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編輯推薦: |
写作是孤独的,但每一位作家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倾听的故事。本书收录了三十位作家的深度访谈,既有创作多年、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也有以敏锐笔触捕捉当代社会变迁的年轻写作者。他们谈论自己的写作经历,分享创作的灵感来源,回顾文学如何塑造他们的人生,也探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文学的价值与未来走向。
无论是经典文学、现实书写,还是先锋实验,每一篇访谈都呈现出不同的思考角度,让读者得以窥见作家们如何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如何以语言回应世界。如果你热爱文学,想了解作家们的创作心路,或是在写作中寻找方向,这本书会成为你的灵感之书,为你提供启发与共鸣。
|
內容簡介: |
《文学的现场——作家说》集结了记者蒋肖斌对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度访谈。作品以“现场”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记录作家的创作环境、写作心路及个人经历,呈现他们独特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态度。访谈对象包括冯骥才、张炜、梁晓声等人,涵盖了他们对小人物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文学的理解与热爱。蒋肖斌不仅记录了作家的言谈,还挖掘出他们作品背后的真实情感,展示出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该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现实关怀,成为解读作家作品与思想的重要窗口,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文学导读和思考启迪。
|
關於作者: |
蒋肖斌,女,生于浙江萧山,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报》文化记者
|
目錄:
|
”石一枫:尽职尽责书写小人物 /001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007
冯骥才:我喜欢做的事情里有一点悲壮感 /014
徐则臣:沿着花街,走向我的文学根据地 /019
付秀莹:小说中的人物肯定就是你“自己” /025
路内:自己写的人也得重新理解他 /033
马原:结局好,一切都好 /041
张炜:作家是“心灵之业”,要服从生命的冲动 /049
刘庆邦:请不要叫我“短篇小说之王” /057
陈彦:我也是个装台人 /063
陈彦:永远怀念25岁前在乡村城镇的生命实践 /070
梁晓声:我不信“他人皆地狱”,这使我活得不狡猾 /077
梁晓声:为“80后”中文系大学生写一本书 /083
周大新:婚姻是一座茅草屋 /089
邱华栋: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出发的地方 /097
肖复兴:我不希望把儿童文学写成甜蜜蜜的棒棒糖 /105
余耕:我的小说是写为生存奔波的芸芸众生 /113
那多:想让你相信我,就像相信茨威格的迷咒 /121
六神磊磊:我想讲的是江湖运行的底层逻辑 /127
流潋紫:《甄嬛传》十年后,返身记录日常小欢喜 /135
刘亮程:日常给作家最漫长的陪伴 /141
何建明:为“万鸟归巢”的海归创业青年立传 /149
指纹:不矫情是推理小说的最佳气质 /157
葛亮:中华文化的根基,盛在一箪食的平朴光景中 /163
刘心武:我这株老梅,还能继续报春 /169
沈石溪:写动物小说怎么能避开丛林法则 /175
笛安:“80后”也到了回味“前半生”的时候 /183
关仁山:记录变革中的乡土中国 /191
蔡骏:生活是最大的悬疑 /199
张怡微:捕捉夹缝中的人 /209
叶广芩:那些待过的地方,那些与文学有关的时光 /215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225
刘醒龙:发现历史和现实的破绽 /233
后记:回到文学的现场,抓住那个鲜活的人 /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