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書城自編碼: 40831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亲子关系
作者: 董燕 主编,胡梅、吕玮 副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003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47.8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售價:HK$ 273.9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HK$ 65.9
大国谍影
《 大国谍影 》

售價:HK$ 9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5.9
《成长的觉醒:樊登2024年全新力作!复制樊登博士亲身验证的教》
+

HK$ 74.8
《父母觉醒:发现孩子的内在力量》
+

HK$ 57.4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心理篇(从渴望认可到直面挫折,笑着笑着解决》
+

HK$ 51.1
《家有中学生——给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实用秘籍》
+

HK$ 68.8
《和孩子做队友》
+

HK$ 68.8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 精装(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 写给孩子的》
編輯推薦:
本书将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化解方法融合起来,将可读性与技术性巧妙结合,语言生动,故事感人,既呈现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也提供了问题化解的过程和实用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临床心理学普及读本。
內容簡介: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正日益受到众多家庭的重视。本书采用独特的“三维视角”,即从孩子、父母及咨询师三者的不同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问题产生、明晰及解决的全过程。书中避免了冗长的理论阐述、空洞的说教以及生硬的语言,转而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真实的“三方解读”,为父母、老师及咨询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策略与技巧。
本书案例素材广泛涵盖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及心理行为问题。每个案例后均附有“教你一招” “父母”及“知识链接”等板块,旨在为读者提供既具知识性又实用的方法与资源,满足各方不同的需求。”
本书案例素材广泛涵盖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及心理行为问题。每个案例后均附有“教你一招” “父母”及“知识链接”等板块,旨在为读者提供既具知识性又实用的方法与资源,满足各方不同的需求。
關於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原空军总医院临床心理科创始人,原第四军医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导师(教授)。2009年获军队优秀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曾任全军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版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编撰专家。
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及其他六项成果奖。主编著作多部,如《拭去心灵的泪:心理创伤咨询治疗手记》《这样做心理最健康:心理问题自我觉察与调适》《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心理咨询纪实》。”
曾任全军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版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编撰专家。
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及其他六项成果奖。主编著作多部,如《拭去心灵的泪:心理创伤咨询治疗手记》《这样做心理最健康:心理问题自我觉察与调适》《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心理咨询纪实》。
目錄
第一篇 女儿偷用妈妈手机 001
案例解析│在爱与信任中找到孩子教育的“度” 002
女儿偷用我手机│不信任引发母女冲突 002
妈妈对我不信任│找到解开冲突的钥匙 005
我想说声对不起│累积爱与信任的智慧 007
教你一招│“行为契约”管理电子产品 009
父母│父母信任孩子的心理价值 011
知识链接│人际关系的边界感与“个人边界” 012
第二篇 女儿有多动症吗 014
案例解析│如何识别儿童的多动与好动 015
老师担忧的来电│学校里不安分的孩子 015
不可随意贴标签│正确识别孩子好动与多动 017
压抑性心理补偿│调整不一致的父母养育观 019
教你一招│如何识别儿童的好动与多动 021
父母│父母教养不一致的消极影响 022
知识链接│被压制儿童的“心理补偿”现象 023
第三篇 “手淫”带来的困惑 025
案例解析│解析男孩青春期“性欲望” 026
不被“看好”的孩子│走出自我否定的雾霾 026
