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分析思维的准则

書城自編碼: 40902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 [美]丹·利维[Dan Levy]著,吴琼 佘岚冰 梁昕怡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917065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罗尔斯与马克思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HK$ 85.8
珊瑚:美丽的怪物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HK$ 126.5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HK$ 74.8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HK$ 96.8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帝国时代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編輯推薦:
源自哈佛大学超过40年的经典课程《政策分析框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讲师丹·利维重磅新作;信息太多、选择太难,19条准则让你踩坑更少,看得更清,解码AI时代稀缺的能力,让分析思维成为人生成长和职场晋升的加速器。
投资传奇查理芒格、诺贝尔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劳伦斯·萨默斯都推崇的思维方式。
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理查德塞勒、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泽克豪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张志学、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井奎、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凤华、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泰洛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等联袂推荐。
随书赠送导读手册和精美思维导图,助你快速理解分析思维。
湛庐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作为打工人,租房应该离公司近缩短通勤时间,还是应该降低租金优选环境?
收到两份工作offer,一家公司薪资高但加班频繁,另一家公司薪资稍低但不会频繁加班,选哪一个更好?
筹备婚礼订酒席时,既怕超预算,又怕桌数不够让宾客没座位,如何在预算和桌数间找到平衡?
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但续航时间短,燃油车技术成熟但后期费用高,该选哪种呢?
如果你在看到上述问题时毫无头绪,那说明你可能并不擅长用分析思维来做决策。在AI时代, 由于信息太多、选择太难,我们往往会由于看不清问题的本质而掉入决策陷阱。为了做出更智慧的决策,你需要解锁AI时代稀缺的分析思维能力,让分析思维成为人生成长和职场晋升的加速器。
这本书由哈佛大学肯尼要想迪学院公共政策学高级讲师丹·利维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开设超过40年的经典课程《政策分析框架》创作而成。书中详细阐述了19条分析思维准则,涵盖简化现实、理解不确定性世界、在不确定性下决策、制定政策以及让生活更智慧等方面。这些准则不仅有详细讲解,还配有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帮助读者将分析思维融入生活,应对复杂和不确定性。
这19条准则极具影响力,曾启发投资传奇查理·芒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等一众学界大咖,对经济、政治、金融、行为决策、医疗、博弈论等领域影响深远。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表示这门课让他印象深刻,常用课上所学知识理解数据和问题。
此外,这套准则也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如何购买保险,选择去哪所城市工作,怎样选择合作伙伴,如何节省婚礼预算等。它能帮助你做出智慧决策,从而获得职场晋升、个人成长,从而获得幸福人生。
關於作者:
