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HK$
109.9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HK$
96.8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HK$
63.8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HK$
279.4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围绕《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强调的法学主干学科编写“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中的一部,是对国际私法学教材全新体系之尝试,本书共分为四编、十八章,对国际私法的基础理论、法律适用、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和区际私法进行概述。本书是主要面向高等法律院校在读学生的教学参考书,知识点全面覆盖,以问题为导向,带有思考性特点,难度中等,主要阅读群体是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亦适合本科生提升和博士生夯基使用。
|
關於作者: |
吴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岗位研究员。兼任中国法学会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仲裁法学会理事、中华司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经济法。
|
目錄:
|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国际私法总论 003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 003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定义、范围与名称 007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法律渊源 011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 015
第五节 国际私法发展史 017
第六节 中国国际私法之的历史与发展 026
第二章 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 033
第一节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 033
第二节 自然人和法人 035
第三节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特殊法律地位 046
第三章 法律冲突及其一般问题 053
第一节 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054
第二节 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057
第三节 定性 067
第四节 先决问题 070
第五节 反致 072
第六节 公共秩序保留 074
第七节 法律规避行为及其效力 079
第八节 强制性规定的适用 080
第九节 外国法的查明 083
第四章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088
第一节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法 088
第二节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法 097
第五章 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100
第一节 法律行为 101
第二节 代理 108
第六章 物权的法律适用 118
第一节 涉外不动产物权之法律适用 118
第二节 涉外动产物权之法律适用 123
第三节 我国关于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130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136
第一节 涉外知识产权法律冲突 137
第二节 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140
第八章 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153
第一节 绪论 153
第二节 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 156
第三节 中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 175
第四节 几种主要国际商事合同的法律适用 183
第九章 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 197
第一节 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 198
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 221
第三节 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223
第十章 国际商事的法律适用 226
第一节 国际信托的法律适用 226
第二节 国际破产的法律适用 234
第三节 国际票据的法律适用 239
第四节 国际海事的法律适用 242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的法律适用 255
第一节 结婚 256
第二节 离婚 265
第三节 夫妻关系 269
第四节 父母子女关系 272
第五节 涉外收养的法律适用 276
第六节 扶养 284
第七节 监护 286
第十二章 国际继承的法律适用 291
第一节 法定继承 292
第二节 遗嘱继承 297
第三节 无人继承财产 302
第四节 遗产管理 303
第十三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述 309
第一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定义 310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渊源 313
第三节 程序问题的法律适用 316
第十四章 国际民商事管辖权 346
第一节 国际民商事管辖权概况 347
第二节 国际社会关于国际民商事管辖权方面的主要成果 350
第三节 我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规则之新发展 359
第四节 我国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规则之新发展 373
第十五章 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 387
第一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域外送达 388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域外取证 402
第三节 国际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 413
第十六章 国际商事仲裁 420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概论 420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425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 430
第四节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 439
第五节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445
第十七章 区际法律冲突及区际私法 455
第一节 区际法律冲突 456
第二节 区际私法 463
第十八章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及我国区际私法 470
第一节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 471
第二节 我国区际私法立法状况 477
第三节 我国调整区际法律冲突、解决区际民商事纠纷的实践 485
缩略语表 512
后记 513
|
內容試閱:
|
总 序
2023 年 2 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法学教材体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通过抓好核心教材、编好主干教材、开发新形态教材等,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为了有效贯彻落实《意见》对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组织学院全部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出版了本套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成果、面向高等法律院校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通用法学教材。本套教材严格按照《意见》提出的完善法学学科专业体系,构建自主设置与引导设置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要求,立足目前高等法律院校教学体系现状,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强大的科研能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编写而成,是一套适应新时代高等法律院校教学特点的“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丛书主要面向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同时可以作为提升本科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教学辅导资料,并可以成为夯实法学博士生法学知识基础的参考文献。
