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书写日常生活里的传奇
书写人心最隐秘的角落
强烈的现实性与传奇性
都市人精神的漂泊感
绵长的节奏和韵律感
传统中国的温良敦厚
朴素的情感和包容力
文字干净利落,细节捕捉精准
|
內容簡介: |
“70后”实力派作家鲁敏的小说多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凭借出色的细节捕捉和文字驾驭能力,穿梭于隐秘的历史与纷繁的当下,了无痕迹地缝合着传奇与日常,写出了一个时代斑驳的精神质地。
《镜中姐妹》《思无邪》《致邮差的情书》《惹尘埃》等十一篇作品,既有对历史和人性的凝视与反思,也有对普通人艰难人生与精神漂泊的理解与包容,更有对民间朴素至善的深切召唤,为世风代变之际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与欲望叙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本。
|
關於作者: |
鲁敏,1970年代生于江苏,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代表作《六人晚餐》《奔月》《梦境收割者》《虚构家族》《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作品译为德、法、瑞典、日、俄、英、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多国语言。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现居南京。
|
目錄:
|
目 录
1 镜中姐妹
49 思无邪
93 致邮差的情书
122 燕子笺
162 伴宴
191 惹尘埃
245 谢伯茂之死
263 隐居图
294 徐记鸭往事
323 拥抱
343 写生
|
內容試閱:
|
镜中姐妹
一
小五的命值五十元。生她的那天,街道的计划生育委员会找到家里,罚了父亲五十元。
五十元在1979年,不多也不少。但因为小五还是个女孩,父母就都觉得这五十元真是太冤枉了,尤其是父亲,他简直后悔起来。在小五前面,他们已经一口气生了三胎四个女孩(有一对双胞胎),然后他们停了八年,尽管父亲这时已经快四十岁了,但就像赌徒相信手气可以好转一样,他们决定试试运气再生一胎。没想到,种子才种下去四五个月,一直风传的计划生育却真刀实枪地刮到了县城,每个街道都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一家一家地上门劝说女上环男结扎。父亲有点儿不甘,但他在县第一中心小学做老师,那是为人师表的地方,总觉得面子上有点儿过不去,校长才一开口,他就故作轻巧地一口应承下来:过几天去做掉,保证做掉。做母亲的却相当固执,一直拖延着,找出种种借口,同时她整日重复着一句话,就像一个健忘的演员在练习一句拗口的台词:你不想试试吗?我真的有感觉,这次可能就是个男的呢。父亲被说中了心事,并且被母亲的“感觉”和沉着的坚决所感染,他默许了母亲的拖延,并像一个心照不宣的同谋那样找出种种借口对付成立不久、毫无经验的计生办。当他们绞尽脑汁再也无法找到新的借口的时候,计生办终于意识到某种阴谋,他们冠冕堂皇地到父亲家坐了一整天,并最终与心虚的父亲、疲惫的母亲达成协议:次日到县医院引产。
小五在胎中似乎有所感应,当天夜里,母亲腹痛如割,见红下水,一切症状都表明:小五提前四十天早产了。母亲虽痛苦难挨,但她却在汗水和血水中面呈欣慰之色。然而,当疼痛在高峰戛然而止,小五细如发丝的哭声如寒夜中的一道微弱烛光照亮父亲沮丧的脸色,母亲生产的喜悦在瞬间被巨大的绝望、自责取代,她不用看就知道:又是一个丫头!
考虑到父母曾答应次日引产,但被非人力因素才导致超生,计生办只罚了父亲五十元,并免去了停课一学期的处罚,尽管如此,由于中年得子这一理想的彻底破灭,父亲还是对小五充满了他无法意识到的一丝积怨。
给这孩子取个名儿吧。月子里,母亲几乎是小心地请求说。就叫小五好了。父亲心不在焉地回答,说这话的同时,他正在诵读一篇佶屈聱牙的楚辞,似乎想把下半生全都投入古汉语的海洋,做一个知识深奥得失去意义的小学语文老师。
母亲更加沉默了,本来,她是特意选了父亲读书的时候请他取名,一番心思白费了。她不能不想到从前,她第一次怀孕,那时父亲多兴奋啊,他早备好了名字,一下子想了两个,他得意地对年轻的母亲说:预产期是三月份吧,就叫春华,不错吧?等你生第二个,我们就叫秋实。男孩女孩都适合,怎么样?我们就生一男一女吧……然而,春华、秋实全是女孩。父亲有点失望,但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他满怀希望地看着母亲的肚子再次变大,这次大得超出想象——是个双胞胎!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全是女孩。对接踵而至的女孩儿深感厌倦且绝望的父亲这时已经失去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文采与浪漫,他随着前来喝满月酒的亲戚们胡乱叫着:大双、小双。这名字尽管平常了些,却也恰如其分。最可怜的是小五,小五,这名字算什么呢。母亲又开始流泪了,她的最后一个月子,泪水泡得她的双眸失去了最后一丝光泽。生完小五,她就彻底成了一个中年妇人了。
这一年,春华、秋实已经上初中了,而大双小双也已成为父亲所在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她们每天放学回家,看到的就是母亲披散的头发、哇哇乱哭的婴儿以及一大堆散发着臭气的尿布,春华和秋实每日以划拳决定由谁来洗尿布;大双小双则轮流分工:一个去唱着儿歌晃动摇篮,另一个得以悄悄溜到厨房,偷吃没有了热气的鸡汤。很快,父亲下班回来了,每天一进门,他就觉得自己是从一个课堂来到了另一个课堂,甚至后者更令人烦躁。他于是用工作一天后的疲惫为借口,一边准备简单的晚饭,一边训斥两个大的两个小的,在训斥的过程中,他偶尔会停在小五的摇篮边,小五在摇篮中用她尚没有视力的双眼对着任何发声音的地方露出高兴的笑容。可能正是缘于摇篮中的某种直觉,小五从小就认为,如果按照对自己的喜好程度把家中的成员排个队的话,可以有三个层次:母亲小双(心疼、关注)、大双春华秋实(若有若无)、父亲(漠然、厌烦)。小双与别的姐姐们不同,她最爱笑,她在小五摇篮边唱歌的次数最多,并且只有她的歌声带有真正的柔情蜜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