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售價:HK$
131.8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刘旸教主生活观察脑洞大全
◆“生活的本质是喜剧”——生活有多难,就能有多好玩!
◆同事太卷领导事儿太多?和父母说不到一起鸡同鸭讲?一个人待着老被催婚催谈恋爱?代际矛盾、吐槽甲方、深夜emo、相亲、社恐自救……刘旸教主带你在45个真实生活场景中,学会用单口喜剧的视角理解和拆解生活。
◆一部单口喜剧百科入门指南:从历史发展到代表人物,从创作技巧到单口喜剧实践——教主出品,教主严选。
◆借一双单口喜剧演员的眼睛,看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不算轻松的的生活。
◆鲁豫、马家辉、黄执中、梁文道、周奇墨“倾情推荐”
|
內容簡介: |
“借一双单口喜剧演员的眼睛,看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不算轻松的的生活。”
从职场生涯到原生家庭,从人际交往到理解自我,本书选取45个现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相关疑问:同事太卷领导事儿太多?和父母说不到一起鸡同鸭讲?一个人待着老被催婚催谈恋爱?……刘旸教主借给读者一双单口喜剧演员的眼睛,演示如何用喜剧的视角去理解和拆解不算轻松的生活,并在其中穿插介绍了众多优秀的单口喜剧演员、单口喜剧创作技巧和单口喜剧发展历史,愿每个读者经由本书入门单口喜剧这一艺术形式的同时,也能和喜剧演员一样善于运用喜剧的生活态拆解生活里的苦辣酸甜,将生活里的负面情绪化作段子,一笑了之,获得生的乐趣和向上的力量。
|
關於作者: |
作者:
刘旸,人称“教主”,毕业于浙江大学,曾是新东方北京学校优能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演讲师,获新东方20周年演讲比赛全国第一名,并为《新东方英语》杂志中学生版撰稿人之一,后转行单口喜剧,现为北京单立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演员和培训讲师,获2018年中国单口喜剧节冠军,拥有个人专场《背水一赞》《庄谐不二》《三倍奉还》《天生有意思》《伊卡洛斯》,个人视频节目《庄谐不二》《贱贱教主秀》。是国内拥有个人专场最多的单口喜剧演员。
其他身份包括:苹果podcast精选电台《无聊斋》创始人&主播,vlogger。《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选手,B站创意网综《嘻咦啊说》表演嘉宾,全网首档手偶类旅行综艺《胡来决定去旅行》配音演员、主编,《奇葩说》第七季辩手,《听姐说》主编等。
|
目錄:
|
自序 笑有出头天 001
第一章 打工的日子,就像在海滩度假
01 骂老板的一百种方式 007
02 哄甲方就像哄孙子 016
03 别再假装很卷了,同事们! 023
04 上班通个勤就像西天取经 030
05 人太穷是会笑出声的 037
06 “欸,你听说了那谁那事儿了吗?” 044
07 职场谜语人退散! 052
08 小槽一跳天地宽 059
第二章 父母是挡在我和再也写不出段子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09 爸妈的爱也太重了吧 069
10 看完就删!绝对有用! 感动十亿人的微信文章就在这里! 077
11 亲人去世也能说成段子? 084
12 亲戚生南方则为……,生于北方则为…… 091
13 万物皆可“原生家庭问题” 098
14 不惹爸妈生气也太难了 106
第三章 你才孤独!我最不孤独!
