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HK$
97.9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HK$
61.6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HK$
57.8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HK$
139.2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如何让产品和服务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让质量成为我们的竞争利器,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是许多企业领导者关心的问题。“如何快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彻底摆脱质量问题的困扰?”这是质量工作者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如何确保部门的工作一次做对,从而顺利达成质量、成本和交付目标?”这是管理者们共同的疑问。“我如何才能把工作一次做对,从而免受处罚并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这是众多职场人的心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如何让每位员工把每一次工作都做对?因为一次做对意味着质量最优、成本最低、交付最快、客户满意度最高,读完本书,您将得到解决此问题的答案。
|
內容簡介: |
本书重点讲述主人公唐风以咨询顾问的身份,指导企业通过一次做对质量文化变革项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企业质量的突破性提升。全书分为三篇:认知篇、实践篇和反思篇。书中故事均取材于实践,可为广大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质量工作者提供关于“如何在系统层面实现一次做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指导,也可让众多的职场人士正确理解把工作一次做对的底层逻辑,从而实现工作零失误的目标。本书可作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质量人员的自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管理的内部培训教材。
|
關於作者: |
国际注册质量总监
资深零缺陷管理顾问
深圳质量匠人奖获得者
上海复旦大学MBA
现为深圳市一次做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
曾在华为电气和艾默生网络能源等知名企业中工作多年,历任制造总监、工程建设项目总监、质量总监等职务,2010年成为零缺陷管理顾问,系统研究零缺陷理论。
后在多家企业中任品质总监和供应链总监,用零缺陷理念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实施质量变革,取得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此过程中出版《质量总监成长记》和《质量总监炼成记》。
在总结出系统的零缺陷管理落地方法后,重回咨询行业,指导多家企业推进一次做对质量变革,取得良好成效。
|
目錄:
|
{目录}
一次做对模型
推荐序 相逢于一次做对质量文化变革
自序 如何把工作一次做对
作者简介
书中主要人物角色简介
认知篇 如何实现一次做对
质量战略性思维 2
如何从战略层面定义质量?
质量系统思维 10
如何在系统层面提升质量,实现一次做对?
实践篇 一次做对质量变革之路
育人造物 40
如何制订一次做对质量文化变革实施方案?
启动大会 54
如何让管理层以身作则推动质量文化变革?
快速达标的银奖项目 64
如何运用一次做对六步法结合过程模式作业表实现过程一次做对?
历经挫折的金奖项目 77
如何通过过程一次做对实现产品零缺陷?
毕业答辩 90
如何衡量试点项目是否成功?
二期项目启动 107
如何循序渐进地将一次做对项目持续深化?
姗姗来迟的首次达标 118
如何基于过程特性来确定项目范围和项目周期?
苦尽甘来的零缺陷 127
如何组建一次做对质量改进团队并成功实施项目?
艰难的控制器质量改进项目 146
如何基于过程管理降低产品市场故障率?
管理创新单元 157
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单元的建设实现质量、成本、交付、安全等全方位的一次做对?
质量损失核算系统 171
如何通过PONC的核算来推动一次做对质量文化的建设?
质量竞争力建设之员工能力建设 186
如何通过实施员工能力建设为一次做对系统推进打下基础?
质量竞争力建设之供应商质量管理 195
如何从系统层面推进供应商来料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竞争力建设 239
如何从系统层面全方位推进质量竞争力建设?
反思篇 一次做对难在哪里
质量总监为何阵亡率高 250
质量总监如何引领管理层实现质量变革?
谁该对质量负责 273
总经理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参考文献 280
|
內容試閱:
|
如何把工作一次做对
“如何让产品和服务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让质量成为我们的竞争利器,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是许多企业领导者关心的
问题。
“如何快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彻底摆脱质量问题的困扰?”这是质量工作者们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如何确保部门的工作一次做对,从而顺利达成质量、成本和交付目标?”这是管理者们共同的疑问。
“我如何才能把工作一次做对,从而免受处罚并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这是众多职场人的心声。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如何让每位员工把每一次工作都
做对?
