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非遗-“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丛书)

書城自編碼: 408958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尹忠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31366379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陈寅恪四书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HK$ 316.8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HK$ 74.8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文体旅丛书全面展示了辽宁省地域历史文化风貌和地方历史文化总体特征,突出阐释辽宁在自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脉络。丛书由文化名家倾心创作,图文并茂呈现出辽宁历史人文、工业优势、非遗传承、自然生态、文化风物等诸多方面内容,读者可同时通过通过扫码听书、赏图、看视频等形式全面立体深入了解辽宁之美、辽宁之好。
內容簡介:
本书为尹忠华撰著,对辽宁省内的3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书写,具体包括:东北大鼓、长海号子、金州龙舞、庄河剪纸、大连核雕、海城高跷、海城喇叭戏。琥珀雕刻、煤精雕刻、抚顺地秧歌、丹东鼓乐、辽西太平鼓、辽西木偶戏、古渔雁民间故事、建平十王会等等。作者具有深厚的辽宁非遗研究功底,文字流畅自然、娓娓道来,兼具艺术性与学术性,具有较好的阅读趣味性。
關於作者:
尹忠华,女,著名民俗文化学者,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著有大量非遗主题图书,曾获国家级非遗理论研究奖项多次。
目錄
沈阳东北大鼓 说唱百年风骨1
走近沈阳北市摔跤感受传统体育的力与美6
梨园春色今如许再看评剧“韩、花、筱” 14
闯海人的劳动协奏曲 22
吉祥剪纸的文化之美 30
桃核微雕里的大千世界38
金州城内龙舞欢腾 47
海城高跷: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53
唱响传统地方戏 --海城喇叭戏 58
海城苏氏正骨:技精艺进传三代,杏林飘香百余年 65
精雕细琢岫岩玉 71
满族人家的“纳花绣朵”78
“评书之乡”说评书84
琥珀雕刻:穿越千年的技艺对话 92
煤精雕刻:从矿产资源到文化名片99
辽东山区的烂漫之花 106
紫霞堂里说制砚112
社火“武”技炫舞新春 118百年铿锵 丹东鼓乐 125
少北拳:触手可及的武侠梦 132
当空舞彩练 人偶不了情137
千锤百炼软锡成大器 147
剪下风云 纸上苍生 154
老城盖州 老戏皮影 161
技精艺湛玛瑙雕 168
乐动民间三百年177
黑土地上的快乐良药 183
沧海寻根雁归来 190
月光灯影里的不老记忆 197
辽西朱碌科的“黄河阵”203
辽西朝阳闹社火 211
民族民间音乐的深沉长者 216
太平鼓 舞太平 223
白山黑水间的“讲古”之风 2302
內容試閱
沈阳东北大鼓说唱百年风骨

东北大鼓产生于民间,其表述内容多样化,东北民众听之熟悉、觉之亲切,富有浓郁关东气息,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今历尽沧桑,辉煌百年的东北大鼓,已成为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沈阳东北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源于沈阳,传至广泛
清顺治14年(1657)关东首府从辽阳迁至盛京(沈阳),盛京改称奉天府,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乾隆年间,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东北小曲小调的基础上,演化出一种新的说唱形式,以地域命名,称“奉天大鼓”或“奉派大鼓”。此曲种一经问世,很快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逐渐超出了“奉天”的范围,至嘉庆、道光年间,“奉天大鼓”已成为“东北大鼓”。清末,沈阳曾设“奉天”府,故有“奉天大鼓”“奉调大鼓”“奉派大鼓”之称。
源于沈阳的“东北大鼓”在产生后,很快流传到辽宁省内各地,吉林、黑龙江两省及天津、唐山等地,成为中国北方重要曲种。清末民初“东北大鼓”逐渐形成了五大流派:以发祥地沈阳为中心的“奉调”,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调”,以哈尔滨为中心、流传于松花江以北地区的“江北派”,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调”和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调”。
其实,业内人士一直延传着东北大鼓的两种起源说:一是乾隆年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后来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而演变的。二是原为辽西的“屯大鼓”,道光、咸丰年间,有些艺人进城献艺,后发展为奉天大鼓。清代同治12年,刘世英在《陪都纪略》中说:“讲通套、说的妙、大鼓书、梅花调、漫西城、拔高帽、鼓皮紧、使劲造”,这是东北大鼓当时普及的真实写照。1906年沈阳的《盛京时报》才开始用“奉天大鼓”或“奉天鼓书”之名,1928年奉天省改名辽宁省时,改称“辽宁大鼓”。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光复后,通称为东北大鼓(辽宁省仍一度称为辽宁大鼓)。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