15 喝酒才想起我这朋友,咋的,我是护肝片啊? 115
16 没有朋友怎么办? 123
17 深夜emo ?你需要喜剧的内核 130
18 一桌社恐一起聚餐,谁先晕厥? 137
19 比起团建,我就想一个人待着 145
第四章 我的另一半是另一半的我
20 我一个人过不行吗? 155
21 怎么到处都是人类高质量男性呢? 163
22 分手了还能做朋友吗? 171
23 如何吵架能吵笑彼此? 180
24 男人/ 女人,你们到底是咋想的啊? 189
25 单口喜剧演员如何看待女权主义 199
26 今天又是为我CP 嗑生嗑死的一天 209
第五章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限,题目和首句已为你写好
27 我的未来一片迷茫 227
28 糊弄糊弄得了 241
29 容貌身材身份年龄,十八般武艺,我是样样焦虑! 252
30 容易被冒犯不是我的错 259
31 我被强迫症规训,写字必须押上韵 269
32 生活中的自我掌控感来自什么? 278
33 当我们谈自爱时,我们在谈什么? 287
34 我生病不看免疫力,看耐力 297
35 买书不看书,因为我不会速读 306
36 我不是爱抱怨,我只是在叙述我的生活 316
37 朋克青年也养生,摇滚青年也说笑 325
第六章 本书最严肃的一章
38 老婆做错了该怎么办? 337
39 真的是老婆做错了呢? 338
40 领导讲话总是绕来绕去怎么办? 339
41 如何成为一个单口喜剧演员? 341
42 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346
43 为什么看国外的专场不好笑? 349
44 如何写出这样一本鸿篇巨著? 352
45 如何不看这本书但假装读过这本书? 355
|
內容試閱:
|
笑有出头天
我常见到大家争论喜剧本质时的面红耳赤。有人说喜剧的本质是悲剧,还有人说喜剧的本质是表达,更有人为了力压前两者,一拍桌子喊出惊天结论:“喜剧的本质是喜剧!”一时之间让所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也不知道该怎么支持。
像我这种平时最怕与人起冲突的人,喜欢反其道而讨论之,于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生活的本质是喜剧。”幸好我没见到几个反驳我的人,否则又免不了听到“生活的本质是悲剧”,甚至“生活的本质是生活”这样振聋发聩的言论。
这本书便是我基于自己这个“生活的本质是喜剧”的信念而写成的。这也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这不是一本单口喜剧(又称脱口秀)的教材,而是一本关于单口喜剧和生活的书。在这本书里我写了三种主题:
其一,优秀单口喜剧演员的介绍。我精挑细选了若干国内外的单口喜剧演员介绍给大家,其中国内部分我选择的多是没怎么经历线上曝光的演员。其实,就喜剧而言, 在现场看和在线上看,效果的差异可谓巨大。我非常鼓励大家都多多去现场看演出,那种沉浸感、氛围感,是多宽的宽带、多大的显示屏都无法取代的。
其二,喜剧技巧的介绍。我以前遇到过观众问我,能否多讲讲喜剧技巧,因为作为老观众,他们每次看演出时, 也希望能够从专业一点的角度来鉴赏,而不仅仅是把一个演员的表演分为“好笑”“太炸了”“笑点在哪里”。所以我也介绍了一些喜剧技巧,如果你不仅想利用这些技巧去品鉴喜剧,而且想要创作自己的段子,也是没有问题的。
其三,国外单口喜剧发展历史和文化。了解一个文化从何种环境中诞生,在何种环境中发展,最终如何塑造环境,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妙的。梳理这些过程时,我们会看到很多与现在国内单口喜剧发展情况相似之处,也会看到单口喜剧发展历史中的周期律。
不过,这三种其实是同一个主题,或者说同一种写法: 单口喜剧演员眼中的生活。
鼓励我写这本书的编辑苏本老师曾说,她觉得单口喜剧演员很不一样,但她作为一个行业之外的人,有些概括不清到底是哪里不一样。所以她希望我写这样一本书,来让大家彻彻底底体会到单口喜剧演员为什么感觉和别人不太一样。
我很喜欢这个思路,当然我更喜欢她对我们这群人的错爱。于是,我就把生活中大家会遇到的各种事情和单口喜剧结合起来,把我们的眼睛借给你,让你去看看我们眼中的世界。
写书的过程中,我也多次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这个行业、更了解这门艺术。单口喜剧所笃信的,其实恰恰就是“生活的本质是喜剧”。我有个观察:一件事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让你痛苦,而更惨的时候,惨到荒谬时,反而会把你逗笑。生活中就是充满着这种荒谬性。所以生活的本质才是喜剧。
通过这本书里提及的所有演员、专场、发展史、喜剧技巧,相信你会更加理解这个道理。如果非要说单口喜剧演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我们总是会在很惨的时候笑出来,并且把这个笑分享给大家吧。
因为,笑有出头天。
这本书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但最让我难以释怀的,就是在书籍初稿写好后不久,苏本老师不幸离世。我是一个非常内耗,非常不自信,觉得自己的文字完全不值得给大家看的人。正是因为她的鼓励才有了这本书。她为这本书提供了角度,倾注了耐心和情绪价值,却没有看到这本书正式出版。人生有很多荒谬的瞬间,在那一瞬间,喜剧一败涂地。
所以,我也谨以此书,纪念优秀的编辑,苏本。
男人/ 女人,你们到底是咋想的啊?