丹·利维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学高级讲师,在定量方法、政策分析和项目评估方面的经验超17年,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泽克豪泽的爱徒。主要关注社会政策、发展和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机会、教育、培训和数据等话题。他曾对包括布基纳法索、印度尼西亚、牙买加、墨西哥、尼日尔、坦桑尼亚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社会项目进行评估。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王牌在线学习项目“公共领导力证书 ”(Public Leadership Credential )教员主任。与他人共同创立了一个致力于帮助教师更有效、更具包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在线应用——Teachly。在一些致力于提升透明度的项目中担任联合首席研究员,这些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干预措施和综合评估方法,从而提升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透明度,并推动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委内瑞拉长大,掌握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门语言。 
目錄
推荐序一 接受不确定性,做出明智决策
理查德·泽克豪泽
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弗兰克·P. 拉姆齐教授
推荐序二 向理查德·泽克豪泽的智慧致敬
劳伦斯·萨默斯
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校级教授、荣誉校长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前 言 用分析思维的智慧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1章 简化现实,厘清思路
准则1 难以厘清思路时,设想最极端的情况
准则2 思路不清时,找一个简单的例子
准则3 切勿安于复杂的现状
准则4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理解现实世界的复杂
理解不确定性的世界
准则5 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不确定
准则6 从概率的角度思考世界
准则7 不确定性令人更倾向维持现状
在不确定性下做出明智决策
准则8 好决策不一定会带来好结果
准则9 一些决策很可能会导致坏结果
准则10 有所为的错误和不作为的错误应该被同等对待
准则11 不要囿于眼前的选择
准则12 能改变决策的信息才有价值
理解世界,更好地制定政策
准则13 长除法是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工具
准则14 弹性是理解重要事情的有力工具
准则 15 利用好人群的异质性
准则 16 最大化利用优势互补
让生活更充实,让人生更智慧
准则 17 莫嫉妒,朋友的成功也是你的荣耀
准则 18 莫后悔
准则 19 提前制订快乐计划,提高预期效用
其他简单但重要的生活准则
结语 将准则融入生活
他人眼中的理查德·泽克豪泽
为本书提供帮助的人们
致谢
注释
参考阅读
译者后记
內容試閱
接受不确定性,做出明智决策
理查德·泽克豪泽
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弗兰克·P. 拉姆齐教授
在世界各地,谚语都凝聚了世世代代的集体智慧。一位在科学、政治和文学领域都有卓越贡献的美国博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话:“对知识的投资总能带来最好的回报。”这一智慧超越了时间和地域,提醒我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具有持久的价值。
中国也拥有深厚的谚语传统。其中许多谚语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另一些则强调理解生活的复杂性。这些谚语的目标与本书中准则的目标不谋而合,都是为了提升你的分析思维能力,并增强你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有一句中国谚语与本书的主题极为契合,那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它强调了即使是不好的结果也能教会我们宝贵的经验,而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不好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见解与本书中的一个关键准则相符:好的决策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不确定性是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从经验中学习,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对于改进未来的决策至关重要。
本书中的准则聚焦于分析思维,不仅是为了提升个人和职业决策能力,也是为了应对更广泛的社会和政策挑战。从理解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到认识到互补力量的作用,这些内容为清晰思考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
为了说明这些准则的实际应用,丹·利维从我以前的学生、同事和合著者中找到了一些例子。这些人中既有刚毕业的学生,也有杰出的领导者。他们的思考被融入了本书,他们的故事使这些准则变得生动,并体现了这些准则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
我希望这本书能激励你磨炼分析思维,接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教训,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让这些准则成为你的指南,帮助你以更高的技巧应对生活中的复杂性,抓住机遇。