因为一次做对意味着质量最优、成本最低、交付最快、客户满意度最高,读完本书,您将得到解决此问题的答案。
15年前,我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一家咨询机构正式接触到了零缺陷管理。
从此以后,“产品如何才能实现零缺陷?工作如何才能一次做对?”这两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为此我选择成为这家机构的一名零缺陷咨询顾问,希望通过亲身参与咨询项目来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然而,参与的项目越多,我的困惑越大,越感觉自己对零缺陷管理的理解不足,仅仅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难以有效指导客户实施零缺陷管理。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于是,我决定离开这家咨询机构,将自己学到的零缺陷管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这套理论的应用之道,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带着这种想法,我回到深圳,加入了一家民营企业M公司,担任质量总监。
这份工作给了我巨大的挑战,零缺陷的理念和巨量的客诉每天都在撕裂着我的神经。
在冥思苦想了半年后,有一天,我终于领悟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落地工具即过程模式作业表,并理解了零缺陷落地的底层逻辑,那就是通过全过程的一次做对来实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零缺陷,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过程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这个规律都适用。
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感谢杨钢老师和邵凤山老师给我的帮助,正是他们提供的材料给了我启发。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我用这一工具指导手下的IQC(进料检验)主管对进料检验这个过程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检验的质量、效率和速度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此后,我又运用此方法指导质量工程师和工厂的主管们对其他过程如前加工、测试、包装等进行了优化,同样成绩不俗。(具体过程见拙著《质量总监成长记》。)
带着这种经历,我跳槽到S公司任质量总监。入职后的第一年,在得到授权后,我将这种理念和方法运用在供应链系统中,通过对生产、外协等过程的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一年时间里,将公司主力产品有源滤波器的年度返修率从8%降到0.3%,得到了公司领导层和各部门的认可,这让我信心倍增。
然而,当我正准备将这些经验在全公司进行推广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文化并不支持这种一次做对理念的实施,公司三大股东都在公司中任职,彼此之间互不相让、明争暗斗,导致公司内部形成了三个山头,公司中其他员工基本上也选边站队。
这种治理机制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我的精力被无穷无尽的争吵和扯皮所耗尽。产品零缺陷和工作零失误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领导层和管理平台来支持?我陷入了沉思。
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缺乏领导力的企业,单靠质量总监的努力,是无法彻底改变质量状况的。即使再高妙的过程管理方法,如果没有管理平台的支持,也难以落地。
几年下来,我身心俱疲,却成绩寥寥,在S公司的职业生涯呈现高开低走之势。
正在这时,深圳市A公司通过猎头找到了我,邀请我担任其质量总监。
这是一家从事LED显示屏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公司重视质量,但始终不得其法,深陷质量困扰。
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机会,我很想借这个平台,将我理解的零缺陷理念进行全面实施,帮助该公司解决质量上的难题,同时验证我对零缺陷的理解是否正确。
在深入了解公司在质量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后,我启动了质量变革项目。
因为“零缺陷”这三个字,很多人都不接受,他们认为没有缺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尤其是LED显示屏产品,一个屏出现一定数量的死灯是客户允许且必然会发生的,于是我将这个项目命名为“一次做对质量文化变革项目”,强调零缺陷的核心就是一次做对,从而使变革项目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经过近3年的努力,公司的质量损失率下降到项目启动前的20%,质量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弄懂了零缺陷管理的其他核心工具和方法,如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质量文化建设14步法,于是我将这段经历写成了第二本书— 《质量总监炼成记》。
从A公司离职后,我再度成为一名质量顾问,为企业提供质量文化变革和质量竞争力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
同时,我将研究了12年的零缺陷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梳理整合,输出了一个模型,我将之定义为“一次做对模型”,该模型诠释了如何从系统层面将工作一次做对。
在研究零缺陷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