# 性别差异 # 埃莱扎·施莱辛格
我小时候看过不少笑得我满地找牙的网络段子。其中有一个段子可谓跨越了时间空间,在我生命中的无数个地方无数个时段,都出现过。这个段子是这样的:
一对情侣约会的时候,女孩发现男孩闷闷不乐, 一整个约会都心不在焉。最后两人回家分别写日记, 记录下这次约会。女孩写道:“杰克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一直闷闷不乐。对我很多问题的回答也是一两个字。我不知道是不是之前那次吵架给他带来了影响。虽然那次我已经道过歉了,但是他也许还有些记恨我。或者是我今天穿得不好看?我吃饭的时候点菜点到了他忌口的东西?我今天哪句话说错了?”而男孩在日记里写道:“妈的,巴西队又输球了。”
说实话我写完这段话之后觉得,当年真是不该满地找牙的……可见人的喜剧审美会稳步提升。
当年这个段子之所以会好笑,其实就是利用了男女之间思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书籍、日常谈资里都体现过。之前还有一件很行为艺术的事情, 有位作家出了一本快200 页的书,书名叫《除了性,男人脑子里在想什么》,结果翻开一看,整本书全是白纸。
关于男女思维的差异,其实无数单口喜剧演员都在段子里有所提及。我认为其中聊得最好的人之一,是埃莱扎·施莱辛格(Iliza Shlesinger)。
埃莱扎·施莱辛格可谓是年轻有为。不仅早早在网飞上有了多个自己的单口喜剧专场,还擅长“二刀流”,写得一手好sketch(素描喜剧),于是在很多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节目,最近几年还在网飞推出了自己的sketch 节目。她这么有为的原因,正是她对男女差异的深刻洞悉。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有男女思维差异的情境时,要么意识不到问题,要么生闷气。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状态刚好对应两种性别。具体怎么对应的我死都不能说。但我相信生闷气的那部分人,听了埃莱扎·施莱辛格的段子后, 闷气就会烟消云散。意识不到问题的那部分人,听了埃莱扎·施莱辛格的段子后,肯定能意识到问题了。她的段子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功效。
和很多女性单口演员不一样,埃莱扎·施莱辛格的段子非常温和,没有惠特尼·卡明斯的那种强大气场,也不像詹·柯克曼那样丧丧的,更不像克里斯蒂娜·P. 有十足的女王感。埃莱扎·施莱辛格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很酷的姐姐。她不说教,也不声泪俱下,看似温和的讲述中偶尔又充满强烈的讽刺。
比如她在自己的专场《永远性感》(Hot Forever)里讲述女性的自我嫌恶时,讲过这样的一个段子:
男人不明白,身为一个女性,我们天生就有的自我嫌恶有多复杂。他们不明白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 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事件。
男人有办法分隔化,但他们头脑很简单,这点我可真羡慕他们。他们竟然可以把变胖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事件。
“哦?我变胖了?看来我得……买个大一号的运动裤去了。走起,买衣服去。”
女生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对吧,因为我们认为变胖跟其他事情也息息相关,因为一切都环环相扣。而且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
“我变胖是因为工作和生活不平衡,我恨我的工作,所以工作和生活没法平衡,而我痛恨的原因是我没应聘上我想做的工作,没应聘上是因为我书念得不够并且当时的男朋友又没有鼓励我多读书,而这是因为我每次谈恋爱都没找到真正对的人。”
这就是我们每次想到的。
埃莱扎·施莱辛格讲这个段子时还用到了传统相声基本功,贯口,英文名叫rap。中间一大段内容一气呵成从头到尾顶着说完,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用这种高语速高信息量的技巧,会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女生心中这么多念头“同时发生”是什么概念。听完这个段子怎么着也能意识到男女思维的巨大不同了吧?
