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HK$
38.5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HK$
76.8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个案叙事的形式呈现了一所民办学校在25年办学历程中的发展危机及其治理叙事,为现代学校治理研究引入了新的思路。构建了治理范型的概念模型,成为了学校治理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全方面的分析,多角度的探讨,不同主体“多声部”的发声,让学校治理变得立体、生动。
民办学校的发展过程很复杂,考察清楚很难,理论上阐释更是不容易。作者阐释的角度很有新意,在国内属比较成功者。
|
內容簡介: |
民办学校自其产生以来,就伴随着角色争议。它像一个企业,又不是企业,是学校,又非纯粹的学校。本书通过进入现场,以个案叙事的形式深入分析一所办学25年历史,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囊括普通教育、国际中学、教育培训等多个类型的民办教育学校,呈现了90年代至今民办教育政策变革中普通民办学校的兴衰历程,剖析民办学校治理中的矛盾与机遇,探索民办学校治理中的组织变革新路径。
|
關於作者: |
顾秀林,教育学博士,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理事,《中国教育科学进展》编委会编委,长期关注中国民办教育治理问题,在SSCI、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国家课题,合著出版《民办高校分类关系的制度与路径研究》 ,荣获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教育)提名奖。
|
目錄:
|
序 / 1
绪论 / 1
第一节研究背景 / 1
一、 “加速社会”中的民办教育危机 / 2
二、 民办教育新政下学校治理的新要求 / 3
三、 “三期”叠加中民办学校治理新机遇 / 4
第二节研究基础 / 5
一、 立论基础:三个方面的思考 / 5
二、 研究目的 / 7
三、 研究的问题域及关键问题 / 8
四、 研究的意义 / 9
第三节核心概念 / 10
一、 治理 / 10
二、 范型 / 13
三、 民办学校 / 21
第四节研究方法 / 23
一、 研究的方法论 / 23
二、 研究的方法 / 39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1
四、 研究叙事的生成 / 51
五、 研究的可靠性 / 60
第五节研究伦理 / 61
第一章文献述评 / 64
第一节治理研究 / 64
一、 治理理论研究 / 64
二、 治理主体研究 / 69
三、 治理结构研究 / 71
四、 元治理研究 / 72
五、 述评 / 73
第二节学校治理研究 / 74
一、 学校治理的理论探讨 / 74
二、 学校治理主体研究 / 76
三、 学校治理机制研究 / 79
四、 述评 / 81
第三节民办学校研究 / 83
一、 民办学校政策研究 / 83
二、 政府对民办学校干预的研究 / 84
三、 教育产业化研究 / 87
四、 民办学校制度研究 / 91
五、 述评 / 95
第二章进入现场: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97
第一节远景:江州眺览 / 98
一、 江州的历史 / 98
二、 江州的环境 / 99
三、 江州的经济 / 100
四、 江州的教育 / 101
第二节中景:办学历程中的江世外 / 104
一、 建校初期的发展(1995—2002年) / 104
二、 逆境中的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2003—2007年)
/ 105
三、 转型期的新发展(2008年至今) / 116
第三节近景:多维视角下的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123
一、 学生视角之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124
二、 教师视角之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126
三、 领导视角之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129
四、 “我”的视角之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 / 131
小结:江世外——一所有故事的民办学校 / 137
第三章企业型治理:用市场思维办教育 / 139
第一节企业型治理的产生 / 139
一、 民办教育市场的开放 / 140
二、 企业型人员的注入 / 140
第二节企业型治理的表现 / 149
一、 “做大”与“做强”的争论 / 149
二、 灵活的职位 / 156
三、 产业兴校 / 164
四、 组织结构的优化:部为实体改革 / 171
五、 另类的“高中部”:亏本的生意也要做 / 180
第三节企业型治理:概念与意义 / 186
一、 概念:企业型治理 / 186
二、 企业型治理对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发展的意义 / 191
小结:市场思维能办好学校吗? / 196
第四章教育型治理: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 / 198
第一节教育型治理的产生 / 198
一、 什么是教育家? / 198
二、 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的教育家办学 / 201
第二节教育型治理的表现 / 205
一、 黎先生的教育理想 / 205
二、 败走麦城的方校长 / 217
三、 科研兴校的鲍校长 / 222
四、 活动单导学案改革 / 238
第三节教育型治理:概念与意义 / 244
一、 概念:教育型治理 / 244
二、 教育型治理对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发展的意义 / 247
小结: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 / 249
第五章参与型治理:学校治理的多方位支持 / 251
第一节参与型治理的产生 / 251
一、 参与型治理的渊源 / 251
二、 参与型治理在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发展 / 253
第二节参与型治理的表现 / 254
一、 教师对学校治理的专业性参与 / 255
二、 学生对学校治理的自治性参与 / 264
三、 家长对学校治理的反馈性参与 / 274
四、 高校对学校治理的支持性参与 / 281
五、 教育局对学校治理的引领性参与 / 287
第三节参与型治理:概念与意义 / 300
一、 概念:参与型治理 / 300
二、 参与型治理对江州世界外国语学校发展的意义 / 303
小结:如何以共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 306
第六章“多声部”的学校治理:走向复调组织 / 308
第一节范型的解释力:一种可能的尝试 / 308
第二节冲突:三种范型间的张力 / 311
一、 营利性与公益性:企业型治理与教育型治理的
冲突 / 311
二、 集权与分权:企业型治理与参与型治理的冲突 / 313
三、 专业性与社会性:教育型治理与参与型治理的
冲突 / 315
第三节共舞:范型间的联合行动 / 316
一、 关系性组织与关系性领导 / 316
二、 从复调音乐到复调组织 / 318
