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近代思想流派与代表人物:杨天石文集(肆)本书是杨天石先生近代思潮与人物研究合集,从思想史的角度展现了百年前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知识分子思想的变化与革新。

書城自編碼: 40895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学者
作者: 杨天石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020222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言皆有本,论从史出
追求历史真相是历史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本书作者杨天石先生治史几十余载,阅读史料万卷,从各类公私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找寻人物的思想痕迹,梳理思想变化的线索。
★求实探新,述往思来
“杨天石先生的历史研究,既保有自己的主体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史料,绝不歪曲妄解。”作者在探讨历史人物、事件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认知,而这认知又完全合理的建立在史料与考据之上,史中有思想、有精神、有现实关切。扩展了我们对历史进程的观察、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历史与当下的关系。
★史料翔实,内容繁多
本书涉及对孙中山、黄遵宪、鲁迅、胡适、钱玄同、章太炎、罗隆基、邓演达、张继、刘师培、黄遵宪、冯桂芬等十余位民国大家的思想研究,考据了《新青年》《李大钊文集》《陈独秀散文》《鲁迅文集》等几十部著作以及海内外档案、史料,加深了我们对民国知识分子的认知。
★金冲及、刘梦溪、王奇生、雷颐等名家推荐
★封面采用烫金工艺,制作精良,值得珍藏

杨先生由人物研究入手,探求近代史上的思潮变化。思想史研究看似入门甚易,似乎人人皆可大略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扎实的思想史研究需要过硬的研究功夫,从各类
內容簡介:
本卷收录作者社会思潮研究及一些文化大师的专题研究,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展现了百年前近代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知识分子思想的变化与革新,再现了那一代人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不朽岁月。本书重点梳理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儒学的看法、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文艺思想变化等,涉及黄遵宪、鲁迅、钱玄同、章太炎、张继等数十位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深刻揭示了近代思想变化的内核、缘由、过程、成就、不足等。 最后附录了作者杨天石先生这一横跨文史哲三界大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心得。
關於作者:
杨天石 ,男,1936年生,江苏泰州兴化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著作二十余种。
目錄
目 录

“考证确凿”与思想的力量 雷颐
一? 近代思潮
儒学在近代中国 3
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 15
一、清末天赋人权思想的输入与“国民国家”思想的萌生 15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6
三、陈独秀的“国民政治”与李大钊的“唯民主义” 21
四、胡适、罗隆基的人权思想 22
五、邓演达等第三党的“平民政权” 26
六、民盟等中间党派提倡的“中国型民主” 27
七、中共的“真正民主共和国”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 29
八、尾语 33
邹容自贬《革命军》 34
苏、陈译本《惨世界》与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 37
一、既是译作,又是革命宣传品 37
二、为什么选中了雨果及其《悲惨世界》 43
三、苏、陈译本《惨世界》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47
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头 52
托尔斯泰《致一个中国人的信》 55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张继 58
《天义报》《衡报》对“社会主义讲习会”活动的报道 61
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 67
一、绝望于民族民主革命 67
二、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攻击马克思主义 73
三、“完全平等”的无政府乌托邦 75
四、以“劳民”为革命动力 82
五、被吹胀了的“男女革命”论 87
六、歌颂中国封建社会 90
七、必须善于识别并抛弃各种高调 94
刘师培的平均奇想 96
刘师培的“水灾共产主义” 99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 103
一、三种国粹主义思潮 104
二、《国粹学报》诸人与章炳麟的国粹主义思想 107
三、《国粹学报》诸人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与局限 111
四、国粹主义思潮窒息近代革命文化人的创造活力 117
五、国粹主义思潮的复古性质及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命运 120
