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世界之中(文明三部曲之后,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充满想象力的重磅新作)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故宫匏器》详细介绍了故宫珍藏的匏器文物,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非凡智慧和精湛技艺。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匏器的独特美感,还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享受。
|
內容簡介: |
匏器是明末兴起的一种独特工艺品,清代康熙年间所制的匏器尤为闻名。其制作工艺独特,即在葫芦结果之际,以各式形状且刻有精细花纹的模具将其固定,待自然成熟后再进行裁剪加工,最终成型为各类器具。《故宫匏器》一书汇集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37件葫芦匏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与解读,涵盖葫芦茶具、葫芦文房四宝、葫芦乐器等品类。该书在整个葫芦行业中,堪称前所未有的里程碑制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范制葫芦的精湛工艺与技法,对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播与保护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
關於作者: |
徐浩然:葫芦工坊创始人,潜心研究葫芦文化和葫芦技艺,先后走访日本、韩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缅甸等国家交流葫芦文化,积极对外传播中华葫芦技艺。先后出版《图说葫芦》《葫芦盛器》等图书。2017年曾被选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青年实践专家。
|
目錄:
|
第一章? 匏器的起源与文化 / 001
1.1 早期匏器的起源 / 002
1.2 故宫匏器的吉祥文化 / 008
第二章? 故宫匏器的主要分类及用途 / 013
2.1 故宫匏器的主要分类 / 015
2.1.1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乐器类 / 016
2.1.2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笔筒类 / 026
2.1.3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管斗提笔类 / 033
2.1.4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砚盒类 / 034
2.1.5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碗类 / 036
2.1.6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盅类 / 065
2.1.7 故宫匏器藏品·匏杯类 / 067
2.1.8 故宫匏器藏品·匏盘类 / 070
2.1.9 故宫匏器藏品·匏碟类 / 075
2.1.10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钵类 / 080
2.1.11 故宫匏器藏品·匏炉类 / 082
2.1.12 故宫匏器藏品·匏盒类 / 088
2.1.13 故宫匏器藏品·匏罐类 / 097
2.1.14 故宫匏器藏品·匏壶类 / 104
2.1.15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鼻烟壶类 / 113
2.1.16 故宫匏器藏品·匏瓶类 / 121
2.1.17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花囊类 / 141
2.1.18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花插类 / 143
2.1.19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虫鸣用具类 / 146
2.1.20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文玩类 / 155
2.1.21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火镰类 / 160
2.1.22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镜类 / 163
2.1.23 故宫匏器藏品·匏制盆景瓶景类 / 165
2.2 故宫匏器的主要用途 / 166
第三章? 故宫匏器的主要工艺技法 / 171
3.1 范制工艺 / 172
3.2 勒扎葫芦 / 174
3.3 雕刻工艺 / 175
3.4 拼接工艺 / 176
3.5 漆艺工艺 / 177
3.6 押花工艺 / 178
3.7 绾结工艺 / 179
3.8 烙画工艺 / 181
3.9 镶嵌工艺 / 182
3.10 漆雕工艺 / 183
第四章? 中国匏器文化的对外传播 / 185
4.1 唐八臣瓢 / 186
4.2 匏器:外交礼品 / 186
4.3 丝绸之路上的葫芦文化传播 / 189
第五章? 匏器的鉴赏与传承 / 193
5.1 匏器:中国工艺美术集大成者 / 194
5.2 匏器:明清手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 195
5.3 故宫匏器范制模具纹饰图术语 / 197
5.4 故宫匏器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 / 205
5.5 匏器藏品的保存方法 / 206
5.6 故宫匏器创作的灵活与变通 / 207
5.7 关于匏器技艺恢复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 211
附? 中国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藏匏器 / 218
|
內容試閱:
|
故宫匏器的吉祥文化
故宫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宫城,是我国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据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北京故宫现有建筑 1050座,房屋8750间,藏品186万余件套之多。北京故宫的每一件藏品,每个建筑构件,甚至一草一木,无不闪烁着熠熠的文明之光,无不承载着深厚而广博的文化之脉。它又是一座博物馆,还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更是一所学术研究宝藏。大到故宫的建筑装饰、雕梁画栋,小到帝王起居服饰、案头摆设,无不充满葫芦元素。在旧时帝王心中,葫芦就代表“福禄”,代表着子孙繁衍、福禄满堂等美好寓意。在清宫旧藏中,我们能够看到葫芦元素的文物数不胜数,有葫芦挂屏、葫芦式荷包、鼻烟壶、乾隆大吉葫芦瓶、乾隆款青花三口葫芦式瓶等,其中光葫芦材质的文物就有数百件之多。故宫匏器也多应用到帝王皇家的服饰起居、敬天事神、茶宴、勤政、宫廷游乐、鉴藏创作等系列活动中。
葫芦与“福禄”谐音,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祈福。葫芦枝叶繁茂、果多籽多,葫芦蔓藤与“万”谐音,所以葫芦就有了“多子多福,吉祥繁盛”的寓意。葫芦可以渡水、入药,也为道家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长寿、平安喜乐,被人们认为是可以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和看家护院的镇物吉器,古人十分喜欢把葫芦做成配饰戴在身上。
清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包容的葫芦文化信仰可以满足这样的多民族融合的态度。以满族为代表的东北各族信奉萨满教,而蒙藏地区盛行藏传佛教,中原汉族则是儒释道并存。清代帝后多信奉藏传佛教、萨满教和道教,并大力提倡融合以维系王朝的长治久安。多种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紫禁城中和谐共生,葫芦则是这些宗教文化和谐的吉物,几乎任何一种宗教仪式上都有葫芦的身影,国外很多民族民俗也是如此。
葫芦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赏玩者众多,为历代大儒名家推崇,爱之弥厚;葫芦经常年把玩摩挲,天长日久,通体挂瓷包浆,紫润光洁,犹如玉器和瓷器包浆一样,价值千金。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饮“合卺”酒,卺即葫芦,其意为夫妻合二为一、一心一意,百年后灵魂可合体,因此古人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病的吉祥物。另外,葫芦与道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列仙传》上的铁拐李先生、尹喜、安期生、费长房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总是与葫芦结伴出现,以致后来葫芦成为成仙得道的标志之一。我们常说的八仙指神话传说中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各持一件宝物,分别是葫芦、扇子、花篮、渔鼓、荷花、宝剑、洞箫和玉板,传说这些宝物法力无边,有逢凶化吉之作用,将其用作装饰图案,以物代人,称暗八仙。八仙之首铁拐李,传说他姓李,名玄,学道于太上老君。得道之后,灵魂可以离躯体而神游。随身携带一葫芦法器,神通广大,具有喜剧色彩。暗八仙图案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在建筑装饰和陶瓷纹饰中较为常见,也存在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匏器清单中,如乾隆款匏制团寿字人物图八棱瓶(文物号:故 00125049)、乾隆款匏制八仙图葫芦式瓶(文物号:故 00125294)、乾隆款匏制八仙庆寿图葫芦式瓶(文物号:故 00125284)等。
由于“葫芦”与“福禄”音似,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无论民间还是宫廷的服饰起居常用葫芦做服饰配物。这种使用方法常见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刺绣配图、香囊荷包等文物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