[推荐序二]
向理查德·泽克豪泽的智慧致敬
劳伦斯·萨默斯
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校级教授、荣誉校长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理查德·泽克豪泽是一位卓越的学者,他在经济理论、公共经济学、决策分析、行为经济学以及其他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本著作介绍了理查德的又一项独特贡献。
几十年前,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用来表示“我们知晓却又无法表达的东西”。隐性知识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从如何赢得桥牌游戏到如何维持幸福的婚姻,从如何清晰思考公共政策相关议题到如何拥有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者如何应对并不明朗的各种情况。每个人都拥有隐性知识,只是很少有人能像理查德那样涉猎如此多的领域。
这本书将理查德多年的心血汇聚在一起,用显性而非隐性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的远见和智慧。书中的准则可以使读者像他那样更好地思考和生活。理查德桃李满天下,我们在各处都能听到他的学生们讲述他的逸事,理查德的准则启发了他们更好地思考。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他的准则是一种公共产品。
我有幸与理查德相识已经50多年。我13岁那年与他第一次相见,那时他是我父母的朋友,但不吝与我和我的兄弟们一起玩桥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并非理查德最成功的教学时刻:我们兄弟几个连刚出过的牌都不记得,当理查德开始阐述通过交叉出牌来逐步将对手的大牌钓出的可能性时,我们完全不知所云。
但从深层次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教育意义的下午。我第一次领略到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逻辑来掌握复杂任务的处理,策略需要建立在你的竞争对手也同样会使用策略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决策时需要了解人人都会犯错。这些理念对我的影响远不止牌桌之上。
多年以后,我已成为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和理查德进行过多次交谈。我意识到思考经济问题比阅读经济学文献更加有趣和有用。理查德每次拿起一份《纽约时报》,至少能发现两种专家们分析有误的场景、三个逻辑错误以及四个看似毫不起眼但值得深思的问题。
几年之后,我因为不明病因的重病住院。理查德并非我最亲近的朋友,但是他来得最勤快。他的拜访与其他人截然不同。首先,想要跟上他的想法和思维,我就不得不从对自身疾病的忧虑中抽离出来。通常是医生教育患者和他们的访客,但理查德来访时并不是这样。当时医生对我的症状有两种可能的诊断。理查德向医生询问了这两种疾病在人群中的相对频率。较为严重的那种疾病的患病率是另外一种疾病的1/10,所以我更有可能患上的是其中不太严重的那种。一批又一批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来查房,但没人能回答出这两种诊断出现的相对频率,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这个信息与我的状况毫无关联。他们从理查德那里知道了应该去关注这些疾病的基础患病率,其中有不止一位住院医生感叹,理查德的观点对他们的教育意义比他们过去几周从主治医生那里学到的更大。
在我生病期间以及之后的几个重要节点,理查德用他的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一个道理:人们在春风得意之时,很容易遇到高朋满座、竞相道贺的场景;但人们真正需要新朋旧友的时刻恰恰是自己失意落魄之时。对我而言,理查德长久以来一直是那个雪中送炭的朋友,弥足珍贵。
这本书是在向理查德的智慧致敬,没有人比他更值得这种致敬。我可以向无缘与理查德当面交流的读者保证,这本书物超所值。它可以通过清晰的指导使你更加敏锐和睿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并且还能惠及他人。读完这本书,你会和我一样享有我1968年在桥牌桌上获得的特权——向理查德学习,并将这份教义永久珍藏。
[前言]
用分析思维的智慧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书的目标是帮你更加有条理地分析和思考,我希望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你周围的世界,做更智慧的决策,最终拥有更丰满的人生。这是一个颇有野心的目标,如果没有理查德·泽克豪泽的观点作为基础,我是没有勇气写作本书的。理查德是哈佛大学的一位传奇教授,帮助了我以及很多人向着丰满人生的目标前进。
本书建立在理查德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开设超过40年的一门课——《政策分析框架》(Analytic Frameworks for Policy)的基础之上。