三、 三种范型间的关系 / 320
四、 范型间的共舞 / 321
第四节复调组织:多声部地发声 / 323
一、 民办学校成为复调组织的可能性 / 323
二、 民办学校成为复调组织的必要性 / 324
三、 民办学校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复调组织? / 326
小结:复调组织——民办学校治理的“交响乐” / 330
附录1:高层领导访谈提纲 / 332
附录2:中层领导访谈提纲 / 334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336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 338
附录5:家长访谈提纲 / 340
参考文献 / 341
后记 / 363
|
內容試閱:
|
序
秀林是一位好学、谦逊的青年才俊。2018年至2021年期间,他在南京师范大学跟随我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前不久,他告诉我,他的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而拓展完善的著作《冲突与共舞:一所民办学校的治理叙事》,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非常高兴。他要我写几句话,我欣然领受。
秀林著作关注的主题与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和民办学校的治理有关。近年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在波动中发展,民办教育政策也始终在不断地调整、完善之中。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强调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予以“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不难看出,十六字方针涵纳了发展民办教育和举办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监管”两种态度。长期以来,对民办教育,究竟是“扶”还是“管”?是多扶少管还是少扶多管?政策实施中多少存在着一定的变动伸缩空间。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办教育起步阶段,相关民办教育政策总体偏向于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民办教育机构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教育体量的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监管问题。1997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民办教育行政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该《条例》加强了民办教育组织办学的规范管理,使之发挥了“民办教育法”的作用。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民办教育开始步入依法办学、依法施教的法制化时期。由于民办教育的复杂性,我国分别于2013年、2016年、2018年先后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三次修订,对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民办教育产权制度、民办教育投资者合理回报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并于2021年5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回顾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规范化调整,逐步建立起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对于民办教育研究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面对宏观政策不断完善的新时代,社会呼唤更加具体、细致、生动、多元的民办教育研究。秀林不满足于传统的纯粹理论研究取向,立志到民办学校现场做细致深入的实地调研,以便更深度地理解民办教育者的所思所想。他的这部著作就是在一所民办学校扎根实地调研19个月后而形成的成果。秀林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特别是创新性地生成了学校治理中的治理范型概念。秀林多次提到,他所说的范型不同于库恩所讲的范式,库恩范式英文用的是“paradigm”,而他则用“typemodel”,即范型,来与之相区分。虽然我强调不要在“typemodel”抑或“paradigm”这样一些字词上花费过多的争辩功夫,但是当今的教育领导管理研究需要融入新视角、新理论和新的概念解释工具,这一研究主旨无疑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秀林博士从治理范型的视角分析了民办学校内部治理中存在的企业型治理、教育型治理、参与型治理,并且刻画了三种治理范型治理相互博弈、竞争、制衡的动态图景。在我看来,这本著作有三点值得教育领导管理研究者充分重视:
第一,本著以个案叙事的形式呈现了一所民办学校在25年办学历程中的发展危机及其治理叙事。这种扎根实地的叙事研究能摆脱大样本调研无法避免的同质平面化弊端。近几年实证研究兴起,让我们习惯了以数据看问题、做决策,但是学校治理的很多问题是无法用数据呈现的,学校治理场域的博弈行为更无法用单一的决策模型予以解释。叙事研究能够弥补实证研究的不足,本著也为现代学校治理研究引入了新的思路。
第二,本著构建了治理范型的概念模型并成为了学校治理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尽管治理范型的意涵、意义还可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但它确实是分析学校治理问题的一种全新视角。学校治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变化过程,学校治理中存在着非常多的治理事件、治理行为。所有治理行为的依据都源于治理主体所秉持的价值立场。因此,透视治理行为背后的行动逻辑是开展学校治理研究的关键,而治理范型就是一个以治理价值为核心的十分有用的学校治理行为分析框架。
第三,本著提出了走向“复调组织”的学校组织变革新路径。“复调组织”是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在《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和共同体》中所创构的一种组织形式,意在强调组织内部不同声音要共同发声。学校治理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但是在学校治理实践中“家长式”治理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这一问题在民办学校表现尤为明显。如何通过制度建设、组织文化变革实现学校治理中“多声部”地共同发声,是学校治理变革的难点所在。本著受肯尼斯·格根提出的“4D—行动”模型的启发,富有成效地探讨了学校治理的复调组织变革路线,给人启发。
是为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