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读者在读完此书后,能更加深入地洞察西方经济体曾经面临的种种问题,
并结合日本、美国以及欧元区的经验与教训,更加清晰地了解摆脱经济衰退困境的路径与方法,
以及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需要关注和警惕的要点。
在本书中,读者能读到:
1.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
2.日本经济衰退与美国大萧条最大的区别
3.为什么泡沫破裂后,日本GDP没有因此下降
4.1982年,沃尔克是如何解决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于水火之中的
5.放任雷曼兄弟破产的美国财长是谁
6.资产负债表衰退与结构性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7.通货膨胀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吗
8.“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分别是什么
9.为什么允许雷曼兄弟倒闭
10.日本人为什么节俭
.....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展开,深入剖析了全球经济自2008年陷入全球金融危机后,直至缓慢复苏这一漫长过程中,依然潜藏的诸多风险。
书中开篇对比了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与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之间的相似之处;随后深入阐释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基本原理,让读者得以洞悉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本、欧元区及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建议。
辜朝明在书中不仅剖析了2008年后中国经济展现强劲活力的根源,还敏锐指出,中国是最早领悟财政刺激重要性的国家。尽管中国已跨过刘易斯拐点,但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若忽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国需要完善制度建设,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好准备。
辜朝明在书中将凯恩斯开启的宏观经济学革命推向了新高度,为全球探索解决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本书有助于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从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浪潮中,更从容、有效地应对各类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
關於作者: |
辜朝明(Richard C. Koo)
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1984年加入野村证券前,在美国纽约联储银行担任经济学家(1981—1984年),再之前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博士研究员(1979—1981 年)。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
学硕士学位。曾担任东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1998—2010年)。著有《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被追赶的经济体》等书。2001年被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NABE)授予艾布拉姆逊奖。
|
目錄:
|
中文版序 / 011
译者导读 如何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 / 015
前 言 / 025
第一章?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 / 001
第二章? 货币政策与量化宽松陷阱 / 069
第三章? 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美国 / 135
第四章? “安倍经济学”的巨大潜力 / 173
第五章? 欧元危机:事实与解决方案 / 227
第六章?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303
后? 记 / 333
参考文献 / 337
|
內容試閱:
|
前? 言
2007 年,欧洲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全球经济经历了一场重大考验。美联储从 10 年前开始效仿日本央行,将利率降至零,但在过去的 6 年里,美国的失业率依旧居高不下,工业产出也直到近期才恢复至 2008 年的水平。在欧洲,虽然欧洲央行已经把欧元利率降至零,但失业率仍在欧盟成立以来的最高点 12% 左右徘徊。工业产出的情况则更糟糕:德国的工业产出仅恢复到 2007 年的水平,法国和西班牙的工业产出甚至不如 1994 年的水平,意大利的工业产出回落到 1987 年的水平,而英国的工业产出则低于 1992 年的水平。自2012 年底“安倍经济学”推出以来,地理上远离西方经济泡沫的日本市场情绪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日本的工业产出仍停留在 2003 年的水平,有人称其为“长期停滞”。
经济困难时期,涉及国家政策方向的讨论往往严重缺乏共识。即使在泡沫破裂近 7 年后的今天,争论依旧错综复杂。在美国,两个主要政党在财政赤字和债务上限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而在欧洲,被认为对经济和信贷市场复苏至关重要的财政整顿政策却令经济更加疲软,一些观察人士称,需要警惕社会动荡和民主危机的发生。
美国国内也在货币政策上缺乏共识,主张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货紧缩压力的人,与坚持认为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导致新的财政失衡,甚至是更严重后果的人争执不下。一些人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的结构性改革;而另一些人认为,现在时机尚未成熟,改革可能会进一步抬升原本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在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的问题上,也存在类似的分歧:一些人建议推进坏账减记;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会造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使问题更加恶化。在评级机构的问题上:一些人认为,这些公司应该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惩罚,不仅是因为它们对次级证券的评级有问题,还因为这加剧了主权债务危机;其他人则坚持认为,“杀死信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但面对巨大的分歧,即使是最有能力的政治领导人也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许多国家的媒体坚持认为,当前的动荡和经济衰退可归咎于领导力的缺乏,但每个国家都实施了不同的政策方案来解救经济。所谓专家观点的巨大分歧表明,我们正在经历的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而且是经济学界的危机。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未曾预料到当前的危机,在他们试图回答应该怎样解决问题的时候,经济学界却陷入了一片混乱的状态。
