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神农本草经临床常用中药三期汇录

書城自編碼: 408999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藥學
作者: 李浩 吕冰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506646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HK$ 85.8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理智与疯狂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編輯推薦:
1.《神农本草经临床常用中药三期汇录》,其药物先后按照《本经》上、中、下三品,以及草、木、谷、石、虫的次序排列。
2.作为中药学史第一期代表的《本经》以楷体标识,作为中药学史第二
期代表的《本经逢原》以微软雅黑字体标识,作为中药学史第三期代表的《临
床中药学》以宋体标识。
3.每一味中药,首列《神农本草经》原文,以明中药发生之源;次取清代张璐《本经逢原》所录《本经》原文阐释,名之曰【本经释难】,以见《本经》继承发展之流;最后,参考现行《临床中药学》,按照【功能特性】【配伍应用】体例,将《本经逢原》中除【本经释难】部分之外的内容和《临床中药学》药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内容,依类归入各体例之中,以明现代中药学之成。
4.【本经释难】是张璐在继承李时珍《本草纲目》、缪希雍《本经疏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的内容,从藏象、气血、经络的角度来阐释中药的功能和配伍,切合临床的实践。诚如《本经逢原》序:“医之有《本经》也,犹匠氏之有绳墨也……濒湖《纲目》,成则中之集大成……惟仲淳缪子开凿经义,迥出诸方,而于委婉难明处,则旁引《名医别录》等说,疏作经言……聊陈鄙见,略疏《本经》之大义,并
內容簡介:
《神农本草经临床常用中药三期汇录》兼具临床常用中药手册、中药发生学、医家用药经验集三个特征。书中选录的 200余味药均为临床常用中药,便于中医师深入掌握和应用。书籍编撰体例明确区分中药学史的三个典型时期,使读者不得不注意到这种前后传承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读者对现代中药学学术体系建立过程的思考;【专题发挥】部分多为清代张璐的用药心得和相似药物鉴别,可帮助中医师增进用药的深度和广度。本书可为广大的临床医师、中医药研究者、中医爱好者提供参考。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
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
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叶、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
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利,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癥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医之有《本经》也,犹匠氏之有绳墨也。有绳墨而后有规矩,有规矩而后能变通。变通生乎智巧,又必本诸绳墨也。原夫炎帝《本经》,绳墨之创始也。《大观》《证类》,规矩之成则也。濒湖《纲目》,成则中之集大成,未能达乎变通也。譬诸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智巧。能以智巧与人达乎变通之道者,黄帝《灵》《素》之文也。能以炎黄之道随机应用,不为绳墨所拘者,汉长沙一人而已。长沙以天纵之能,一脉相承炎黄之道,信手皆绳墨也。未闻炎黄而外别有绳墨也。
尝思医林学术,非不代有名人,求其端本澄源,宗乎《本经》主治者,
《玉函金匮》而外未之闻也。长沙已往,唐逸士《备急千金要方》独得其髓,其立方之峻,有过于长沙者,后世末由宗之。以故集本草者,咸以上古逆顺反激之用,概置不录,专事坦夷,以适时宜。其间琐琐,固无足论。即濒湖之博洽今古者,尚尔舍本逐末,仅以《本经》主治冠列诸首,以为存羊之意。惟仲淳缪子开凿经义,迥出诸方,而于委婉难明处,则旁引《名医别录》等说,疏作经言,朱紫之混,能无戾乎?昔三余乔子有《本经注疏》一册,三十五年前,于念莪先生斋头曾一寓目,惜乎,未经刊布,不可复睹。因不自揣,聊陈鄙见,略疏《本经》之大义,并系诸家治法,庶使学人左右逢原,不逾炎黄绳墨,足以为上工也。上工十全六,不能尽起白骨而生之。吾愿天下医师,慎勿妄恃己长,以希苟得之利。天下苍生确遵“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戒,跳出时师圈缋,何绳墨之可限哉!
