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HK$
75.9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HK$
74.8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HK$
47.1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HK$
63.8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HK$
63.8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HK$
197.3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揭秘NBA传奇大前锋风光背后的秘辛
克里斯·波什,这个名字在篮球界如雷贯耳。他是球场上的传奇大前锋,11次入选NBA全明星,手握两枚总冠军戒指,在热火时期与詹姆斯、韦德并肩作战,缔造了属于他们的王朝。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辉煌与荣耀,但在这光芒背后,是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挣扎。他曾在新秀赛季遭遇质疑,在赛场上面对强大的对手,身体与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因伤病无奈告别赛场。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篮球、对梦想、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而这些都被他毫无保留地写进了他的唯一一本亲笔自传里。
★以独特的亲笔信形式回顾人生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12封亲笔信的形式呈现,就像是波什在与你面对面谈心。每一封信都针对年轻篮球运动员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技术提升的瓶颈、比赛心态的调整、团队协作的困境等,给出了真诚且实用的建议。在“致正在寻找自我定位的你”这封信中,波什回忆了自己初入联盟时对位置的迷茫,分享了如何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打法,这对于那些在球场上还在摸索的年轻球员来说,无疑是最宝贵的经验。
★权威篮球名宿深度诠释精神属性
书中不仅有波什的亲身经历,更有他
內容簡介:
凭借从NBA赛场延伸而出的丰富人生阅历,波什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感悟通过一封封写给年轻运动员的亲笔信,分享了他在职业生涯中的宝贵经验。
从如何应对压力、处理伤病,到如何面对挫折、克服逆境,再到如何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波什以其真挚的语言和坦诚的表达,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本书有对体育精神的颂扬,也有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更呈现着一段关于成长、坚持与胜利的人生故事。精英级别的运动之道,透过字里行间传递给每一位读者,激发着大家面对生活个中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无论对于职业运动员还是热爱运动的普通人,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關於作者:
克里斯·波什(Chris Bosh),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绰号“龙王”,曾效力猛龙队、热火队。波什职业生涯两次夺得NBA总冠军,11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波什入选美国男篮梦之队,并随队夺得奥运会金牌。
波什在2003年NBA选秀首轮第4顺位被猛龙队选中,之后的7个赛季一直于此效力。2010年,波什加盟热火队,与詹姆斯和韦德组成“三巨头”,并于2011/2012赛季、2012/2013赛季两次夺得总冠军。2016年2月,波什遭遇血凝块伤病,宣布无限期休战。2019年,热火队为波什的1号球衣举办了球衣退役仪式。在仪式上,波什正式宣布退役。2021年,波什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
目錄 :
第一封信:战胜疲惫 001
第二封信:寻找初心 017
第三封信:保持饥饿 031
第四封信:培养心智 041
第五封信:善于沟通 055
第六封信:摒弃自负 071
第七封信:领袖方式 087
第八封信:塑造身体 101
第九封信:应对批评 115
第十封信:为谁而战 129
第十一封信:看淡胜败 143
第十二封信:全力以赴 161
结 语 175
內容試閱 :
2015年2月19日,当地时间下午6点,我们从菲尼克斯太阳队得到了戈兰·德拉季奇,在此之后,我们觉得球队又重新回到冠军竞争者的行列中了。德拉季奇是一位非常强硬且全面的球员,他意志坚定、勇敢无畏,可以跟韦德一起组成球队后场。
然而,就在这笔交易完成后的十分钟,我遭遇了晴天霹雳。队医的电话打了进来,他通知我,你因为血栓问题,将无法出战赛季后面的所有比赛。我当时就愣住了,同时我也非常担心你的健康。我们由此失去了一位无可替代、天赋异禀的球员,同时,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这个损失无法量化。不过,这些都暂时无关紧要,我们唯一考虑的事情,就是要让你恢复健康。
不管对你还是对球队,这件事都是毁灭性打击。起初,我们觉得血栓问题可以很快解决,你在之后的赛季就能重回球队了。但在你休战之后,球队开始一蹶不振。4月初我们还在季后赛的竞争球队之列,但收官阶段的糟糕表现,让我们最终无缘季后赛,这是2008年之后的头一遭。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失去了你,因此失去了太多的领导力和场上天赋。
那是我在所挚爱的NBA世界中奋斗的第35个年头,而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未来会带给我们什么结果,这对我来说绝对是生涯的真正低点。关于你的情况,有很多医疗方面的诊断结果,而这些结果给人带来的情绪,始终都在让人害怕与让人惊恐之间徘徊。在这项运动当中,我们都习惯了做出那些与篮球相关的决定,而这一回,篮球要排在第二位了,因为健康才是第一位。这是毫无争议的。
