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47.8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售價:HK$
273.9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HK$
65.9
|
內容簡介: |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5版)》共九篇三十四章。**篇总论,叙述了X线成像的物理基础、数字X线成像基础、X线防护、对比剂、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及应用评价;第二篇数字 X线成像技术,叙述了 X线成像设备与成像技术、X线造影检查技术、人体各部位 X线摄影技术;第三篇CT成像技术,叙述了CT构造与成像原理、CT成像基本概念与检查方法、CT检查技术、CT成像质量控制;第四篇DSA成像技术,叙述了DSA设备及成像技术、影像导向的介入治疗技术、DSA检查技术;第五篇 MRI技术,叙述了磁共振成像原理与磁共振成像系统、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磁共振成像应用技术、 MR图像质量控制、MRI检查技术;第六篇超声成像技术,叙述了超声设备与成像基础、心脏超声检查技术、胸腹部超声检查技术、浅表器官及血管超声检查技术、介入超声;第七篇核医学成像技术,叙述了核医学设备及显像原理、核医学显像技术、常见的核医学显像方法;第八篇放射治疗技术,叙述了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模拟定位计划设计与执行、放射治疗技术;第九篇医学影像信息与人工智能及图像打印技术,叙述了医学影像信息技术、图像打印与图像显示技术。
|
目錄:
|
目录**篇 总论第一章 X线成像的物理基础 1第一节 X线产生及其特性 1第二节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第二章 数字 X线成像基础 7第一节 数字图像的特征 7第二节 数字图像的形成 9第三节 数字图像的处理 10第四节 数字图像的评价 18第三章 X线防护 22第一节 X线对人体的危害 22第二节 X线的防护要求 24第三节 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25第四章 对比剂 28第一节 X线对比剂 28第二节 MR对比剂 31第三节 超声对比剂 33第五章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及应用评价 35第一节 D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5第二节 CT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5第三节 DSA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7第四节 M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8第五节 超声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9第六节 核医学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0第七节 放射治疗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1第八节 医学影像信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1第二篇 数字 X线成像技术第六章 X线成像设备与成像技术 44第一节 X线设备的分类及其构成 44第二节 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7第三节 DR成像技术 54第四节 DR成像新技术 59第五节 乳腺 X线成像技术 68第七章 X线造影检查技术 85第一节 消化道造影检查 85第二节 其他部位造影检查 86第八章 人体各部位 X线摄影技术 88第一节 头部 X线摄影 88第二节 脊柱与骨盆 X线摄影 90第三节 四肢 X线摄影 97第四节 胸腹部 X线摄影 113第五节 特殊摄影体位 116第三篇 CT成像技术第九章 CT构造与成像原理 125第一节 CT的基本构造及附属设备 125第二节 CT成像原理 129第十章 CT成像基本概念与检查方法 132第一节 CT基本概念与扫描方法 132第二节 CT检查前准备 140第十一章 CT检查技术 143第一节 颅脑 CT检查技术 143第二节 急诊脑卒中 CT检查技术 145第三节 鞍区 CT检查技术 148第四节 眼及眼眶 CT检查技术 149第五节 鼻骨 CT检查技术 149 第六节 耳部 CT检查技术 150第七节 鼻窦 CT检查技术 150第八节 口腔颌面部 CT检查技术 151第九节 咽喉部 CT检查技术 152第十节 颈部 CT检查技术 153第十一节 胸部 CT检查技术 155第十二节 肺动脉 CTA检查技术 158第十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 CT扫描技术 158第十四节 冠状动脉 CT扫描技术 160第十五节 肺静脉与左心房 CT扫描技术 164第十六节 急诊胸痛三联征 CT检查技术 165第十七节 腹部 CT扫描技术 167第十八节 盆腔 CT扫描技术 170第十九节 脊柱 CT扫描技术 171第二十节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 CT扫描技术 172第十二章 CT成像质量控制 176第一节 CT图像质量评价 176第二节 CT硬件和软件与图像质量 178第三节 CT图像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180第四篇 DSA成像技术第十三章 DSA设备及成像技术 182第一节 DSA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182第二节 DSA成像原理 184第三节 DSA成像方式与时间减影方式 187第四节 DSA特殊成像技术 188第十四章 影像导向的介入治疗技术 197第一节 介入放射的器械 197第二节 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 199第三节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205第十五章 DSA检查技术 208第一节 检查前准备 208第二节 头颈脊髓的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09第三节 胸部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21第四节 心脏大血管与冠状动脉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24第五节 腹部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32第六节 盆腔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41第七节 四肢 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42第五篇 MRI技术第十六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磁共振成像系统 