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HK$
195.8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HK$
107.8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HK$
206.8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HK$
87.8

《
有底气(冯唐半生成事精华,写给所有人的底气心法,一个人内核越强,越有底气!)
》
售價:HK$
74.8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跟随单霁翔,踏上北京中轴线的时空之旅
你可曾留意北京那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它是北京的脊梁,也是一部千年史书。2024年申遗成功后,中轴线备受全球瞩目。
本书作者单霁翔,作为申遗核心人物,揭开其背后的隐秘故事,从建筑工艺到申遗点滴,满是对文化传承的热忱。书中深度剖析15处遗产,融入申遗故事与未来展望,让古老中轴线重焕生机。近百张插图搭配申遗大事年表,带你穿越时空见证变迁。
32开便携设计,随时随地都能开启这场文化之旅。本书是对中轴线的深情礼赞,是历史文化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佳作,带你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內容簡介: |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自13世纪始建,16世纪形成,经不断发展,成为全长7.8千米的世界最长城市轴线。它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世界城市历史特有类型,承载北京千年历史文脉与文化传统,也是东亚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中轴线建筑群。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翔实的史料,全方位展现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不仅介绍中轴线概貌及15处遗产,还深入挖掘其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与建筑工艺,同时讲述申遗背后的故事,展望未来发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清晰了解中轴线全貌,深入理解其文化价值,增强走进和保护中轴线的意识,提升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北京中轴线的不朽魅力。
|
關於作者: |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目錄:
|
目 录
序 言 北京中轴线:一条有生命力的城市轴线
第一章 壮美中轴:北京老城的脊梁和灵魂 008
第二章 寻宝中轴:15处遗产 018
永定门:邦国永定之门 025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中国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 036
天坛: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杰作 039
先农坛:中国农耕祭祀文化的载体 055
正阳门: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065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里程碑 074
外金水桥:金水河上的极致“择中”美学 087
天安门:国家象征 091
端门:皇城礼序之门 103
社稷坛: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祭坛 108
太庙:明清两代皇家祖庙 114
故宫:中国皇家宫殿建筑杰出典范 120
景山: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践行者 148
万宁桥:北京中轴线第一桥 157
钟鼓楼:丈量岁月的“时间建筑” 164
第三章 文化中轴: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174
中轴引领:城市空间的秩序之美 176
“天人合一”: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 181
“以中为尊”:城市建筑的哲学价值观 185
第四章 故事中轴:惊艳世界的申遗之路 200
老城复兴:擦亮历史明珠 204
古今衔接:续写北京老城故事 234
创新赋能:守护世界身份 249
第五章 未来中轴:统领城市规划和生活的基准线 254
北京中轴线申遗大事年表 268
|
內容試閱:
|
序言 北京中轴线: 一条有生命力的城市轴线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天,距离我提交《关于推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已有13年,距离北京中轴线申遗之路开始已整整12年。
这12年间,我们的申遗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制定了“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组织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遗产价值、申报路径、遗产构成等关键问题;取得了正阳桥、天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等重大发现……
城市中轴线在城市规划或建筑学领域中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它是指由建筑、道路、广场等形成的一个连续的线性空间,影响或决定着城市中其他部分的格局。作为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统领整个北京老城规划格局,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完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城市的中轴线不可比拟的。
故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争取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申报世界遗产来促进整个北京老城的保护,提升北京历史文化价值,讲好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故事,凸显北京的首都风貌,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由南至北,永定门和钟鼓楼串起了这条壮丽的北京中轴线。在 这个长达7.8千米的城市空间里,形成了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的中轴线城市文化风貌:从永定门到天桥的生态景观,是世界城市少有的高品质绿化区域,这一段以前是皇家祭天的地方,现在是老百姓休闲的场所;从天桥到正阳门的经济景观,是北京传统商业最集中的区域,包括明清时期服务同乡人士和进京赶考学子而形成的会馆和文化场所,现在也是北京老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从正阳门到故宫午门的政治景观,是很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证地和政治活动的场所,这一段从历史上就呈现出政治中心的气魄且延续至今;从故宫午门到景山北门的文化景观,这一段过去是皇宫,现在是世界遗产和大型文化设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景山北门到钟鼓楼的社会景观,是元代以来从未改变肌理的北京典型街道,以及大面积开放的湖泊景观,这一段最具人民性和社会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此外,中轴线两侧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古城遗址公园,以及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的空间之轴,也是文化之轴;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座座单体古建筑组成的物质实体叠加,更是一段段穿越数百年时光的城市精神脊梁。至今,这里依然汇聚着城市中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众多代表性文物建筑,集中展现了古都的风貌。
城市轴线空间的形成,需要经历很长的发展时期。北京中轴线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被改造和发展,始终努力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需求,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伦理和价值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创造性实践。
申遗成功是一个新起点。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北京中轴线不是简单的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彰显出持久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