在之后的那几年,你一直都没有登场比赛,但你依旧在坚持不懈地跟着球队努力,希望通过某种措施或是方法重回球场,而这也在某些时段变成了很有争议的事情。我一直对你、对你的妻子阿德里安娜以及你的家人抱有遗憾。不过,因为你的健康情况,需要有人来告知你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你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我觉得你最终是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接受了这一点,你也渐渐意识到,在生命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那年3月,当我们把你的1号球衣升到美航球馆上空后,我也和在场的所有人一起,向你和你的家人表达了爱意和尊重,而你在经历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后,可以在走到人生这个关键点时淡然地说一句:“没什么大不了,我已经释然了。”
你的家人、你的朋友,还有你在热火队的亲人都眼含热泪,听着一个真正的男人说出那些我们真正想要倾听的话语。你告诉我们:“我爱成为热火队一分子的感觉,我爱那些冲击冠军的日子,我爱你们这些球迷。”那个夜晚,你在此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过往的一切,你都选择欣然接受。
在那段非常激昂演讲的最后,你的1号球衣正在球馆上空飘扬,而你从话筒架上抽出麦克风,走到场地中央,在距离球迷更近的地方,用你最大的声音开始高喊,一如当年你在球场上打出各种扭转局势的比赛后所做的那样——饱含激情,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配合上“绿巨人”浩克一般的动作,你朝着看台上的每个人再度喊了出来:
“来吧,我们走!来吧,加油!来吧,一起来!”
这就是专属于你的告别时刻,是的,克里斯,从现在直到永远,你都是热火队的一员。
爱你的,帕特
自序 写给年轻运动员的信 文?/?克里斯·波什
你们或许注意到了,本书的原版书名叫作Letters to a young athlete,我在写作过程中,真的就好像在给你们写信一般。这本书的模式,参考了我个人最喜爱的几本书,包括《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以及《给一位年轻爵士乐手的信》。一个篮球运动员读这些书或许有些奇怪,但我真的很喜欢,任何能够给我指导的人,我都喜欢从他们那里学习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会随时间褪色的人生智慧,我也希望可以传递给你们。
比如,我从诗人里尔克那里就学到了一条:成为有智慧的人,关键之一就是要学会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在当下无法获得所有问题的答案,这并没什么大不了。哪怕你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这也没什么大不了。“要努力爱上问题本身,就好像这些问题是一个又一个上了锁的房间,或者一本又一本用外语写的书籍,” 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这样写道,“不要苛求找到答案,目前这些答案可能还不会给到你,原因就是你还无法与它们共存。所以关键点就在于,要学会与一切共存,与现在这些问题共存。也许在之后不久,或者在很远的未来,在你甚至还未察觉到的时候,答案已经出现在你的身边了。”
所以,如今的你也无须立马就搞清楚要利用自己的天赋去做些什么,也无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或者你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找到一路走下去所需要的力量。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始终热爱这项运动,而所有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
谁也无法给你一张通往终点的准确地图,但我觉得里尔克有一条建议非常不错,我也亲身实践过,那就是要努力感受一切。曾经身为运动员的我,这条建议具体来说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诚然,你在训练中做各种练习,目的就是赢下比赛。赢下比赛的目标,则是追求那些随着胜利一起到来的美好——奖杯、荣誉、金钱等。但是,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感受一切”,你就无法享受运动过程中的欢愉。你的体验会因此变得不完整,甚至错失了最关键的部分。
接下来,我要和你们说很特别的一点,那就是即便无法成为职业球员,你们一样可以体验到我提及的那些时刻。很多职业运动员,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只是进行机械般的劳动,毫无乐趣可言,反倒是一些正在学习打球的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我们拥有何种天赋,也无论我们最终的目标在哪里,我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停下匆忙的脚步,然后,从我们正在从事的事情中感受到快乐。
如同你们在以下这些信件中所读到的一样,我就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得以扛过很多难挨的时光。所以希望,当未来你们回看一路走来的经历时,也能说出和我相同的话。
我知道你们可能没有读过太多的诗,这没什么,大多数的诗也不符合我的口味。
但有一首诗深得我心,这就是由鲁德亚德·吉卜林创作的《如果》。他写诗的目的是为儿子提出一些建议。作为运动员,也是一位父亲,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简单来说,这首诗列举了你将自己视为成熟的大人之前必须做的事情,还有你必须磨砺出来的心灵力量。这首诗很经典,你们应该从头到尾读一遍。
现在,我只想重点聊诗中的几句。对运动员来说,这几句诗听上去可能像一种诅咒,这也恰好是我想与你们聊这首诗的原因。把很多根深蒂固的想法摆到台面上讨论,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件事。同时,了解真相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一面,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要聊的几句诗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遇到了成功和失败,务必对这两个骗子一视同仁。”
这句诗的中心思想是在谈论胜利与失败,而它要告诉你——不要让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改变你。记住,任何一个。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可能觉得说出“成功和失败没什么区别”这种话的人,本质上就是输家。只有输家才会找借口,说自己已经倾尽全力。赢家终究是胜利者,这难道不对吗?