通过从多个角度,包括经济学、决策分析、行为决策、博弈论、运营分析等方面学习分析方法,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他多年前来哈佛大学求学的时候曾上过这门课。他最近写信给理查德说:“你的课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40年过去了,我还能记起许多我们讨论过的内容。我时常用到这些内容,也许更多的时候是无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帮助我理解一些数据或者问题。对此我常怀感激。”
这本书精炼了课程的核心观点,这些观点被理查德提炼成了一句话形式的准则,这使得那些重要的观点可以永垂不朽。理查德已经同他的学生、同事以及合作者持续分享这些准则很多年了,以至于大家都对这些准则记忆犹新。本书中的准则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些准则的用处。第一,它们让我们刚开始思考事情时不再直觉化。例如,绝大多数人会直觉地将好的结果(比如“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和好的决策(“我两年前接受了X公司的雇用”)联系起来,而准则
“好的决策有时也会带来坏结果”可以让我们反抗这种直觉思维。第二,当我们直觉地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却不知为何没有这样做的时候,准则可以帮助修正行为。比如,我们直觉地知道嫉妒无益,有些时候却成为嫉妒的受害者,就像网球运动员会本能地关注竞争对手而非球本身。在网球运动中,“让你的眼睛始终看着球”会帮助我们克服原始的思维惯性。同样,
“莫嫉妒,朋友的成功也是你的荣耀”就是要提示我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有益。
本书是为任何想要进行更有效的分析性思考的人而准备的。尽管本书具有分析性,但它不是数学书,我已尽力使用最少的术语来写作本书。对于想要更深入学习的读者,我提供了一些参考文献和注释。希望不论你此前的分析思维训练如何,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我见证过许多人,拥有多种人生经历、多种教育背景的人——从高中生到物理学博士,都从这些准则中有所收获。
2020年春天,我将理查德最值得铭记的准则清单发给他的前同事、现同事、合作者和学生,邀请他们提交一则关于他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应用其中一条准则的故事。我收到了超过150封回信。本书是在这些准则的基础上组织撰写的,每条准则下都添加了这些提交上来的将准则运用到生活中的故事。书中的一些例子和新冠疫情有关,这是21世纪前20年以来最严重的公共事件之一。政府和个人如何处理此次疫情,很确切地展现了准则的价值。
你将学到如何运用这些准则去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做出更专业和个性化的决策。例如,从世界层面来说,你会了解一个导致病毒感染率下降的核心原因,它很少被提及,却比绝大多数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相似的潜在现象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戒烟后的复吸率逐年走低。你也会理解为什么你不应当对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感到非常惊讶。从职业层面来说,你会学到帮你思考和决策的方法,比如怎么去选择合作对象、怎么决定花多长时间工作,以及许多其他对你的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决策。从个人层面来说,你会学到理查德的一位同事是如何通过概率思考节约婚礼开销的;理查德和妻子萨莉如何在25年前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医疗决定,极大地提高了萨莉的生存概率;为什么理查德要求他母亲的医生立即为她做手术,尽管这位医生建议等待检查结果以确定她是患了阑尾炎还是肿瘤。
谁是理查德·泽克豪泽?你也许会这样问。理查德在费城长大,后来去了长岛。他自1958年来到哈佛大学后从未离开。他从哈佛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然后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任教超过50年。他是计量经济学会、医学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2014年,他被提名为美国经济学会的杰出院士。他与人合作发表了超过300篇学术论文,撰写了大量图书。

准则8好决策不一定会带来好结果
如果有人问,你在过去一年中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是什么,你会怎么说?著有两本关于概率思维和决策的精彩作品的前扑克世界冠军、心理学家安妮·杜克(Annie Duke),曾向全球数百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回答的都是一个结果很好的决定。这表明,很多人将决策质量(我们用当时掌握的信息做出决策的过程有多棒)和结果质量(决策后发生的事情有多棒)混为一谈。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扑克玩家们甚至有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它:结果论。47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统计学课堂上,一个简单的图(见图3-1)经常被用来帮助学生区分决策质量和结果质量。48准则8针对的是一个具体案例的结果,它警示我们,要理解好的决策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否则我们可能会落入“你很不幸”的陷阱。