此套丛书分两批完成。第一批主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2023 年 6 月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建立以 17 个教研室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各门法学核心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以及法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计划等教学管理工作,围绕《意见》强调的法学主干学科编写各门法学核心课程的教程,包括《法理学教程》《中国法律史学教程》《宪法学教程》《行政法学教程》《刑法学教程(上、下册)》《民法学教程(上、下册)》《商法学教程(上、下册)》《刑事诉讼法学教程》《民事诉讼法学教程》《行政诉讼法学教程》《经济法学教程》《社会法学教程》《环境与资源法学教程》《知识产权法学教程》《国际公法学教程》《国际私法学教程》《国际经济法学教程》《军事法学教程》,同时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目前各学科教研室设置的布局,与上述核心课程教程一起推出《网络与信息法学教程》《监察法学教程》。每册教程 50 万字左右,按照JY部规定的高等法律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既有正文讲解,又有引导性、提纲性的内容提示,还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鉴于有些学科知识量较大,将《刑法学教程》《民法学教程》《商法学教程》分为上、下两册编写,给主体为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的学习群体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法学基础知识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辅导读物。第一批出版 20 本教程(23 册),2024 年底出齐。第二批教程预计 16 本左右,主要为落实《意见》加强新兴学科建设的要求,拟编写的教程包括《立法学教程》《文化法学教程》《教育法学教程》《国家安全法学教程》《区际法学教程》《社会治理法学教程》《科技法学教程》《气候法学教程》《海洋法学教程》《涉外法学教程》《党内法规学教程》《法学论文写作指导教程》《法学方法论教程》《法学文献阅读辅导教程》《法律职业伦理教程》《法学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程》等。第二批教程拟于 2025 年底出齐。为了加深学习者对教程内容的理解,在第二批教程出版的同时,从每一本教程中抽象出 50 余个常用的学科名词术语,汇编成《新时代法学教育大辞典》,作为辅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的参考。“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共计 30 余本,构成了《意见》要求设置的法学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全部内容,可以为全面和系统地培育高等法律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最富有实效的教学参考资料,形成系统化的法学知识体系,以因应新时代对法学人才之需。本套丛书是全国 600 多所高等法律院校或法学院率先贯彻落实《意见》对法学教材体系建设要求形成的重要教学科研成果,丛书的出版可以为全国高等法律院校编写同类教材或者直接采用作为教材提供帮助。
为保证按时按质地组织“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国际法研究所举全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组织的“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的编写和出版,这将是 2020 年 9 月 2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成立后由法学院独立组织出版的充分反映法学院教学能力和科研实力的系列法学教材,是法学院为争创“双一流”建设学科而进行的带有前瞻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教学改革和创新举措。
“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组织,法学院院长莫纪宏教授任总主编,执行院长吴用教授、党委书记张初霞副教授任副总主编,法学院院务会组成人员、17 位教研室主任以及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若干研究室主任作为丛书编委会成员,同时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林、陈甦、孙宪忠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教授、校长张政文教授、常务副校长王新清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李明德、田禾等教授作为丛书总顾问,集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全部在编教学人员编写。
总共两批 30 余本教程的编写采取两种模式的主编责任制。一是以法学院现有 17 个教研室为单位,主干和核心课程以教研室主任作为学科教程的主编,教研室全体在编教学人员参加编写;二是由法学院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特定人员负责教程编写工作。
“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是面向高等法律院校在读学生的教学参考书,知识点全面覆盖,以问题为导向,带有思考性特点,主要阅读群体是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难度中等,适合本科生提升和博士生夯基使用。丛书使用 2008 年出版的社科法硕教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材编写体例,每本教材的名称统一为《×× 法学教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实行“科教融合”的改革举措,吸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四个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力量汇集起来的科研型教学单位,从 2020 年 9 月 20 日成立至今尚不足 4 年,是全国 600 多所高等院校法学院中较年轻的法学院。尽管起步较晚,但法学院可以追溯的历史却源远流长。
我们的法学研究生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 年。1978 年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正式开启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规范化法学教育历程,1981 年我们成为新中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 3 家单位之一。我们的法学本科教育也于 2009 年入选JY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 年入选JY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当然也都是北京市的特色专业和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法学教育基础,2019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数十年来,法学院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大量优秀毕业生在法学科研、教育领域以及党政机构、司法和监察部门、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业等实务部门就职,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科教融合”以后的法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学位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读学生 1100 余人。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将“科教融合”的成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到“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中去,积极探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抓好核心教材、编好主干教材、开发新形态教材等,构建中国特色法学教材体系”各项要求的新路子,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中国高等法律院校的“名院”行列,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法治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