这其实就是埃莱扎·施莱辛格厉害的地方。她会利用自己的节奏和模仿演绎,让人一下子体会到她要表达的感觉。但她不光只是靠这个来讲男女差异。比如在这个段子后面,她紧接着讲道:
我们女人不断地在苛责自己,一直处于心情很差的状态,之后我又开始因为自己心情很差的事实而难过,我开始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心理有病,因为完全正常的女人觉得自己不够好或是觉得自己很恶心。
美国的女人至少一天一次在心里对自己默想,或者大声对自己说出来:“我觉得自己好恶心啊。”
为啥觉得自己恶心呢?好吧,别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种情况,就是吃饭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多吃了一口,因为你能感觉到自己在变胖。因为你的胸罩开始变紧了。我称之为紧箍咒。
男人们你们一定要知道紧箍咒这件事情。因为有时候男人会抱怨:“一切都好好的,忽然我说了一句话,她就开始不正常了!”错了,是因为紧箍咒,不是你的问题。
我心情很差,又在生自己心情很差的气,总之就是很糟糕,我老公看着我说:“至少我觉得你很美。”“你的想法根本就不重要。”
这个段子里能看出的东西有很多。首先,埃莱扎·施莱辛格具备极强的洞察能力,这些生活中的洞察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在这个专场里,当她讲到美国女人每天抱怨自己很糟糕时,全场响起了一次掌声,因为大家太有共鸣了。而当她说到紧箍咒这个段子时,每句话都会有一些会心的笑声掌声,尤其是当她说出胸罩开始紧了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因为大家太有共鸣了。
其次,埃莱扎·施莱辛格具备很强的输出观点的技巧。在一切都看似要走向说教时,她可以跳出来讲一个紧箍咒的段子,让这一切回归到轻松的氛围中。
最重要的是,她会潜移默化地表达出别人要啰嗦好久的内容。比如男人会以为女人离场是因为自己,其实只是紧箍咒。比如她老公认为她想变美是为了征服自己,所以只要得到了他的肯定就可以,但其实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一切是不是都与我文章开头引述的那个段子刚好呼应?看那个段子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所谓的男女思维差异,是女性满脑子都是媚男的目的,而男性有自己的生活, 思想独立,很酷,关心足球,这甚至是这个笑话的笑点。但埃莱扎·施莱辛格潜移默化地让你意识到,这地球没了男人照样转。即使是足球,没了男人也照样踢。
这种高级的喜剧技巧,会让你对她的段子回味无穷。笑完以后回味观点,观点恍然大悟后回味她对你的影响。这也是埃莱扎·施莱辛格神奇之处。
她关心的也不单单是男女之间的思维差异,她更关心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仍然是《永远性感》这个专场里,她讲到了这样的一个段子:
这个世界,这个国家,都充斥着对女性的愤怒。女性向来受到仇视,尤其是当她们没有给予某个陌生人关注、没跟那个人上床、没给那个人爱和称赞,甚至只是没有跟他聊天对话,而这些很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但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
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下面这件事。现在我要严肃一下,以方便为后面的笑点作铺垫。
几年前在圣芭芭拉大学开枪的年轻人,我知道, 大规模枪击案太多了,很难记得清这是哪件,但这个案子不同。因为这个年轻人写了一篇任务宣言,讲述了女人们如何无视他,不愿意跟他上床,这是这些女人自作自受。
在亚特兰大亚洲商场开枪的家伙,受审问时也说女人不愿意跟他上床,害他没人陪伴,这是她们自作自受。
所以接下来这一段我会尽可能地讲清楚,我要讲得简明、响亮。
各位男士,如果你们没床可上,而你归纳出的理由是因为女人都很贱,而你是个好男人,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的话,那就是大自然在告诉你,你不应该有性行为,因为你无法适应演化,应该断子绝孙,不能有后代,以避免再出现你这种人。
