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編輯推薦: |
1.新角度、新方向,以人才为切入点,抢占中国新质生产力研究高地。 2.理论与数据相结合,分析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是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最新研究成果。 3.探讨了城市留人、用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升深圳在科创领域的影响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应用,通过深入调研、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城市在吸引、留住和用好新质生产力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
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对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进行了分地区、分城市评估,还对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进行分析,并剖析目前优秀企业或地区的人才驱动案例,总结优秀企业对新质生产力人才研究的心得和收获。
目前,我国新质生产力人才建设的总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城市间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差距较为悬殊,地区间新质生产力人才、各新质生产力人才评价维度之间发展不均衡。结合这一现状,本书从体系、平台、机制和制度四个方面,综合性地对当前构建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新格局提出政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深圳建立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下属的科研机构。主要围绕人才战略、人才治理、人才布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国际人才流动、人才管理、创新人才生态系统等问题开展政策研究和交流。
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在这些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
3.同道猎聘集团,是以科技和大数据驱动的人才服务智能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同道猎聘集团沿着人力资源价值链,持续升级产品和拓展业务布局,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专业、更完善、更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
|
目錄:
|
摘要
引言
一、新质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人才
二、人才指数
三、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1章 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二、评价维度及具体指标
三、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四、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五、完整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六、评价指标体系的边际贡献
第2章 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综合分析
一、评估对象
二、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2023 年、2022 年)综合分析
三、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 2022—2023 年综合变动分析
第3章 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分维度分析
一、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2023 年)分维度分析
二、中国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2022 年)分维度分析
第4章 优秀城市案例分析
一、北京: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地
二、上海:勇立潮头的创新人才高地
三、广州:依托国际人才资源,构建全链条职业技能发展环境
四、深圳:引育用留,打造人才新高地
五、苏州:融合国际视野与区域优势,打造特色人才基地
参考文献
第5章 重点行业新质生产力人才指数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报告
二、大数据行业人才报告
三、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报告
四、新材料行业人才报告
五、生物医药行业人才报告
六、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行业人才报告
第6章 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案例分析
一、科技人才的政策激励与企业发展策略——基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
二、以高质量人才开发与管理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比亚迪的实践
三、向绿求新:绿色人才的政策激励与企业实践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