就像人们经常说的:“胜利不是一切,但却是唯一的追求。”是这个道理吧?
然而,经过了这么多年,我赢了很多次,也输了很多次,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请让我来解释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吉卜林诗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如果你能理解,你在生活中也会更快乐。而且,有些出乎意料的就是,它可能帮助你多赢一点,少输一点。
刚刚进入联盟时,对我来说,如何面对输球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当时我们赢球的次数寥寥无几。不过,队友告诉我时至今日还记得的话:“不要自满自夸,也不要妄自菲薄,保持中庸。”
在联盟中这么多年,你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无论场上还是场外,也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你必须能够同时掌控胜利和失败,你也必须避免被结果狠狠打倒,或者被其高高捧起。如果最后7分钟还领先15分的比赛被逆转了,该怎么办?这样的结果肯定令人尴尬,但你最好赶紧翻篇,因为在一两天后,你还得继续比赛。
“别自满,但也别太自卑!”就是这种心态,可以避免一场失利转变成一串惨痛的连败,也能避免一场大胜带来破坏性的过度自满。我聊过很多在热火队拿冠军戒指的故事,之所以反复提及,因为那的确是我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瞬间之一。
你一定见过很多球队夺冠后的视频片段,里面肯定有队友间喷洒香槟、欢呼庆祝的场面。作为经历这样场面的人,我可以说一些镜头没拍摄到的内容。身处那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一种多年来的梦想成真的感觉,而且那些梦里的场景还在眼前实时上演。在体育比赛中,当计时器归零的一刻,你立马就能知道谁输谁赢。如果你是最终的赢家,在那一刻,你会进入大脑空白的状态,而且谁都无法夺走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你人生中的巅峰时刻。
结语
把每场比赛当成你生涯最后一战来打。
这句话你可能听了上百万次。当你觉得这是陈词滥调时,就会直接无视。而当你觉得能够被这句话鼓舞,就会欣然接受。
不过,你从来没有真的把这句话当回事。原因就是这句话太敏感了,这是一句当你认真思考就会感受疼痛的真理。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毕生追求就是征战NBA,结果眨眼之间,一切都被夺走了。如此突然,也如此残酷,我遭遇了怪异的病症。我没有犯错,但我只能待在场边,被球队放进伤病名单。那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句话,貌似出自电影《沙地传奇》,我虽然记不太清楚,但感觉这句话的语境与电影很搭。
“在童年的某个时间,你和朋友跑出去玩,共度了人生中最后一段在一起的时光,只是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在NBA的最后一场比赛是在二月某个星期三的晚上,对手是马刺队。那场比赛我们输了,打得不是很好。在联盟漫长的历史中,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赛季中,相当普通的一天。当时,我的想法是,全明星之后我得更努力,让热火队再次具备冲击总冠军的实力。詹姆斯已经离队走了,他正带领骑士队占据东部第一的位置。
当时,我依旧认为热火队实力不弱,能够实现我的目标。我希望在季后赛中打出一轮出色的系列赛,打出令人在很多年后提起还意犹未尽的比赛。
结果我未能如愿。
2015年冬天,医生就在我一侧的肺部中发现了血液凝块。当时,我觉得不过就是小小的健康问题,任何运动员都可能会遭遇。然而,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恢复身体,以至于提前告别了整个赛季的比赛。一年之后,我的腿部又发现了一个血液凝块。此时,我觉得自己可以康复,克服问题后我就能强势回归,在季后赛中表现出色。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未出现,我的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血液凝块可能脱落,然后随着身体的循环系统移动,在从事高强度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发生概率更高。如果凝块卡在了输送血液进入肺部的动脉里,会引发肺栓塞;如果卡在心脏中,就引发心脏病;如果卡在脑部,将引发中风。医生对我说:“如果你重返球场,那就是拿生命冒险。”实话和你们说,我花了一阵子才理解医生的真正含义。他们说这并不是一个“终结职业生涯”的伤病,而是打篮球可能让我丧命。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篮球就是我的生命。”相比彻底放弃篮球,拿生命冒险似乎才是更合理的选择。在一些时候,我真的有这种想法。
