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HK$
74.8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HK$
54.8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HK$
64.9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HK$
85.8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HK$
437.8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HK$
65.8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1.本书吸收了行业20多年的技术沉淀并融入比亚迪的工程实践,以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将创新设计技术与项目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动力系统静态设计及性能设计的基础上,由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单点创新、电动力总成的融合创新延伸至整车工程上的动力系统集成创新。
2.内容系统,案例详细。介绍了动力系统各个部分的结构组成、技术原理以及创新设计方案,以比亚迪智能猎跑SUV腾势N7为例,层层深入并给出比亚迪技术创新案例。
3.本书适合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从事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层层递进地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背景、创新开发方法及工程实践应用。首先介绍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设计框架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技术及创新方案,然后沿着动力系统的开发路线,重点阐述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设计基础、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创新设计开发以及纯电动汽车电动力总成创新设计开发等内容,另外还介绍了上述设计开发所涉及的架构设计、仿真试验以及设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案例。本书适合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从事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廉玉波,196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在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工作,历任上汽集团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现为比亚迪首席科学家。
|
目錄:
|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历程2
1.2.1 全球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背景2
1.2.2 我国纯电动汽车创新发展历程2
1.3 我国纯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战略4
1.4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开发策略6
1.4.1 纵向单点创新实践7
1.4.2 横向融合创新实践8
第2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静态设计9
2.1 概述9
2.2 纯电动汽车整车尺寸框架设计9
2.2.1 X方向尺寸框架12
2.2.2 Y方向尺寸框架15
2.2.3 Z方向尺寸框架16
2.3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架构设计18
2.3.1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构型18
2.3.2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器件耦合方式19
2.3.3 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布置方式21
2.3.4 电驱动总成技术现状24
2.4 纯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26
2.4.1 纯电动汽车的需求特点及技术趋势26
2.4.2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基本内容28
2.4.3 行业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趋势37
2.5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41
2.5.1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特点41
2.5.2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基本流程41
2.5.3 纯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示例43
2.6 纯电动汽车充电设计53
2.6.1 纯电动汽车充电的特点53
2.6.2 纯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评价指标54
2.6.3 纯电动汽车充电关键影响因素55
2.6.4 纯电动汽车充电匹配设计60
第3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性能设计66
3.1 概述66
3.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设计66
3.2.1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特点66
3.2.2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67
3.2.3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关键影响因素68
3.2.4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设计要求71
3.3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能设计72
3.3.1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的特点72
3.3.2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评价指标73
3.3.3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关键影响因素77
3.3.4 纯电动汽车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设计79
3.4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能设计83
3.4.1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的特点83
3.4.2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84
3.4.3 纯电动汽车制动性关键影响因素85
3.4.4 制动性匹配设计92
3.5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能设计98
3.5.1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的特点98
3.5.2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评价指标99
3.5.3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关键影响因素105
3.5.4 纯电动汽车纵向驾驶性匹配设计107
3.6 纯电动汽车NVH性能设计112
3.6.1 纯电动汽车NVH的特点112
3.6.2 纯电动汽车NVH评价指标113
3.6.3 纯电动汽车NVH关键影响因素115
3.6.4 纯电动汽车NVH性能设计116
3.7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选型匹配119
3.7.1 电压平台的定义及选取原则119
3.7.2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122
3.7.3 性能仿真校核128
第4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开发133
4.1 概述133
4.2 动力蓄电池电芯创新设计133
4.2.1 动力蓄电池电芯材料133
4.2.2 动力蓄电池电芯结构139
4.2.3 动力蓄电池电芯工艺142
4.2.4 动力蓄电池电芯安全防护144
4.3 动力蓄电池系统结构创新设计149
4.3.1 动力蓄电池系统结构149
4.3.2 动力蓄电池系统配电技术153
4.3.3 动力蓄电池系统粘接技术156
4.3.4 动力蓄电池系统密封技术158
4.3.5 动力蓄电池系统底部防护技术162
4.3.6 动力蓄电池系统热失控防护技术163
4.4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创新设计166
4.4.1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概述166
4.4.2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方案168
4.4.3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算法模型171
4.4.4 动力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创新178
4.5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创新设计182
4.5.1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功能概述182
4.5.2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182
4.5.3 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创新188
第5章 纯电动汽车电动力总成创新设计193
5.1 概述193
5.2 多功能创新设计194
5.2.1 高低压充电功能设计194
5.2.2 充电与驱动功能融合197
5.2.3 电池脉冲加热功能198
5.3 高动力性设计199
5.3.1 电机高转速设计199
5.3.2 减速器传动比设计201
