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日浮生
》
售價:HK$
79.2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HK$
396.0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HK$
107.8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HK$
160.6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江苏地区是六朝考古的重镇。近些年来,江苏的考古工作者围绕建康城、铁瓮城、溧阳古县城等六朝重要城址展开了系列探索与研究,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着六朝社会生活、葬地空间、佛教寺庙、石窟寺、运河交通、中外交流等六朝文化体系,深化了六朝文明及其文化辐射力的认知。
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文化大发展,民族大融合,不断丰富的考古资料证实六朝时期的华夏文明进程。南方地区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改写了中国空间发展的格局,文化结构与区域社会的重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六朝文明,其文化风格对当时的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波及。
六朝城市与文明研究是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课题,江苏溧阳吉县遗址系我院主持发掘的重点项目。2019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溧阳古县遗址连续多年开展发掘工作,取得了诸多重要收获。首先,明确了六朝古县城的规模布局,厘清了城址四至和城门、道路的分布。溧阳古县遗址的发掘工作始终秉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坚持发掘信息“一张图”的城市考古思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在整体思路中逐步探索,发掘工作精耕细作,关键局部细致解剖,逐渐明晰了古县城的城墙与城门分布,揭示了城内“十”字干道、城外环城路网及排水系统,首次较为完整地揭露了六朝时期县城遗址的结构布局,确认为六朝“永平”“永世”县治所所在。第二,揭露城址内外的重要建筑遗存,细化了六朝县城的功能区划。建筑是城市属性的重要标志,不同级别的建筑遗存代表了不同属性的城市内涵。六朝县城作为当时政治体制下的重要基层治理机构,城圈范围、城门和道路设计、建筑规模等县级行政配套设施当与其时规制相符。同时,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或风格又会有一些区域性的特点,如吉县遗址的建筑遗存多用木桩地钉加固基础、蚬螺壳当石灰使用等,这应是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城内中北部揭示的六朝建筑遗存多期叠压,说明城中方位的重要性;建筑堆积中出土建筑构件以青砖、筒瓦、板瓦、瓦当居多,建筑等级颇高。城外西北部高地揭示的六朝“外圆内方”建筑形制特殊,基址解剖面透露的信息说明,“方圆建筑”至少存在三期营建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礼制意义。城外东北部发现的南朝院落建筑遗存布局规整、规模颇大,体现了城外建筑空间的营建布局。此外,调查与钻探揭示出临河码头类遗存、城内外联通的路网及水网遗存、城址南侧的水坝遗存、城址外围山地上的墓葬遗存等,由此组成的六朝县城功能空间逐渐清晰而明朗。第三,遗址内出土了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的六朝时期生产生活器物,包括瓷器、陶器、铁器、青铜器、石器、木器、建筑构件等,涵盖了其时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器尤其丰富,器形多样,窑口众多,涵盖越窑、德清窑、洪州窑、岳州窑等多个窑口产品。这为我们科学探索六朝县城的生产生活、技术工艺、文化交流、商品贸易、水运交通等提供了翔实且难得的实物资料,为深入解读溧阳古县遗址的重要历史文化内涵打下坚实的物质信息基础。
以六朝县城遗存的发掘揭示为依托,逐步开展六朝物质技术、水运交通、文化交流、县城与都城、大一统国家形成等方面的课题探索,将会进一步推动六朝考古的深入研究,并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突破进展提供动力支撑,把江苏地域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积极推进江苏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细化六朝县城遗存的考古研究,还可为探索六朝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一体文化、中华统一格局形成等提供重要参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
目錄:
|
江苏溧阳古县遗址
——六朝县城考古的重大发现
图版
一碗
二盏
三盘
四杯
五钵
六罐
七洗、盆
八壶
九灯盏
十器盖
十一砚台
十二瓮棺
十三其他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