也是那段时间,我明白了一件事,面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时,一个远大的目标,以及充分的热情是多么重要。这个问题强迫我重新思考为什么打球,篮球对我的意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到底是怎样的人。
2016年春天,我提前结束了赛季征途,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在夏天解决。我希望下赛季还能回来,但结果不行。我打完了最后一场比赛,还是在我并不知情的情况下。
这是怎么回事?能够提前避免吗?从高中时代起,我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篮球,努力掌控所有我能掌控的——体能、饮食、队友的关系等。但是,终结我职业生涯的只是几厘米的血液凝块,它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我为篮球倾其所有,为什么遭遇这种
结局?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那就是:“他们可搞不清原因。”
但现实就是如此。
斯多葛派哲学家常说:我们无法控制自己遭遇的事情,我们能控制的只有事情发生后自己的回应方式。
我曾以为,自己完成的最艰难任务就是赢下NBA总冠军。可回头再看,赢下总冠军远比我直面再也不能打篮球更轻松和简单了。我感觉身体的一部分死掉了,仿佛生命中的一大块被切割掉,并且被人提前很久就偷走了。
有些人会留意我得到的成绩,他们说:“嘿,伙计,你有一段不错的职业生涯,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身体健康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这话没错,从某个角度看,他们说的很对。我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心怀感恩,虽然离开的方式不太理想,但也比更糟糕的情况好一点。比如,离开的方式是在场上遭遇严重的腿部伤势,忍着钻心的疼痛,被抬上担架送出去;比如,在训练营中收到球队下发的被裁通知,你要赶紧收拾更衣柜,匆忙离开。所以,站在理性的角度,比起大部分球员,我算是最幸运的那一小群。
但是,篮球运动存在一些超越理性的部分,一些无法合理归因的内容。说到底体育运动是一种痴迷、一种深爱、一种深刻的表达。很多人说:“篮球就是生命。”的确如此,所以当我不能打球时,无论告别方式如何,总是不可避免地悲从中来。
对我而言,篮球是我生命中就该从事的项目,所以我每天都在实现自我价值。健康问题?我有太多带伤比赛的经历,在场上也冒了很多风险,参加了很多艰难的比赛……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就是,每一次系好鞋带踏上球场,我或多或少都在拿自己的健康冒险。尽管这次的伤病情况更为严重,尽管我也明白过去的伤病顶多导致我拄上拐杖,而这次的伤病可能令我丧命。我知道其中的差别,可是,残酷的现实还是如一剂苦药,难以下咽。
篮球就是生命,而我这段生命走到了终点。所有的终点都会带来伤痛,我不知道自己难过的情绪是否与其他有同样遭遇的运动员相似。
这种情绪你只能感受一次,而且只在你的体内发酵。无论是一边挥舞四肢、一边大喊大叫地离开,也无论是带着感恩的心告别,每个人最终都会迎来结局。
这可能是你最后一年代表母校参加曲棍球比赛,或者你即将迎来告别大学游泳生涯的时刻,又或者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永远不会被棒球大联盟的球队征召——当这些时刻到来,我们作为运动员的状态将不可避免地永久改变了。有些人遭遇膝盖重伤,这辈子再无法完成一次跳投;有些人遭遇车祸,永远无法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打橄榄球,而是拿起了高尔夫球杆。
我也一样,离开了篮球这项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自我挑战的运动。
与此同时,我的精神层面也找到了很多新的方向。我意识到体育的本质不仅是争取胜利或是赚钱,也不仅是渴望不断提升。虽然这些非常重要,但我觉得体育的本质是友谊,是在你为热爱而日复一日的训练,是凝聚一支球队,是激励自己超越极限。在此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朝着共同目标一起努力,一起感受随之而来的胜利和失败。
这的确是一段充满挑战的征途,但我可不想过着没有挑战的生活。
