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中国史
》
售價:HK$
74.8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HK$
31.9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艺术哲学
》
售價:HK$
96.8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系统梳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简明读本强调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反思深入浅出梳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有助于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为当代发展提供历史视角与智慧启迪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史知识要领》是系统梳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简明读本。书中以时间为线索,从远古传说、夏商周到近现代,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重大事件与关键人物。作者从政治制度、经济变革、文化成就、民族关系等多维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本书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还强调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反思,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与核心知识,为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历史视角与智慧启迪。
|
關於作者: |
陈春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在中共中央党校进修多年。2008年之后,在北京的文化公司、图书公司担任选题策划,先后策划图书百余部。编著的图书有:《恒河的神性:古印度诱惑》等古代文明系列图书多部。在股票证券公司担任职务多年,编写股票证券类图书十余部。
|
目錄:
|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7
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8
原始的农耕文明/9
中国上古的传说/10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朝代更替/13
夏朝的建立/ 14
夏商周三朝的交替/15
二里头文化的意义/17
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19
春秋战国的科学与文学/23
儒学先师孔子/24
第三章 中国开始大一统的时代/25
大秦帝国的兴亡始末/26
西汉时期国家的强盛/30
东汉的衰败/33
两汉时期的外交/3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7
秦汉思想、史学和艺术/38
秦汉科技的发展/39
第四章 统一与分裂的交替/41
三国的形成与归一/42
两晋的短暂安宁与混乱/46
南北朝时期的成就/49
第五章 重回统一的时代/51
隋朝的建立与灭亡/52
盛唐始末/54
繁荣的唐朝经济/60
唐朝的对外交往/62
唐朝的文化与科技/64
第六章 对峙时代与草原帝国崛起/67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68
南宋与金对峙/70
王安石变法/71
南北宋的经济/73
宋代的理学/76
蒙古的崛起和元代的统治/77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那些事儿/79
明朝的建立与灭亡/80
清初是盛世/82
康熙巩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84
明朝和清初的对外关系/87
明朝和清初的文化/90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93
青铜文化 /94
数学成就/95
中国医学/96
科学技术的发展/98
水利和建筑/101
中国四大发明/104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107
汉字的演变/108
百家争鸣简介/110
佛教与道教112
中国古代文学/113
《史记》与《资治通鉴》/118
伟大的中华艺术/119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封建王朝的没落与西方列强的入侵/125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虎门销烟/12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128
太平天国始末/130
收复新疆和甲午海战/132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134
慈禧太后其人其事/135
第二章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37
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138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40
革命道路曲折/143
新文化运动/145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47
五四爱国运动/148
中国共产党成立/149
国共第一次合作/151
孙中山广州患难/153
星火可以燎原/154
第四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55
日本武装侵华/156
抗日战争胜利/158
第五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61
重庆谈判/162
解放战争/163
第六章 近现代民族工业与社会生活的变化/165
近现代民族工业/166
社会生活的变化/168
第七章 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69
近现代科技成果/170
哲学思想的发展/171
艺术的发展/172
文学的发展/173
第三编 中国当代史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75
建立新中国/176
巩固新政权/17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7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80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8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86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88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189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90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外交成就/193
国防建设/194
外交成就/196
第六章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99
科技的发展/200
教育事业的发展/203
文化体育事业/204
第七章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205
社会生活/206
|
內容試閱:
|
先秦时期的朝代更替
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1 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启夺嫡 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自古以来施行公天下制度,能者居之,而启现在实行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使得王道更替,各族部落首领对此颇有不满。其中有扈氏拒不赴宴。启大怒,发兵讨伐有扈氏,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时众部落首领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不敢再有异议。启这才在各首领中建立了威信,使得各方首领此后称臣于夏后氏。启封这些部落首领为诸侯,令他们的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从此建立了一种以强力治国的国家制度。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势力强迫奴隶为他们劳动,一时间社会的生产发展得很快,夏王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少康中兴 启晚年生活奢侈,沉迷声色,朝中政事不修。他死之后,王室内乱。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权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太康即位后,不但没有改善朝政,反而变本加厉,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东夷有穷国之君后羿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时,领兵拦截了太康的归路,将太康射杀。太康一死,后羿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中的权位,得以号令诸侯。后羿得位以后,居然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后被亲信寒浞暗杀,寒浞当上了国君。寒浞为绝后患,派人诛杀身为王室的夏后氏族人。太康弟弟仲康的孙子少康得以逃生。后来少康在有虞国的帮助下领兵大败寒浞,光复夏室,结束了夏初长达数十年的动乱,百姓欢呼雀跃,拥立少康即位,大夏的政权重归夏后氏。少康即位,封赏功臣,铲除奸佞,重振朝纲。他吸取了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训,摒弃王宫陋习,从此勤政爱民,大力发展农耕,使夏朝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史称“少康中兴”。
夏商周三朝的交替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局面,但到了王朝的后期内乱不断。夏王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导致王朝动荡不安。商族部落首领商汤乘虚而入,商汤率领大军在鸣条与夏朝军队大战,桀败逃而死。夏王朝灭亡,商王朝诞生。
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政局动荡不安,曾多次迁都。到盘庚继位时,政治上的混乱现象仍然相当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一次迁都,他选择了前面是河而背后靠山的殷(今河南省安阳西北)作为新都所在。但是无论贵族或平民,都反对迁都。
因此,在迁都前后,盘庚反复劝说贵族,要求他们一同迁往新都,共同做出一番新的事业。同时,又严厉告诫民众,要他们随同迁往,不然就要斩尽杀绝。
迁殷以后,盘庚实行仁政,使政治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随着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所以商朝也叫做殷朝,迁都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暴君商纣 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财力,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奴隶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经过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周朝的建立 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周文王死后,太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即位时,商王朝已经是内外交困。周武王伐纣,攻克殷都,定都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分封诸侯 为了统治新征服的广阔地区,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建立起众多的诸侯国。周王自称天子,封自己的亲属和有功的贵族为诸侯,赐给他们土地与人民。受封的诸侯要忠于周王,为周王镇守疆土,并交纳贡赋,率军随周王出征作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