六、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及其对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期待 122
陈独秀组织对泰戈尔的“围攻” 124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二? 文艺思想研究
冯桂芬对桐城派古文的批判与冲击 131
黄遵宪厚“今”重“我”的文学思想 137
一、接受“善变”的表扬 138
二、“别创诗界”的理想 140
三、“新派诗”与“新体诗” 143
邓实与湖海有用文会 146
三? 黄遵宪论丛
海外偏留文字缘 157
读黄遵宪致王韬手札 160
一、向维新派转化 162
二、讨论琉球问题 166
三、警惕沙俄向东方扩张 170
四、函件价值 174
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176
一、黄遵宪的生平与思想 176
二、黄遵宪的文学主张 180
三、黄遵宪的诗作 184
黄遵宪传 191
一、亘古未有的“奇变” 192
二、在科举的道路上徘徊 199
三、随使日本 208
四、在美国 218
五、编写《日本国志》 227
六、从伦敦到新加坡 236
七、反映民族的深重灾难 244
八、参加“变法”活动 253
九、南归乡居 270
十、生命的最后几年 280
十一、结束语 292
四? 鲁迅论丛
释“挤加纳于清风,责三矢于牛入” 297
《中国地质略论》的写作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护矿斗争 301
读《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辩证》 306
鲁迅早期的几篇作品和《天义报》上署名“独应”的文章 312
越社和南社 316
鲁迅和越社新考 318
附一 :越社成立叙 320
附二 :越社简章 321
“咸与维新”的来历 322
周氏三兄弟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325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读鲁迅与胡适轶札 330
五? 钱玄同论丛
钱玄同与胡适 337
“小批评,大捧场” 337
初次相识 341
关于中国小说的讨论 343
《尝试集》及其批评 346
张厚载风波 349
在《新青年》同人的矛盾中 353
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356
为“汉字改革”放炮 360
对溥仪出宫的不同态度 364
同心“驱虎” 366
《钱玄同成仁纪念歌》与《胡适之寿酒米粮库》 368
国难期间 372
“只努力做工,就好像永永不死一样” 374
振兴中国文化的曲折寻求 376
—论辛亥前后至五四时期的钱玄同
一、主张“师古”“复古”“存古” 377
二、一百八十度的方向变化,激烈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385
三、振兴中国文化的三个方案:“输入”“新作”“改革” 394
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值得警惕的教训 400
论钱玄同思想 402
—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
一、无政府主义 402
二、反传统思想 405
三、欧化思想 410
四、自由主义思想 414
五、整理国故思想 417
六、文学革命、汉字革命思想 422
七、既要倡导改革,扶植新芽,又要防止偏激、过当 425
汉字“横行”与钱玄同 428
钱玄同自揭老底 431
潘汉年与钱玄同 434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钱玄同日记》(整理本)前言 441
六? 胡适论丛
溥仪出宫、胡适抗议及其论辩 451
《醒世姻缘传》与胡适的“离婚”观 456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跋胡适、陈寅恪墨迹 461
胡适撰写的一篇白话碑文 465
胡适与杨杏佛 468
一、异国唱和的诗友 468
二、“君作游天龙,吾为笼内鸡” 476
三、分道翱翔中的相互关怀与支持 480
四、争取“庚款”中出现的分歧 484
五、分歧的加深 487
六、射向胡适的一箭 491
七、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中 493
八、对于杨杏佛之死的评论 497
胡适与陈光甫 500
一、早期交往 500
二、共同争取美援 503
三、相互间的信任与支持 506
四、再次联手争取美援 511
五、胡适动员陈光甫出山 516
六、晚年的接触 523
蒋介石与晚年胡适 526
一、胡适流亡美国,接到流亡台湾的蒋介石信函 526
二、胡适支持雷震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
??主张“用负责态度批评实际政治” 532
三、胡适向国民党“七全大会”提出五点希望 535
四、胡适回台,向蒋介石提出“逆耳”之言 538
五、胡适选举蒋介石为“第二任总统” 540
六、胡适为蒋介石祝寿惹祸 545
七、蒋介石称赞胡适“品德高尚”,胡适直言“总统”错误,
??蒋介石在日记中指斥胡适为“妄人” 550
八、胡适反对修订出版法,蒋介石认为“胡适荒谬言行,
??最为害国”,将其视为“反党分子” 557
九、在蒋介石心目中,胡适由“妄人”“无赖政客”,
??升级为“反动敌人” 561
十、提倡思想自由,反对文化专制,拒当“孔孟学会”发起人 563
十一、胡适始而坚决反对蒋介石“三连任”,终于缄默不言 566
十二、雷震等人筹组“反对党”与胡适的“反对” 573
十三、雷震被捕、判刑与胡适的“大失望” 575
十四、胡适以不谈雷震为条件会见蒋介石,
??要求给予组织新党的人士以“雅量” 581
蒋介石为胡适“盖棺论定” 584
附录
我和民国史研究 591
初涉学术之途—研究中国文学 591
探求天人之道—研究中国哲学 593
三迁乃至归宿—研究民国历史 595
民国史之外 601
我的历史追求 604
內容試閱
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头〔1〕
读者也许以为本文是在讲一则关公战秦琼式的故事。拿破仑,法国人;华盛顿,美国人。他们与章太炎国籍不同,生活年代也差得很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章太炎咋会要砸他们的头呢?
