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正心之念与修身之思》是作者在教育人文精神和“生活即教育”理念引领下,对现代社会中个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理性思考,主题集中在“正心”和“修身”两个范畴,充分体现了当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者以随笔的形式书写,对具体环境中的个人存在和发展进行了潜在的教育学关注,内容通俗而深刻,体现了教育之道和“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既具有理论的严谨性,又具有面向实践的生动性。
|
目錄:
|
目录正心之念3 一 克服麻木的精神状态4 在物的世界里5 印象“精神困顿”9 精神贫乏与心态浮躁14 克服麻木的精神状态16 走出推磨或推水车的怪圈19 意识从当下的逃逸22 抖落困顿与远离孤*24 避免生命意义缺失的可能性27 也不能迷信思想的力量29 至少不能没有希望的兴趣32 意会“*重要”的相对性34 思索心灵的空荡36 放空心灵的意蕴38 人是有限的,却可以憧憬无限40 诗人们度假过后还会回来42 无限的视野中有无数值得忠敬的事物44 心灵说起来只有一个季节46 心灵的迟钝48 生命不是零碎的表象50 好的和真的一样重要55 二 迷茫之时只朝向光明56 正道要有人走才能不荒59 尊贵之人宜远离荒唐62 须敬畏公共的和绝对的64 “投机”是要不得的66 给生命留一点诗和远方68 迷茫之时只朝向光明71 不忘以诙谐和智慧为内核的趣味73 无差等地对待各种事物76 心情愉快地做正确的事情79 万物复苏时当屹立而行81 让生命的姿态舒展一些83 可以把理想主义作为业余爱好85 好心情也是生产力87 莫要轻易怀疑人生的意义90 我没有信过命,也没有不信过92 五常中的“智”究竟是什么94 非认识意义上的复杂就需要简单化96 德性的心理学意义98 道德两难不是问题101 三 美好是心灵与事物合成的效果102 德性中的言行功夫103 思考在时代的交接时刻106 “我”在哪里108 天干物燥111 存在者的真实存在113 剧情的世界有什么意思115 不确定性的实质117 有趣的“审美安全”问题119 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老鬼121 理智的要旨123 善意的层次127 美好是心灵与事物合成的效果129 四季各有其美好130 未蒙尘的心灵不可塑134 静下心来并不容易136 *立的人一定有自己的难处138 随波逐流源自不由自主141 成败输赢都是人类自己的事情143 同情的难144 哪有什么天生的乐天派146 辩证的思维和情感148 不速而至的雅戈尔时代修身之理153 一 为改变自己寻找理由154 法自然智慧,演顺理成章156 心理建设与生活哲学160 追寻积极价值共识的凝聚作用163 想长成什么样子就做什么样的人167 逆“躺平”而动169 努力做生命时间的主人171 为改变自己寻找理由173 学会从游戏中受益175 在宁静和有序中对激越的修饰178 知疲倦,顺自然180 珍惜梦想的天赋和权利182 人生当思183 静思于静默之中186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187 创造有色彩的闲暇时光189 任何处境中的人们最好都不要躺平191 意识不能随信息的碎片化而碎193 确实有捷径可走,但是 195 警惕虚荣程度的升级197 把心灵从浮世中分离出来198 对于自我中心,还是要预防为主200 角色和责任意识可重要了202 实行与论道的和谐共存205 社会化是一种选择206 价值思维与人的存在状况209 二 深究我们做事的态度210 个人的精神建设212 共识与群体生活214 能量守恒与人生的定数218 人与世界的相互激活220 精神内耗的消解222 深究我们做事的态度224 如何抑制目的性过强的副作用228 怎么对待昨天和明天231 怎样才能自在和自足234 有没有不需要战胜的困难236 心态是如何形成的239 或可夜读《春秋》241 格局的背后有什么243 我们能把握什么245 善人是怎样形成的247 如何解决心灵脆弱的问题250 如何能够忙碌而快乐251 心怎么就能静下来253 人间如集市,人生即赶集255 心远地自偏258 这也是一个问题261 读深刻的书滋养智力,做艰难的事磨砺智力265 三 一筹莫展时须重建心境266 塑造灵魂即塑造自我269 好风景都在寺庙的周边271 帕麦斯顿的信条需要怀疑275 道德相对主义贻害无穷277 修养与理性和尊严有关278 任性来自个性表现的失度280 积极奋进还须附加正确的价值引领282 希望和担忧的微观沉思286 马不停蹄只是为了逃避虚空289 戏与人生难以两分291 得与失整体上是平衡的294 良善的实践需要配上一定的原则296 一筹莫展时须重建心境298 对“自觉”的心理学议论301 总有什么在考验着我们303 走向自信的三部*304 教训比经验更深刻也更可靠306 作为生活技艺的解释307 养生在无雪的冬天309 想起了“行路人”313 四 摆脱思维的固化314 如果每一个人 317 苏醒318 姓名粗记可以休320 如果把人为的统统视为自然322 累和困不一样324 摆脱思维的固化325 哪有什么复杂327 从爬山和转湖出发的自问自答329 其实就没有什么他乡331 稳健有时候会被误认为保守333 经一蹶者长一智335 与自然的相处337 急躁的逻辑339 选择的困惑341 绵绵细雨中的纪先生343 岁月也会老的345 师傅呀,我理解了你347 走出迷宫以后去哪里348 收成如何完全取决于个人351 超越专家思维和专家人格354 智力的真诚与心性的平和356 各求所需,各得所求358 凡体验均不无意义360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