假设你和伙伴或室友开车去酒吧,你们都玩得很开心,但是你喝了很多酒,而你的伙伴只喝了无酒精的秀兰·邓波鸡尾酒。到回家的时候,你让你的伙伴——他的车技和你一样好——开车送你们俩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醉酒的司机追尾了你的车。你和伙伴都平安无事,但你的车需要大修。
让你的伙伴开车送你们回家是很好的决定。根据当时掌握的信息,你的判断很合理,如果你开车而不是你的伙伴开车,发生车祸的可能性会更高。尽管结果并不理想,这依然是一个好决策。
这条准则适用的情况非常广泛。假设你买了一部新的苹果手机。购机时你需要决定是否同时购买意外保险。你评估了一下,作为那种使用手机非常小心的人,你出意外损坏手机或弄丢手机的可能性很低,保险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没有购买。但三个月后,你去了趟杂货店,手机掉在地上摔坏了。
你可能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后悔你不买保险的决策。甚至,你可能会无比自责,认为不买保险是一项坏决策。但事实上,你得到了一个坏结果,并不意味着你的决策就是一项坏决策。你很少不小心摔东西,这次只不过是个意外。这条准则提醒我们,判断决策的质量,要看你在做决策时知道什么,切忌做事后诸葛亮。
假设你面临一个更重要的决定:你必须在旧金山的工作和洛杉矶的工作之间做出选择。对于自己能否和每个地方的同事融洽相处,在每个城市的生活会有多愉快,你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十分确定。你可以对这些结果的可能性做出明智的判断,但不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如果你决定去旧金山最后却不喜欢它,这不一定意味着你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
理查德以前的学生乔希·亚德利(Josh Yardley)回忆起在理查德的课堂上学到的这条准则如何影响他评估自己的决策时说:“在上理查德的课之前,我对决策质量的评估与决策的结果密切相关,但这往往是无益的。这种评估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结果好,那一定是个好决策;如果结果不好,那一定是个坏决策。但这条准则说,‘不要妄下断论’。每当我想依据决策的结果来给出我对决策的评价时,我就试着放慢自己的思考速度。在不知道结果之前,我该如何判断导致我做出那个决定的过程呢?然后,根据我现在所能观察到的结果,我该如何更新我的判断?关于决策过程的第一个问题训练了我的思维,对评估我最喜欢的运动队、我支持的候选人和我自己所做的决定非常有帮助。”
小到是否为你的手机买保险这样的个人决定,大到如何在危机时刻领导一个组织这样的重大决定,这条准则都适用。在危机时刻,可能所有的结果看起来都很糟糕。这种情况下,你将不得不在各种选项中做出选择,这些选项都将导致糟糕的结果和不可避免但不公平的指责。你要做的就是选择会导致最不坏的结果的那一个。
戴维·埃尔伍德(David Ellwood)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时,就面临过这种选择所有糟糕结果中最好的选项的情况。任何削减预算的做法都将是痛苦的,而一系列的预算削减更是如此。他要解雇的人中没有一个会表示理解,很少有人会为他的选择鼓掌。“问题往往是没有好的结果,这迫使你在痛苦的道路间做出选择。更麻烦的是,最好的道路只有在事后不确定性消除了的时候才可知。而早在知道情况会在什么地方触底,或者会以多快的速度恢复之前,我们就必须决定在哪些领域削减开支,削减多少开支,包括让多少人停职或解雇多少人。”在下一条准则中,我们将再次讨论这种许多结果看起来都很糟糕的决定。
如果不能通过结果的好坏来判断决策的好坏,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呢?关键是要了解你在做出决策时拥有(或可能拥有)哪些信息,然后确定在给定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你是否选择了一条能使你的决策的预期价值最大化的路径。这样做的正式流程是绘制决策树,树上的节点代表选择和随机事件、与每个随机事件相关的概率以及与决策树的每个分支相关的结果。当然,就像投掷硬币或抽卡那样,概率无法被很好地定义。对于你摔坏手机或爱上旧金山的可能性,我们只能给出主观评估。这是导致决策困难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认真考虑概率,甚至完全忽略概率,只会导致糟糕的决策。
虽然对决策树的展开讨论超出了本书的范畴,但它背后的逻辑很简单:面临决策时,想想你拥有的选择;对于每一个选择,再想想此刻每一种不确定的情景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用简单的决策树例子来分析一下是否给你的手机买保险的决策过程。请注意,对于你面临的两种选择(买或不买保险),你可能面临两种情况(手机是否损坏),每种情况都有不同的后果,这取决于你的选择。然后,你可以计算出这两种情况的预期成本(标记为EC)。在这个假设的例子中,购买保险的预期成本(102.50美元)远远高于不购买保险的预期成本(42.50美元)。因此,除非你极度厌恶风险,否则理性的决策就是不买保险。而根据这些假设的数值,如果你把手机摔坏了,你要花费850美元,这是一个糟糕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所做的决定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请注意,预期成本是指如果你多次做出这样的决定,比如说你要购买1 000部智能手机时,你所预期的平均成本是多少。你可能会提出异议,因为你只买了一部手机。然而,在你的一生中,你会做出成千上万个诸如此类的决定,所以思考在许多决定中平均而言会发生什么是有帮助的。
