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时光里的中国:老物件

書城自編碼: 40890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随笔
作者: 孟祥静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38256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孙机谈文物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HK$ 52.8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編輯推薦:
古老物件载时光,岁月流转映辉煌。
老物件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深情回望,也是对过去时代的温暖记忆
內容簡介:
“时光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以敏锐的文化洞察与温暖的文学笔触,讲述了那些远去的传统元素,重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套丛书从老味道、老手艺、老物件、老民俗、老家风五个主题入手,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与文化内涵的元素。每一个主题开篇都有主题介绍,涵盖概说、历史源流、制作方法及文化内涵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老物件》通过一件件古老的生活用品,带领读者穿越时光,回到那个质朴、温情的年代。书中介绍了石碾、风箱、缝纫机等老物件,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人们的情感记忆。通过对这些物件的文化解读,读者不仅能重温那些美好的岁月,更能感受岁月沉淀下的温暖与情怀。
關於作者:
李路,出版人,曾策划出版“幽雅集”“中国符号”等优秀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最美中国文”系列、《甜橙树》等多部畅销童书。著有《月清:月明欲素愁不眠》《竹冷: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作品。
孟祥静,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点校出版元代别集丛刊《张之翰集》,著有《旖旎人生的玄淡超脱:说骈文》《诗歌里的传统节日》等作品。
目錄

远去的农具

石碾  002
石碾碾过日落与星光/ 张静 008
石碾/ 宋新明 012
石磨 014
石磨记/ 刘善民 019
石磨/ 宋新明 023
水碓/ 陈理华 027
碌碡  030
石碌碡/ 宋新明 036
耙  038
小耙轻摇的时光/ 宋新明 043
镰刀  050
剒麦刀/ 吕桂景 057


淡出的人间烟火

风箱 062
风箱记忆/ 张静 067
井 072
古井记/ 任随平 078
村井/ 姚永涛 081
蓝花嗉子东井水/ 李秋生 087
缸 098
粮缸岁月/ 宋新明 103
泡菜坛/ 彭忠富 110
窖 120
山药窖/ 刘善民 125
炕 130
怀念土炕/ 张静 135


岁月留痕的生活物件

扇子 142
忘不了的芭蕉扇/ 郑自华 150
蒲扇/ 张冬娇 154
篦子 156
篦子/ 陈绍龙 162
算盘 166
算盘里打出一片天地/ 郑自华 171
蓑笠 174
披蓑戴笠去莳田/ 张冬娇 179
纺车 184
纺车嗡嗡转人生/ 尹桂宁 189
缝纫机 196
母亲的缝纫机/ 赵锋 201


那些年的记忆

电影说明书  208
电影说明书,见证历史的活档案/ 郑自华 214
贺卡 218
片片贺卡寄祝福/ 邱保华 222
年历片 224
五彩缤纷的年历片/ 郑自华 228
连环画 232
小人书,不能忘怀的记忆/ 李秋生 238
小人书/ 沈出云 243
大哥大 248
两毛换一万,“大哥大”显神威/ 郑自华 251


