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再见爱人:如何结束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虐待

書城自編碼: 40845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百科
作者: [美]贝弗利·恩格尔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74785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HK$ 85.8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水库式经营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7.9
《人性: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解读,自我突围人间醒脑之书,不负责》
+

HK$ 86.9
《读懂情绪(倾听身体的声音)》
+

HK$ 75.9
《你无需讨好所有人 》
+

HK$ 97.9
《中国心法 心理调节、认知、情感、精神、中庸之道、修心之法、人》
+

HK$ 75.9
《练出好心情:9项正向循环练习塑造快乐大脑 》
+

HK$ 64.9
《大脑习惯:潜意识成功的科学 [美] 菲利普·约翰·坎贝》
編輯推薦:
如果今年要阅读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的书,这本书是你的最佳选择。
作为本书编辑,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用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听起来这么严重的词,担心中国读者接受不了。但最终还是尊重原作。读完本书你会发现,情感虐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随时发生在亲密关系中而不被觉察,并造成严重伤害。你我都有可能是受害者,也有可能是施害者,伤害每天上演而不自知,造成的裂痕最终无法弥补。尽管随着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煤气灯效应、PUA 等词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但公众对情感虐待的认知是模糊的,这本书清晰地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复杂面貌,并给出清晰的解决之道。
这本书诚挚地推荐给所有亲密关系中遇到问题的人。
內容簡介: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虐待发生的比例是惊人的。它可能是最不被理解、最被低估的情感暴力形式。在本书中,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贝弗利·恩格尔引导读者通过经验证的方法,深入了解这种极为有害的行为模式及背后原因,并有效应对。
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受害者和施虐者双方,向他们提供非评判性的信息、策略和建议,以结束情感虐待行为,挽救处于危机中的亲密关系,包括:识别和理解情感虐待;为什么有些人会被施虐者吸引,以及施虐者为何会施虐;童年创伤经历所造成的行为模式如何造成了情感虐待,以及如何打破这些模式;人格障碍与情感虐待的关系;情感虐待受害者、施虐者以及双方共同的行动计划;如何从伤害中恢复。
本书是那些身处不健康亲密关系中的人的书籍,得到了许多心理治疗师的推荐。本书也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及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關於作者:
贝弗莉·恩格尔(Beverly Engel)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她还致力于为遭受身体和情感虐待的人们发声、维权,并因此备受赞誉。她著有25部围绕情感虐待、羞耻感和创伤疗愈等主题的书籍,其中多部为畅销书,被视为经典之作。她是一位执证的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从事心理治疗工作长达35年。
  
  作者的书籍畅销多国,曾获众多奖项,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日语、汉语、韩语、希腊语、土耳其语、伊朗语、立陶宛语和波兰语等。
  
  她曾亮相于奥普拉脱口秀(The Oprah Show)、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重新开始》(Starting Over)等多个电视节目中。她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网站上开设了名为The Compassion Chronicles的博客,并在众多权威期刊上发表过大量专题文章。
目錄
目录
  