憋在心里的“秘密”│解开羞于启齿的性欲望 030
教你一招│身心压力调节法:渐进性放松技术 035
父母│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手淫行为? 036
知识链接│过度手淫有哪些心理和生理表现? 037
第四篇 二孩妈妈的烦恼 039
案例解读│什么才是滋养孩子的爱 040
我是失败的妈妈│疏泄消极情绪堤坝 040
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母亲不公平的教养 043
我的母亲变样子了│和孩子一起成长 046
教你一招│亲子间有效沟通的方法 048
父母│多子女家庭做到“一碗水不端平” 049
知识链接│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050
第五篇 孩子重复行为是病吗 053
案例解析│剖析心理动因,消除偏离行为 054
我脚下有脏东西│觉察成人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054
重复行为是病吗│解开父母的担忧和疑惑 061
父母的过度强化│消除认知上的自证预言 064
教你一招│“强化技术”塑造孩子行为 067
父母│孩子有重复行为,父母怎么做? 068
知识链接│重复行为是否会发展成强迫症? 068
第六篇 想要逃离“家”的孩子 070
案例解析│重建家庭成员的情感链接 071
儿子说我是自私的人│充满火药味的家庭 071
家庭冲突背后的症结│无限循环的情绪战 075
消弭夫妻情感的鸿沟│重建家庭情感链接 079
教你一招│“课题分离”纾解家庭困扰 081
父母│反思性养育的十个原则 082
知识链接│原生家庭焦虑的五个层级 084
第七篇 失恋,让儿子迷失了 087
案例解析│如何从失恋中看见另一个自我 088
窒息的情感冰山│挣脱消极情绪的缠绕 088
看见另一个自己│情感体验与爱的思考 093
与爱人说声“再见”│爱是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 097
教你一招│提升自我“爱的能力” 100
父母│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102
知识链接│爱情关系的“三角理论” 103
第八篇 孩子“咬指甲”,能矫治吗 105
案例解析│如何疗愈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106
我咬指甲是病吗│行为癖好背后的秘密 106
未被觉察的自我│故事里投射出的心声 109
洞悉内心的委屈│获取自我信任的力量 113
教你一招│“向上螺旋术”改变自我 117
父母│儿童咬指甲的心理原因 118
知识链接│儿童依恋类型及其意义 120
第九篇 心理压力会让孩子“生病”吗 122
案例解析│怎么识别与干预心理压力“病” 123
父母眼中的乖儿子│心理压力与身体应激反应 123
查不出病因的“病”│父母冲突背后的“载重者” 126
“心痛”你要说出来│温暖情感的回归与疗愈 128
教你一招│发现孩子心理压力的方法 133
父母│父母怎样的行为会伤害孩子 134
知识链接│不健康家庭角色及行为特征 136
第十篇 陷入游戏里的少年 138
案例解析│隐藏在游戏背后的自我困境 139
游戏让我欢喜让我忧│虚幻中的自我满足 139
新环境中的“拦路虎”│探寻孩子消极情绪源头 144
未来的电脑“指挥官”│唤醒他心底的驱动力 146
重建家庭情感港湾│邀约父母孩子一起成长 148
教你一招│识别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 152
父母│躲进游戏的孩子逃避什么 153
知识链接│“游戏障碍”的识别与评估 154
第十一篇 每次考试孩子都很害怕 156
案例解析│如何帮助陷入考试焦虑的孩子 157
我好像被自己困住了│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 157
落入无助困顿的泥潭│解开灾难化思维的捆绑 159
我心里有块“黑石头”│释放藏在身体里的压力 161
走出自我怀疑“魔咒”│接纳不完美自己的勇气 163
教你一招│“RET自助表”改善坏情绪 165
父母│考试焦虑的心理特点 166
知识链接│用“森田疗法”缓解焦虑 168
第十二篇 父母离婚,孩子受伤吗 169
案例解析│如何让离婚后的孩子不受伤 170
儿子在学校闯了祸│内心孤单落寞的孩子 170
情感世界冰封了│唤醒亲情,让温暖回归 173
爱要大声说出来│唤醒与见证情感的链接 177
教你一招│父母离异后孩子不受伤 180
父母│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 181
知识链接│情绪与情感不是一回事 183
第十三篇 这爱情,让我感到心痛 185
案例解析│解读男女恋爱心理需求差异 186
陷入爱情的迷宫│忍不住怀疑男友的爱 186
我的心痛他不懂│男女恋爱心理需求碰撞 191
爱情是场双人舞│架起两性之间沟通的桥梁 194
教你一招│学会“非暴力沟通” 196
父母│让爱情更美好的智慧 197
知识链接│爱情中自我依赖与独立 198
第十四篇 奶奶带孙子,会有问题吗 200
案例解析│重视家庭角色功能的影响 201
奶奶掌心的宝贝│不平衡的家庭动力 201
不被觉知的世界│家庭角色功能缺失 204
我能打败“怪兽”│重塑父母功能角色 209
教你一招│“四个不做”化解隔代养育困惑 212
父母│父母功能角色缺失与影响 214
知识链接│“自我效能感”对孩子的影响 215
第十五篇 我不知怎么跟好朋友和解 217
案例解析│找回自我力量,做真实自己 218
妈妈拉我做咨询│冰冷的心被温暖了 218
跟好朋友吵架了│身体述说我的心伤 221
不再自卑的勇气│自我内在力量回归 225
教你一招│“心理画像”技术走进孩子内心 228
父母│孩子自卑自责,父母怎么办? 230
知识链接│同伴对青春期孩子的重要性 231
第十六篇 想放弃高考的孩子 232
案例解析│唤醒孩子深层的心理驱动力 233
坐在教室太难受了│高考之前如临大敌 233
无法承受的输赢│走出自责的死胡同 235
自我怀疑的怪圈│唤醒深层心理动力 237
教你一招│释放压力的六个技巧 241
父母│解读问题的心灵智慧 242
知识链接│青春期与自我同一性 243
后 记 245
內容試閱
——生命故事与心灵智慧
每一个生命故事,都值得被看见、被见证和被珍惜!