谓予不信,有文为证。
那是在 1907 年,章太炎正在日本东京编《民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官制索隐》,本来是研究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的,然而,作者的笔锋突然一转,写道:“藉令死者有知,当操金椎以趋冢墓,下见拿破仑、华盛顿,则敲其头矣!”请看,这里写得明明白白,足证笔者没有瞎编。中国旧俗一向以扰人丘墓为极大的不道,然而,章太炎却不管这一套,他要到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坟墓里去“敲”,也就是砸,而且是用“金椎”,金者,铁也,分量不会很轻。看来,章太炎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很有点愤懑之气呢!
几年之前,章太炎可不是这样儿。那是在 1903 年,他正和康有为辩论中国革命问题,把拿破仑与华盛顿二人简直捧上了天,称之为“魁梧绝特之彦”,称之为“二圣”,甚至誉之为“极点”。康有为认为,中国一时产生不出华盛顿这样的人物来,因此不能革命。章太炎同意这一看法的前半部,但他表示:“中国亦望有尧、舜之主出而革命,使本种不亡已耳。何必望其极点如华盛顿、拿破仑者乎!”显然,在章太炎那时的眼中,拿破仑、华盛顿这样的洋圣人,要比尧、舜这样的国产圣人高明。
真是世事茫茫,浮云苍狗。几年之间,拿破仑、华盛顿的身价就大起大落,从九天跌入了九渊。这种变化并不止发生在章太炎身上,柳亚子 1907 年有诗云:“华、拿竖子何须说?”把华盛顿、拿破仑称为“竖子”,也是很不敬的。
鸦片战争中,中国人被西方打败,于是转而学西方。开始学船坚炮利与声、光、化、电,后来学民权与立宪,再后来学民主与革命。到了 1903 年,民主与革命的调子高唱入云,拿破仑、华盛顿这两位资产阶级革命的鼻祖也就成了“极点”。其后是大批人出洋,章太炎本人也于 1905 年到了正在学习西方的日本。一看,不对了,所谓民主,不过是富人的民主,而且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怪事和丑闻。于是,失望、愤懑之情油然而生,拿破仑与华盛顿的身价也就随之暴跌。在《官制索隐》中,章太炎激烈地指责西方的选举制度,认为所谓“代议士”(议员),大都耗资巨万,靠钻营入选,与中国的“行贿得官”并无两样。他说:民主立宪,世人都以美、法两国为榜样,但现在法国的政治,全靠贿赂,美国人也要通过行贿才能致身显贵,实在“猥贱”得很。其所以幻想手持“金椎”,以拿破仑、华盛顿的头作为挞伐对象者,盖为此也。章太炎这个人爱冲动,又不懂得历史主义,其幼稚、偏激之处,读者谅之!
那么中国怎么办?
章太炎想来想去,觉得西方民主的脓疮是议会,于是惨淡经营,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代议然否论》,主张“代议”必不可行,议员决不可选,同时提出了一个从多方面“恢廓民权,限制元首”的方案。例如,提高法官的权力,不论是总统,还是百官,有了过失,或者溺职受贿,法官都可以“征之”“逮之”“治之”;倘若法官执法不公,老百姓可以要求“学官”集中一批法学家来共同处治法官,等等。然而,不知道是章太炎觉得这个方案未必可行,还是因为对中国历史过于有感情了,他有时又觉得,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也并不坏,开元、贞观年间,中国不也治理得很好吗?于是,他又表示:“盛唐专制之政,非不可以致理。”甚至说:“今之专制,直刑罚不中为害,他犹少病。”这就又转而肯定封建专制主义了。
章太炎的矛盾反映了近代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困惑。他们失望于西方民主模式,而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只能向后看。然而,向后看又是没有出路的。
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而不是从民主复归专制。
〔1〕 原载《光明日报》,1987 年 2 月 22 日。录自杨天石《哲人与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张继
谁是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答曰张继。无政府主义在 20 世纪初传入中国。1903 年前后,马君武、马叙伦、杨笃生、蔡元培、金天羽等人均曾撰文对之做过介绍,但是,服膺最早、身体力行、组织团体、宣扬倡导的积极分子,却不能不首推张继。