5.4 效率提升设计203
5.4.1 电机效率提升设计203
5.4.2 电控效率提升设计207
5.4.3 电源效率提升设计212
5.5 热管理性能设计214
5.5.1 电机与减速器热管理设计214
5.5.2 功率模块散热设计221
5.5.3 主动加热功能融合222
5.6 电连接设计223
5.6.1 电容母排与叠层母排设计224
5.6.2 连接工艺设计227
5.6.3 接插件电连接设计231
5.7 NVH性能设计236
5.7.1 整体结构NVH设计237
5.7.2 电机NVH设计240
5.7.3 减速器NVH设计244
5.7.4 电控NVH设计246
5.8 EMC设计250
5.8.1 电动力总成的EMC需求250
5.8.2 电动力总成的EMI源头与耦合路径251
5.8.3 电动力总成的EMC设计案例255
5.9 电动力总成的发展趋势261
5.9.1 深度集成化261
5.9.2 模块化264
5.9.3 平台化264
5.9.4 变速器多档位化265
第6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创新集成设计267
6.1 概述267
6.2 电池/车身一体化创新设计267
6.2.1 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的构成与特点268
6.2.2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方案268
6.2.3 电池/车身一体化系统设计要点270
6.3 电动力总成充电/加热/驱动一体化设计277
6.3.1 充电/加热/驱动一体化的构成与特点277
6.3.2 充电/加热/驱动一体化的技术方案278
6.3.3 充电/加热/驱动一体化系统设计要点281
6.4 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耦合一体化设计283
6.4.1 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耦合一体化设计的构成与特点283
6.4.2 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耦合一体化技术方案284
6.4.3 整车热管理耦合一体化系统设计要点290
参考文献 294
|
內容試閱:
|
随着全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变革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纯电动汽车作为当下重要的科技集成产物以及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正伴随国家纯电驱动战略与产业绿色化转型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新一轮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战略竞争对象。我国自21世纪前后开始进行电动汽车领域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三纵三横”科技战略和国家引领政策逐步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开发与实践,在科研界与产业界都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历经初期的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以及全国推广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电动汽车构建了全方位及系统化的政策、技术、产业、产品、市场、标准的综合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率先迈入全面市场化阶段,由此造就国内自主品牌不断地推陈出新,各类纯电动汽车产品争相竞技,创新发展已然成为新时期下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本书吸收了行业20多年来的技术沉淀并融入比亚迪的工程实践,集中论述并展示比亚迪刀片电池、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CTB)、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纯电专属e平台3.0等体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应用。
本书以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发展为切入点,将创新设计技术与项目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动力系统静态设计及性能设计的基础上,由动力蓄电池系统的单点创新、电动力总成的融合创新延伸至整车工程上的动力系统集成创新,详细介绍了动力系统各个部分的结构组成、技术原理以及创新设计方案,层层深入并给出比亚迪技术创新案例,期望能为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从事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技术创新思路,推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在未来汽车行业中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本书由廉玉波、凌和平、黄伟和谭易编著,另外还有60余位资深专家和工程师提供了技术支持,他们都是具有多年汽车产品开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在此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与谅解!
廉玉波
2024年夏 深圳
在这个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创新并行的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赋能,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换道超越,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已经连续实现9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8月底,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3%,中国正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电动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代表,正快速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能源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比亚迪本着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历经20多年的努力奋斗,凭借其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方面的颠覆性核心技术,从中国本土的领军者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先者,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杰出代表。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国家zhuo越工程师廉玉波博士及其团队将其20多年的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凝练,所编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设计与工程应用》无疑将为这一波澜壮阔的汽车变革浪潮增添一股动力。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创新设计与工程应用》是一部专注于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专业著作。该书以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为对象,以创新性思想贯穿始终,全面探讨了动力系统静态设计、动力系统性能设计、动力蓄电池系统创新设计与开发、电动力总成融合创新设计以及动力系统与整车的集成创新设计等方面。书中不仅系统性地展现当下动力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还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展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是一部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专著。该书基于工程应用角度,对动力系统的创新开发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纵向单点创新到横向集成创新的全过程,并通过刀片电池、八合一电动力总成、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等量产技术案例对动力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的作者均来自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开发一线,具有多年的创新开发经验,他们不仅深耕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还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敏锐洞察,精心打造了这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著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立体的知识体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该书的出版,将成为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它对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够为读者提供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前沿技术,拓宽电动汽车行业的创新交流与实践,为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创新模式与思路。
应廉玉波博士之邀为这部在电动汽车理论与技术、结构与系统等领域集大成之著作写序,我倍感荣幸!期待本著作能推动和引领我国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进,在电动汽车的创新设计与开发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共同开创一个更加绿色、智能、美好的出行未来。
孙逢春
2024年秋 于北京橡树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