决策树会将所涉及的选择和不确定性可视化,这意味着,即使你不能像手机的例子那样正式地得出决策树问题的解,它也可以提供信息和见解。51此外,即使不画决策树,从其组成部分的角度来思考,也能经常推动你做出更优的决策。2008年,时任肯尼迪学院院长的戴维·埃尔伍德就是这么做的。“我们试着做理查德会做的事情:我们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情境,给每个情境分配了一个粗略的概率,考虑我们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最好的结果,最后回过来看哪个决定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好的结果。我们完全了解自己无法选中事后看来最完美的那条道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行动真的很重要的时候,知道一个人不可能知道理想路线,其实会让我们更有勇气采取行动。”
既然好决策有时会导致坏结果,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建立和执行好的决策流程呢?答案是,平均而言,好决策比坏决策更有可能产生好结果。它们不一定会产生好结果,但会提升好结果产生的概率。如果你始终采用良好的决策过程,你将在多
次决策的过程中积累更好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对你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诚然,好决策可能会导致坏结果,但我们不应就此因噎废食,断定糟糕的结果都是由正确的决定造成的。坏结果往往来自坏决策,特别是当我们冲动行事,仅凭一腔热血做出决定时。关键是要分别对决策质量与结果质量做出判断,问问自己,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举个例子,假设你不喜欢出门时被淋湿。有一天,天气预报说有90%的可能性会下雨,但你决定不带伞出门,结果大雨把你淋成了落汤鸡。除非你对打伞有什么抵触情绪,否则这就是错误决定导致的坏结果。即使最终没有下雨,带伞也依然会是正确的决定。
知道好决策有时会导致坏结果,会让我们在坏结果发生时更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芝加哥大学教授、城市公共卫生研究员哈罗德·波利亚克(Harold Pollack)很好地阐释了这一观点,他是理查德的合著者之一,也是他以前的学生。

准则12 能改变决策的信息才有价值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申请进入大学。在美国,申请者会被分批次告知是否被录取。有些学生很早就能得知心仪的大学是否已经对他们抛出橄榄枝。对于申请者来说,知晓保底学校是否已经录取他们并不会改变他们的决定,他们仍然会等待所有学校的录取决定都出来之后才做出最终选择,有时这会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和延迟。
爱丽丝·希思是理查德的学生和助教,她成功地将这一准则运用在她与美国政府打交道的工作中。人们常要求他人给出一些额外的分析,理由是“这些分析很有趣”。她说道:“在我们汇报某个项目时,有政府官员会要求看家访项目的客户年龄分布,或者项目员工拨出电话的统计情况。我们经常会问对方‘这个信息具体会改变我们的什么决定呢?’如果对方无法回答,我们就认为搜集这类信息的性价比不高,并回绝这个要求。”
克雷格·怀特(Craig White)担任理查德的助教长达4年时间,他现在是波士顿一家创业公司的经理,他在妻子被测出新冠病毒阳性时运用了这条准则。“我的家人坚持认为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测一遍。我直观上认为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全家都需要隔离14天。由于测试不会提供任何有用信息,我不想浪费这些试剂,于是我决定不测。说实话,家里面没人理我,最终只有我自己没做检测!”克雷格的博士论文就是探讨将决策理论应用于医疗问题的,他的家人本该听取他的建议。
理查德常跟大家分享他母亲多年前的就医经历来论证这条准则。他的母亲从外地来探望他和妻子。某天凌晨3点,她把理查德叫醒:“你得带我去医院,我现在痛得厉害。”到了医院,医生说:“你的母亲膀胱感染,我给她开一些抗生素,她应该会感觉好一些。”两天之后,医生打来电话说:“你母亲的化验结果出来了,阴性,这意味着她不是膀胱感染。你马上带她来医院。”
他们赶到医院,医生给他的母亲进行了身体检查,又做了一些化验项目。到下午5点左右,一些结果已经出来了,医生说:“我认为你母亲可能是阑尾炎或肿瘤,但是她的白细胞水平又比典型的阑尾炎患者低;我们检查了她的腹部,看起来也不像是肿瘤。我希望能让她留院观察到明天。我们会随时查看她的状况,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更多。”理查德问:“我猜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动手术对吗?”“是的。”“那就现在开始手术吧,把两套手术器材都准备好如何?”
医生当晚就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发现他母亲的阑尾已经破裂,发展成了腹膜炎(腹部感染),再等一天会非常危险。那位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约50岁的医生说,之前从来没人教过他,“如果有些信息不会影响你的决定,就不要等这些信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