致谢
关于作者
原书第2版前言
译者序
第一部分
 识别并理解情感虐待
第1章 情感虐待:关系的破坏者3
  什么是情感虐待6
  情感虐待的危害8
  判断你是否在施加情感虐待12
  没有怪物16
  终结情感虐待20
第2章 情感虐待的模式23
  支配25
  言语攻击26
  持续指责/不断挑剔28
  虐待型期望29
  情感勒索30
  变幻莫测的反应33
  持续制造动荡和危机34
  人身攻击35
  煤气灯式情感操纵36
  性骚扰37
  清晰而一致的重复模式38
  外显与内隐的虐待39
  有意与无意的虐待40
  恶意虐待41
第3章 各不相同的情感虐待关系45
  七种类型的情感虐待关系47
第二部分
 治愈童年创伤和问题模式
第4章 源自童年的问题模式:我们因何实施或忍受虐待63
  强迫性重复67
  强迫性重复的核心——童年受虐经历72
  虐待型的养育风格75
  未完成事件的力量79
  你的原始施虐者80
  另一种模式:受害者还是施虐者81
  愤怒的内化与外化——男性与女性的模式82
  羞耻感对虐待受害者的影响84
第5章 完成未完成事件(受害者和施虐者均适用)89
  1.正视和承认自己是情感虐待或忽视的受害者92
  2.向自己承认,由于童年时被忽视、抛弃或虐待的经历,
你的内心积压着未表达的愤怒、痛苦、恐惧和羞耻感100
  3.允许自己去感受和表达那些因为经历了忽视或虐待而
产生的情绪103
  4.寻找安全且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释放或表达这些
感受106
  5.与施虐者对质(最好采取间接的方式)109
  6.解决你与原始施虐者的关系问题(通过设定边界、
暂时或永久分离、原谅等方式)110
第6章 用自我关怀治愈羞耻感113
  治愈羞耻感的良方:自我关怀120
  重复虐待循环127
第三部分
 停止虐待
第7章 受害者的行动步骤135
  八步计划140
   第1步:承认自己正在遭受情感虐待,并承认自己
       因此而受到的伤害140
   第2步:理解自己选择施虐伴侣的(可能是无意识的)
       动机可能为何144
   第3步:理解自己为何会一直忍受虐待145
   第4步:理解自己的模式,继续尝试完成未完成事件151
   第5步:就虐待行为与伴侣对质153
   第6步:关注你因受到虐待而产生的感受160
   第7步:设定并捍卫自己的边界,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160
   第8步:继续为自己发声165
  具体建议和策略167
第8章 施害者的行动步骤169
  七步计划172
   第1步:承认自己有情感虐待倾向,并承认自己
       造成的伤害172
   第2步: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施虐175
   第3步:理解你的模式,并开始完成你的未完成事件186
   第4步:向伴侣承认你一直在进行情感虐待188
   第5步:向伴侣道歉,并学习共情伴侣和其他人190
   第6步:学习识别愤怒、痛苦和压力的方式,练习
       释放这些感受193
   第7步:识别你的错误信念197
第9章 针对彼此虐待的伴侣的行动步骤203
  停止互相责怪206
  七步计划209
   第1步:分享彼此的过去209
   第2步:发现并承认你在问题中的责任212
   第3步:为过去的伤害道歉,共同走向未来215
   第4步:发现并探讨双方的问题是如何交织碰撞的216
   第5步:分享你们的触发事件218
   第6步:设置边界和底线219
   第7步:求同存异,适时抽离221
第10章 当伴侣存在人格障碍时223
  确认伴侣是否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227
  孪生恐惧——抛弃与吞噬230
  应对并终止情感虐待的策略(BPD型)232
  确认伴侣是否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238
  应对并终止情感虐待的策略(NPD型)242
  你是否应该告诉伴侣,你怀疑他患有人格障碍246
  当双方都受到人格障碍影响时247
第11章 如果你的虐待行为源于人格障碍251
  你是否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255
  边缘型人格障碍如何导致情感虐待行为256
  如何开始改变你的情感虐待行为(BPD型)261
  针对特定边缘型行为的策略268
  你是否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269
  自恋型人格障碍如何导致情感虐待行为272
  如何开始改变你的情感虐待行为(NPD型)273
  我克服自恋倾向的个人计划277
第四部分
 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第12章 留下还是离开281
  选择留下的有力理由283
  你也许仍须选择离开285
  离开的有力理由286
  绝对需要离开的情况287
  当你抗拒离开291
  信任与宽恕292
第13章 预防未来的情感虐待295
  如果你是受虐方297
  如果你是施虐方——及时察觉自身行为303
  对双方都适用的建议305
第14章 持续从伤害中恢复309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认识到自己有选择权312
  受害者与施虐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12
  针对受害方的具体策略318
  施虐方的恢复322
  适用于双方——如何寻找合适的治疗师325
  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326
  对伴侣的改变持现实态度328
后记331
进一步阅读333
內容試閱
原书第2版前言
  
  
  “我不是在告诉你这很容易,我是在告诉你这很值得。”
  ——亚特·威廉姆斯(Art Williams)
  