康熙乙亥春王石顽张璐书于隽永堂时年七十有九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为 3卷,载药 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是中药理论的精髓。《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后世几部著名的本草著作,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等,都是由《神农本草经》发展而来。时至今日,《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多数仍是临床常用药,对于中医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编者从《神农本草经》历代发展的角度,展示药物临床使用的演变,编写了《神农本草经临床常用中药三期汇录》。全书以《神农本草经》为主体,汇编了清代张璐的《本经逢原》、汪昂的《本草备要》和现代周凤梧的《实用中药学》、颜正华的《临床实用中药学》,贴合临床,深入浅出,内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目錄
菖蒲[石菖蒲] 1菊花 3人参 5天门冬[天冬] 10甘草 12干地黄[熟地黄 生地黄] 14熟地黄 15
干地黄[生地黄] 17术[白术 苍术] 19
白术 19
苍术 22菟丝子 24牛膝[川牛膝] 26茺蔚子[益母草] 28女萎[玉竹] 30防葵[前胡] 32柴胡 33麦门冬[麦冬] 35独活 38羌活 39 车前子 41木香 42薯蓣[山药] 44薏苡仁 46泽泻 48远志 50龙胆 51细辛 53石斛 55巴戟天 57赤箭[天麻] 58丹参 60蒺藜子[蒺藜] 62肉苁蓉 64防风 65蒲黄 67续断 69漏芦 71天名精[鹤虱] 72决明子 73
兰草[佩兰] 74胡麻[黑芝麻] 116
蛇床子 76地肤子 78茵陈蒿[茵陈] 79王不留行 81升麻 82牡桂[桂枝] 84桂[肉桂] 87槐实[槐角] 90槐花 91枸杞[枸杞子] 92柏实[柏子仁] 94茯苓 95酸枣[酸枣仁] 98蔓荆实[蔓荆子] 99辛夷 101五加皮 102杜仲 104女贞实[女贞子] 105橘柚[陈皮] 106大枣 108蓬蘽[覆盆子] 110藕实茎[藕节] 111鸡头实[芡实] 113冬葵子[冬葵果] 114白瓜子[冬瓜子] 115 丹砂[朱砂] 118石钟乳[钟乳石] 120矾石[白矾] 122朴硝[芒硝] 123滑石 125太乙余粮[禹余粮] 127白石英 129紫石英 130赤石脂 131龙骨 133白胶[鹿角胶] 135阿胶 137石蜜[蜂蜜] 139牡蛎 141干姜 143生姜 145苍耳子 147葛根 148栝蒌根[天花粉] 150苦参 151芎[川芎] 153当归 155麻黄 158通草[木通] 160芍药[白芍 赤芍] 162
白芍 162款冬花 206
赤芍 165瞿麦 166玄参 167秦艽 169百合 171知母 172贝母[川贝母 浙贝母] 174白芷 176淫羊藿 178黄芩 179茅根[白茅根] 182紫菀 184紫草 185茜根 187白鲜皮 188藁本 190狗脊 191萆薢[粉萆薢] 192薇衔[鹿衔草] 194水萍[浮萍] 195地榆 197海藻 198泽兰 200防己 202牡丹[牡丹皮] 204 石韦 207黄芪 208黄连 212五味子 215沙参[南沙参 北沙参] 217桔梗 219栀子 221竹叶 223柏木[黄柏] 224吴茱萸 226桑根白皮[桑白皮] 229枳实 231厚朴 233秦皮 235秦椒 236山茱萸 237紫葳[凌霄花] 239猪苓 240龙眼[龙眼肉] 241桑上寄生[桑寄生] 242合欢[合欢皮] 244干漆 245石南 247梅实[乌梅] 248瓜蒂 250 麻蕡[火麻仁] 252石硫黄[硫黄] 253石膏 255磁石 258阳起石 259鹿茸 261羚羊角 263牛黄 265麝香 267乌贼鱼骨[海螵蛸] 269海蛤 271白僵蚕[僵蚕] 272桑螵蛸 274附子 275半夏 280虎掌[天南星] 283大黄 286葶苈[葶苈子] 289草蒿[青蒿] 291旋覆花 292藜芦 294射干 295蜀漆[常山] 297甘遂 298白蔹 300青葙子 302 雚菌[芦根] 303白及 304大戟 306贯众 308牙子[仙鹤草] 309芫花 311商陆 312羊蹄 314萹蓄 315白头翁 316连翘 317蚤休[重楼] 319夏枯草 320败酱 321白薇 322巴豆 324蜀椒 326皂荚[猪牙皂] 328楝实[苦楝皮] 330郁李仁 332雷丸 333桃核仁[桃仁] 334杏核仁[杏仁] 336假苏[荆芥] 338石胆 340水银 342 铁落 343铅丹 344代赭[赭石] 345犀角 347鼺鼠[五灵脂] 349龟板 351鳖甲 353蚱蝉[蝉蜕] 355 蚯蚓[地龙] 357斑蝥 358蜈蚣 359水蛭 361蜚虻[虻虫] 362.虫[土鳖虫] 363贝子 36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