渐行渐远的老物件

瓦 256
瓦:典当的旧物/ 曹文生 262
屋顶上的老瓦/ 姚永涛 266
渔网 270
罾网扳过/ 虞燕 275
搪瓷  282
搪瓷碗的故事/ 郑自华 287
搪瓷缸子/ 邹剑川 290
搪瓷茶桶/ 邹剑川 293
粮票 296
刻骨铭心话粮票/ 郑自华 300
內容試閱
石碾
石碾作为一种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产生较早,据说是鲁班发明的。在古代,家务劳作大都由妇女承担,因为生产工具简单,故而劳动量较大。有一年夏天,有位老婆婆嫌天气太热,就让儿子把舂米的石臼搬到了门口的大树下。老婆婆在树下舂米凉快多了,但舂米也是一项体力活儿,老婆婆在劳动的间隙,一边擦汗,一边喝水。这时,从村外过来一头毛驴,一个戴着草帽的人坐在毛驴上。来到跟前,那人跳下毛驴,礼貌地与老婆婆打招呼,并向老婆婆借水喝。老婆婆一边把碗递给来人,一边说:“罐里有水,自己倒吧。这么热的天,你到哪里去啊?” 那人放开毛驴让它去吃些路边的青草,同时回答老婆婆的问话:“找活儿干,家里人都要等着吃饭啊!”历史
两人闲聊了起来,没想到毛驴吃了几口青草后就被石臼里的稻谷吸引了,趁主人不注意,吃起了粮食。咯吱咯吱的咀嚼声惊动了聊天的两人,那人慌忙起身去赶毛驴。毛驴一惊,转头就跑,恰巧缰绳缠在了石臼上,就把石臼拉倒了,稻谷撒了一地。毛驴拖着石臼乱跑,石臼从稻谷上轧过,老婆婆着急地大喊:“你看你的驴,糟蹋了我多少稻谷!”那人停止了追驴,反倒对地上被石臼轧过的稻谷产生了兴趣,蹲在地上认真地查看,发现有些稻谷的壳已经开裂并脱
落。那人这才站起身叫住了毛驴,并对老婆婆说,会赔偿稻谷,让老婆婆帮忙找些木棍。老婆婆听那人说会赔偿稻谷,也就帮忙去家里找来了木棍。这时,那人从驴背上取下工具袋,拿出刨子、凿、斧子等工具,不一会儿,做好了一个木架。他将木架安装在石臼上,把毛驴套在木架前,并找来两块石板放在地上,把稻谷撒在石板上,让毛驴拉着石臼在石板上来回碾压,没多久,稻谷就轧完了。老婆婆一看,稻谷不仅壳脱得干净, 米碎得也少。她一天要舂的稻谷才一会儿工夫就舂好了,她十分高兴,也不让那人赔偿稻谷了。
这人便是鲁班,他后来又把石臼改造成磙,底座的石板也改成圆的,并用石块垫高,原来舂米用的木杵改造成横棍,这样在没有毛驴时,靠人力推动石磙就轻松多了。由于是在撵驴时想出的办法,鲁班就给这种工具起名为“碾”。
这是关于石碾来历的一个传说。从传说可以看出,石碾起源于传说时代的杵臼。黄帝、尧舜时期已知“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石碾最早见于东汉的文献记载,东汉末年的《通俗文》记载:“石轹谷曰辗。” 但有人认为其产生要早于汉朝,至迟在春秋时期便已产生。笔者认为其产生应早于有文献记载的年代,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具体产生于何时当以文献记载或出土文物为准。
魏晋南北朝是石碾的普及阶段。《魏书· 崔亮传》记载: “亮在雍州,读《杜预传》,见其为八磨,嘉其有济时用,遂教人为碾。” 杜预是魏晋时期的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因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杜预在研究前代谷物加工工具时,创造出用水力推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可以同时推动几个碓舂米,提高了效率。崔亮是北魏时期的大臣,在雍州为官时,感于杜预“为八磨”,“有济时用”,于是,在雍州推广碾这种谷物加工工具。崔亮为仆射时, “奏于张方桥东堰谷水,造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 推动制造水碾磨,在整个国家推行。
唐朝时石碾延续过去的形式,在使用范围上除了碾米,还用来碾茶等,如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 碾槽,用橘树之木做的最好,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碾槽内圆而外方。晚唐诗人司空图有诗《暮春对柳二首》: “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司空图还有《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客来须共醒醒看,碾尽明昌几角茶。”
宋元时期,石碾发展成砣碾和辊碾两种形式。砣碾是保持过去结构的石碾,这种石碾有单磙的,也有双磙的。辊碾是新产生的没有碾槽的石碾,这种石碾都是单磙的,磙的形状为圆柱体,碾压面积较大,效率大大高于砣碾。
元朝以后出现了较多的农业专著,对石碾均有详细的记载。如元朝的《农书》对辊碾便有记载:“旋碾旋收,易于得米,较之碾,疾过数倍,故比于鸷鸟之尤者,人皆便之。” 河北磁县还出土一种元朝时军用的石碾槽,这种石碾槽应是供军队磨粮之用。明朝的《天工开物》不但详细记载了石碾的使用,还配了图。如“攻稻” 条下记载:“击禾、轧禾、风车、水碓、石碾、臼、碓、筛,皆具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石碾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渐渐被人们遗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