在人生长河里,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温柔的牵挂,他们如同春日的阳光,带着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照亮我们的世界。然而,在生命成长的路上,孩子并非总是以我们期待的完美姿态前行,他们会有困惑、有挫折、有失败,甚至有让我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不完美”。
“我的孩子厌学了,怎么办?”
“我的孩子考试紧张难受,怎么办?”
“我的孩子迷恋游戏,怎么办?”
“我的孩子失恋、抑郁了,怎么办?”
孩子,生命给予的礼物
至今,我清楚记得一位14岁女孩说过的话:“妈妈总说爱我,可我一点也感觉不到!她除了让我学习,再也没别的了。现在我什么都不想说了,就是不想活了!”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记的并不仅是这句话,而是她说这话时的语气和神情,一种出奇的冷漠和平静,让你看不到她丝毫的情绪,也看不到她的情感,甚至连内心的涟漪也都被隐藏了……从那一刻起,我要为孩子写一本书的愿望就在心里播下了种子。
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命探索的旅程。没有注定的脚本,也没有现成的模式,每一步都在用自己的量尺做回答。然而,在不断追求完美的社会氛围中,我们往往不自觉地给孩子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理想的模样,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不完美和独有的轨迹来到这个世界的。
对于父母而言,“接纳”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或情境的接受,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当父母能够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时,他们便能更自信地面对问题,更有勇气面对成长中的痛楚。
透过“三维视角”看见孩子
本书在内容结构编排上,采用了“三维视角”呈现方式,即从孩子、家长和咨询师三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完整展现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澄清、解读和干预的全过程。书中尽量避免抽象的理论、空洞的讲解和机械的语言罗列,而是尽可能地用真实的生命故事,生动的现场语言,来展现心理咨询中情景与氛围的变化、情感和理性的切换、语境和语序的运用,同时兼具理论与技能的实操性等。
书中所有案例,均是从众多真实咨询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它涵盖了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情绪情感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友爱与失恋等;厌学、学校不适应和考试焦虑等;电子产品使用与管理问
题;儿童多动行为、强迫行为、性自慰和不良习惯等;还有二孩家庭子女冲突、隔代养育与家庭冲突等问题。另外,书中“教你一招”“父母”和“知识链接”,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实用的技巧方法。
为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书中案例所涉及的相关个人信息,均按职业要求进行了细致严谨和审慎专业的脱密处理,案例人物均采用化名。
家,孩子的心灵港湾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一书,不仅是一本孩子心理困扰的“真相日记本”,也是家长们的“育儿心理启示录”。读者可以透过孩子心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更多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化解的策略、方法和相关技能。
“接纳”,意味着要放下心中的偏见与成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接受孩子的真实面貌。它要求在面对孩子的缺点与错误时,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关爱和方法指引,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希望父母不要像“私有财产”一样过度保护、控制或者改造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智慧的人,努力做好教养“三件事”:一是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情感和需求;二是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三是学会欣赏孩子独有的个人特质,与他们建立温暖、真诚和深刻的情感连接,成为彼此生命中的精神力量和心灵财富。
致前行的心理咨询师
愿将此书,送给勤耕不辍的心理咨询师们!
