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中多出现长难句的原因
英语中多长句而汉语中多短句的现象主要源于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修辞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英语属于分析语,依赖词序和功能词,通过嵌套多重从句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尤其在正式写作中,长句常用于展示逻辑的严谨性和论述的全面性。而汉语则依赖语序和语义,倾向于将复杂信息拆分成独立短句,以保持表达的清晰和简洁,符合“言简意赅”的修辞传统。在汉语中,长句容易造成歧义,短句更有助于快速传达信息和避免冗长。
例 句
When Jake, who had always dreamed of becoming a world-renowned chef,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cook for the president at a state dinner, he meticulously planned every detail of the meal, from the selection of the finest ingredients to the precise timing of each dish, ensuring that every course was a masterpiece of culinary art.
这是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和多个从句(定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展示了英语长句如何通过嵌套从句来提供大量细节和展现复杂的逻辑关系。而这句话如果翻译成中文则是四个短句:
1. 杰克一直梦想成为世界著名的厨师。
2. 终于,他有机会在国宴上为总统烹饪。
3. 他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细节。
4. 从精选最优质的食材到每道菜的精准时间安排,确保每道菜都是烹饪艺术的杰作。
在汉语中,每个句子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复杂性和歧义,还使得每个信息点都更加突出和易于理解。
通过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看到,英语长句通过多个从句来详细描述事件,而汉语则通过多个短句来传达同样的信息,保持表达的简洁和清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对长难句通常有困难。
2 考生对于雅思长难句的困惑
雅思考试中的长难句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难题。长难句不仅在阅读理解中频繁出现,而且在写作部分也常常被用来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句子时,理解其结构和意义是关键。
国内考生在长难句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挑战一:句子过长
长难句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句子很长,包含多个从句、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
例 句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hich has transformed almost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and continues to do so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pose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odern society.
这个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ose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odern society),以及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 has transformed almost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and continues to do so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这样复杂的结构容易使考生迷失。
挑战二:多重从句与修饰成分
长难句常常包含多个从句和修饰成分,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变得复杂。
例 句
In an era wher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re paramount, the ability of corporations to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with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while address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or transparency from stakeholders, has become a critical factor in their long-term success.
这个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the ability of corporations to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with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has become a critical factor in their long-term success),以及两个修饰成分(while addressing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or transparency from stakeholders 和 In an era wher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re paramount)。
挑战三:词汇量大且晦涩
长难句中经常包含大量专业术语或晦涩的词汇,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例 句
The 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media has precipitated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way information is disseminated, necessitating a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channels and their role in society.
这个句子中的“proliferation”(激增)、“paradigm shift”(范式转变)、“disseminated”(传播)等词汇可能对考生造成困扰。
挑战四:老师讲解得太过于“语法化”
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长难句时,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分析。他们详细拆解每个从句、强调各种语法规则,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然而,实际上很多学生的语法基础并不牢固,这种过于语法化的讲解反而让他们感到更加困惑,难以真正掌握长难句的含义。他们听不懂老师的分析,不仅因为语法知识薄弱,更因为缺乏语感和实际应用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担和挫败感。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结合实际语言环境,通过多阅读、多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复杂的语法分析,或是让学生变成“语法机器”。
3 本书与其他长难句书的区别
在如今的雅思备考图书市场上,许多分析长难句的书籍往往依赖于复杂的语法体系,这些书籍要求读者对各种从句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术语层出不穷,而每种从句又进一步细分,例如状语从句还要分为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令人眼花缭乱。学生们在面对这些高深的语法名词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挫败,仿佛在学习英语之前必须先成为语法专家。
然而,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依赖于这些繁复的语法知识,只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即可。我的目标是让读者明白,学习长难句的真正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英语这一工具,而非将自己变成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本书中,学习英语不再是一个化繁为更繁的过程,而是化繁为简的过程。
通过这种简化的方法,我希望能够为那些对长难句感到恐惧的学生扫清障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的精髓。本书将引导读者直达英语学习的核心——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被语法和术语束缚住手脚。这样,学生们将不仅能够读懂长难句,更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自信地运用英语,实现真正的语言学习目标。
4 如何高效使用本书
本书在中间章节精选了《剑桥雅思真题系列》每篇阅读文章中最核心的 2 句长难句进行分析、讲解,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提升雅思考试中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对长难句的理解和运用。为了确保读者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本书的内容,笔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策略,帮助读者有条不紊地学习并取得最佳效果。
(1)制订学习计划
评估自身水平
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进行自我评估。可以通过完成一套完整的剑桥雅思真题来了解自己当前的水平,找出弱点和需要重点提升的部分。
分配时间
笔者建议,在短期内备考的同学,可以按照 15 天黄金周期,学习完这本书的内容:
第 1 天,学习完第一章的基本功,做好笔记,语法基本功好的同学可以跳过;
第 2 天,学习完第二章的英语长难句拆解技巧,做好笔记和相应的训练题;
第 3 天—第 11 天,根据本书第三章,每天完成一本书的长难句学习;
第 12 天—第 15 天,完成第四章的 9 分长难句应用部分。
(2)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
完成每章的练习题后,配合使用剑桥雅思真题。例如,在学习完成本书某一章节后,立即在剑桥雅思真题中找出相应的题型进行练习,检验自己对长难句内容的掌握情况。
(3)定期复习和总结
定期回顾
每周或每半个月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确保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通过回顾,可以发现之前忽略的细节,并及时补充。
总结笔记
将每一章节的笔记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模拟测试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每月使用一整套剑桥雅思真题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并调整学习策略。
希望同学们可以高效利用本书,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逐章深入学习,充分利用配套资源,定期复习和总结,积极寻求帮助与交流,结合剑桥雅思真题进行练习和测试。通过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系统地提升自己的雅思考试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本书能成为您雅思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