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书中收集了古今数百位医家及其丰富医案、医话精要,并对这些经验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述,其中以纠正失误取得成功为主轴,从教训中增长知识为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1版基础上,深入阐述中医辨误、救误的学术思想以及其学术特点;进一步论述中医误诊误治常见原因,中医误诊误治防范措施;系统总结临床内外妇儿肿瘤等各科疾病中的常见失误原因及纠正方法等。另外,本书新增对古典医著《伤寒论》防误思维和救误方法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于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修订,以纠正诊治失误取得成功的经验为主轴,从教训中增长知识为目标,对每个病案分析中,指出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如何改进治疗,包括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在拓展临床思维和经方新用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与现代科学相同的新见解。
|
目錄:
|
本书在1版基础上,深入阐述中医辨误、救误的学术思想以及其学术特点;进一步论述中医误诊误治常见原因,中医误诊误治防范措施;系统总结临床内外妇儿肿瘤等各科疾病中的常见失误原因及纠正方法等。另外,本书新增对古典医著《伤寒论》防误思维和救误方法的探讨与研究,这对于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修订,以纠正诊治失误取得成功的经验为主轴,从教训中增长知识为目标,对每个病案分析中,指出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如何改进治疗,包括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在拓展临床思维和经方新用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与现代科学相同的新见解。
|
內容試閱:
|
这是一本从临证误诊误治原因及对策的角度,来讲述中医诊治疑难病证方法的医书。原版于2003 年4 月出版,得到同道和广大读者的认可与积极评价。2004 年3 月11 日《中国中医药报 · 中国医师版》对此做了专访和详细报道。本校也以此开设了选修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这次修订出版旨在原版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提高。
众所周知,中国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本书正是搜集了古今数百位医家临床中遇见疗效欠佳,需要重新治疗,并取得效果的医案、医话。本次修订,以纠正诊治失误取得成功的经验为主轴,从教训中增长知识为目标,对每个病例分析中,指出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如何改进治疗,包括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在拓展临床思维和经方新用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与现代科学相同的新见解。
“未知误,焉知防”,纠误和防误的思想,彰显了医家们治病的方法与智慧。如同璞玉、美饰需要精心打磨一样,一个技艺高超的医者,也要经历无数实例的研究和磨炼,才具备治疗各种疑难病证的本领!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医学知识和治病方法,悉数传授给年轻一代,既是前辈们的心愿,更是一份责任。
阅读本书中的医案医话,有以下几点颇值得记取:一是中医治病要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例如治疗外感发热、咳嗽病证,一定要分清表寒、表热及表虚与表实,否则诊治不仅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哮喘病的治疗,不仅要治肺,还要兼调他脏;小青龙汤是治咳喘病的名方,必须严格按照其适应证使用才会生效;不孕症的治疗不单单是调经种子,更要重视患者心神的调节等。二是学会识别和筛选诊治中起“关键”作用的症候。例如痿证中记载的一例截瘫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完全丧失,上半身活动正常,医者诊为虚寒痿证,处黄芪五物汤原方。后来向冉雪峰老先生请教,冉老对诊断无异议,但言“黄芪五物汤是经方,治血痹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冉老特别点出后面“如风痹状”这四个字,是说风痹是有疼痛症状的,此患者无疼痛,应属气血虚弱的痿证,所以方内发散药不宜多用。医者根据冉老点评更正了方中药物剂量,治疗果然生效。这个点拨,抓住了关键点,对成功治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对待治疗无效的病例,要懂得从人的整体观出发,分析病因病机中存在的缺失,重新辨治。如崩漏病中有例绝经期患者,血崩不止,辨证为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以大剂补气摄血治疗,服用后,依然出血不止,请李翰卿老所长诊治,李老问及病情,按脉片刻,仍按原方加进一味草药,服二剂血崩即止,李老问病、切脉从细微处发现病机与用药存在缺失,随手补进用药的经验,颇具启发;有一例重证失眠患者,虽然使用了各种中西药物,未取得效果,苦不欲生。医生经过仔细观察,从症候中发现该病的发生机理竟然与《伤寒论》厥阴病相同,遂用乌梅丸方,竟神奇般地治好了。诸如这些治病经验,书中还有许多,都值得细心品味。
本次修订还对原著中存在的不足处加以修改和补充,每个病例增加了评析的内容,妇科常见病中添加了不孕症内容等,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期待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版是由本人主编,江婉君教授(编妇科)、王鲁芬教授(编内科吐血、便血及儿科)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沈卫星(编头痛、眩晕等)、杨亚平(编消渴、淋证)、张文勇(编鼓胀、黄疸)、钱峻(编暑温、湿温)、徐征(编咳嗽、胸痹)、陶燕飞(编痹证、痢疾)、李群(文献搜集等)。本次修订版仍由本人及江婉君教授主要负责编写和审定,刘心媛协助整理,诊断教研室徐征、钱峻老师也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李群、古子豪在文献核对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深表谢意!
时光如梭,匆匆二十多年过去了,新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中医继承与创新层出不穷。书中如有不够完善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李国鼎
2024 年10 月
于南京中医药大学 杏聚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