  
距离我写这本书的第1版,已经过去了20年。这20年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情感虐待这一现象已经从阴影中显现出来,暴露在了阳光下。公众对情感虐待及其伤害的认识有了大幅提高。这显然是一件好事,因为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开始寻求帮助,而我们也发现,许多人能够摆脱情感虐待所带来的痛苦、恐惧和羞耻。
  我们最近的政治氛围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那就是像煤气灯式情感操纵(gaslighting)和自恋者(narcissists)这样的术语已经成为日常用语。不幸的是,这种现象的风险在于:当这些术语变得普遍化,人们可能就会失去对它们原本应有的重视。如果人们过于频繁地用情感虐待这个词来描述恋爱关系中的冲突,这个词就很可能变成一句玩笑话。但情感虐待绝不是玩笑。在第2版中,我希望重申并进一步说明它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不仅指向受害者,也指向施虐者、他们的孩子和关系本身。
  这本书更新第2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第1版写作时,我未能建立起羞耻感和情感虐待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当时几乎没有心理学专家在谈论羞耻感。而现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羞耻的情绪极具破坏性,处理这种情绪对康复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无法治愈羞耻感所造成的创伤,尤其是童年期的创伤,我们就会把这种极为有害的羞耻感带入成年期,尤其是带入到我们的亲密关系中。羞耻感是大多数情感虐待的核心,也是情感虐待所造成的最主要的伤害。在第2版中,我将讨论这种鲜为人提及的情感,并详细阐述如何通过自我关怀的实践来治愈它。
  过去20年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现在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在成为情感虐待的受害者。虽然我在第1版中写到了这一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男性受害者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些男性受害者和女性受害者一样需要帮助,但他们通常更难站出来寻求帮助,因为相较于女性,男性往往对于自己成为受害者这一事实抱有更大的羞耻感。施加虐待的女性通常对于自己伤害伴侣或破坏关系的行为完全不自知。而男性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了虐待,或由于害怕被他人嘲笑或指责不够男子气概,而难以承认自己受到了虐待。
  你阅读本书时会留意到,我并不假设只有异性恋情侣会遭受情感虐待问题的困扰。
  我的第1版受到了一些受害者权益倡导人士的批评,他们指责我对施虐者太过宽容。在我看来,施虐者不是怪物,而是在童年虐待和其他创伤中受伤的人类。也许我的人本主义观点来自于我多年来与许多施虐者打交道的工作经验,我发现他们经常出于保护自己免受羞耻的需要,而陷入一种消极的人际互动中。当这种羞耻感通过同情和自我关怀得以治愈时,我发现一些施虐者实际上可以改变,只要他们愿意付出努力。这种观点与当前将施虐者视为永远无法改变的怪物的普遍看法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在这一版中,我将尽量确保提供一种更为平衡地看待施虐者的角度。当然,人类社会存在恶性自恋者、反社会者,以及那些具有虐待人格的人,这些人确实没有改变的希望。我将确保不向这些人的伴侣提供虚假的希望。
  我还想明确一点,尽管我将许多施虐者视为受困于自身防御系统中的个体,但我绝不会以任何方式为他们的虐待行为开脱。无论个体的童年有多么悲惨,都无法成为虐待他人的借口。施虐者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事实上,如果希望获得任何救赎和改变,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虽然我也要求受害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这绝不是对受害者的指责。情感虐待的受害者从来不需要为关系中的虐待,或他们伴侣的虐待行为负责。虐待行为的唯一责任人始终都是施虐者。受害者从来不是“自找的”,也不存在“激发伴侣最坏的一面”的说法。我在这一版也补充了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更深入的探讨,包括其可能如何导致女性和男性对其伴侣(和孩子)施虐的相关内容。这种人格障碍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反,我们似乎过分关注自恋者的行为,以至于情感施虐者和自恋者已经成为同义 词——而它们并不相同。并非所有自恋者都会在情感上虐待他们的伴侣和孩子,也有许多施虐者不是自恋者。事实上,很多施虐者并非自恋者,而是具有强烈边缘型倾向或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
  在过去的20年里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代际创伤”,即将例如家庭暴力、酒精和药物成瘾,以及儿童虐待和情感忽视一类的创伤的影响和余波传递给下一代的 现象。
  情感虐待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完美例子。在第1版中,我着重讨论了许多(即使不是大多数)施虐者自身也遭受了虐待的事实——无论是言语上的、情感上的、身体上的还是性上的。那些没有遭受过虐待的人则很可能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忽视,或成长在父母相互虐待或在其他方面功能失调的家庭中(如存在酗酒、精神疾病等情况)。在这一版中,我把代际创伤列入了可能导致人们变得有虐待倾向的原因中。同样,这绝不是在为他们的虐待行为辩解,而是对于虐待行为的成因的解释。
  还有一个可能不太普遍也不太受欢迎的观点,那就是许多受害者和施虐者一样,也同样来自具有虐待经历或情感忽视经历的成长背景。有受害者权益维护人士指出,任何女性都可能陷入情感虐待关系,这的确是事实。但理解受害的根源同样重要,同施虐的根源一样——受害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忽视。如果我们想要结束情感虐待以及其他形式的虐待,我们就必须认识到这些共同的根源。
  我坚信,阅读这本书并完成练习的伴侣有很大机会在他们的关系中消除情感虐待。然而,也存在例外情况:对有些关系来说改变可能为时已晚,或情感虐待过于严重,或施虐者并不真正愿意发生改变。
  这本书只推荐给那些真正想要自我改善和改善关系的个人和伴侣。当关系中的施虐者愿意承认他们的虐待行为、不再否认时,对于这类的关系,本书将尤其有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