每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澄清、解读和干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时,常需要借鉴各种不同的案例经验和咨询技巧。然而,心理学书籍浩如烟海,技能培训项目琳琅满目,这让咨询师在做选择时,常陷入举棋不定、茫然无序的状态之中。记得,很多年轻的咨询师询问:“我怎么提问,才能贴近孩子?”“我怎么说,才能切中问题核心?”“我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感到被理解?”等等。本书案例中,真实呈现专业咨询语言发展的过程,包括消除阻抗、建立关系、澄清问题和心理干预等。另外,咨询师还能从不同年龄来访者的案例中,看到不同咨询场景氛围的搭建、理论流派的融合和技术方法的应用。
为了达成短程有效的咨询目标,书中案例均采用了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技术路线,涵盖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后现代心理治疗等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技能整合下的短程咨询案例,可能会给心理咨询师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他通过故事来看他自己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也会努力像他讲的那样去生活。
期待每一个不经意间翻开这本书的读者,在阅读生命故事的过程中,也能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获取让心灵安然与丰盈的养分,无怨无悔地度过此生!
生命,唯有故事!
董 燕
2025年1月
北 京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尊敬的爸爸妈妈们: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信。不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是否有过如下这些体验?
当孩子学习和考试出现问题时感到无助、心余力绌;
当孩子犯错时无法控制自己失望、愤怒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陷入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的困境;
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和担忧……
我们理解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因为我们也身为父母。同时,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缘故,我们接触到众多孩子心理问题的案例,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成因。因此,有太多想对父母说的话,真诚地与你们分享!
提及孩子,或许有太多时刻是你们无法忘记的,如十月怀胎时美丽憧憬背后的煎熬和忐忑;孩子呱呱落地时的激动欣喜以及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艰辛……伴随孩子们长大的父母,不仅经历过温馨相拥的亲子时光,也体验到孩子叛逆时的义愤填膺,慢慢开始习惯于这种痛并快乐的岁月。但是,对于那些在孩子成长中遇到很多困境的父母,那种心痛也是刻骨铭心的!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经常被那些为了孩子不愿放弃一丝希望和努力的父母所触动。即使带着孩子踏入心理咨询室时,心中充满了无助与困惑:“为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还是出了问题?”“我们做错了什么吗?”但他们眼睛里却总是饱含渴望,期待有奇迹出现。
如果父母能够更加了解和理解孩子,对帮助他们应对现实困难会有所助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六岁前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形成的,六岁以后直至成年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受父母养育模式的影响。父母做得恰当的、不恰当的,都会印刻在孩子的性格、情绪情感和行为模式里。如果父母在孩子早期时,能够更了解和理解他们,建立充分的安全依恋,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更顺利一些。若早期养育上有一些心理创伤,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父母能够更加了解和觉察自己,也会帮助到孩子和整个家庭。百姓中有一句“孩子生病,父母吃药”的说法,并不是要责备父母,而是说父母能为孩子的成长做些什么。因为孩子的“问题”形成与孩子生长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比如,父母的关系是否和谐?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父母是否能够涵容孩子的压力和焦虑情绪?父母是否把自己的创伤或不良的情绪情感和行为模式,代际传递给了孩子?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却不是依靠孩子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养育是一门学问,是需要父母努力学习的功课。科学养育既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契合时代发展变化。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人类的本性,但如何让父母之爱,真正成为孩子生命的滋养,只有父母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有可能更好地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说过:“父母是什么人,比他做什么更重要。”愿《接纳不完美的孩子》这本书,能够成为家长了解和关爱孩子的实用指
南,给父母在解决孩子问题上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阅读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梳理和自我观照的过程。你们可以从案例中获得自我的觉察,从心理知识中获得养育孩子的智慧,正如书中所阐述的那样,做一个能够自我反思的父母、有边界感的父母、善于沟通和能够给予支持的父母!
一个生命的成长,正如四季轮回,既有春天嫩绿的萌发,夏天花开的灿烂,又有秋天金黄的收获和冬日雪封下的孕育。当父母迎接一个小生命诞生时,也是在接受一份自然的馈赠,让我们敞开胸怀,带着感恩去接纳这生命的礼物、带着欣赏去接纳他迷人的律动,共同描绘出自己和孩子生命的新画卷!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吕 玮 胡 梅
2025年1月
北 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