值得庆幸的是,日本早在 15 年前,就已经对货币宽松、财政刺激、评级机构、银行问题与结构性改革等进行过研究和讨论。日本当时对此展开的争论并不比西方目前正在进行的争论少,但日本最终意识到,泡沫后的衰退不是普通的经济衰退,而是一种被传统经济学理论忽视的、完全不同的衰退。
这种衰退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传统理论从未考虑过私人部门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债务最小化所带来的衰退。然而,如今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私人部门在零利率下的经营目标都是债务最小化(或储蓄最大化),这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私人部门正在将债务水平降至最低,因为泡沫时期产生的负债仍然存在,而用借来的资金购买的资产价值在泡沫破裂时崩溃,资产负债表严重缩水。每个人都在储蓄或偿还债务,无人借款,即使利率降到零,经济也依然在萎缩。
这种衰退并不罕见,过去也曾多次发生,最著名的是大萧条时期,但传统经济学在解释衰退时并未考虑到追求债务最小化的私人部门,我将这种现象称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在过去的两年里,资产负债表衰退这种表述终于获得了西方的关注,因为近期有太多的经济现象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却可以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来解释。
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人并不认为西方国家正在面临与 15 年前的日本相同的衰退。至少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政策制定者担心他们国家的经济也将如日本一样经历“失去的十年”,二是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犯像日本那样的错误。但在许多方面,因为没有从日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所以他们在完美地复刻着日本的错误政策。
恐惧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在泡沫破裂近 7 年后,西方经济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欧洲的情况仍然很严峻,采用更大胆的货币政策和宽松财政政策的美国,在保持零利率 6 年多后,经济依然没有恢复至传统理论预期的水平。美联储承诺在未来几年都将维持非常低的利率,这表明美国经济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现在与 15 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当时的美联储高级官员经常批评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坚称只要日本央行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日本经济就能立刻复苏。西方官员之所以坚信他们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驻日记者的失职造成的,那些失之偏颇的报道加深了其他国家对日本经济的误解。当一个国家经济强大且令全球瞩目的时候,聪明且有洞察力的外国记者将对其争相报道。然而,当一个国家经济疲软且被认为对世界毫无贡献的时候,则将很少有外国记者愿意花费精力对其进行报道。20 世纪 80 年代末,领跑全球经济的日本,吸引了许多优
秀的驻日记者。他们对日本有着深刻的认识,我每次接受他们的采访时,都能受益良多。
然而,当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出现衰退时,一些投资人立刻转向了经济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和中国。对后续接替他们工作的投资人来说,唯一的工作任务就是为日本经济衰退找出合理的解释,许多投资人甚至只是向东京的外国金融公司打听(因为它们会说英语),以求一语中的。然而,其中许多公司都是来日本低价购买资产的,任何阻碍它们完成低价买入的行为都被贴上了“阻碍日本经济复苏”的标签,包括结构性改革的延迟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就连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它阻止了经济崩盘,阻碍了资产的贱卖。
有观点认为,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人们就可以相信任何故事,而日本以外的人无法亲眼看到日本实际上面临的是资产负债表问题,而不是结构性问题,并最终认定日本的衰退完全是因为缺乏实施结构性改革的政治意愿。这种心态使西方的政策制定者难以接受日本高级官员与我在雷曼兄弟破产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发出的提醒及政策建议。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在经济学未知领域的探索及其对全球的启示》一书中,我曾提醒,依赖房地产泡沫的美国经济最终可能会陷入严重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在雷曼兄弟破产前约 6 个月,时任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向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建议,美国应迅速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注入资本。遗憾的是,这两个提醒都被置若罔闻。如果美国当局接受了我的提醒,并听取了额贺福志郎的建议,那么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大幅减轻。
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在经济学未知领域的探索及其对全球的启示》中,我还提醒,一旦欧洲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因为《欧洲联盟条约》的约束,其经济将受到比日本或美国更严重的打击。遗憾的是,这一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更糟糕的是,许多欧洲官员将资产负债表问题误判为结构性问题,先是发生在信息技术泡沫破裂后的德国,然后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欧洲外围国家,这两次都延长了经济衰退的时间。在这本新书中,我首先讨论当年日本和时下西方之间的相似之处,然后介绍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基本机制,重点讲述理论方面,最后回到全球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本书还将涉及量化宽松(QE)引发的量化宽松陷阱,这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引发的错误政策后果之一。
可以说,没有比民主党与共和党更愚蠢的政党了。就像世界上任何地方对肺炎的治疗方法都基本相同一样,如果正确地找到问题的核心并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那么过去 7 年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出现的极端社会问题与政治两极分化现象就能得到缓解。尽管公众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包括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BIS(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开始认识到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我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更深入地了解当今西方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日本过去 20 年的经验,更加清楚如何摆脱这一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