248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原理 248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系统 256第十七章 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 260第一节 脉冲序列的构成、表达与分类 260第二节 脉冲序列参数的意义 261第三节 图像对比度与加权 263第四节 自旋回波序列 265第五节 梯度回波序列 269第六节 反转恢复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271第七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273第八节 基于螺旋桨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274第九节 三维成像及其脉冲序列 276第十八章 磁共振成像应用技术 277第一节 磁共振血管造影 277第二节 磁共振水成像 279第三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 281第四节 组织抑制技术 288第五节 磁共振辅助成像技术 290第六节 磁共振介入与分子影像学 292第十九章 MR图像质量控制 295第一节 MR图像评价参数及成像参数间相互影响 295第二节 MRI伪影 296第二十章 MRI检查技术 300第一节 MRI检查适应证与检查前准备 300第二节 颅脑 MRI检查技术 301第三节 脊柱与脊髓 MRI检查技术 314第四节 五官及颈部 MRI检查技术 318 第五节 胸部 MRI检查技术 325第六节 心脏大血管 MRI检查技术 329第七节 腹部 MRI检查技术 338第八节 盆腔 MRI检查技术 344第九节 骨与关节 MRI检查技术 352第十节 外周血管 MRI检查技术 357第十一节 外周神经 MRI检查技术 358第十二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与定量成像技术 361第六篇 超声成像技术第二十一章 超声设备与成像基础 363第一节 超声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363第二节 超声成像物理基础 366第三节 超声成像原理 369第四节 超声图像的命名 373第二十二章 心脏超声检查技术 376第一节 经胸壁常规超声心动图 376第二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 380第三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 384第四节 心脏声学造影 385第二十三章 胸腹部超声检查技术 388第一节 胸壁与胸腔超声检查技术 388第二节 肺部与纵隔的超声检查技术 389第三节 肝脏超声检查技术 389第四节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技术 391第五节 胰腺超声检查技术 392第六节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 394第七节 胃肠道超声检查技术 395第八节 腹壁、腹腔、腹膜及腹膜后超声检查技术 396第九节 泌尿系统、肾上腺超声检查技术 397第十节 妇科超声检查技术 399第十一节 产科超声检查技术 402第二十四章 浅表器官及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406第一节 新生儿颅脑和脊髓 406第二节 眼部超声检查技术 406第三节 涎腺超声检查技术 407第四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技术 407第五节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 408第六节 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 408第七节 阴囊超声检查技术 409第八节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410第九节 肌骨神经系统超声检查技术 413第二十五章 介入超声 415第一节 仪器设备 415第二节 介入超声技术与准则 416第七篇 核医学成像技术第二十六章 核医学设备及显像原理 421第一节 核医学主要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421第二节 核医学显像原理 427第三节 核医学显像特点 428第四节 成像参数选取原则 429第二十七章 核医学显像技术 431第一节 核医学显像类型 431第二节 核医学图像分析 432第三节 PET-CT检查技术 434第四节 PET/MRI检查技术 435第二十八章 常见的核医学显像方法 438第一节 甲状旁腺显像 438第二节 甲状腺静态显像 441第三节 心肌灌注显像 442第四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 448第五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 449第六节 肝胆动态显像 450第七节 肺灌注显像 452第八节 肺通气显像 454第九节 骨显像 456第十节 眼眶显像 459第十一节 肾动态显像 460第十二节 18F-FDG肿瘤代谢显像 461 第八篇 放射治疗技术第二十九章 概论 464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物理学基础与生物学特性 464第二节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466第三十章 放射治疗设备 468第一节 模拟定位设备 468第二节 远距离放射治疗设备 470第三节 近距离放疗设备 478第三十一章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计划设计与执行 481第一节 体位固定技术 481第二节 模拟定位技术 484第三节 治疗计划设计及评估 488第三十二章 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 501第一节 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 501第二节 等中心照射技术 503第三节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504第四节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 509第五节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511第九篇 医学影像信息与人工智能及图像打印技术第三十三章 医学影像信息技术 513第一节 概论 513第二节 图像存储与传输 515第三节 医学影像大数据与 5G医学影像云技术 530第四节 影像组学 537第五节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 540第三十四章 图像打印与图像显示技术 545第一节 激光照片打印技术 545第二节 热敏成像技术 549第三节 喷墨打印成像技术 551第四节 自主胶片打印技术 554第五节 3D打印技术 557第六节 图像显示技术 558索引 5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