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內容簡介: |
《教育研究方法》是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教材,本书的教育研究方法知识体系由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基础性技术理论、各种具体教育研究方法理论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理论四个部分构成,分为十六章、三十六节。其中基础性技术理论包括选题技术、选择教育研究变量的技术、陈述教育研究假设的技术、作文献综述的技术、抽样的技术和撰写教育研究计划的技术。综合古今中外的教育研究(方法)来看,除了思辨研究方法之外,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有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个案研究法、教育内容分析法、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第四部分介绍了资料分析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教育研究方法》也特别阐述了学位论文及其开题报告的撰写与答辩。这四个部分涵盖了原理、技术、工具、程序和资料等领域。
|
關於作者: |
马治国,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大连市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大连市首届“我最喜欢的青年教师”、辽宁省高等教育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
目錄:
|
第1部分 如何开展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概述
第1章 教育研究是什么:教育研究概述
第1节 科学与科学研究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1.1:孰是孰非?
第二节 教育研究概述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1.2:已有教育研究的定义
思想资源
一、国家教育研究规范:学术伦理(节选)
二、美国教育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
三、教育研究者的伦理道德
四、科学研究目标
五、科学知识产生和积累的共同特点
六、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
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八、教育研究的特征
能力训练
范例 1.1:科学思维方式之一:唯物辩证法
范例 1.2:科学思维方式之二:四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范例 1.3:研究道德问题
思考题
拓展阅读
自我反思建议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是什么: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1节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2.1:教育研究方法的界定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2.2:教育研究过程的见解
思想资源
一、社会科学的基础
二、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三、教育研究范式辨
四、教育研究的哲学准则
五、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结构
能力训练
范例:科尔曼的《青少年社会》
思考题
拓展阅读
自我反思建议
第二部分 教育研究的基础性技术有哪些:教育研究基础技术
第三章 如何选择教育研究课题:选题的技术
第1节 提出教育问题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3.1:教育问题的选择
第二节 选择教育研究课题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3.2:课题“简对于儿童入园年龄的研究”的提炼主题
思想资源
一、国家学术规范:选题与资料规范(节选)
二、选题的过程
三、选题方法
四、选题的程序准则
能力训练
范例 3.1:教育研究课题的名称
范例 3.2:托尼对于中学生性骚扰的研究
范例 3.3:不恰当选题的转化
思考题
拓展阅读
自我反思建议
第四章 如何选择变量:选择教育研究变量的技术
第1节 教育研究变量概述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4.1:量的组成
第二节 教育研究变量的选择
观点与原理
典型案例解读
案例 4.2:构造操作定义
思想资源
一、自变量的种类
二、因变量的种类
三、下操作定义的方法
能力训练
范例 4.1:一些结果变量
范例 4.2:无关变量的客观性
范例 4.3:操作化选择
范例 4.4:若干操作定义
思考题
拓展阅读
自我反思建议
第五章 如何作假设:陈述教育研究假设的技术
第1节 认识教育研究假设
……
|
內容試閱: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致力于中国特色基于案例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建设的创新性探索。
读者对象
《教育研究方法》是为迎合新时代高校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研究发展的需求而生,可以作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适用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学习、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文献。
设计理念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致力于实现伟大的教育强国梦。本书以全面树立“四个意识”为出发点,坚定道路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研究人才和教师,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的互鉴,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培养创新人才;坚持理论自信,积极探索建设发展中国特色教育研究方法案例教学与研究的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有益实践。
二、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准则,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本书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这一中心,力求呈现一个完备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研究技术资源库,使读者更容易研究学校教育问题。
三、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指出,意义需要协商和互鉴,意义在于建构。语言是最精妙的思维,思维有赖于思想——不同语言艺术的撞击。本书呈现的“百家”“思想资源”必然引领读者主观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义建构的关键一环,推进原创。“真理不可言说,不可直接传达。在以暗示与象征的体验方式的间接传达中,真理则变成可感知的,它作为历史性中例外的主观性在客观性的媒介中显示自身。”(雅斯贝尔斯,1977。)
四、以案例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傅维利先生(2006)认为,“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一学科特征决定了要想比较深入地掌握这一学科的概念、结构、原理和方法,不能仅仅依赖理论学习方式,还要依托多种实践方式的参与。”“在教育学科中案例教学的强大生命力,主要来自三种基本因素:其一,案例教学符合人实践能力成长的客观规律。根据我们的研究,人的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四种基本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实践动机要素、一般实践能力要素、专项实践能力要素和情境实践能力要素。在这四种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情境实践能力要素是一种高级构成要素,它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实践主体迅速判断主客体匹配关系,周边资源支持状态,迅速作出决策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就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方式而言,普遍缺失的恰恰是对学生情境实践能力要素的系统培养。这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案例教学强调展示真实问题和具体情境,强调学生做出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因此它是一种十分贴近真实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情境实践能力要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如果能在教育学科中得到大面积推广,无疑十分有利于学生解决真实教育问题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其二,案例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把握理论的精髓。案例教学通常不是用冗长的、历史的或逻辑方式展开理论,而是用简洁、清晰的语言直接陈述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用案例解剖和要求学生提出尝试性解决方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和应用理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把握成熟理论的精华。其三,案例教学更容易体现学科的时代性特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理论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但问题是常新的。案例教学要求所选择的案例问题,不仅具备分析和思考的内在价值,而且是学生容易感知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问题。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案例问题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积极性,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指向问题解决的思考力提供了基本前提。”(傅维利,2006。)
事实上,“今天,在结构良好的案例中所呈现的知识享有越来越高的地位,而且案例可能是描绘并传递教学知识最富有前景的一种方式。”(格雷·塞克斯,2007。)我国的顾明远先生、叶澜先生也积极倡导和推动案例教学在教育学科的应用推广,傅维利先生主持编写的《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师德读本》《教育管理问题案例研究》等多部研究生和本科生用案例型教材在使用中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欢迎。五、借鉴“知识演进逻辑说”。(韩震,2021。)新时代是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是超越了经验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的时代,所以,本书立足于新时代知识形态,以丰富的多元化案例“交叠”原理性知识,以“原则”“过程”“技巧”“评估”交叠“观点与原理”,实现知识进化的优化,为教育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独特的资源和方式,助力我国教育科学基础学科实现新飞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