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HK$
86.9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HK$
195.8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夯实创新基层党建,增强扶志扶智引擎:一、主要做法与成效;二、基本经验与启示。市场引擎驱动产业“舰队”,利益链接蓄足脱贫“动能”:一、做法与成效;二、经验与启示。全力打造“三项工程”,推动“粤式”教育扶贫:一、“粤菜师傅”工程,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风味之路”;二、“南粤家政”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之路”;三、“广东技工”工程,脱贫奔康的“技能之路”。厚植乡村文明,营造乡村文化新风尚: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谋养文明乡风;二、倡导多策并举,优化文化服务;三、保障文化民生,改善文化治理;四、沈某多业发展,强化文化联合。
|
關於作者: |
纪彬,男,1980年8月出生,籍贯广东汕头,助理研究员,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委书记,历任学校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乡村振兴研究。自2013以来一直分管学校扶贫攻坚工作,对高校扶贫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有关研究得到省市职能部门的采纳。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省市研究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的研究成果《广州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化环境条件暨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战略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 主持课题以及获奖情况: 1.《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策略研究》(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2009-2010) 2.《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广东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路径和对策研究》(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第一负责人,2008-2009) 3.承担广东省扶贫办、广东省公共事务与社会治理研究会课题《广东省“智志”双扶的实践、基本经验与方向》,为广东接下来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经验。 4.《加强广东高校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研究》获广东党的建设研究会2015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获二等奖。 5.主笔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高校党员数量和质量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广东省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问题》获省委教育工委领导肯定。另外还参与广东省、广州市研究课题多项,如《珠海市产学研合作战略研究》(珠海市软科学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2008-2009),《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主要执笔人,广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2003-2004),还参与若干项横向课题研究。党建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先后获省党建研究会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加强广东高校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研究》)1次、三等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研究》)1次,省高校党建研究会论文(《“一带一路”视角下出国(境)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研究》)一等奖1次。
|
目錄:
|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第一节 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延伸
第二节 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演进过程
第三节 乡村振兴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第二章 国外“乡村振兴”做法简介
第一节 美国的“郊区建设”
第二节 英国的“农村中心村”建设
第三节 法国的“乡村振兴计划”
第四节 日本的“造村运动”
第五节 韩国的“新农村运动”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的要求
第一节 五大振兴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第二篇 实践篇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
第一节 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形式与内涵
第二节 广东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经验总结
第三节 大学生中长期乡村实践经验总结——以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山区计划为例
第四节 大学生短期乡村志愿服务经验总结
第五节 大学生乡村社会调查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实践
第一节 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形式
第二节 大学生进行乡村产业经营
第三节 大学生回流乡村就业创业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乡村文化传承
第一节 大学生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形式
第二节 大学生讲好乡村文化建设的政策
第三节 大学生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
第四节 大学生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篇 案例篇
中山大学:开设“耕读研学”劳动教育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活动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班”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团”社会实践“三下乡”暨科技帮扶活动
华南农业大学:有梦的地方就有梦之队
南方医科大学: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华南师范大学:以教育暖人心,以关爱伴成长
广东工业大学:以梦筑桥,以理想构筑人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籍师生看到了蒲芦洲村的美丽蝶变
广东医科大学:为青少年播撒自我保护的种子
岭南师范学院: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情暖关怀服务
广州大学:用“新闻扶贫”点燃传播之光
南方科技大学:大学生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助理”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青年视角关注民生国情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直播带货、电商培训,助力地方脱贫攻坚
广州软件学院:打造乡村特色墙绘“党史学习长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