这段话不得不说非常解气。无论你是男是女,相信看了这个段子后都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这个段子背后透露出的血淋淋的事实也发人深省。单口喜剧有时候不仅仅背负着逗笑大家的使命,也背负着让大家看到这个世界真正面目的重任。埃莱扎·施莱辛格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中女性所需要面对的社会压力。
但单口喜剧如果只有发人深省的重任也挺要命的。所以埃莱扎·施莱辛格即使在这个段子的中间也加了很多很多笑料,这种节奏她驾轻就熟。当然,这个段子在整个专场里处于靠后的位置,前面还是没有这么多沉重的话题的。
埃莱扎·施莱辛格还有一个小特色:每次专场开场都会让自己的狗狗横穿舞台。不热爱生活的人想不到这种小设计。热爱生活的人有时候装糊涂也挺让人忍俊不禁的。比如她在自己《去掉面纱》(Unveiled)这个专场中讲过一个自己第一次去公制国家点牛排的段子。因为美国用的是盎司这个单位,而她去意大利旅游时,那边用的是克这个单位,她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点牛排了:
服务员问我,要点多少克的牛排?我根本不知道克是什么。我就知道一克违禁品大概是这么一小撮。我大概要吃个左右七小撮、上下五小撮的牛排,于是我计算完了以后跟服务员说:“我要点一个37.5 克的牛排。我们四个人吃。”
因为埃莱扎·施莱辛格很热爱生活,她也很爱写一些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比如Instagram 这个软件(可以类比小红书):
Instagram 最疯狂的是,我们会加各种话题标签。这个东西之前还叫井字号,现在就叫话题标签了。话题标签奇怪的地方是,照片下面加的标签越多,最后一个标签就越是跟那张照片无关。一旦一张照片下面出现超过四个话题标签,你就将见证人类思考的退化。到最后根本就是随便组合了几个字。七月四号美国独立日时拍了一张海滩,就看到这一串话题:# 四号、# 海滩、# 马桶、# 独立日、# 独立女性、# 碧昂丝、# 感恩、# 付了账单、# 比基尼身材、# 海滩身材、 # 我的人生、# 无需男人、# 不要男人、# 没有过男人、# 有时为了感受人类情绪我喜欢喝我自己的头发。
罗曼·罗兰曾经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看,埃莱扎·施莱辛格绝对是具有这种英雄主义气质的人。她每次洞悉的男女差异都会让人拍手称快,比如这个段子:
女人是受到大脑刺激,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择偶条件就是看有没有话聊。“我想找个能聊天的人,他最好还有幽默感。”我跟那种很丑的男人约会过,他们幽默又聪明。我脑子里是:“我想跟他聊天,我觉得他很性感。我就想找个能有的聊的对象。”我们需要对话,我们需要有来有往的对话。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却又常常因此而被骂。你们有被叫过“长舌妇”吗?我被一个智障这么骂过。女人经常被人批评很聒噪很吵。而女人喜欢讲话的原因源自好几千年以前。女人喜欢讲话是因为当男人出去打猎时,我们待在家,我们抚养子女,我们做饭,我们交换生存的秘诀。我们会告诉彼此:“别吃那个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吃了会躺板板。别用那种树叶擦屁屁,因为会特别疼。必须交换这些资讯,才能让村落生存下去。”所以各位男性,如果我们讲话吵到你了,你要知道我们只是在确保你不会屁股特别疼地躺板板!我们在帮你们!
一个段子讲出了人类进化的规律和演变历史,不可不说算是洞悉了生活的真相。她在这个段子前还讲了男人是受到视觉刺激的动物。这个真相,我作为一个男性,深表赞同。说回到那句话,无论是男是女,听了埃莱扎·施莱辛格的段子都会有所启发。
但埃莱扎·施莱辛格不是在挑唆男女性别对立。你总能从她的段子中听出她背后的温柔与温度。是的,这个世界存在着这么多的差异和不公,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那不如在渐渐让大家觉醒的过程中,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一点点热爱,温柔且坚定地活下去。
# 河马的汗水是红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