在没有退役的时候,我也是带着这种心态。拿过的那些冠军,每个都让我觉得美妙,因为我为之付出了太多。结束篮球生涯后,经营自己的生活也让我觉得美妙,因为这绝对是我经历的最艰难的事情之一。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陷入抑郁的情绪中,但从事篮球运动这么多年所学到的技能并没有消失,所以无论疼痛感多么强烈,我还记得击倒后如何再次站起来的方式。如果你不是对失败充满极度的厌恶感,你就无法在最高级别的赛场上取得成功。同时,如果你无法正确地消化和吸收失败,你也无法提升到最高级别。告别篮球运动的确令我非常难受,但是从事篮球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为我们最终战胜离别情绪做得最好的准备。
在前面的信件中,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们,如果你在自己从事的运动中收获的只是更强壮的身体,或是更好的心肺功能,你错过了太多体育运动提供的机会。你有机会学会如何与人诚恳沟通,学会如何接受批评并不断成长,学会如何优雅地接受失败,学会如何谦逊地享受胜利,学会如何让自己超越身体和精神上的极限。正是因为通过篮球学到了这么多,我的生活才变得更丰富多彩。不管是否还留在场上,我都要好好地将此珍藏。
现在,我在家里有了一支队伍——由五个孩子构成的队伍。每天我都竭尽全力为他们做出表率,我也开始思考人生下一步的方向。在我看来,篮球只占据了我人生的四分之一,现在的任务就是找到新的领域,能够让我使出全力,也能不断给我新的指引,就像篮球曾经做的那样。
我曾多次幻想,自己能够像大卫·罗宾逊那样结束职业生涯,可以在打完告别一战后带着总冠军奖杯退役。就算在因伤提前告别后,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场佩顿·曼宁那样的超级碗告别战,在拿下了一场打破质疑的艰难胜利后,隔一段时间再宣布退役的消息。哪怕不能带着总冠军冠军退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与球队一起,拥有如韦德或诺维茨基那样的退役巡演。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也无法解释原因,这就是现实,我很失望,也很愤怒和悲伤,可我能做出的回应,只有不断向前,解决下一个问题,生活就是如此。
“一段旅程的终点,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这句话是詹姆斯在《不只是一名运动员》的片子里说的,他的表述很正确。你知道大卫·罗宾逊现在在做什么吗?他建立了一所开创性学校,名字叫作卡沃尔学院,这所学校为数千名圣安东尼奥的孩子提供了帮助。比尔·布拉德利离开球场后,成了美国参议员。杰拉德·福特本有机会进入NFL打球,但是他选择进入法律领域,随后进军政界,最终成为美国总统。NFL名人堂球员史蒂夫·扬离开橄榄球赛场后,经营了一家投资公司。WNBA传奇玛雅·摩尔告别篮球场,正努力成为一名为社会正义和刑事司法改革发声的倡导者。斯蒂芬·杰克逊在打了超过十年NBA后,发现主持播客节目非常有意思。
我们都不仅仅是运动员,这是一种赞美。如果希望进入政商界,成为某个领域的领袖,或者为公平正义而奋斗,我觉得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为他们进入新领域铺平了道路。每次训练、每次爆发、每次胜利和每次失败,都在塑造自己,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个过程都在进行中。不要听到别人说 “闭上嘴,打你的球”后还无动于衷,你有权力参与对国家的贡献,我甚至觉得这是你的义务。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做了很多的思考,也跟很多人交流,甚至写下了本书阐述自己的想法,事实上,我认为这才是最佳方式。那场与马刺队的比赛,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比赛,似乎没什么值得被记住的地方。在一个平常的晚上,与一个老对手,进行一场篮球比赛。没人在赛前对这场比赛有特殊的期待,虽然在上万名球迷面前比赛,大家也都觉得没什么特别。就是这样一场比赛,我倾尽了所能。那场比赛与我职业生涯里参加的几百场比赛一样,也与你们参加的比赛一样。之所以发挥全力,那是因为我一直都将每场比赛当成生涯最后一战。结果,这场比赛真的成了我的告别一战。我记得自己在场上充满求胜欲,第四节比赛,我体会了那种肌肉燃烧起来的熟悉感觉。我也将自负放在一边,将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在队友犯错时支持他们,就像他们对待我的方式一样。我站在场上,精力集中在比赛中,计时器上每一秒的流逝我都能感觉到。
你可以选择以这种态度比赛,每次系好鞋带,就把这场比赛当成生涯最后一战。在训练中哪怕筋疲力尽,身体和心智都在嘶吼,你依旧坚持下去。当有人向你展现某条捷径时,依旧选择那条艰难的道路。每场比赛都与队友站在一起,同时牢牢铭记,无论什么比赛,团队永远高于个人,更不要忘记,你在朝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努力。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这一切,依旧可能面对悲剧收尾,就像曾经的我那样。不过,此时的你,内心没有丝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