书中的“合著”不是通常的工作意义上的合作,而是两个处于爱情与婚姻关系中的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合作,这种合作贯穿了我们生命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这本书则是这种生命合作的集中的文字表达与呈现,我们基于本心的印证认真交流了所有义理细节,虽然我们对不同细节的印证方向与重视程度会有差异,但是,这里所有的观点最终都是“我们”的共识。另外,虽然我们都认真严肃地对待生活,但是写作对于我们两个人的意义不同,乐恒有非常充足的内在动力去写作,并把这个过程看作本心体证进而明定化的过程,而我与写作的关系还没有完全在本心上理顺,尤其是我看到了理论家的虚伪、知识分子的懦弱、学者对名利的孜孜以求之后,对自己作为一个搞哲学理论的学者身份有些警惕,很担心自己大言不惭。所以,我更重视本心印证清楚之后直接在生活中践行,不那么重视写作。因此,单纯就“写”这本书而言,乐恒才是主要的作者,这本书是他的心血之作,比起《主体与本心》这一部侧重在学理上澄清“本心”之哲学位置的书,在这部书中,乐恒真正开启了对本心自身的实质探索,所以,这部书是乐恒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的直接的本心呈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