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編輯推薦: |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学好本门课程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作好铺垫,是衔接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本书的内容编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书中设计项目导入、学习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链接和数字资源。
|
內容簡介: |
”本课程采取项目知识点教学,内容结构分为六个模块:
第一模块 细菌学总论,共四个项目: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
第二模块 细菌学各论,共六个项目:病原性球菌、肠道杆菌、厌氧性细菌、分枝杆菌属、其他致病性细菌、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三模块 免疫学基础,共六个项目: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补体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免疫系统、免疫应答。
第四模块 真菌学 ,共一个项目:真菌。
第五模块 病毒学,共六个项目: 病毒概述、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逆转录病毒、其他病毒。
第六模块 人体寄生虫学,共四个项目:人体寄生虫学概述、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
本书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他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
|
關於作者: |
袁力,女,汉,陕西省汉中市人,医学学士,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2018年11月起任汉中市健康管理与促进协会副会长,2023年7月起任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等职业院校分会副会长。
|
目錄:
|
微生物学概述 1
学习主题一 细菌学总论
项目一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5
任务一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5
任务二 细菌的结构 6
任务三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12
实训工单 细菌革兰染色 15
项目二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 17
任务一 细菌的生长繁殖 17
任务二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9
任务三 细菌的人工培养 21
实训工单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和细菌的接种 24
项目三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27
任务一 细菌的分布 27
任务二 细菌的消毒与灭菌 27
实训工单 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消毒与灭菌 32
项目四 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 34
任务一 细菌的致病性 34
任务二 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36
任务三 医院感染 38
任务四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39
实训工单 内毒素的检测——鲎实验 42
学习主题二 细菌学各论
项目五 病原性球菌 45
任务一 葡萄球菌属 45
任务二 链球菌属 47
任务三 奈瑟菌属 50
实训工单 病原性球菌的形态及血浆凝固酶试验 54
项目六 肠道杆菌 55
任务一 概述 55
任务二 埃希菌属 56
任务三 沙门菌属 58
任务四 志贺菌属 61
任务五 弧菌属 63
任务六 其他肠道杆菌 65
实训工单 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 68
项目七 厌氧性细菌 69
任务一 厌氧芽孢梭菌属 69
任务二 无芽孢厌氧菌 71
实训工单 芽孢染色法 74
项目八 分枝杆菌属 75
任务一 结核分枝杆菌 75
任务二 麻风分枝杆菌 76
实训工单 抗酸染色法 78
项目九 其他致病性细菌 79
任务一 动物源性细菌 79
任务二 嗜肺军团菌 80
任务三 白喉棒状杆菌 81
任务四 铜绿假单胞菌 82
任务五 百日咳鲍特菌 83
任务六 流感嗜血杆菌 83
实训工单 病原菌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85
项目十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86
任务一 支原体 86
任务二 衣原体 87
任务三 立克次体 88
任务四 螺旋体 90
任务五 放线菌 92
实训工单 冷凝集实验 95
学习主题三 免疫学基础
免疫学绪论 98
项目十一 抗原 100
任务一 抗原的概念、特性与分类 100
任务二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01
任务三 抗原的特异性 102
实训工单 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105
项目十二 Ig与抗体 107
任务一 Ig与抗体的概念 107
任务二 Ig的结构 107
任务三 Ig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09
任务四 五类Ig的主要特性 110
任务五 人工制备的抗体 111
实训工单 双向免疫扩散实验 113
项目十三 补体系统 114
任务一 补体系统概述 114
任务二 补体系统的激活 115
任务三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17
实训工单 50%溶血实验(CH50)测定补体 120
项目十四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 122
任务一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122
任务二 HLA分子结构 123
任务三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24
实训工单 盐水交叉配合实验 127
项目十五 免疫系统 128
任务一 免疫器官 128
任务二 免疫细胞 129
任务三 免疫分子 131
实训工单 E花环试验 134
项目十六 免疫应答 136
任务一 固有免疫应答 136
任务二 适应性免疫应答 138
实训工单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44
项目十七 病理性免疫应答 146
任务一 超敏反应 146
任务二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缺陷病 151
实训工单 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 154
项目十八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156
任务一 免疫学检测 156
任务二 免疫学预防 162
任务三 免疫学治疗 163
实训工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65
学习主题四 真菌学
项目十九 真菌 167
任务一 真菌的基本特性 167
任务二 致病性真菌 169
实训工单 浅部真菌临床标本检查 172
学习主题五 病毒学
项目二十 病毒概述 174
任务一 病毒的基本性状 174
任务二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78
任务三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181
实训工单 病毒血清鉴定——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甲胎蛋白 184
项目二十一 呼吸道病毒 185
任务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 185
任务二 其他呼吸道病毒 187
实训工单 病毒的血清学实验——红细胞凝集实验 191
项目二十二 肠道病毒 193
任务一 脊髓灰质炎病毒 193
任务二 其他经肠道感染病毒 194
实训工单 病毒的动物接种法 198
项目二十三 肝炎病毒 199
任务一 甲型肝炎病毒 199
任务二 乙型肝炎病毒 200
任务三 其他肝炎病毒 203
实训工单 HBV血清学检测——反向间接血凝实验 207
项目二十四 逆转录病毒 209
任务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9
任务二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 212
实训工单 病毒的血清学鉴定——中和试验 214
项目二十五 其他病毒 216
任务一 狂犬病毒 216
任务二 虫媒病毒 217
任务三 出血热病毒 218
任务四 疱疹病毒 219
实训工单 病毒的鸡胚培养法 223
学习主题六 人体寄生虫学
项目二十六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226
任务一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226
任务二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28
任务三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229
实训工单 绦虫 232
项目二十七 医学蠕虫 234
任务一 线虫纲 234
任务二 吸虫纲 242
任务三 绦虫纲 252
实训工单 吸虫 259
项目二十八 医学原虫 260
任务一 医学原虫概述 260
任务二 叶足纲 261
任务三 鞭毛虫纲 263
任务四 孢子虫纲 267
实训工单 原虫 274
项目二十九 医学节肢动物 275
任务一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275
任务二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277
实训工单 医学节肢动物 280
参考文献 282
|
內容試閱: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因此,为顺应教育改革需求,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融入了更符合现代化教学的
内容。
不同于传统教材中以知识体系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本书更强调以单个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将各个学习模块任务贯穿起来,注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基础的实践和应用,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和学习者之间深层次互动。总体来讲,相较于传统教材,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
1.体现校企双元
本书充分体现新教学计划的特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
2.搭配丰富的微课资源
本书设置了学习目标、思维导图、案例引入、知识链接、课后习题及实训工单模块,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践经验。本套教材在撰写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相应的微课视频、图片、课件等数字化资源,通过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纸质教材体系完整、数字化资源呈现多样化和服务个性化的特点,并通过二维码技术,建立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机联系。
3.采用任务式编写方法
本书以国家职业标准技能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本书共分为6个学习主题,每个主题下细分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配有课后习题以及实训工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本书由袁力、文雪担任主编,任方媛、李文敏、王翠华、徐娜担任副主编,孙小华、张迁、吉晨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具体分工如下:袁力编写项目一至项目三和项目六,张迁编写项目四和项目五,文雪编写项目七至项目十二,李文敏编写项目十三至项目十五和项目二十,王翠华编写项目十六至项目十八和项目二十五,任方媛编写项目十九和项目二十七,徐娜编写项目二十一和项目二十八,孙小华编写项目二十二和项目二十三,吉晨编写项目二十四、项目二十六和项目二十九。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内容上的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日后修订完善,不胜感激!
编?者
2024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