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提出并论证了特色鲜明的融价值链、知识链、实践链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系统阐述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文科探索与实践;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根据国外新文科建设发展趋势,探索中国特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新模式,即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宽厚基础的交叉融合知识体系、跨学科沉浸式综合创新实践三者的深度融合。
本书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案例,论证了新文科建设中国化,为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和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林经济管理推进新文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项目批准号:2021140070)的研究成果。
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研究实施。
本书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文科探索与实践为例,采取演绎与归纳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特色鲜明的融价值链、知识链、实践链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通过“四节点一保障”来实现。即加强专业认知,强化通识教育,深化专业知识,挖掘前沿知识,在创新实践中形成中国新范式。同时构建起“三融三化”支持保障系统。
本书为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和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
關於作者: |
沈月琴
----------------------------
沈月琴,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赴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访问研究。兼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现代乡村林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社会工作,被中国林学会聘为“中国林业智库专家”。
自1986年始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生态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林经济管理推进新文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项目批准号:2021140070)的主持人。长期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三农”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特别关注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的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东南亚环境与经济发展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30余项,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和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科研成果奖励共1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4篇,第一作者出版《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及政策工具》等学术专著7部,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0部。《浙江省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关于完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政策的建议》等获得省部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8项。
罗士美
----------------------------
罗士美,助理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实验室建设与改革、教育生态与智慧教育等方面研究;主持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项目20余项;在《Forests》《计算机仿真》《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成果一等奖等7项;获得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1项等。
吴伟光
----------------------------
吴伟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天目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林业碳汇)核心成员。兼任国际期刊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SSCI/SCI一区)副主编、中国农村发展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青年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森林碳汇经济与政策、生物质能源发展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中国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多件成果要报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12项, 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优秀成果奖等近10项。
尹国俊
----------------------------
尹国俊,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浙江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三五”“十四五”学科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三农创业与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在《财贸经济》《科研管理》《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出版财政部“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世界经济》等教材2部;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蔡细平
----------------------------
蔡细平,博士、副教授、硕导,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资源管理、生态管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获省级领导批示2件;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林业部梁希科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3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李兰英
----------------------------
李兰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现代乡村林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集体林经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林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经济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在《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林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其中一作3部,出版教材6部,其中主编2部。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胡云云
----------------------------
胡云云,助理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持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以经管类专业为例》《“杭州创新大走廊”建设视角下学术创业活动校际协同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排序第二)、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成果奖(本科)特等奖(排序第五)等奖项。
刘强
----------------------------
刘强,副教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负责人,MSU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率与效率分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智享杯”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
目錄:
|
第一章 新文科建设背景 /1
第一节 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 /3
一、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趋势 /3
二、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文科力量 /8
三、产业与信息技术革命催生新文科 /10
第二节 学术大转型 /12
一、学术大转型的国际趋势 /12
二、学术大转型的国内需求 /14
三、学术大转型下的中国新文科 /17
第三节 农业农村变革 /21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求 /22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 /23
三、农林经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24
第二章 新文科建设理念与思路 /29
第一节 全人教育理念 /31
一、全人教育理念的源与流 /31
二、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 /34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 /38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 /38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应用 /41
第三节 新文科建设思路 /46
一、强调学科交叉 /47
二、注重课程复合 /48
三、倡导通才培养 /50
四、深化产教融合 /52
五、重视课程思政 /54
第三章 农林经济管理“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 /57
第一节 全人教育理念视角下的“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思路 /59
一、“三链融合”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 /60
第二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价值链 /63
一、渊博雅正的塑造 /63
二、知农爱农的涵养 /65
三、“三农”情怀的锤炼 /65
四、大国“三农”的自信 /66
第三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链 /68
一、通识知识 /68
二、学科知识 /70
三、专业知识 /71
四、前沿知识 /72
第四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链 /74
一、多视角认知实践 /74
二、高阶性专业实践 /75
三、多维度跨学科实践 /76
四、项目式创新实践 /77
第四章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行动 /79
第一节 新文科建设顶层设计 /81
一、目标与定位 /81
二、改革举措 /84
三、存在的问题 /88
第二节 价值塑造行动 /90
一、课程思政建设 /90
二、生态育人 /96
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实践育人品牌建设 /102
四、价值塑造行动建设成效 /106
第三节 知识重构行动 /109
一、背景与意义 /109
二、主要做法 /111
三、存在的不足 /119
第四节 实践提升行动 /121
一、以全产业链能力提升为导向,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学院 /121
二、以乡村工作能力提升为导向,创建“百村工程”
实践教学基地群 /124
三、以跨界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实施“学科竞赛进课堂”工程 /126
第五章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建设保障 /131
第一节 建立“学科—专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133
一、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科制 /133
二、“学科—专业—支部”三位一体组织体系 /134
三、农林经济管理“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取得成效 /137
第二节 组建多跨协同师资队伍 /138
一、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 /139
二、注重教学与科研融汇,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141
三、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师资国际化合作 /142
四、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143
第三节 搭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平台 /145
一、建立科研创新平台,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汇 /145
二、建立经管实验中心,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147
第四节 持续改进质量文化 /150
一、建立共识 /150
二、强调评估和反馈 /152
三、激励创新 /154
四、质量文化价值观 /156
第五节 激励约束政策机制 /158
一、激励约束政策的理念与目标 /159
二、激励约束政策的实施与运作 /161
第六章 新文科建设展望 /165
第一节 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发展的态势 /167
一、国内发展态势 /167
二、国外发展态势 /171
第二节 新文科建设的挑战与问题 /173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博弈 /173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173
三、师资队伍与能力建设不足 /174
四、教学评价体系尚不明确 /174
五、统筹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175
第三节 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175
一、新文科建设思路 /175
二、新文科建设举措 /179
参考文献 /183
后记 /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