张继,字溥泉,河北人。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1899 年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善邻书院和早稻田大学。他愤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立志排满,曾组织青年会,创办《国民报》,是留日学生中最早出现的革命分子之一。1903 年,因与邹容等强剪留学生监督姚文甫的辫子,被逐回国。回国后,积极参与《苏报》《国民日日报》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他以自然生为笔名翻译并出版了意大利人马拉叠斯达(另译 :马拉泰斯塔)的《无政府主义》一书,书前有“燕客”一序,中云:

吾愿杀尽满洲人,以张复仇大义,而养成复仇之壮烈国民;吾
愿杀尽亚洲特产之君主,以洗亚人之羞辱,为亚人增光;吾愿杀尽
政府官吏,以去一切特权之毒根;吾愿杀尽财产家、资本家,使一
国之经济均归平等,无贫富之差;吾愿杀尽结婚者,以自由恋爱为
万事公共之基础;吾愿杀尽孔、孟教之徒,使人人各现其真性,无
复有伪道德之迹。

通篇不作任何具体分析,不讲任何斗争策略,笼统地鼓吹一个“杀”字,典型地反映出无政府主义者狂热、极端、偏激的特点。这个所谓“燕客”,其实就是张继自己。1940 年,张继回忆这本小册子时曾说,他当时的思想是“四万万人要杀去一万万”云云。
1907 年初,张继与日本无政府主义者幸德秋水、山川均、堺利彦、大杉荣等过从密切。幸德秋水等组织社会主义金曜(星期五)演讲会,因此,张继也和刘师培等共同组织社会主义讲习会。8 月 31 日,该会在东京清风亭召开第一次会议,张继在会上声明:该会的目的在于“诠明无政府主义”。此后,张继多次在该会演说,成为留日中国学生中宣扬无政府主义的重要骨干。在此期间,他又从日文转译了德国无政府主义者罗列的《总同盟罢工》一书。该书反对武装起义,也反对社会斗争,认为总同盟罢工是反抗资本主义的“第一流革命方法”,“容易叫最大多数人来加盟,收最大的功效”。章太炎一度非常欣赏这种斗争方式,曾经为该书写过一篇序言,天真地设想:只要全体劳动者发动起来,罢工七日,那么,不仅统治者的粮饷勤务无从筹措,而且连军队也无法发挥作用。“虽有利器,且缩不前”了。
1908 年初,日本政府开始镇压社会党人和无政府党人。1 月 17 日,幸德秋水等举行第二十次演讲会,被日本警察围捕。张继是演讲会的参加者,一度被日警抓住,但随即被群众抢救出来。此后,他不得不逃亡欧洲。
在欧洲,张继继续考察西方无政府主义者的主张和活动,并和东京的刘师培等人保持密切联系。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无论行何种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均当以劳民为基础”,要求仿照法国的办法,在中国各省设立劳民协会。他并要求中国革命党人日后“循一堂堂正正之路混入会党之中,脱卸长衣,或入工厂,或为农人,或往服兵”,从而为中国革命奠定基础。4 月 23 日,他在伦敦东区(贫民窟)访问了德国无政府主义者洛克尔。洛氏表示:“现今世界欲行无政府主义革命,其有趣之地方:一为欧洲,一为美国,一即中国,我甚愿往中国研究。”张继则向洛氏介绍了中国会党的情况。同月,张回到法国,除与吴稚晖等人往来,参与编辑无政府主义的刊物《新世纪》外,又特意跑到“鹰山共产村”,该村位于法国西部沙列威尔附近的森林中,有农田百亩,母牛一头,两层楼房一栋,为一伙信仰“无政府共产主义”的人所创办,以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为目的,成员有犹太人、西班牙人、俄国人、波兰人、法人、华人等十余名。张继每天穿着西方“劳民之衣”,在田间耕种,还经常跟着一个俄国人推车到邻村卖菜,大声吹喇叭,招徕顾客。多年以后,张继对这一段生活仍念念不忘,他回忆时说:“在山中三月之久,未耗费袜子。每晨牛叫与红日并升于森林之中,其自然之美,至今尚悬于脑际。”
还在 1903 年,张继就有严重的民族自卑感,认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比较起来,“其人也已非人,人皆嫌其秽臭”。在“共产村”期间,张继给章太炎写过一封信,中称:“已作世外人,从此种麦种菜,不与外人交接。”又称:“张继原是屁也不值的东西,不过比中国狗×的四万万人高多了。”信中,张继并预言:“中国人种不久将灭。”章太炎见信后,极为反感,复信讥刺说:“做世外人很好,莫若做法国人才好!”张继后来抛弃了无政府主义。据他说,其原因在于:“想来想去,这虽不是落伍,这总是空想的,是佛教所谓极乐世界,是耶稣教所谓天堂,是不能达到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